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十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宋-十字- 第8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缆踔猓诵钠牵谌硕哉馐资疾荒吧耸币嗫酥撇蛔⌒闹械那樾鳎黄敫排淖樱桓璧溃骸浮癫环柘眨凰记骞拧I酱ㄈズ嗡辏都阜昵铩S袢彦诶胤阶栊蕖
当歌至「卒使功名建,长封万里侯」之时,便是连似懂非懂的侍剑,也心潮澎湃不已。众人都在想象着自己就如那把昆吾剑,此时虽然没没无名,但日后建功立业,虽有艰难险阻,而必定终于能显名当世、流芳青史……
也是自此夜之后,司马梦求与陈良一起进入石越的幕府,而吴从龙与范翔,日后亦成为「石党」的中坚。
注二十三:庸外加庸,「租庸调」为中国唐代前期主要的赋役制度。规定:每丁每年向国家输粟两石,为「租」;输绢两丈、绵三两〈或布两丈四尺、麻三斤〉,为「调」;服役二十日,称正役,不役者每日纳绢三尺〈或布三点六尺〉,为「庸」。
免役钱就相当于「庸」,所谓「庸外加庸」,这里即是说收取了免役钱之后,还要求百姓服役或者缴纳庸钱。
注二十四:客户,是指自己没有土地,向人租地耕种的佃户。
注二十五:免役宽剩钱,免役法废除了以往按户等轮流服役,改为由政府出钱募人服傜役。因此,原来须服役的百姓须缴钱给政府替代傜役,便称为「免役钱」,而原来不须充役的百姓,则须缴交「助役钱」。
在征收免役、助役钱时,还必须加收十分之二的免役宽剩钱,这是为了储备荒年之用,但实际上却年年征收,与常赋无异。
注二十六:三班,宋朝以供奉官、左、右班殿直为三班。
所谓「供奉三班」,大致是指东、西头供奉官至三班借职,被称为「小使臣」的武官。
注二十七:中路,半路。
注二十八:昆吾,古代的宝刀、宝剑。以昆吾山上的赤铜打造成。亦作「锟铻」。文中的昆吾,是指昆吾山。
注二十九:郭震,唐代诗人,有《古剑篇》流传于世。相传《古剑篇》是郭震受武则天召见时所写,藉物以言志。武则天看过后非常欣赏,令人抄写遍赐学士,此诗因而流传于世。
注三十:出自张宣明《使至三姓咽面》:「昔闻班家子,笔砚忽然投。一朝抚长剑,万里入荒陬。岂不服艰险,只思清国雠。山川去何岁,霜露几逢秋。玉塞已遐廓,铁关方阻修。东都日窅窅,西海此悠悠。卒使功名建,长封万里侯。」
请继续期待新宋。十字卷续集
附录1
《新宋.十字》大事年表熙宁五年「壬子」
闰七月兵器研究院研究员赵岩发明颗粒化火药。
吕惠卿丧满返京,得授天章阁侍讲、同判司农寺,兼知军器监事。
陈元凤权知兵器研究院事。石越罢知兵器研究院事。
白水潭学院、太学、横渠书院、嵩阳书院于汴京白水潭书院联合讲演,为期十五日。
白水潭书院格物院升等考试,石越亲自介入;格物院毕业论文题目公布。
白水潭书院兴建体育场。
王安石、吕惠卿创办经义局,编修《三经新义》,创办《经义局月刊》、《国子监月刊》。
七月廿五日中书门下省创办机关报《皇宋新义报》,陆佃为主编,许将、彭汝励、许安世等三状元为编辑。
七月廿八日经义局编撰王雱为《新义报》副主编。
唐甘南与次子唐康抵京。
八月嵩阳书院设格物院,创办《嵩阳学刊》。
富弼支持之《西京评论》报出刊。
司马光《资治通鉴考异》于《西京评论》连载。
欧阳修逝世,谥号「文忠」,赐钱一万贯办理丧事。石越赴江西吉州吊丧,欧阳发返乡居丧。
《汴京新闻》、《新义报》、《西京评论》论战军器监案。
桑充国与晏几道、郑侠交好。晏几道获聘为白水潭书院助教。
