《明末朱重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朱重八- 第5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秋叶早就被烧得焦黑的尸体吓住了,她用手遮挡着眼睛,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又赶紧将头转开,其实压根没看清楚,嘴里哆嗦着道:“看体型……应该就是了……”

“应该?究竟是不是?”杨洪对着一个小丫鬟可不客气,大声道:“给我看清楚。”

“是!”秋叶被他的官威给吓了一跳,她毕竟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小丫鬟,一吓坏了就满嘴胡说八道,只想把自己的事情赶紧做完,道:“是了,他就是郑彦夫。”

“哈哈!”杨洪也不管秋叶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反正出来剿匪嘛,抓不抓得到贼首不重要,只要有一个证人证明他抓到了贼首,这就行了,他故意拿凶狠的语气吓秋叶,就是想让秋叶赶紧定论说这是郑彦夫,就算以后发现搞错了,责任也不在他,而在于证人乱说,他只管向上面报功就对了。

杨洪一巴掌拍在赵钰的肩头上,大声笑道:“好样的,你姓赵是吧?不错不错!你立了大功,本官十分开心,哈哈哈,跟我走吧,回西安府去请功,我会让朝廷给你封个大官做的。”

赵钰大喜,他头脑简单,杨洪这么一说,顿时就信了。骨头一酥,把朱百户和王总旗的事也忘到了九宵云外。

----------

远处的树林里,郑彦夫用力地呸了一声:“这软骨头!今后他就是朝廷的忠犬了,我必杀他。”

“只怕轮不到你去杀了。”朱元璋微笑道:“杨洪会帮你杀的,等着瞧吧。”

几人静静地看着杨洪揽着赵钰的肩头进了营,不久之后,营地中间的空地上摆出了酒席,杨洪和赵钰胡吃海喝了一通,席间似乎杨洪向着赵钰许诺了不少好处,使得赵钰满脸都是喜意。站在远处一直没靠过来的喽啰们也受到了照顾,官兵推出了几车食物,送到喽啰们中间,让他们尽情吃喝。

官兵释放出来的善意,使得流寇们全都放松了戒心,许多流寇不再抱持着随时打算逃跑的想法,放松了心情,坐下来吃喝谈笑。官兵和流寇变得其乐融融,十分融洽。

官兵派出一队人上山,将山上的寨子一把火烧光,然后开始拔营,向着西安府的方向返回。

朱元璋等人远远地跟在后面,就像来时一样。官兵照例不理会他们,就当他们是来看热闹的村民对待。

当天晚上,官兵扎营在一个低矮的山丘之上,流寇们的营地则扎在山下,朱元璋等人则在一里外的小树林里歇息。

天色刚刚黑下来,朱元璋就对着王二和郑彦夫笑道:“今晚有好戏看,要去看么?”

答案自然不用说,一伙人全跟在朱元璋的后面,到官兵的营地边来看好戏。他们伏在距离两军营地很近的树林里,连营地里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官兵的大营中点着灯火,居然摆了夜宴,不时传出杨洪劝酒的笑声,赵钰已经喝得大了舌头,说着模糊不清的浑话。而流寇们的营地则已经熄了灯火,小喽啰们全都进入了梦乡。

大约到了二更天的时候,官兵的营地里突然传来摔杯之声,然后是赵钰的惨叫声响起,在宁静的夜里远远地传了出来。

“这……难道就是说书先生们经常讲的桥段,摔杯为号?帐下冲出两百刀斧手?”郑彦夫有点傻眼。

“差不多吧,不过,对付赵钰用不了两百刀斧手,只需要二十个就够了。”朱元璋笑道:“接下来要看的才是重点……看看什么叫夜袭吧!”

