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站在一旁的王融疑惑,问:
“你可以宁静,但很多纷争主动地去破坏你!也会逼迫着令你不满,这怎么可能没有不满呢”
“外在事物与心灵无关,它们无欲无求地存在于心灵之外,一切的纷扰都来自内心;你眼前所见的一切都瞬息万变,终将归于湮灭自古以来有多少人在相互敌视、争斗、仇恨、猜疑中度过一生,最终难逃一死,灰飞烟灭,这是自然发展的规律;想想这些,自然而然的就不会有什么不如意了”仲伯
“多数的隐士都是功勋卓著或者美声远扬”王融不以为然:“因对世俗的不满而淡出尘世纷扰,隐居山野,按你这么说,他们就应该默默的承受一切的不如意?让他人的欲望肆意的挑衅他们的情感?随意无辜侵犯他们的名声?他们岂不是很痛苦?如果这样,还有什么安宁?”
“无论内心的痛苦是源于肉体还是源于感情,都可以把它当做神明分配给你的那一份分担、宇宙的一部分想想吧”仲伯看着王融片刻,说:“一旦人的内心变得平静,他就会发现了自己的力量,那么生命也就无所谓坎坷平顺世间的一切只是一瞬间,很快就被忘却,人的过去和未来最终全都流入无边无际的时间深渊!对名声的赞美言辞是多么空洞我们生活的地方不过是宇宙中的一个点,保持心灵从容自在,平静看待事物,不管身处何境,只要做到这样,内心就自然而然平和了”
这时,王融更不以为然,倒问凌易,说:
“先生!你也是这么认为吗?”
凌易此刻似乎正在沉思,听着王融问话,他缓缓回头,看着仲伯,平和地问:“那么!仲伯,你的心情平静吗?我们认识以来,我从来没见过你脸上有过一丝笑容”
仲伯一时被问的无法回答,凌易想了想,此刻他只想试探仲伯到底是谁,又问:“仲伯先生,我再请教,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心存不满,正如你的内心那样的不满?为什么?”
其实,刚才仲伯所说的无非就是凌易在不知不觉间同他说过的话,此刻他脸上荡起一丝对世俗的不平怒色,终于忍不住地说:
“天下的祸根都源于皇帝的残暴,怎么?先生没有察觉到吗?连年的战争,民不聊生,年年宣争在辽远域外的战事也就罢了,可是作为一个帝国的君主,却纵容战马的铁蹄蹂躏自己子民的田野,让自己子民的鲜血涂染自己的国土,这就是人民沉沦的根源他对山河百姓所犯的罪恶是得不到上天的恕宥的”
凌易一愣,看着仲伯脸上一惯持有的阴暗云雨,百思不得其解,他为什么心中有如此憎恨,他看了看仲伯,想了想,轻轻一笑,说:
“我没有心情察觉,天下之事就留给想测的人去测我只知道,一个人不管想做什么,只要不会给别人带来烦恼,只要他是站在正义的立场,那么都应该去做”说着似乎此刻不知不觉地恢复他所谓的不正常个性,比划手指,咧笑一声,说:“我希望你们日后不要在弹‘大雁归来’了,那不是你们应该做的事情”
凌易似乎明白仲伯内心的仇恨从何而来,他话里有话,说完转身大步流星地走了
天色已经渐黑,泛起在仲伯脸上那一丝无奈神情,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尽管凌易知道他的内心想什么,然而,凌易却永远也不知道他为什么如此
夜风之中
来自仲伯内心的轻轻叹息
伴随月色,渐渐流泻
