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首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首富- 第14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家都高兴,皇上真要兴致大发,在全国大肆操办洋务,他们这些人就傻眼了。

事情归他们决定,具体的事情让胡楚元操办,这不是挺好吗?

奕当即说好,就在这里起草文函,具体要如何商议确定各衙门的权利和职权,还是得在文字上斟酌清楚。

胡楚元先行回去,圣旨追着他下来,让他先去醇亲王府住着,随时等候皇上的调令人宫。

没办法,胡楚元只能带着人去醇亲王府先住下,他的安保工作历来是很严密的,这一大堆人都要跟过去,几百号的人挤在醇亲王府。

醇亲王也没办法,幸好隔壁是永郡王继承的王府,临时商量一下,让永郡王家暂时去城外西山住着,郡王府让出来给胡楚元这些人住下。

等到了第二天,光绪帝载活又召见胡楚元。

胡楚元这次就是熟门熟路,自己过去,在乾清宫和载溏私下交谈,这一次,他做的准备很充分,带上了一套四十多万字的《资政新编》送给光绪帝载淮。

另外,他还带了一本《富国论》,从简单的基础理论和载游讲起,慢慢告诉载惦,什么叫封建社会经济,什么叫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为什么两者之间会有巨大的差别。

昨天,他说的道理都特别通俗。

当时给光绪帝载活一个错觉,以为胡楚元终究是个大商人,精明能干,见多识广而已。

现在,他才知道胡楚元不敢说学贯中西,精通西学倒是不假,这恰恰是他急切想要知道的知识。

从这天开始,此后连续半个月,胡楚元都会按时入宫,给光绪帝载活授课两三个小时。

在完成了基本的理论教学后,胡楚元就用上了钮玉庚临时编定的教材,结合西荷英德法的五国欧洲历史,来讲解这些国家是如何威为一时的大国,又如何走向衰落。

特别是针对德国,胡楚元就认为,中国必须学德国,其他国家不要学,两者所面临的问题基本都是差不多的,学德国就能解决绝大多数的问题。

不仅是政治和经济上要学,军事上更要学,德国的主要敌人是英法,中国其实也是,日俄只是暂时性的大敌,如果中国连日俄都对付不了,那就没有资格成为能够和英法一较高低的世界列强。

在光绪帝载沿的人生中,什么时候有一个人能讲强国的道理和办法说的这么透彻的人?

跟着胡楚元听讲了一个月,光绪帝载沿就恨不得立刻让胡楚元做军机领班大臣,然而,胡楚元却用自己慢慢掌控家业的例子告诉他,事情要一点点的来,和1日的体制、权势决裂,固然有可能完成大业,但也更可能玉石俱焚。

他年轻,载潴更年轻,恭亲王那些人就不年轻了。

熬吧,再过十年,奕就得埋入黄土了,该老的都老了,该做的就能做了。

他提出一个计划,以五年为期,先修铁路、港口,建设工矿企业,设立工界,允许商人筹资建厂,工商两税分开,部分军队实施军制改革。

五年之后,政体小改,军制大改,工商大改,商人可在各地投资,十年之后,政体大改。

一步步的向前走,反正也不是那么着急。

就以大清朝眼下的经济状况和军事实力,暂时还没有国家敢来欺负,这给他和载潴都留了足够多的时间。

这段时间里,并没有谁知道胡楚元和光绪帝载活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等到了六月,光绪帝载潴才正式批准“总理资政事务督办江南衙门”,胡楚元威了第一任总理资政江南大臣,兼江南通商大臣,继续坐镇上海。

