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故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卖故事- 第1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庞然大物有一千六百匹马力,在会场上呼呼地吐着蒸汽发出怒吼。归来之后,父亲绘声绘色地为福特讲述了所见所闻。1879年,十七岁的福特离开了父亲的农庄来到了底特律,开始了他的汽车生涯。

不过,在那个时候,汽车是由手工作坊生产出来的。只要能召集到两三个人合伙,买一台引擎,设计个传动箱,配上配件就可以生产汽车,配装一辆,卖出一辆,因此,每辆车都是一个不同的型号。

这种制造工艺也决定了汽车不能为普通人所消费,而福特为汽车所贡献的,正是改变了这种供需结构的本质的方法:流水线工艺使汽车价格大幅消减,从一个奢侈品变成了生活的必需品。

表面上看,流水线只是使产品得以大规模生产,事实上,由于出行便利,汽车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生活的形态。自从流水线方式在上20世纪30年代成为汽车生产的主导方式后,竞争成就了美国福特、通用、克莱斯勒汽车三巨头。进入垄断性竞争后,美国汽车业再也没有出现过新的企业。

福特的流水线的生产速度达到了每分钟一辆的水平,而经过五年的发展后,生产速度提高到每十秒钟一辆车。大量的生产促使下游的需求开始出现井喷。在福特生产轿车之前,轿车是地位的象征,是富人的专利,售价在4700美元左右。自福特建立起流水线工艺后,T型车在1910年售价为780美元,1911年降到690美元,然后降到600美元、500美元,1914年降到360美元。低廉的价格为福特赢得了大批的平民用户,小轿车第一次成为大众交通工具。

亨利·福特所创造的一切故事,都成了汽车行业后来的经典教案,他的名字注定和汽车联系在一起。廉价的T型车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以及美国的城市面貌。福特所创立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方式引发了现代商业的革命。福特曾说,只要拥有一辆福特车,世上就没有一个你去不了的地方,只有上流社会除外。

一人一传奇

有人曾开玩笑说,如果没有乔布斯,手机行业还会停留在比屏幕、拼像素的阶段,而电脑也仅仅是一个工作的工具。这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乔布斯对整个科技行业的影响。一些其他企业的高管也有能够辉煌十年的,但鲜有人能够与乔布斯相比。

无论消费者有没有研究过苹果公司的年报,或者是否从商业杂志中探寻过苹果公司的商业模式,但只要提及乔布斯设计的产品,总有人能滔滔不绝地将他的设计品位、不拘一格的广告创意等一一道出。

乔布斯的逝世让全球科技界再一次明白,公众有一个共同的偶像,他不是比尔·盖茨,而是斯蒂文·乔布斯。他的苹果电脑引领了电脑界的时尚潮流;他的皮克斯动画工作室拨动了娱乐业的风向;他的iPod影响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我们可以说,如果没有他,科技产品远不会像如今这样时尚味十足。

与许多传奇人物的经历一样,乔布斯的个性注定了他的人生会一波三折:创立苹果公司,被扫地出门;随后创立皮克斯动画工作室,成为娱乐业的标杆;当苹果公司濒临破产时回归,引领苹果走向另一个巅峰。他也曾在鬼门关前转了两圈,也曾陷入违反证券法的丑闻……但是乔布斯领导的苹果公司所开发的一系列产品一直被誉为科技与时尚的完美结合。

苹果公司的许多员工都曾说过,对细节的完美追求使许多设计师几乎被乔布斯折腾到崩溃,而层出不穷的新点子也曾让许多临近完工的项目推倒重来,但是,也正是乔布斯这种对细节的独特喜好,最终促使苹果的一系列产品达到了“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境界。

无论从乔布斯的个人经历的哪个阶段来看,其释放出的能量都非常人所能及。这些事听起来不可思议,却是乔布斯的真实经历。他从根本上改变了音乐、电影和手机等三大市场的格局。而他对最初起家的电脑行业的影响力也是有增无减。

放眼全球,上述三大市场不乏佼佼者,但能做到乔布斯境界的,却是前无古人。

1996年,重疾缠身的苹果公司重新雇佣乔布斯作为其兼职顾问。此时苹果公司已辞去乔布斯很久,而高层领导的不断更迭和经营不善使这家科技公司营运情况每况愈下,财务收入萎缩,开始在破产与赢利之间走钢丝。

1997年,全球IT业及通信业展露了巨变的苗头。在这种大环境下,苹果公司在个人电脑市场的份额大幅下滑,现金外流非常严重,公司几乎到了破产的边缘。1997年9月,乔布斯重返该公司任首席执行官。

受命于危难之间的乔布斯创造了苹果的二次神话,在他的带领下,每个季度的财务都令人大吃一惊。乔布斯第一次披露了苹果公司的数字生活方式战略,太过超前的思维让当时几乎没有评论家能理解他的战略意图。苹果公司在2000年时的市值大约为50亿美元,如今,苹果公司的市值达到了1700亿美元,略微超过谷歌。评论家们回过头来再看当时乔布斯的策略,只能望而生叹。

重回苹果公司之后,乔布斯思虑良久,他明白粉丝之于企业的重要性,而这些忠实的拥护者,也将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口碑的效应是强大的,乔布斯需要这些不拿薪水的发言人来宣传苹果公司的产品。后来的事实证明,乔布斯的策略是正确的。时至今日,全球有数千万人不计报酬地拥护着苹果公司的品牌,如果你对铁杆苹果粉丝抱怨一句苹果产品的不好,那就等着粉丝们另类的眼神吧。而从很多方面来讲,这些忠实的粉丝已经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科技行业:他们确保了苹果的主导地位,阻挡了竞争对手,并且为第三方配件制造商和应用开发商带来了巨大的创收潜力。换句话说,忠实的苹果粉丝意味着一切。

