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调教大明- 第31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后者,不过从现在的发言来看,他应当是获得了相当的支持。
    官场之中,对这种事的嗅觉是十分敏锐的。
    周永泰的嗅觉就十分灵敏,当下沉声道:“本官亦持此议,不过王大人你分巡辽阳,亦可上奏说明此事。”
    “下官责无旁贷。”
    相对文官们的积极,李成梁倒有些犹豫,身为边帅,他对武力的感觉当然比这些文官敏感的多,根据情报,辽阳镇是拿火铳打散了都司衙门的兵和林家的家丁,前后没有刀枪接触,很轻松的解决了战斗,出动虽然千人,动手的不过也是二百来人,这就说明,辽阳镇没拿此事当真,可能只是某种战法的演练,顺道而为之的感觉很强烈。
    李成梁在这事上的感觉是对的,从速把亥到曹簠的被营救,他感觉张惟功不是纨绔,也不是因为京营太弱,而是这个公子哥带出了一支实打实的强兵出来。
    更关键的就是,从张惟功以往至今的行止来看,这是一个有力量又敢用力量的人这就很麻烦了。
    在李成梁沉默的时候,一个穿着七品文官补服的青年开口了:“下官以为,凡事不可听信一面之词,最好还是调查清楚了再上奏也不迟。”
    王政和涨红了脸道:“梅大人这话的意思是说,下官等得到的消息不实?”
    “王大人敢向皇上和朝廷确保,辽阳之事,如同亲历,所奏之事,句句属实?”
    此人便是刚到广宁的新任巡按梅国桢,上任伊始,便遇到这样的大事,一般人必定惊慌失措,而梅国桢生来有静气,况且事涉辽阳镇和张惟功,他是惟功文官班底中的核心成员之一,自然责无旁贷。
    好在这里的人,消息不算灵通,对这一层并不知晓,否则梅国桢怀疑,自己是否还能第一时间到此参加会议。
    他的话,最少从表面看来还是出自于公心,王政和怒形于色,却也不敢坚称立刻奏报了。
    李成梁叹一口气,他感觉此事没有那么简单,张惟功不象是做事不顾后果的人,他叹一口气,感觉最少辽阳一带要落入那个年轻人手中了。
    刚从广宁离开,初入辽阳,一下子就有这么狠辣手段,李成梁右眼皮跳动了几下,感觉到一种疲惫感和无力感袭上心头。
    不过他很快将这种感觉驱赶出去,看看眼前的诸文官,李成梁以辽东大地主人的口吻吩咐道:“请梅、王两位大人辛苦一下吧,赶赴辽阳,核清事实,然后我们再分头上奏。”
    “是,下官正好也要赴辽阳。”王政和脸上一下子变的笑意俨然,此前他与林绍勇的约定,当然还有申时行的支持都透了点风给李成梁和巡抚,巡抚的意见他不在乎,他在乎的是自己在李成梁眼里的地位。
    在辽东,只要李成梁支持,不论是巡抚或是蓟辽总督,都有机会。
    “嗯,辛苦了。”
    李成梁向王政和点了点头,微微一笑。既然有人跳出来替自己当急先锋,何必吝惜一点暗示和鼓励?
    最要紧的,还是李平胡的一千骑兵,陶成喾的一千骑兵,还有杨元的三千骑兵,查大受,佟养正,各一千和两千骑兵,还有孙守廉,王维贞,张世爵,张奇功一千五百和一千骑兵。
    这些将领,分驻在沈阳和开原,抚顺等处,以形胜之地,以上压下,对辽阳形成了一个半包围圈。
    还有傅廷勋这个老东西,手中最少有三千骑兵可用。
    杨家,张家,傅家,查家,佟家这些家族,都是辽东镇的世代将门,现在都依附在李成梁的麾下,遍布在辽阳四周。
    上面的数字,并不是这些将领的所领部下,张世爵和杨元等人全部是副总兵,麾下是奇兵营,额定人数最少数千人,整个辽镇,额兵十万人以上,怎么可能这么多将领才领万余骑兵。
    这些骑兵,全部是亲兵和家丁!