其他的事情都是按功行赏,在胡楚元的劝说下,光绪帝载游改变了初衷,让翁同赫任吏部尚书,孙家鼐出任礼部尚书,两人都不急着进入军机处,户部尚书的大权都交给阎敬铭。

军机处的大权继续让奕掌握,张之万还坐着刑部尚书的宝座,宝錾准许致休,潘祖荫任翰林院掌院学士、何璩继续任兵部尚书,一旦这两人空出位置,立刻让翁同貅和孙家鼐填补。

胡楚元另外推荐了很多青年官员,让张百熙、廖仲山、顾家相出任领班军机章京,屠仁守、戴鸿慈出任军机章京。

瞿鸿机是一个更有才干的人,胡楚元也和光绪帝载淮推荐了,但建议是继续放在台湾委任,日后调往山东,再升总督。

论举才,胡楚元可以推荐的人实在太多了,这么些年,通过颜士璋、王懿荣等在人京师建立的京师国学馆,他网罗了一大批人才,尤其是那些翰林大考第一和一等的人,大体都会被他拉拢过来。

投靠他,好处也是实在的,只要哪个省有了实缺,不管是学政、知府、道台,他都能给对方拿下来,一路保送到任上,到了任上,他还有办法让对方办出点实事来。

至于那些主动过来投靠的,只要有点能力,大体都能找到实际的官缺。

这些年下来,在江南六省,知府一级的基本部是胡楚元派系的官员。

他也精明,挑选出来的人,基本都是巡抚总督们心里比较容易接受的,本省的同乡同党,或者是有情分可联系的。

《咨政参考》这个东西迟迟不能发,《资政新编》倒是人手一份,看着学着,这么些年下来,倒也培养了不少能有些实用的青年官员。

只要光绪帝载潴需要,胡楚元可以推荐出几百名值得一用的青年官员。

至于备省的巡抚总督,胡楚元也和载滟实际的分析了一遍,这些人,他都打过无数次的交道,每个人的特点和能力,他是一清二楚。

他就说,谭钟麟能力第一,问题是原则性比较强,未必好用,最好用的是张之洞,既有能力,又是墙头草。

张之洞这个人有魄力,干事是很强悍的,可惜,风往哪里吹,人往哪里倒。在京师是清流派,到了地方就是实务派,慈禧强大的时候是后党,眼看风头不对就成了帝党扫雷兵。

真他娘的好用。

刘坤一,能力不低,原则性也不错,保帝中枢,曾国荃不敢出头,湘系就是他第一个摇旗呐喊,问题是不能驾驭湘军。

要用湘军,首选刘锦堂,还是要将湘军交给刘锦堂,刘锦堂不行了,次选王德榜,末选孙开华。

要用淮军,首选刘铭传。

二刘只要不死,湘淮两军就可堪一用。

二刘一死,立刻就要另建新炉灶,后面的人都没有能力和威望统领全局,李鸿章、刘坤一都老了,跟不上时代,在国内欺负一下农民部队凑活,打洋人是自己找死。

曾国荃,眼下也就是脾气比较大,嘴比较能吼,真正一打仗还是跑路第一。

岁月不饶人,当年的曾剃头,如今早已成了曾跑跑。

所以,刘铭传必须调往东北,再不济也得是山西,刘锦堂必须调往山东,再不济也得回江西。

至于李鸿童,虽然早前和李鸿章达威了君子协定,胡楚元还是和光绪帝载活交个底,此人极怕损伤淮军实力,影响自己的实权地位,真正打硬仗不能指望他,外交谈判也不能指望他,万一有人攻打京师、山东、东北,淮军要冲出去,必须让刘铭传上阵。

刘铭传要是已经死了,那就别指望淮军了,让淮军殿后打杂。

至于满清各位亲王,还有那些满臣,胡楚元逐一都有评价,庆贝勒是坚决不能用,哪怕威了庆郡王,这个人太贪心。

肃亲王无能之辈,至少有自知之明,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心里还是清楚。

恭亲王奕若死,立刻启用荣禄,荣禄之后就是张之洞,此二人虽贪,又是出名的墙头草,好歹也是有能力的人。

至于孙家鼐、翁同貅,胡楚元也建议光绪帝载活,用是可以重用,但别轻易就往军机处塞,塞进去就麻烦了。乘着李鸿藻是后党残留,放逐回家即可,不要再用了,这个人也不是省油的灯。

