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下五千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上下五千年- 第3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屋大维回到罗马时,他已经成为同恺撒一样的伟大人物。他的帝国北起多瑙河,南到非洲(包括埃及在内的北非一带),西起比利牛斯半岛,东到两河流域和小亚细亚半岛,形成了古代史上一个最庞大的帝国,地中海都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屋大维决定把和平还给久经战乱的罗马人。从他开始,罗马维持了200多年的和平。
公元前27年1月,屋大维接受人民的请求,接受元老院赠予他的“奥古斯都”称号。“奥古斯都”是“神圣”、“至尊”的意思,这是比皇帝更光荣的称号,它后来成为西方帝王的一种头衔。屋大维还接受“元老院首席公民”(即“元首”)和元帅的荣誉称号,独揽了罗马的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大权。“元首”这个词,从此就在全世界通用了,当时屋大维才36岁。
屋大维统治罗马43年,他死于公元14年。这以后将近200年里罗马政局稳定,经济、文化都有了比较大的发展,被称为“罗马的和平”时期。四通八达的道路把罗马大帝国的各个部分联结为一个整体,罗马是罗马帝国的中心。“条条道路通罗马”的谚语就形象地描述出罗马帝国当时交通发达,商业繁荣的景象。


(本章结束)…恒言电子书
尼  禄

  这是一个风平浪静的夜晚。皎洁的明月照着一艘即将起航的豪华三层游船。罗马帝国克劳狄乌斯王朝最后一任皇帝尼禄(公元37—68)一扫往日帝王的威风,象一个孝顺的儿子轻轻地扶着衣着华丽的母亲阿格里披娜走上游船。他摆下丰盛的酒席,和母亲一起畅饮,他殷勤地为母亲倒酒,并说着亲昵的话语,感谢母亲对他的养育之恩。深夜,他紧紧地拥抱了母亲,亲吻母亲的眼睛,,离开船时还频频回头。阿格里披娜目送儿子离去,心里涌上一股幸福的感觉。平时总是顶撞她,违背她心愿的儿子终于回心转意了。
突然,船顶上天塌般砸下一个巨大的铅块,船身倾向一边,阿格里披娜被抛入水中。她挣扎着游向岸边,回到自己的别墅中,庆幸自己死里偷生。
“咚”、“咚”,随着砸门声而来的是一位手持利剑的刽子手:“我奉国王的命令来杀死你”。
“我儿子是不会下令杀自己的母亲的”。阿格里披娜惊慌逃命,但刽子手一刀接一刀地刺向她的身子,直至她咽气身亡。
尼禄为什么要杀死自己的母亲呢?说来话长了。
阿格里披娜是个阴险多谋、贪权好势的女人。她第一次结婚时,有个儿子尼禄。她想尽办法想让他儿子出人头地。后来,她嫁给了一个家财万贯的富豪,有了向上爬的资本,让儿子受到了上等教育。当皇帝第三位妻子死去时,她以亲威关系为借口,用自己的姿色诱惑老国王,虽然国王是她的叔父。公元49年,她终于当上了皇后。第二年她就设法让国王收尼禄为养子,并让国王的女儿嫁给尼禄,而且还废掉原来的太子,重立尼禄为太子。当老国王对立尼禄为太子产生懊悔情绪时,她竞下毒手毒死者国王,让年仅17岁的尼禄当上了国王。
尼禄从小就被培养出残忍专横,利欲薰心的性格,他对权力有极大的欲望。当他做皇帝时,母亲经常干涉他的自由。这一天,他们之间终于产生冲突了。
阿格里披娜让人把尼禄叫来,很严肃地责怪他:“你为什么喜欢一个女奴隶?反而不喜欢自己的妻子?这样做违背了我的希望,我不许你胡来。”
尼禄从小在母亲的管制下长大,连妻子也是母亲为他挑选的。尼禄一点也不喜欢她,反而喜爱一个美丽的女奴。这时,他觉得自己是皇帝了,他不在乎母亲的威胁:“我是皇帝,我可以决定一切。我喜欢谁是我自己的事,不用你管。”阿格里披娜悖然大怒:“放肆。别忘了是谁让你做皇帝的。我可以让你做皇帝,也可以不让你做皇帝。”
尼禄吓坏了,因为他知道自己母亲的脾气。于是他先下手为强,动了杀母的念头,于是有了开始的那一幕。原来他想用沉船事件掩盖他杀母亲的阴谋,没想到她母亲居然没溺死,于是他干脆派出刽子手去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为了扫清想控制他的人,尼禄又勒令他的教师自杀,甚至打死了已经怀孕的妻子。这以后,尼禄就失去了任何节制,整天为所欲为,大肆挥霍,毫无顾忌地沉湎于看戏和游玩中。公元64年夏天,罗马发生火灾,大火持续39天,全城14区只剩下4个区,罗马人民遭受了一场空前的灾难,他们流离失所,无处安身。而这时的尼禄却在高台上高唱有关特洛伊毁灭的诗篇,观赏熊熊烈火燃烧的壮观景色。人们都在传说,是尼禄为了建造新的罗马城而下令放火的,而且他还想看看大火冲天的奇观。
大火过后,尼禄不去解救灾民,反而忙着修建自己的“金屋”——王宫。他的王宫内部用黄金、宝石、珍珠装饰,餐厅里有象牙镶边的天花板,转动的天花板可以往下撤花和香水,他的王宫在罗马最中心的地方,奇花异草,湖光山色,里面的浴池即可以引进海水,也可以引进泉水。当这座富丽堂皇、豪华别致的建筑峻工时,尼禄欣喜地赞叹道:“这才象个人住的地方。”
昏庸的尼禄自己觉得多才多艺,从公元59年就开始做公开的演出。他在宫庭中举办极其豪华的赛会,自己则作为朗诵者、歌手、演奏师甚至角斗士登台表演。他在剧场演出时,大门紧闭,不许观众中途退席。观众实在难以忍受他拙劣的演技和刺耳的歌声,他们只好越墙逃跑了。尼禄看自己的表演在罗马没有观众,于是率领庞大的剧团到希腊巡回演出一年,希腊人赞赏了他。他一时高兴竞赐予希腊自治权,因为希腊人懂得艺术和音乐。
尼禄的荒淫和暴政终于引起了人民的反抗。公元68年,西班牙和高卢行省的总督号召人民起来暴动。尼禄在意大利和罗马的近卫军也随机兵变。罗马元老院废掉了尼禄的王位,宣布他是非法的。当尼禄一觉醒来时,王宫里一个人影也没有,他惊叫着:“怎么我的朋友和敌人都失踪了呢?”他自己知道罪孽深重,慌忙向郊外皇庄逃去。
元老院在尼禄逃跑后宣布他是人民的公敌,决定以祖宗之法处他死刑。要扒光他的衣服,用木枷夹住脖颈,再由行刑官挥动荆条抽打,直到他咽气为止。尼禄想到这种酷刑后吓坏了,他觉得不如自杀还少受痛苦。他让人给他挖了坟坑,然后不停地说:“这个世界将失去一位多么出色的艺术家啊!”他临死也不忘他的表演才能,拿着匕首挥来挥去,不敢刺中自己的喉咙。当追兵闯入皇庄时,他才在奴隶的帮助下,结束了自己的性命,终年32岁。