旁述:云宇茗庐络绎不绝地汇集了不少的名人雅仕,凌易成了云宇茗庐最闪亮的明珠,这起源于他的造化,成就于自己超凡的心境和每次听琴之后那敏锐机智的言谈。他那令许多人感觉是玩世不恭的眼神之中,其实隐藏着善良而忧郁的深沉底蕴,就像一个幽灵,令他原本就有着迷宫一般的内涵平添了几分魔幻的异彩
第二十章 竹林闹贤
更新时间2010…1…13 9:30:06 字数:3919
清晨
云雾淡淡
凌易一身农夫打扮,带着几位农人上得山来,只见南华山远处一座山峰脚下,一望无际的竹林,满山青翠,层层叠叠,轻风过处,竹海如波涛,此起彼伏,极为壮观。他深深吸了一口山间清新的空气,忽觉心胸顿时一宽。
看着远处那方竹林,凌易瞪大眼睛,似乎对那一片竹林好奇,疑惑地皱着眉头,片刻,挥一下手,说:“走”
说着便带着几位农人,大步流星地走向竹林最深处
那里是一片很大竹林,叫隐风林,相传这片竹林无论风雨如何喧嚣,隐风林却仍然是清风缕缕,细雨纷纷,不过,这只是传说
清晨淡淡薄雾在林间飘荡,如轻纱一般,小径两旁绿色的竹叶上,有晶莹露珠,美丽剔透,四周有淡淡清香扑鼻而来。阳光透过晶莹露珠七彩光彩,绚丽夺目。
在竹林深处,有琴声悠悠传来,那琴声宛如从山上流下的一滴滴甘泉之韵,直注胸膛
顺着琴声走。有一股清澈茶香淡淡飘来,晨光掠影阳之中,有一个大竹院,叫‘会云居’,会云居四周围着篱笆,竹院不远处是一股山泉
竹院之中,有五座用竹子并排搭起的竹屋,每座竹屋门前面都有一个凸起的平台
五座竹屋之,靠近山泉的那一座却是三层,每层都有阳台,在这座竹屋一层门前,有一位约三十五六岁的中年人,一身素朴,合目抚琴,琴台之上,紫炉青烟曼妙
在整个竹院子之中,坐着三位相同年龄、相同打扮的人。闭目养神,静听琴韵,身旁香炉青烟袅袅,随着琴声节奏,青烟渺渺飘荡。
三位先生周围,还有不少慕名而来的年轻学子,他们高谈阔论,日子过得如神仙般清闲
从神情气质上看,年龄较大的四人,大概是年轻学子的先生
看样子,这便是传说中令人向往的隐士生活吧
他们淡薄名利,向往自然,在山林中,面对潺潺流水、青青翠竹,抚琴自娱。
在这幽静的山谷中
消磨的却是英雄的岁月、壮志的豪情
凌易没有进去,安静地在竹林隐秘处看着他们
就在此时,一位同他们年龄相仿的人风尘仆仆而来,此刻其他四人仍然陶醉琴中,那来人环顾四周,只见他面容清澈如水,下巴有短短一绺胡须,一脸和善,颇为英俊。
来人环顾四周片刻,便悄悄走到抚琴先生面前,轻轻弹去一路尘土,施礼说:“顾长宏先生,一向可好啊?”
“林虚竹先生!!!”这时,大家惊愕,站起施礼,此刻眼神绽放着似是久别重逢的喜悦
顾长宏?林虚竹?
此刻,真正竹林密处的凌易皱着眉头,眼睛滴溜一转,自言自语:莫非他们就是两年前在宁州被悬赏通缉的顾长宏、林虚竹、林铭宇、王晴平、刘启云等人?
想了片刻,便大摇大摆地走到人群之中,由于衣着朴素,竹林之中人又很多,他并没有引起大家注意,他漫不经心地看着顾长宏等人
顾长宏走到林虚竹面前,微微一笑,说:“你可久违了,虚竹先生”
林虚竹缓缓环仔细看着四周,脸上浮现着轻松快意,此刻似乎被这风景吸引,说:
“这风景,美丽极了,就像长宏先生的琴声,清澈的像梦一样这乱世之秋,几位先生依然如此闲情逸致,随心所欲这超越世俗而任其自然的境界,正是难得呀!”