胡楚元所说的这些,对光绪帝载活来说,比前面一个月更加重要,前面是教光绪帝载淮强国之道,这些却是真正坐稳帝位的关键钥匙一一识人用人。

当今自勺大清帝国里,真正能把所有人看穿识穿的,除了胡楚元,其实也没有第二个人。

就在这样的交谈中,光绪帝载活更加意识到,只要依靠胡楚元,他确实能解决掉所有问题,他的帝位也似乎变得前所未有的稳定。

然而,他并没有意识到,胡楚元……不过是借助他实现强国的梦想,一旦国家强大了,军队却不在满人的手中,还不太可能出现军阀混战的局面,满清政权的末日也就到了。

对于这一点,胜利者载潴远远不如失败者慈禧,慈禧固然会犯低级错误,但她至少知道胡楚元是个什么东西,反正不会是一个真正的好东西。

或者说,载活最大的缺陷就是不知道满汉有别。

汉人就是汉人,满人就是满人,这一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在胡楚元准备离京的时候,拖延到六月的会试终于结束,也不知道是光绪帝载滟自勺意思,还是恭亲王等人联合作弊的结果,胡品元居然考中了探花,连胡品元自己都觉得匪夷所思。

(希望有钱的朋友多订阅首张,还是想混一个封推的,老婆要生了,奶粉费很重要的)

(未完待续)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品大员

OMYGAD?

这就是胡品元看到榜单后的第一反应,在波士顿生活的这些年,他根本就没有再摸过经史子集,一门心思都在学英语,准备经营生意。、

这倒好,朝廷白送他一个探花。

更惊喜的还在后面昵。

何琮忽然又提出要把一个继女嫁给胡品元,大家一问出处,继续来一个“OMYGAD”,居然是醇亲王的小女儿,年仅十四岁的容惠格格。

满汉是不能联姻的,可在民间,这个规矩早已打破。

没有办法,很多落魄的满人是娶不起满族女人,只好仗着满人身份娶有点小钱的汉族女人。

在朝堂上,乾隆爷的时候就绕了一个弯路,将一个格格过继给汉人大臣,撤销满籍,以平民女子身份嫁给当时的状元。

也没有别的原因,乾隆一时高兴,喜欢。

这种事情后来就经常出现了,为了联姻上的需要,满汉大员之间经常这么做。

可为了联姻胡家,将皇帝的妹妹荣惠格格降为平民嫁给胡家二少爷,这个事情干的真有点离谱。

胡品元原先在杭州就定了亲,后来要去美国,女方家不是很同意,因为急着送弟弟出国,胡楚元就出钱解决这个事和对方退了亲。

到了美国不久,胡品元就和教自己英文的一个美国女人结婚了。

胡缄元说,对方发现胡品元非常有钱,主动勾引了胡品元,两个人婚后的感情一直不太稳定.88年初的时候,两个人就离婚了,女方从胡品元这里带走了价值数十万美金的珠宝首饰。

两个人育有一子一女,女方根本不要,都扔给了胡品元。

和醇亲王家联姻毕竟是一件大事,胡品元也很着急,很想做驸马,可他在美国结过一次婚,还有两个孩子的事情并不能暴露。

毕竟是皇帝的妹妹,给别人做续弦,这怎么可能?

反正醇亲王也没有过问,胡楚元又是一个喜欢做父亲的人,就同意将胡品元的两个孩子过继到自己的名下,在家谱上也不记载此事,就当是他的子女列入族谱。

1889年7月4日,返回上海赴任总理资政大臣一职的胡楚元,就顺道将两个孩子从京师接走,带回上海抚养。

这时候,伍淑珍早已带着家人返回上海在墉园里住着。

胡楚元荣升朝廷从一品的总理资政兼江南通商大臣,赐进士出身,领衔协办大学士,加封一等男兼一等云骑尉,夫人伍淑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