附录2
九月经石越建议,皇帝允诺出借皇家藏书,供白水潭书院誊录副本,建立白水潭图书馆,并出版部分图书,欧阳修《新五代史》为第一批出版图书。
兵器研究院研究高炉炼铁与平炉炼钢成功,为避免为吕惠卿作嫁衣裳,石越和曾布以三司盐铁司名义上报中书。
石越上《论钢铁利弊札子》,被搁置。
石越因钢铁事晋封赐紫金鱼袋、礼部郎中、直秘阁、朝请大夫、检正中书三房公事、骑都尉。
王韶破玛尔戬。
章惇湖南抚剿蛮族。
京师市易务征收免行钱。
监察御史里行张商英,弹劾枢密使副文彦博、吴充、蔡挺包庇亲友、纵容院吏。
张商英罢监察御史里行,贬两浙路监税。
文彦博罢枢密使,守司徒兼侍中、河东节度使、判阳河。以吴充为枢密使。
刘庠权知郑州。
白水潭学院生曹友闻辞友去钱塘,通商高丽。
石越初遇秦观、司马梦求、陈良、范翔、吴从龙。
吴安国抵京。
九月十日白水潭学院第一届技艺大赛。
田烈武以艺入石府任箭术教席。
石越初会吴安国。
礼部省试主考定,冯京、陈绎为主考,石越、吕惠卿、常秩等为考官。
九月十二日司马梦求、陈良、范翔、吴从龙赴石越宴,论新法利弊。
司马梦求获赠昆吾剑、犀角弓,与陈良并入石越幕府。

06再度交锋
第一章 省试风波
白水潭学院第一届技艺大赛成功进行后不久,石越成为礼部试考官之一的任命终于正式下达,忙忙碌碌的日子再次开始。
田烈武虽然是唐康与侍剑的教练,经常出入石越赐邸,也很难见到他几面。让他吃惊的是,司马梦求竟然是石越府上的幕僚─军器监案让他越来越觉得糊涂,直到他最终决定不去想这件事情。
但除此之外,唐康与侍剑都聪明伶俐,而石府上上下下,完全没有一点大官家的架子,这一切,让田烈武感到很舒服。
而且在石府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石府的书很多,无论是潘先生,还是司马先生,或者陈先生,都很愿意借书给他看。田烈武粗识文字,他并不想看那些精深的古文,而是喜欢读兵书。
石越是直秘阁,宫廷藏书他多能见到,白水潭学院又在进行一个图书馆工程,潘照临便经常去白水潭借书,这个习惯很快又影响到司马梦求与陈良。
当时大宋因为大兴武学,正在编撰一套兵书集做为武学的教科书,叫《武经七书》,虽然尚未成书刊印,但是七部兵书却是早已存在的,田烈武一日见司马梦求借来,便大胆从他手中借到,自此爱不释卷。
这种书是管制书籍,坊间是买不到的,田烈武也不敢私自给别人观看,竟是用了极大的毅力,一页一页的抄录。若有不懂的地方,碰上潘照临或司马梦求闲暇,还会给他讲解一二。
但是大宋的《武经总要》他却看不到,这部书是大宋军事百科全书,不是当官的,绝对不可能读到,当然潘照临和司马梦求自是特例。
不过对于田烈武来说,他已经很满足了,因为有一次石大人还告诉他,明年六月的武举,如果他愿意参加,可以找个大官一起保荐他。
这是田烈武以前从不敢想的,大宋的武举,需要两个高官保荐,才能有入试的资格,如田烈武这样的人,以前哪里敢奢望?就是为了武举,田烈武也决定要努力读兵书,这是考试专案之一。
这日的下午,田烈武带着唐康在院子里练了一会箭术,忽见石越回府来,他铁青着脸穿过院子,走回书房,不久就听到书房里传出瓷器砸坏的声音─田烈武的听力,实在是太好了一点。
「公子,发生了何事?」潘照临也从未见石越如此生气过。
「吕惠卿太过分了,这次就算是正面交锋,我也不会善罢甘休!」石越恨恨地说道。
潘照临和司马梦求、陈良都是满头雾水。
侍剑小心地端过一杯茶,石越从离开礼部上马车开始,就没有好脸色,还有一个同样脸色的,是参知政事冯京。
