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赫鲁晓夫传- 第2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位世界知名的将军,而他赫鲁晓夫在国际上还没有什么名气。如今艾森豪威尔是美国总统,而他是苏共中央委员会的第
一书记,实际上的苏联最高领导,两者间已没有什么差距了。美中不足的是,他的气派还是无法与这些西方元首相比。
他们的飞机都是四个引擎的,而赫鲁晓夫乘坐的却是一架极普通的双引擎的伊柳辛式飞机,实在有失体面。
    会议上讨论了四个问题:德国问题、欧洲安全问题、裁军问题和发展东西方接触问题。结果一个问题也没达成协议,
只给四个外长发了一个联合指示。但对赫鲁晓夫来说,这次会议却开始了他同大国首脑之间的直接接触和对话,为他以
后的外交活动打下了基础。临行时,赫鲁晓夫接受了英国首相文登对他的邀请:在适当的时候,“光临”英伦三岛。
    9 月 9—13日,赫鲁晓夫又出席了苏联与德意志联邦两国政府间的会谈。赫鲁晓夫强烈的领袖欲给德国总理阿登纳
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本是阿登纳与布尔加宁之间的会谈,赫鲁晓夫却向阿登纳保证,在建交后一个月内提前释放 9626
名德国战俘,从而促成了两国正式外交关系的建立。
    1955年 11 月 18 日到 12 月 18 日,赫鲁晓夫又同布尔加宁访问了印度、缅甸和阿富汗三国。
    赫鲁晓夫已完全代替了莫洛托夫,陪同布尔加宁在五大洲四大洋上空飞来飞去。莫洛托夫的去职只是时间问题。
    莫洛托夫在 2月份的讲话中曾说到“苏联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赫鲁晓夫抓住这句话不放,迫使他做
出公开检讨。1955年 10 月,莫洛托夫不得不在第 14 次《共产党人》杂志上发表文章,承认错误。他在给编辑部的信
上说:“我认为,1955年 2月 8日我在最高苏维埃会议上提出的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社会问题的说法,在理论上是错误的,
在政治上是有害的,因为从这一说法中可以得出结论,在苏联建成的只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这种说法之所以在政治
上有害,就在于它造成了思想问题上的混乱,同党关于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社会问题的决议相矛盾,使人们对我国已经基
本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发生怀疑。”莫洛托夫在世人面前承认了自己是个“蹩脚的理论家”。这是下台的前兆。
    1956年 6月 1日,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访问莫斯科。在铁托夫妇到达莫斯科前,苏联塔斯社宣布:苏联最高苏维埃主
席团批准了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莫洛托夫辞去苏联外交部长职务的请求。《真理报》主编谢皮洛夫升任新外长。
    莫洛托夫终于丢掉了外长的职务。这是继贝利亚垮台、马林科夫辞职之后,赫鲁晓夫在取得最高领导权道路上的又
一胜利。莫洛托夫自 1939 年担任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以来,除几年短暂的间断外,从事外交工作将近 15 年,其中大部
分时间是在斯大林执政时期。他在外事工作中习惯于传统的思想方法。时代变了,苏联的外交政策已明显发生了变化,
然而莫洛托夫却还停留在斯大林时期,显然这是令赫鲁晓夫无法容忍的。
    第七章
    向个人崇拜发难
    经过三年时间组织上和政策上的调整后,1956年 2月 14 —25日,在赫鲁晓夫的主持下,苏联共产党召开了斯大林
逝世后的第一次党代会——苏共第20次代表大会。
    有关苏共 20 大召开的消息在半年前已见诸报端。报道说,代表大会将要批准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报告,还将听
取苏共中央的总结报告。预计中央的总结报告也将简略地提及社会各界愈来愈关注的“个人崇拜”问题。
    早在贝利亚被处决之后,中央就成立了以党中央书记波斯别洛夫为首的专门调查委员会,调查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及其后果问题。到苏共 20 大前,根据这个委员会提供的材料,最高法院的军事法庭已恢复了 7379 人的名誉,其中很
多人都是死后才恢复名誉的。1955年,苏联取消了中央和地方国家安全机关中的一长制领导。5 月 24 日,苏联最高苏
维埃主席团下令颁发了《苏联检察机关条例》,并决定重新审查所有的政治犯案件。
    随着冤假错案的披露,群众要求揭露和改正错误的势头愈来愈猛。在这种情况下,苏共如果再把过去一切错误的责
任全部推给贝利亚就愈发难以自圆其说了。赫鲁晓夫在讨论提交 20 大的有关报告的内容时,向主席团提议,应当在总
结报告中设专章说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问题。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伏罗希洛夫和马林科大对赫鲁晓夫的这一提议
表示反对。他们声称:“这可不是你的个人报告,而是整个中央委员会的总结报告。”接着,赫鲁晓夫又建议,应当从
二三十年代曾是党的干部、其后受诬陷而此刻已平反的人当中,选出两三名,让他们在大会上发言。他还特别提名阿。
斯涅戈夫和奥。莎图诺夫斯卡娅两人。莎图诺夫斯卡娅曾在党的领导机关中做过多种工作,目前是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
负责调查斯大林时期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等问题。他的这一动议同样遭到主席团大多数人的否决。卡冈诺维奇的理由是:
“你这是要让当年的被告来审判我们呀。”
    1956年 2月 14 日,苏联共产党第 20 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出席大会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以及来自世
界 55 个国家和地区的共产党、工人党代表团。与前几届代表大会不同的是,大会主席台上没有悬挂斯大林的画像。
    赫鲁晓夫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词。接着,他向代表大会作苏共中央委员会的总结报告。
    赫鲁晓夫在报告的第一部分“苏联的国际形势”中,提出了“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等三个理