只见官兵的营地里响起一阵战鼓声,几百名士兵涌了出来,大部分人手上提着长矛,少量的总旗兵和小旗兵举着火把,向着流寇的营地扑了过去……

流寇们被脚步声惊醒,仓促起身,然而他们白天已经被官兵的示好行为给蒙蔽了,完全没有做好战斗的思想准备,几百名官兵冲进流寇营地里,长矛一起狠狠扎下……

惨嚎、怒骂、不甘心地质问、痛哭、悔恨……

一切都在黑暗之中归于沉寂……

等一切都安静下来之后,朱元璋转过身来,拍了拍王二和郑彦夫的肩膀,很认真地道:“走上杀官造反这条路之后,就只能向前走,若是后退,这便是下场!”

王二和郑彦夫一起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他们并不知道,朱元璋其实是故意带他们来看赵钰一伙人的下场的,因为朱元璋已经打算将他们作为自己的左右手来培养,他需要的是坚定不移地走上造反道路的手下,不论将来碰上何等艰难的情况,都要有造反到底的勇气,绝不向朝廷妥协,所以,他故意让两人看了这么一幕,相信看了这出大戏之后,王二和郑彦夫的内心将会受到极大的震动。

御下之道,最重要的就是掌控他们的内心。

六九、试试你们的胆子

朱元璋走到了秋叶的身边,就在伸手可及的地方站定,双眼死死地锁在了她的脖子上。他从来都不是一个犹豫的男人,甚至可以说他是天下杀伐最果断的男人,但是此时此刻,良知居然在心中挣扎起舞,利用他这几百年来的阅历作为武器,与过去的自己战斗。

这时候,低着头的秋叶突然低声道:“朱八哥,这话我只对你说,你千万不要告诉别的人……其实……我也不想郑彦夫死掉……”

“嗯?”朱元璋大奇。

秋叶继续道:“我知道,郑彦夫是个好人。上次我险些被乱民侮辱,是郑彦夫和他的谋士将我救下来的,他们还劝我赶紧找个地方躲好,不要再出来。他出来杀官造反,是针对的张斗耀,并没有针对咱们这些可怜人。”

朱元璋:“……”

秋叶低叹道:“也许他有不得不杀官造反的理由吧!但他绝对不会是坏人,不然我现在已经被人凌辱之后杀死了,哪里还有机会去洞子崖指认他?其实我也不想去的……但是我家小姐逼着我去,唉!希望真正的郑彦夫现在活得好好的。”

“朱八哥,我不想把郑彦夫还活着的事说出去,就让大家都认为那具焦尸就是郑彦夫,你觉得这样好吗?我会不会是个撒谎的坏女人?”秋叶仰起头来,直视朱元璋的眼睛。

她一抬头,才发现朱元璋的眼光锁定在她的脖子上,直勾勾的,仿佛在看着什么惊心动魄的事物一般,她顿时会错了意,脸庞通红,双手捂住自己的颈子:“朱八哥……你看什么呢?”

朱元璋移开眼睛,长叹一声!

秋叶在生命受到威胁的事情发生之后,还认定郑彦夫是一个好人,愿意包庇他,这个姑娘确实是个好姑娘。

朱元璋心中豁然开朗,刚刚还在挣扎着要不要杀死她的心魔,一瞬间就被赶走到了九霄云外。其实她根本没打算把郑彦夫还活着的事说出去,我又何必非要杀她灭口?真是多虑了……由此可见,上一世真的冤杀了不少人吧?也许有的人根本不会按我所想的那样成为阻碍,但我仍然无情地铲除了他们,犯下了许多大错,今世,一定要小心翼翼,切不可再走上一世的老路。

“秋叶姑娘,我觉得你的想法是对的。”朱元璋认真地道:“你是个好姑娘。”

“真的?”秋叶大喜:“我还以为自己这样做很坏,我自己都有些讨厌自己,朱八哥,您居然夸我,我好高兴,你可莫是安慰我,故意说违心的话。”

“不是违心!”朱元璋加强了语气道:“你是个好姑娘!”

