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 系列丛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与自然 系列丛书- 第25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看,一根细长的小麦秆,能够支持住比它重几倍的麦穗,奥妙就在于它是空心管子。 
  原来,任何一块材料遇到外力发生变形的时候,总是一边受到挤压力,另一边受到拉伸力,而材料中心线附近长度基本不变。这就是说,离开中心线越远,材料受力越大。空心管子的材料几乎都集中在离中心线很远的边壁上,因此,它比一根同样重的实心棍子的刚度要大得多。 
  麦秆和自行车之间的关系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人们只要虚心向生物界求教,肯定会大有收益。




蛋壳与石拱桥
  鸡蛋的蛋壳,我们几乎天天都能见到,似乎没有什么大的用处。然而,以建筑师为职业的人,可把它视为至宝。因为它给建筑师以很大启示,为现代化建筑做出过不小的贡献。 
  让我们先做一个小小的实验:取两只蛋壳,一只凸面向上,一只凹面向上,用两支削得不太尖的铅笔,从10厘米高处向蛋壳落去。可以看到,铅笔与凸面向上的蛋壳撞击了一下,蛋壳并未被击碎,而凹面向上的蛋壳却被击破了。这说明蛋壳凸面向上的可以承受的力比凹面向上的可以承受的力大得多。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现了蛋壳的奥秘,并据此设计了凸面向上的石拱桥。 
  可别小看一座石拱桥,那里面还有相当大的学问呢! 
  你看,一座石拱桥,当它受到向下的压力时,也同时受到两侧相邻石块的侧压力作用。由于石块的抗压强度很大,所以这个力能达到很大值。若石桥凹面向上,那么,当它受到向下的压力时,邻近的石块则产生拉力,由于石块的抗拉强度很低,所以凹面向上的石桥只能承受很小的力。这与蛋壳凸面向上不易击破,凹面向上不堪一击是同一个道理。 
  近几年来,建筑师又在蛋壳的启示下,设计了现代化的大型薄壳结构的建筑物。这种建筑物既坚固,又节省材料。我国北京火车站大厅房顶就是采用这种薄壳结构。屋顶那么薄,跨度那么大,整个大厅显得格外宽敞明亮,舒适美观。




人脑与智慧机器人
  素称人体司令部的大脑,是世界上最复杂、最奥妙、最完善的“自动控制机”。 
  机器、设备可以代替人的体力劳动;拖拉机可以代替农民耕地,起重机可以代替工人进行装卸。。人们当然也会提出:是否可以用一种“智慧”的机器来代替人脑工作呢? 
  今天,由于近代数理逻辑、控制论、无线电电子学、生物学的飞跃发展,利用机器来代替人的脑力劳动这一远大理想,已逐渐变成现实。 
  要模拟人脑创造出具有一定思考能力的电子计算机,首先就得模仿神经元创造出电子计算机的“基本元件”。目前,有些国家的科学工作者都在致力于这个课题的研究,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他们已经制成了一些神经细胞的模型,其中最简单的一种是用半导体三极管装配起来的。也有由复杂集成电路组成的元件,它们具有活细胞的某些能力,能显示出活细胞的某些特性,例如对有关外界刺激的适应性等。 
  有了人造“神经元”之后,第二步就得深入研究神经细胞之间的微妙联系,探索神经网状结构的综合本领,以及认识、记忆、推理、判断等种种意识活动的细节。不难想象研究活的大脑内部发出的种种物理、化学、生物学过程,直到能用科学来精确地表达它们是多么困难!但是,这项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现在,用于生产控制的电子计算机,能够接收、研究和判断外界生产条件,作出适宜的选择后发出信号,控制生产在最好的条件下进行。 