论问题,并认为这是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关于两个体系的和平共处问题,赫鲁晓夫说,这是列宁提出的原则,这个原
则“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总路线”。它不是出于权宜的考虑,策略的考虑,“而是苏联外交政策的基本
原则”。赫鲁晓夫在报告中说,社会主义国家不应有发动侵略战争的动机,也不想用“输出”革命的办法去推翻其他国
家的资本主义。它只能在两个体系的和平竞赛中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吸引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赫鲁晓夫在讲话中还肯定,中国和印度两国总理所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目前条件下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相互间关系
的最好准则。
    赫鲁晓夫在报告中就防止战争的可能性问题说道,过去马克思主义认为,只要帝国主义存在,战争就是不可避免的。
这个原理的基础是,当时帝国主义是无所不包的世界体系,反对战争的社会政治力量软弱,组织得不好。现在社会主义
已经成为强大的力量,还有一批拥有数亿人口的其他反战国家。因此,“战争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各国人民保卫和
平的斗争越积极,防止新战争的保证就越大”。
    关于不同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形式问题,赫鲁晓夫以列宁关于不同民族走向社会主义将具有不同形式的论断为根
据,指出二战后出现的人民民主国家事实上已走上各自的独特道路,中国和平改造工商业以及南斯拉夫经济管理和国家
机构的特殊形式证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形式将会越来越多样化”,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同内战联系在一起。在
历史条件有了根本变化的情况下,某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也有可能通过议会道路取得政权。
    “和平竞赛”、“和平共处”、“和平过渡”三条原则与斯大林的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和苏联内外政策的理论有所不
同。斯大林对战后国际局势的估计及对苏联总路线的概括是:在两个阵营对立的条件下的“一国社会主义”。社会主义
阵营同帝国主义阵营完全针锋相对,战争随时都可能爆发,时刻要提高警惕。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只能以苏联为中心,
服从苏联的指挥,实行一种模式,否则即离经叛道。苏南关系的破裂,以及与苏联“列宁格勒案件”
    相呼应的在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代克等国进行的一系列清洗,都是斯大林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体现。斯
大林去世后,以赫鲁晓夫为代表的苏联新领导主动结束了同南斯拉夫之间的冲突,与奥地利缔结了条约,参加了日内瓦
四国首脑会议,同德意志联邦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赫鲁晓夫提出的三条原则就是对于上述一系列做法的理论概括。
这三条原则,换句话说就是以缓和代替对抗,以协商解决国际争端。
    在总结报告的第二部分,即“苏联的国内状况”中,赫鲁晓夫一开头就提出:“苏联共产党遵循伟大的列宁的遗训,
一直关心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因为重工业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一切部门、加强我们祖国的国防、增进人民福利的基础。”
他接着又说:“这就是我们党的总路线。”他在整个报告中前后五六次强调,今后要继续保持重工业高速度的发展,保
证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在报告中,他又一次批判了马林科夫的观点。他说:“有一些‘聪明人’居然把轻工业同重工业
对立起来,硬说优先发展重工业只有在苏联经济发展的初期才是必要的,现在我们只要加速发展轻工业就行了。”他说,
党对那些脱离实际、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上造成有害的混乱的空想家的错误作了纠正。
    接着,赫鲁晓夫提出,在继续保持重工业高速度发展的同时,还要迅速地增加农业产量,扩大消费品生产。他说,
第六个五年计划在农业方面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开垦荒地的办法,使谷物在第六个五年计划结束时
年产量达到 110亿普特。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具体办法,就是扩大玉米的播种面积。赫鲁晓夫的计划是,使前两年已经
开始的垦荒运动,到1956年至少完成 2300 万公顷到 3000 万公顷的任务。平均每年从新开垦的荒地上至少得到 20 亿
普特谷物。有了新开垦的土地上所出产的大量商品小麦,国家就可以大胆地扩大乌克兰和北高加索的玉米播种面积,使
这些地区大大提高肉类、奶类以及经济作物的产量。
    赫鲁晓夫在重申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开垦荒地的方针之后,强调要加强苏维埃法制。他说:“经验表明,社会主义
法制稍微削弱一点,就会使苏维埃国家的敌人乘机进行他们卑鄙的破坏活动。”报告特别列举了“列宁格勒案件”,并
说中央委员会决心采取恢复正义的措施,恢复那些被无辜判罪的人们的名誉。
    在报告的第三部分,赫鲁晓夫批判了“个人崇拜”,强调恢复和加强集体领导原则。他说,苏联共产党“坚决反对
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精神不相容的个人崇拜,因为个人崇拜把这个或那个活动家变成创造奇迹的英雄,而同时缩小党和群
众的作用,降低他们的创造积极性。个人崇拜流行的后果是降低了党的集体领导作用,有时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严重的
损失”。
    米高扬在发言中接着赫鲁晓夫的调子对个人崇拜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他说:“我之所以要强调这条老道理,是因为
大约 20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