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锅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锅粥- 第6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姐,这是我朋友,陆方。”大武紧跟着武大姐进了饭厅。
  
  武大姐客气地点点头,跟陆方打了声招呼。陆方也连忙问好了声好儿。
  
  “这是我外甥李宇阳。”大武拍了一把少年的脑袋,“快,跟陆哥哥打个招呼。”
  
  李宇阳狡黠地一笑,“小舅,你还真是会找朋友,这都连着号儿呢。”
  
  陆方一震,忽然有种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感觉,可不,大武是“wu”,他是六,五六五六,可不就是连着号儿呢。
  
  大武也是一脸的恍然大悟,然后连连点头,笑得见牙不见眼,一个劲儿念叨天意啊天意啊天意啊。
  
  陆方恨不得拿什么堵住丫那张语无伦次的嘴才好,屁天意,巧合而已。
  
  “小舅,当初你不是冲着这连号儿才找的咱陆哥哥吧?”李宇阳笑得很贼,趴在饭桌上撅着屁/股脑袋凑到砂锅鱼头那里闻味道,皱起鼻子,“一股子药味,太奶奶,我不爱吃这个。”
  
  武大姐一巴掌拍在儿子背上,让他老老实实坐好。
  
  “本来也不是给你吃的。”老太太伸手拽着陆方坐回来,“小六啊,坐下,给奶奶盛碗汤儿。”
  
  陆方汗,这咋就改成“小六”了呢?老太太的接受能力一点儿没退化,
  
  “太奶奶,您这是有了新人忘了旧人。”李宇阳控诉道,又一脸坏笑地问大武,“小舅啊,我叫陆哥哥‘哥哥’是没啥问题,不过你想过没有?这样你们可差着辈分呢……”
  
  死小孩!陆方发现今晚上自己想动手揍人的欲/望特别强烈,这小屁孩才多大点儿呀?刚处在变声期的半大小子就这么阴险,现在的学校都是怎么教育孩子的?这家庭又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明明看着武大姐一脸端方,很是正派的样子啊,咋就养出个这么黑的儿子来?
  
  “六叔,你就叫他六叔好了。”大武立刻说道。说着,大武“咚”的一声,开了瓶干红,给在座的各位都倒了点酒,连李宇阳也没漏下。老太太和武大姐并未阻止,看来老武家没有未成年人的禁酒令。
  
  “成,就这么定了。”端起酒杯闻了闻酒味儿,死小孩拍着桌子一锤定音,这舅甥俩人完全没想过征求一下当事人的意见,就擅自决定了陆方在老武家的地位——呃,好像一锤定音的是老太太吧?她管陆方叫的“小六”。
  
  陆方觉得,就算他把眼前这一锅子鱼头汤全包圆了,也避免不了头疼的下场。
  
  老武家的中秋夜宴正式开始了,还好,不再有别的什么人加入了,堪堪五个人散落在大圆桌旁边吃着饭。
  
  老太太自然坐在上首,陆方被老太太拽在身边,大武自然紧挨着陆方坐着。那边武大姐坐在老太太旁边,李宇阳则远远地坐在下首,跟众长辈遥遥相望,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武大姐也没管他,而是忙着对陆方问东问西。
  
  先是问陆方多大了?然后问陆方现在做些什么?当听到说陆方是X大的在读学生时,武大姐微微点了下头,“大五了呀,这毕业了有啥打算吗?”
  
  “方方打算还要继续深造,读个研究生博士什么的。”这话是大武说的,然后,他就把陆方狠狠地吹了一通,获得国际大奖啦,出国交换生啦,以及眼下正在研究的课题和正在写的论文他都给人吹了出来。那种与有荣焉的模样,陆方只在陆妈妈脸上看到过,不过陆妈妈是在为儿子骄傲,你大武算的哪根葱?
  