    这才是辽镇的真正实力,几十个游击和参将以上的将领,领着大大小小的亲兵和家丁集团,全部由骑兵组成,最多的李家拥有八千家丁,李平胡和李家这样的家丁出身的将领所领的兵马还不在其内这些亲兵和家丁,彪悍勇猛,骄狂敢战,拥有辽人和精锐军人的双重性格,当然,也有家丁的骄横蛮霸,他们几乎都是一骑双马,移动速度快,战斗力强,装备也强,连同李家的骑兵在内,全部相加,最少在两万以上的精锐骑兵。
    就是以这骑兵为主的辽东将领的精锐力量,李成梁才能抗的住土蛮,泰宁和福余等蒙古诸部,镇的住建州左右卫,压的服海西女真和大大小小的女真部落。
    现在这股力量也是有相当一部份,最少有一万以上的骑兵对辽阳形成了半包围圈李成梁当然不是要动手,要是这样解决一个军镇,他就是公然造反,最少也是唐朝的藩镇了。但他也要让朝廷明白,往辽镇掺沙子不是什么好主意,辽东始终就应该是辽东将门的天下,而不是派一个外人来搅和!
    最少,数年之内,要将张惟功绞死在辽阳,不论是宽甸,还是抚顺关,或是北方河套区域,都要封锁死,对内锁住对方的势力范围,对外不使其再获军功,这才是底线,除此之外的事,李成梁都不在放在心上,都是小打小闹罢了。
    当然,他绝不会想到,数年之后的辽阳镇会膨胀到何等地步!
    
    
    梅国桢与王政和三日之后,才抵达了辽阳。
    两人都是文官,都是坐的四人抬的大轿,轿夫分两班,来回轮换,换人不停轿,就算如此,晃晃悠悠的轿子速度也快不起来,二百余里地走了三天半,第四天过了大半天,这才看到肃清门的城门和高耸的城楼。
    城门处也是站了不少迎接的人,本地的官绅和分巡道衙门的官吏佐属,当然还有林绍勇和林绍廷兄弟所领的一群武官。
    “王大人,总算把你盼回来了。”
    林绍勇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说这样的话,可现在说的时候,他连眼圈都红了。
    真是没想到,林家也有这样的一天,在场不少人都唏嘘了。
    也有不少人腹诽,林家这样子绝对是活该辽阳都司不比内地,内地的都指挥屁也不顶了,辽阳都司可是有不少实权的,别的不说,遍及辽阳各地各卫所,煮盐和炒铁百户,还有驿站,急递铺,这都是都司衙门直领,如果林绍勇能将银子用在正途上,又何止才这么一点兵马可用,他手头有两三千骑兵,岂能被人挤兑成现在这副模样?
    “辽阳之事,学生已经尽知。”王政和正气凛然的道:“一定要彻查清楚。”
    “这位是新来的巡按大人?”
    林绍勇又转向梅国桢,长揖行礼。在场的人,也是赶紧躬下身去。
    巡按虽然只是七品,权力却比正四品的按察副使大的多了,王政和抢先一步上前说话,实在是有些无礼在先。
    梅国桢淡淡一笑,与林绍勇等人敷衍了几句,直接便上轿离开了。
    他这才是巡按应有的态度,旁人也不以为意,林绍勇派人拉住梅国桢的随员,要给巡按安排公馆住处,那个家人直接便拒绝,只道:“我们大人住在城驿,不劳林大人操心了。”
    碰了这么一个钉子,林绍勇才觉得巡按有些难搞,不过想一想又是心中笃定,自己家死了一个千户,还有那么多家丁,这总是实情,只要巡按秉公办事就行,如果不秉公,反正他又不能一手遮天。
    梅国桢心里也有些七上八下,他不知道惟功这事到底是怎么做的局,虽知事情肯定不简单,但没有联络上之前,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
    在城驿离城门不远,有四五十间屋子,进了大门,驿丞看到仪仗,吓的屁滚尿流,立刻将正院腾了出来,再叫人打扫,预备酒饭,这会子驿馆门前张用诚已经赶了来。
    “用诚,到底是怎么回事?”