但是,忠实的苹果粉丝又从哪里来呢?不得不承认,乔布斯的存在是一个重要的诱因。

多年以来,在乔布斯带领着苹果公司复兴并推出了一系列优秀产品后,潮人们会相继人手持一款优雅的电子产品。市场的开放对行业而言是件好事,但对多数企业而言,不幸的是,多数潮人的选择只限于Mac、iPhone和iPod。

很早之前乔布斯就意识到,消费者们一定会被产品美丽的外观所吸引,而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没有人会拒绝美丽的事物,大家更想要购买同类产品中最为美观的那个。众所周知,乔布斯在放弃旧技术时从不手软,他经常会启用最新、最好的技术。一切得益于乔布斯独到的眼光,苹果公司才能够为用户带来这种美观的产品。

当然,由于极具个人魅力,乔布斯在消费者眼里,是个完美主义者。尽管这个完美主义者有些专横。这些评价当然十分准确,同时它们也给乔布斯增添了不少的传奇色彩。

乔布斯爱幻想,是个想象力十分丰富的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脱离现实,事实上没有人比他更密切地注意着苹果公司的各种营销活动。而这一切,全部是出于他内心对苹果的热爱,就像他的好友、甲骨文公司首席执行官拉里埃利森所说的那样,乔布斯是一个不为金钱所动的人。通过苹果公司这个平台,乔布斯既是冷酷的裁决者,又是改变世界的执行者。

简而言之,乔布斯的影响力已经超出了苹果公司的范围。这就是乔布斯,一个成功而又传奇的创业人物。他的创业故事值得每个创业者去思考、去学习,进而吸取精华,早日成功。

地球人都知道的故事

如果现在让大多数人选择创业的项目,恐怕零售业会排在队列的最末,但是,在20世纪,沃尔玛零售帝国的崛起却创造了一个商业神话。

当1955年《财富》杂志开始评选五百强时,沃尔玛还没有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但时至今日,它已经数次在这个五百强榜单中名列前茅。没有人想到,那个开设在阿肯色州本特威尔镇的一家小杂货店在四十年后发展成了沃尔玛集团,而其领导人的财富超过了比尔·盖茨,荣登全球富豪榜首。

这样的企业注定会留下大把的故事,拨去历史的浮尘,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跃然纸上。山姆对于沃尔玛,不光是一个创立者,他所留下的企业哲学被商家看作金科玉律,而这种强大的精神在被员工奉若珍宝的同时,也折服了对手。竞争归竞争,老对手哈里·康宁汉对山姆佩服之至:“山姆可称得上本世纪最伟大的企业家。”

了解故事,就需要了解故事人物的背景。1918年,山姆·沃尔顿出生在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的金菲舍镇,相对那些见过大世面的创业者而言,山姆并不具备什么明显的优势,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家境也不富裕,注定不能为他未来的创业提供资金援助。为了生活,他的父亲不得不从事多种职业,银行职员、农场贷款评估人、保险代理和经纪人这些都曾是他父亲从事过的职业。也许是生活并不富裕使然,也许是天性如此,山姆的父亲是个讨价还价的好手,而神奇的是,他总能和交易的对方成为朋友。

而影响山姆性格更多的还是母亲,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虽然不能给山姆讲述多少大道理,但是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母亲的优良品格使山姆养成了许多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勤劳、节俭。

生活的贫困使山姆不得不从小就参与到劳作中来。为了生活,山姆的打工生涯可以追溯到七岁的时候,他靠送牛奶和报纸赚取零花钱,此外还饲养兔子和鸽子出售。十八岁那年,山姆进入密苏里大学攻读经济学学士学位,这似乎是个好的开端,但毕业即赶上二战的山姆并没有选择留在美国找一份工作改善家里不富裕的生活,他毅然参军,在陆军情报团服役。

二战结束后,美国虽然成为了战胜国,但却没有给参军的山姆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好处,他一样需要为生活四处奔波。他向岳父借了2万美元,与妻子海伦开了一家小店。在开小店的过程中,他学会了采购、定价、销售,这一切似乎把他在密苏里大学学到的知识置于了毫无用处的境地,然而,出于对经济学的敏感,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见识到了连锁、零售的好处和实惠。

沃尔玛的企业文化开始萌发,薄利多销成为最初的一条。山姆认为,如果用单价80美分买进东西,以1美元的价格出售,其销量是以1。2美元出售的三倍!单从一件商品上看,企业少赚了一半的钱,但由于卖出了三倍的商品,总利润实际上大多了。直到今天,这一价格哲学也是许多企业经营的金科玉律。

不过,和许多创业者不同的是,即使坚持薄利多销,山姆的创业项目也不算是朝阳产业。创业之初,零售业市场上有像凯玛特、吉布森等一大批颇具规模的公司,要和他们竞争,显然是以卵击石。但是,大企业的眼光也高,这些企业将目标市场瞄准大城镇的人群,他们“看不起”小城镇,觉得这里利润太小,不值得投资。

这为后世的创业者提供了借鉴的良策:无论一个多么成熟的行业,总有一些市场的缝隙没有被人发觉,而这也是创业者们可以生存、壮大的战场。山姆将可供沃尔玛生存发展的市场缝隙瞄准了小城镇,他认为,小城镇的商机不可忽略。

管理大师德鲁克曾经说过,人口的变化暗藏商机。同样,山姆看到经济的发展使人口结构及城市发生了变化。工业的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