  “方方写的论文可是全英文的,那么多专业术语,那难度可不是一般的日常英语可以比的,怎么样?你六叔牛吧?”大武得意洋洋地跟李宇阳吹道。
  
  陆方无地自容,真是太丢人了,这太不符合他低调做人的原则了。人家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该有多臭屁呢!于是,在桌子底下,他狠狠地踹了大武一脚,提醒他适可而止,别吹破了天。
  
  老太太拍拍陆方的手,笑道:“好孩子,再喝碗汤哈,补补脑。”
  
  武大姐连忙把鱼头汤转到陆方跟前儿来。陆方其实也不喜欢这股子药味,可是老人家盛情难却,他只有勉为其难。倒是大武拦住了,“奶奶,别老叫我们家方方喝汤 ,一会儿喝汤都能喝饱了。还有这么多菜呢……”
  
  “是哦……”老太太省过来,笑道:“看看,奶奶都老糊涂了,这进补也不是一两天的事儿,得慢慢来……小六啊,以后没事常回来,奶奶给你好好补补,瞧瞧,这瘦得……学问要做,可是身体也要爱护,这以后的日子可得靠好身板撑着呢!”
  
  “谢谢奶奶关心。”陆方真心实意地感谢老太太,老人家说的这些话都是正理儿。瞧老太太的精气神儿,就知道老太太养生很有一套。
  
  大武在一旁小声提醒陆方说奶奶爱吃虾。陆方连忙剥了一个白灼大虾送到奶奶碗里,“奶奶,您吃个虾吧。”
  
  老太太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儿。
  
  “六叔,建筑的力与温度是咋回事啊?有啥好研究的?”李宇阳在桌子那边啃着一截鸭脖子,好奇地问。
  
  他这一问,老太太和武大姐也探究地看了过来。
  
  陆方放下筷子,想了想,说:“你知道热胀冷缩吧?”
  
  李宇阳停止咀嚼,点点头。
  
  “建筑学里的热胀冷缩也是同样的道理。同一个厂家同样的生产流程同一个批次同一个钢炉里出来的螺纹钢,用于北京的房屋建设和海南的房屋建设时,所要考虑的环境因素是完全不同的,这个环境因素最大的一点就是热胀冷缩,这是受到了温度的影响。温度可以决定这个螺纹钢的作用大小和使用寿命。”
  
  李宇阳点点头,表示这一节他懂了,“这跟力有啥关系?”
  
  陆方赞许地看了一眼这孩子,孺子可教也。
  
  “热胀冷缩的时候都会产生力,这种力量从理论上来说是完全可以利用的,如果能够很好地运用这种力,那么很多的不可能就会变成可能。”陆方尽量浅显地对李宇阳解释他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
  
  李宇阳拿着块鸭脖子,定定地看着陆方,好半晌,他才咧嘴一笑,“六叔,我决定了,从今往后,我崇拜你!”
  
  “这,这有啥呀……”陆方有些不好意思,虽然李宇阳这话的确让他的虚荣心得到了小小的满足,可是,这种话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会让人难为情啦。他觉得耳朵有些热。
  “好孩子,学问好啊!”老太太又拍了拍陆方的手,“我们老武家一窝子当兵的,都是武夫,现在好了,咱家有了个小六,是个秀才,学问大着呢。”
  
  武大姐笑道,“陆方这才大五吧?以后打算出国深造吗?”
  
  “目前来说没这个打算。”陆方回答。
  
  “现在不都流行出国吗?你们X大每年的毕业生至少有一半是出了国,你条件这么好,为什么不想出去?”
  