林虚竹的话中似乎透着同其他四位不同的心境
李铭宇此刻听出林虚竹之意,淡淡一笑,疑惑的说:“两年不见,虚竹先生似乎性情有所不同,你似乎变了,这倒令我怀疑起你两年来的经历,怎么?你打算回到朝廷去?”说着指着竹屋说:“你看,房子都给你盖好了”
“不是你想象那样的,铭宇先生”林虚竹放下包袱,想了想,说:“不为官,也可以做些别的事情,如果天下读书人,人人都像我们这样随心所欲,这世界不就失去了运转的秩序?”
“这也不尽然吧”李铭宇背着手,说:“我们这又不是随心所欲,是随其自然,顺其心中的自然,这只是回复自然的本性,我们是在地自觉接受自然法则,在触景而行、任心而动中去体现善良的准则,这和运转秩序有什么关系?”
林虚竹说:“我知道,大家早已越过世俗中一些法则教条背后的虚伪言行,只是我觉得就这样放弃一生苦读的才学,就这样埋没森林,有些可惜”
“你到底怎么啦?”李铭宇很是疑惑,此刻,大家都觉得林虚竹有些好奇
“没什么!”林虚竹想了想,说:“我只是觉得,现在朝廷伪善风气盛行,朝野官人华而不实、朝纲混乱、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如果我们躲起来,那同他们有什么区别?我的意思是说,为天下人民构造美好有着多形式。为官只是其中的一种”
这些话似乎引起凌易的好奇,他知道这帮人是难得的人才,但是他对这些才华横溢之人的高谈阔论却从来就不感兴趣,可是对目前的环境十分好奇
他在周围随意观看,如入无人之境,似乎全然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只见他皱着眉,滴溜着眼睛。好奇地看着那座三层竹屋,片刻,全然没有礼貌地凭着自己的性子像一个疯子一样,爬上三层
竹屋三楼的门口左边有两块木板,木板上写着两幅奇怪的对子,门口右边两块木板却是空的,椅子上放着笔墨,似乎是文人喜欢对对子的游戏
左边第一块木板写着:天若有情天亦老
左边第二块木板写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诌狗
凌易皱着眉头,歪着头,左思右想,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要挂这样奇怪的对子。他想了想,毫不犹豫地拿起狼毫
挥舞
写完之后,他手举着笔,咧嘴一笑,欣赏片刻,便直接往地下跳
“轰”
一声响
不料,他却跳到二楼阳台之上,随后又滚到地上
“啪啪”声响
竹屋的阳台一时倒塌
顿时,大家惊愕,盯着凌易
凌易咧嘴一笑,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可是,脸上却没有丝毫惊慌和歉意,似乎像一位毫无情感知觉之人
李铭宇走过来,盯着他,脸上有一丝怒色,说:
“你是谁?我怎么出从来没见过你?”说着绕了凌易一圈,说:“你知道你在干什么吗?”
“我是谁”凌易看着大家,陪个一假笑,比划手指,说:“我我曾经也很渴望读书”说着,迷一下眼睛
此刻大家围上来,李铭宇仔细地打量着他,虽然,表情举止古怪,却是龙章风姿,气宇非凡,尽管是农人装扮,也难掩姿表飘逸。那一脸无所谓的表情之中却夹着一丝恬静寡欲。李铭宇误认为他也是到这来求学之人,脸上浮起任何一位先生训说顽劣学生的那副严肃表情,背着手,滔滔不绝地说:
“既然渴望读书,为什么不好好读书?既然是读书人,为什么这般顽劣?你要知道”李铭宇说着便环顾着围上来的求学之人,说:“你们读书人,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是百姓的希望,是天下的希望,你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读书人应有的儒雅风采,都应成为天下无数百姓的典范,对你们来讲,长大成人意味着兴邦耀国的责任,意味着为百姓谋福创利的义务现在国家,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如果把飘摇天下比做在风雨中航行的舟,你们就是航行的舵手,肩上背负着天下的无尽福祉,你们的德行就是天下的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