石越接过来,喝了一口茶,方说道:「成绩已经出来,是糊名〈注一〉改的,皇上恩旨,这次进士、明经共取士五百九十六人。
「本来按议定,拟定的进士及第三人中,省元是白水潭院贡生畲中,而另两人虽然不是院贡生,但有一个也是白水潭的学生。
「此外进士出身的白水潭学院学生共六十五名,其中院贡生三十人;同进士出身白水潭学生共四十三名,其中院贡生十二人,另外明经科还有二十一人。
「白水潭学院的学生这次一共考中进士科的有一百一十名,明经科二十一人,占了总人数的六分之一有余。」
「这是喜事。」
「确是喜事,但是吕惠卿、常秩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拆封之后,更改省试名次!」石越一掌击在案上,怒声说道。
「本朝百年以来,未闻有此等事。」潘照临沉吟道,「吕惠卿、常秩敢行此非常之事,必有非常之理由。」
「理由?理由便是犯忌讳!杂犯举人〈注二〉若要黜落,也应当在揭名之前。吕惠卿、常秩是故意找事,说杂犯举人就算是在殿试,也要黜落。
「畲中本来是定为省元第一,吕惠卿、常秩红口白牙硬是从中找毛病,子虚乌有说其中有文字犯忌,降至一百一十二名,六十五名原本在进士出身名次的,都被找出毛病来往下面降,有三十人掉到了同出身;此外,更有二十余人竟遭黜落!」
潘照临顿时楞住了。
石越激动地说道:「揭名之后,还能调动名次,糊名又有何用?犯忌触讳之事,行文一不小心就会碰到,谁也难免,何况如畲中等三十余人,根本不曾触犯历代皇帝名讳!只不过写了一些同音字而已。
「我和冯参政已经硬生生封了原来的判词与名次。冯参政亲自动用钦差关防,明日我们各自拜表向皇上陈说,弹劾吕惠卿、常秩。」
潘照临想了一想,道:「公子,若真有犯忌,考官黜落,吕惠卿也不是没有依据。」
司马梦求却道:「无论如何,此事大人断无坐视不管之理。御前官司打得赢打不赢,公子都要打。摆明了被黜落的都是白水潭的学生,皇上自有分辨。」
石越苦笑道:「吕惠卿岂是如此简单之人?白水潭的学生固然占多数,不过他同时也动了二十多个考生,以掩人耳目。偏偏此事是朝廷机要,一点也不能外泄,否则吕惠卿难免千夫所指。」
潘照临听石越这么一说,不由苦笑道:「这份弹章就难写了。」
石越恨恨说道:「也没什么难写的,所有被调动学生的名次、理由,被黜落的学生的卷子、取代他们的卷子,我一一记了下来。我讨不回这个公道,枉为白水潭的山长!」
他心里对吕惠卿恨得咬牙切齿,白水潭学院的学生一步步进入仕途,本是大势所趋,而其逐渐积累而产生的影响,也必然慢慢浮现。
但这是白水潭学院建校后的第一次大比,就面临这样的黑手,石越岂能善罢甘休?
「潜光兄、纯父、子柔,准备一下,共同议定一份奏章出来。写完之后,我要拜访王安石,我倒要看看拗相公是何说法!」
石越嘴角露出一丝冰冷的笑容。
石越坐着标有自己官职的马车,来到董太师巷的王丞相府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但是董太师巷各大宅院住的,都是朝廷重臣、亲王贵戚,各府邸大门之外,都高挑着大红的灯笼,倒似一排排的路灯,把董太师巷照得灯火通明。
石越在王府门外四、五米处下了马车,早有丞相府看门的家人过来询问道:「这位大人可是来拜会我家丞相的?」
石越微微点头,抽出一张名帖,递给看门人,说道:「下官直秘阁、中书检正官、同知贡举石越有事拜见大丞相,烦劳通告。」
看门人听了这一串官职,知道石越的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