  陆方讶异,这武大姐知道的不少啊。
  
  “X大的学术氛围在国际上也是有数的,尤其是我们建筑系,在海外的影响力也不小,所以我不打算舍近求远。”
  
  武大姐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老太太倒是说了,“小六啊,你父母是干啥的呀?能教育出你这么个孩子,应该错不了,啥时候也给老婆子引见引见?我们家这么多孩子,可得学着点先进的教育经验。”
  
  陆方大致说了一下父母的工作,老太太很是感叹,“怪道说武定国,文兴邦!这有文化的人教育出来的孩子看着就不一样!我老婆子一介武夫,光知道拿笤帚疙瘩撵着孩子满院子跑,教育出来的孩子也是一介武夫。成天就知道打打杀杀,这孩子教育孩子也只是知道打打杀杀。”
  
  陆方一下子想起了老太太撵着武爸爸满院儿跑的情景,想笑又不敢笑,只好瞟了一眼大武,估计大武也正好想着那一幕,这会儿也是一脸憋得辛苦地模样。可怜的武爸爸,还没出场呢,形象分就跌到了最低。
  
  “太奶奶,您这觉悟可真是高,”李宇阳伸出大拇哥儿表扬老太太,“回头您可得好好教育教育我爸,他没少揍我。”
  
  “切……你爸那也叫揍?几个爆栗而已!”大武一脸不屑,“你姥爷那才叫揍呢,捆起来用木棒打。”
  
  李宇阳不服,“姥爷那看着很暴力,其实都是面上的皮肉伤而已。我爸那才叫损,他练过内家的,我受的可都是内伤,面上还看不出来,我吃的可都是哑巴亏。”
  
  “这话你咋不当面儿跟你爸说去?”武大姐剥着虾皮闲闲地说。
  
  武大姐一句话如同一根小小的刺戳上另一张臌胀的气球,李宇阳的控诉顿时就没了气势,“冷暴力啊冷暴力……”
  
  大武很不厚道地哈哈大笑起来,陆方也忍俊不俊,这武大姐一家子看来也很幸福。
  
  一顿饭吃得很开心。吃过饭,一家子跑到院子里摆上小桌子,赏月吃月饼听老太太讲那峥嵘岁月烽火连天时候的故事,倒也惬意。最后告辞离开的时候,老太太拉着陆方的手很是不舍,一再要陆方以后要常来玩儿,还特别交代说过些日子是她老人家九十大寿,“小六你一定要来吃寿面,”然后又凑近陆方耳朵小声道:“到时候我派红包,给你个大的。”
  
  多么可爱的老太太!陆方笑了。真是不敢想象这个带着点顽皮的老太太当年玩双枪打游击时候的英姿飒爽!据大武的线报,老太太当年离休的时候可是正团级干部,难怪不同于寻常老太太,颇有见识。
   

作者有话要说:这李宇阳嘛,大家猜猜,他那擅长冷暴力的老爹是谁?



82

82、82 。。。 
 
 
  长假结束的前一天,陆方如愿将两篇论文完成,然后投到了国际建协下属的相关专业杂志,另外又将论文的中文版分别投到了国内的两家专业杂志。该做的事情做完了,能不能发表则不是他能左右的了。因此,他也就将这事儿抛开到一边。倒是在网上跟法国的于贝尔聊天的时候,于贝尔透露了一个信息给他,说是明年一月份的时候国际建协将会举办一个大赛,据说可以自由命题,个人施展的空间非常大。于贝尔邀陆方一同参加大赛的个人组,说是再来一决雌雄一争高下。陆方想也没想就答应了,俩人虽然是朋友,不过却并不妨碍两人同场竞技,所谓有竞争才会有进步,于贝尔的理想是成为世界一流的设计师,因而很是努力和刻苦,相对来说,入行纯属巧合的陆方就随意得多,因此于贝尔想不通为什么努力的他就是不如随意的陆方?当然,陆方并不会自恋到以为自己天赋超人,他倒是认为自己运气好是真的,只是这样更令于贝尔感到郁闷,有机会就要逮住陆方较量一番。以往的竞赛都是有命题的,这很容易局限住一个设计师的灵感,因此自由命题的竞赛就很得人们的青睐了,这能让一个人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自己的特长来。
  
  于贝尔很擅长于线条的采用,他的设计在视觉上很容易就能让人眼前一亮,陆方摸着自己的下巴琢磨了半天,却想不出自己最擅长什么?也就是说,其实他并不明白自己的设计风格是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