  电子计算机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奇迹之一。 
  电子计算机和以前所有的机器都不同:一般的机器,不论威力多么大,不论多么精巧,从本质上来说,仅能代替体力劳动,而电子计算机却能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人脑进行非创造性的脑力劳动。 
  目前,不仅有精通快速运算的会解答各种数学问题的电子计算机,而且也出现了具有初步判断、比较、记忆和“思考”能力的各种电子计算机。所以,有时人们又管它们叫做“电脑”。




动物味觉的启示
  如果你感冒,鼻子不通,吃起东西来就不会觉得有滋味。舌苔很厚,饮食也不会觉得有味。高明的厨师烹调一定讲究色香味齐全。通过视觉、嗅觉和味觉的综合作用促使胃口大开,远比单一感觉的效果要好。事实上味觉和嗅觉是如此的相似,以致一些低等动物对化学物质的感觉很难分清嗅与味的界线。嗅觉和味觉都是化学性感觉,都是化学分子与感觉器官相接触产生电信号,传给大脑形成感觉。所不同的是你可以离李子较远而闻到李子的香味,但是,你要知道李子的味道就非得亲口去尝一尝。 
  人和哺乳动物的味觉感受器主要是分布在舌背面的味蕾。舌背面有许多细小的突起,叫乳突。可分为三种:轮廓乳突,分布在舌根部,约有8~12个,排列成倒八字形;菌状乳头,分布在舌尖和舌的边缘部,这两种乳突里面,味蕾很多。丝状乳突没有味蕾。此外,还有一种叶状乳突,普通哺乳动物都有,但人类则已退化掉,这种乳突也含味蕾。乳突中散布有神经纤维。 
  味蕾在口腔粘膜的其他部位也有分布。味蕾呈球状,由2~12个纺锤状的味细胞和支柱细胞构成,味细胞上有刚毛突出在味蕾上方的味孔处。味觉有探测溶解在水中的物质的能力。一种特定的食物味道取决于它对几种味蕾的联合效应。人有四种基本味觉,即酸、甜、苦、咸,加上辣合称五味。一般舌尖主要感觉甜味,舌的边缘感觉酸味,舌根主要感觉苦味,咸味则整条舌都能感觉。人舌非但能尝出何种味道,而且还能尝出这种味的浓淡,一直到现在,国际上名酒等饮食评比,都还是以人的品尝为主。人的味蕾约有10000多个。动物中兔子约有17000个,牛有25000个左右,鸟舌中味蕾较少,一般只有20~60个。但是鸽子能尝出一粒谷中富含蛋白质的部分和富含淀粉的部分。 
  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有舌,也不是所有的味感觉器都分布在口中。原生动物和海绵用整个身体去尝味。苍蝇的口器上有一片海绵状小板,叫唇瓣,苍蝇用它不断地到处伸探。科学家把唇瓣上一根细毛放入糖液中,并使它接上微电极,可立即在电流计中看到反应,说明苍蝇感到味道,正在作出反应。 
  苍蝇的前足上也有感觉毛,它们也可用足来品尝食物,苍蝇前足对糖的敏感度比口器强5倍。蝴蝶的足上也有味感觉毛。有些鱼类的触须具有味觉。圆头鲶能觉察到头前较远处向己游来的猎物,如果破坏它的嗅神经,它仍然保持这种能力。但是,如果破坏它的味神经,这种能力立即消失。淡水鱼的味蕾多数分布在鳃腔内,当水流经鳃腔,同时也经过味蕾,产生味觉。有些鱼类数千个味蕾散布于全身,以此探测整个水域。鲇鱼几乎盲目,它靠味觉来获取食物,而靠嗅觉来维持其群体生活。 