“那……”秋叶红了脸,又低下了脑袋:“你喜欢我吗?要不要我帮你洗衣服、泡茶、打扫房间……”一个女人主动表示帮男人打扫房间,其实是在委婉地提醒,你娶我吧。只不过古代女人比较腼腆,能说到这个地步,已经是非常大胆了,秋叶平时也没这么大方,只不过她经历了一次生死大变,领悟到美好的东西要趁着自己还活着赶紧争取,等死掉就晚了。

这是哪门跟哪门?朱元璋大惊,刚刚还在说正事,又往这方向偏,女人这种东西,怎么脑子里总是往情情爱爱的方向转?他真想拎起秋叶,就像上次将紫心菜扔出去那样,将她也从屋子扔出去。

但是她后面那半句话起了一点小作用,洗衣服、泡茶、打扫房间,这几件事对于朱元璋来说已经是非常沉重的负担,严重影响他的心情,如果有人能帮着自己做,倒也是件不坏的事。

他皱了皱眉头,随即舒展开来,随口道:“也好,就麻烦秋叶姑娘帮我洗洗衣服,打扫房间吧……”

秋叶大喜:“朱八哥,您这是答应了?那我给小姐说一声……”她话说一半,不好意思继续,后半句其实是:请小姐把我许给你。

朱元璋装傻道:“答应?答应什么?不就是洗衣服、打扫房间吗?我还答应了什么?”

“啊?”秋叶顿时楞住:我都说到这个地步了,怎么朱八哥还没听懂?哦,我懂了,他从来没和女人打过交道,所以听不懂我的暗示。天啊,这木头疙瘩,难道要我说得更直接一些不成?可是刚才说的已经是我的极限了……

秋叶心里一阵郁闷,苦涩地想道:好吧,那就从洗衣服和打扫房间开始吧……相处久了,朱八哥也就会明白了。

她在地上用力跺了一脚,跑出了屋去。

朱元璋还以为她被自己的装疯卖傻给气坏了,不会来帮他做家务,没想到一柱香时间之后,秋叶红着脸跑了回来,从他的桌上收走了所有臭衣服。

第二天,当朱元璋劳累了一天回家时,发现自己的桌子上泡着一杯热茶,四个洗得干干净净的茶杯环绕在茶壶旁边……

朱元璋倒了一杯茶,缓缓地吞进肚子里,心中不由叹道:秋叶是个好姑娘啊,利用这样的姑娘给我做家务,好像做得不太对。

----------

夏天很快就过去了,秋天到来,此时已是金秋十月,原本四野里应该是金灿灿的一片稻谷,百姓们喜迎丰收之时,然而今年的秋收情况十分糟糕,由于缺水,田地的灌溉做得不好,马家大部份的田地都严重减产。距离白水河比较远的田地,则是颗粒无收。

农民们望着收割下来的一丁点儿粮食,都有点垂头丧气,才这么点粮食,交了秋赋之后,还能余下多少?能吃到明年收成去么?这日子……唉,真是没法过了。

一些农民找到了仗义疏财的朱元璋,祈求得到他的援助,但是朱元璋掂量了一下自己的存银,也开始感觉到压力了。他的银子本来就不多,主要都是来自于上次帮马家对付张家的时候获得的打赏,不过区区两百两,这半年来断断续续接济了许多贫民,也有点捉襟见肘了。

而且他并不是一个擅长赚钱的人,尤其是上一世他十分痛恨商人,认为天下的商人就算没犯罪也该抓起来杀掉,对商业是完全一窍不通的。游魂几百年间,他明白了商人也是社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环节,他以前的观点是错误的,但他仍然没有学到多少关于赚钱方面的知识。

正在担忧银子问题的时候,一个惊天动地的大消息突然传来了……

十月底,李初九将朱元璋请到小屋里,急道:“朱八哥,出大事了,刚刚从驿站那边传来了消息,皇上……皇上驾崩了,新皇登基,诏告天下,从明年起改年号为崇祯。”

“嗯?皇上驾崩?”朱元璋微微一转念,顿时明白过来,原来是天启帝朱由校死了。

天启七年八月八日,朱由校病重,八月二十二日,病逝于懋德殿,终年二十三岁。十月七日,新皇登基,改年号为崇祯,也就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朱由检。

通常来说,上一任皇帝驾崩,新皇还没有登基之前,宫中都会封闭消息,不让皇帝驾崩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