    “说来话长不过不必太放在心上,大人安排的很巧妙。”
    “嗯,少国公做事我放心,今日晚间,请将稿底送来。”
    张用诚过来,没有避人耳目,说明此事肯定有诡异之处,既然如此,也肯定有早就写好的折稿稿底,梅国桢只要自己抄录一份,然后拿出上奏就可以了。 

第三百九十二章 暗斗
    “眼前的事情只是小事。”张用诚道:“底下的事,收整营房,扩建,收地,在城外建立庄园,改善军户的生活,扩大商贸,一桩桩做起来,那才是真难。”
    “光是听听,少国公的展布就已经够骇人了。”
    梅国桢之所以成为张党一员,惟功的势力和金钱当然有其原因在,小官依附勋贵不是什么好事,特别是清流,容易坏名声。
    最大的原因就是他眼中的大明已经污浊不堪,哪怕是张居正这样的强人也没做出改变根本的事情来,他与惟功结交的过程,就是一直不停的听着惟功在指点江山,梅国桢心里一直也真的很好奇,这位少国公,现在的统兵大帅,心里的新大明到底是什么样的?
    现在的大明,已经号称中兴,国富兵强,政治相对也算清明,而张惟功眼里的新大明,又能变成什么模样?
    还真是期待啊
    
    
    辽阳镇围攻林绍忠府邸,当场打死一名千户和近四十名家丁,这是泼天大事,没隔几日,王政和与周永泰等的奏折就拜发了上去,接着自然是梅国桢的,一时间辽东各条驿条上马匹奔腾往还,好生热闹。
    在山海关到宁前的道路上,因着路只有一条,算是关外最热闹的一条大道,不论是往辽西还是辽东,或是辽南,总归要从这一条道上再寻分岔的路,来往的军民人等是这一条道路上为最多。
    孙承宗带着一个孙氏宗族里头的小伙子,算是他的小厮,自他中了秀才之后有三十亩的免役田,还可以优免四个成年男丁,免征徭役,这个小子就是他二叔公家的大伯父家的四小子,当然也算是孙承宗的堂弟,二叔公家有十亩地挂在孙承宗名下,还有一个丁口也挂在孙承宗户下,这个小子自然就算是二叔公家出的人,跟着孙承宗做些杂事,将来要是孙承宗继续高发成了举人,二叔公家占的便宜当然更大。
    若是以前,孙承宗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对,读书考试虽然有平天下的抱负,但叫家人跟着过好日子也不为过,不过在京城与张惟功交往一段时间,两人经常长谈,惟功将张居正的种种政策掰开了同他讲,将读书人只占便宜,不肯为国出力,商人地位低贱,虽然有钱,商税又偏生很低,而且收法不对,中小商人在税卡和牙行面前要出血,和买政策更叫不少小商人破产破家,而大商人富可敌国,却是一毛不拔,商人和士绅都不肯为国出力,加上武人地位低贱,国家如果赋税充足养着强大的军队还好,万一出现大规模的灾荒,或是有外敌,需要长期用兵的话,财政支撑不下来,士绅和商人更加离心,勋贵和大臣忠诚度下降,国家就离完蛋不远了。
    这些道理,惟功经常在孙承宗和核心圈的几个青年官员面前讲解,深入浅入,叫人一听就明白。
    这个年代的读书人,年纪大些,利益当头时,纵明白道理也是多半没有节操可言了,孙承宗这样的热血青年却是十分好忽悠,反正孙家也就是普通的殷实农户,要是江南的大士绅家族,你说破大天也没有用。
    还是那句话,屁股决定立场,多半是没错的
    现在热血孙青年已经下定决心要跟着张少国公做一番大事业出来,至于将来的优免丁口和田亩,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