  在蜥蜴和一些蛇类的鼻腔下面,具有一对由口腔背壁向腭部内凹的弯曲小管,叫锄鼻器或贾科勃森氏器。管内有许多与鼻腔中的细胞相似的感觉细胞,并且通过嗅神经的大量分支与脑联系,并有眼腺分泌物润滑,就像唾液腺分泌湿润口腔一样。由于毒蛇的唾液腺已演化成毒腺。因此,眼腺可能是替代唾液腺分泌,起湿润毒蛇口腔的作用。只要空气中所含的少量化学分子通过锄鼻器,就能分辨这些分子是什么物质,可见它有辅助嗅觉的作用。但是,锄鼻器的末端是一盲端,没有导向体外的开孔,只有开口于口腔的孔,蛇不断地用它那分叉的舌头伸出口外,探测空气中的气味,当舌摄取到空气中的化学分子后,便迅速将舌回缩入口,到锄鼻器中,产生味觉。刚出生的小蛇虽然从未吃过任何东西,但是,对浸在水中小动物的皮肤,也会吐出舌头,作出进攻的反应。因此,很难分清锄鼻器究竟是嗅觉器官抑或是味觉器官,这也说明很多动物的嗅觉和味觉往往是混杂在一起的,因为,它们都靠化学分析的方法起作用。鲨鱼对血腥特别敏感,海水中只要有一些新鲜血液,就会引来鲨鱼,这究竟是由于血腥的气味,还是血腥的味道在起作用,确实不易说清,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嗅觉和味觉综合作用要比单独作用的效能要大得多。 
  人们研究动物的味觉器官和嗅觉器官对研制理想的气体分析仪器是有益的。人们研究和模拟苍蝇的这些感觉器官而制成小巧而灵敏的气体分析仪,已被应用于宇宙飞船的座舱中,用来监测气体;也应用于分析气体的电子计算机上,对气体进行精密的分析;还用来监测潜水艇和矿井等逸出的气体,以便及时发出警报。




动物“热感受器”的启示
  夏天的夜晚,甲乙两人同睡在一间房内,灯刚关掉,讨厌的蚊虫就嗡嗡地在人耳边侵扰,一只蚊虫刚停落在甲的脸颊上,甲觉得被叮了一下,立即用手打去,将蚊虫打死。甲高兴地喊道:“哈!我打死了一只雌蚊虫。”乙听罢,不能理解,认为房间内是黑暗的,伸手不见五指,又怎能看清蚊虫的雌雄,甲说打死一只雌蚊虫,纯粹是胡乱瞎猜,便嘲笑甲道:“老兄的眼睛真行,竟然能在黑暗中看清蚊虫的雌雄!”事实上,甲打死的确实是只雌蚊虫,不过甲不是用眼去看清,而是用他掌握的知识去作出的正确判断,因为只有雌蚊虫才吸血,而雄蚊虫只是吸吮植物的汁液。在黑暗中甲是看不见蚊虫的,他所以能发觉有蚊虫,首先是蚊虫发出的嗡嗡声,然后是脸上被蚊虫叮咬的感觉。蚊虫在黑暗中同样也看不见甲,然而蚊虫又是怎样会发觉甲的呢?不是甲发出的声音,也不是甲的气味,更不是蚊虫瞎碰乱撞,而是蚊虫对甲身上发出的热的感应。 
  人和所有温血动物一样,体温都是相对恒定的。也就是说机体所产生的热和散发的热基本相等,由于温血动物产热率相对稳定,因此有皮肤、汗腺和肺等散热调节与产热恒定相适应,从而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稍高于环境温度的水平,这是由于机体在冷环境温度下散热容易,在低于环境温度下生活,会引起“过热”而致死。人体散热主要是皮肤的辐射热和汗腺的蒸发热,其次是肺通过呼吸散发部分热。温血动物的辐射热其实是一种红外线,亦称红外光,在电磁波谱中,波长介于红光和微波间的电磁辐射,它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光,但是有显著的热效应,人们用特殊的灯照射物体,用滤镜挡住所有肉眼可见的光,只让红外线透出,通过红外线望远镜,如军用窥探望远镜和瞄准望远镜等才可看见。但是,在自然界,有不少动物具有能接收红外线信息的结构。雌蚊虫的红外线探测器是它的触角,呈环毛状。雌蚊虫觅食时,不断地转动一对触角,当两条触角接收到的辐射热相同时,就知道可被吮血的温血动物就在正前方,雌蚊虫就朝目标飞去。根据离热源愈近,所接收到辐射热愈多的原理,就能准确地测知辐射热源的方位。蛇类中有一些蛇,如产于美洲、尾端有角质环、摆动时能作响声的响尾蛇,广布于我国的蝮蛇,吻鼻部向上翘起的五步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