(本章结束)…恒言电子书
耶  稣

  公元前一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的人民在罗马帝国的黑暗统治下,过着悲惨的生活。他们多次举行暴动、起义,但都被残酷地镇压了。他们觉得悲观、失望、苦闷,前途渺茫。这时他们希望有个救世主能够来到人间,把他们拯救出苦海。原来,巴勒斯坦地区的人民有自己的宗教——犹太教。他们有自己信奉的上帝耶和华。他们相信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上帝在七天之内创造出来的:第一天创造天、地,分开白天和黑夜;第二天创造了空气和水;第三天创造树木、水果等植物;第四天创造了日月星辰;第五天创造了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走的各种动物;第六天上帝照自己的模样创造了人;第七天上帝休息了。上帝看到他创造的人类苦难太多,准备派他的儿子——救世主耶稣到人间,把人类从苦海中救出,引导他们到幸福快乐的天堂。基督教正是在吸收了犹太教的某些教义后而逐渐形成的。
耶稣是基督教的创始人,也是基督教徒所信奉的救世主。关于他的出生,有这样的传说:
耶稣的母亲玛丽亚年轻时和一个叫约瑟的年轻人订了婚,但还没结婚,她就怀孕了。这给约瑟带来了极大的苦恼,他想解除这个婚约。一天晚上,他在梦中见一位天神从天上飘然而下,对他说;“约瑟,你放心娶玛丽亚吧,是圣神授给她怀孕的。她怀的是上帝的儿子,叫耶稣。他会把人类从罪恶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让他来拯救世界。”
约瑟醒来后,遵照天神的嘱咐,娶了玛丽亚。
在公元元年的一天,约瑟和玛丽亚到耶路撒冷城。当时夜又黑又冷,他们找不到合适的住宿地,只好借住在一个马棚里。玛丽亚这天夜里就在马棚的马槽里生下一个男孩。约瑟给他取名耶稣。耶稣出生的那天,天上有颗明亮的星星落到耶路撒冷,有几个东方博士看到后,高兴地叫道:“救世主基督降生到人间来了。”
传说耶稣12岁时,曾随他的母亲到神殿去。他进了神殿后就不愿离开,连回家都忘了。他母亲来找,他反问道:“为什么找我?你们不知道我应在我父亲的家里吗?”年轻的耶稣已经意识到自己是上帝的儿子,在人间负有重大使命了。耶稣长大后,走遍了中东各地,在约旦河边,接受了一个名叫约翰教士的洗礼。据说受了洗礼就是接受了上帝的圣灵。
耶稣30岁时,开始出外任教,讲天国的道理。据说,他是一个无所不能,无所不会的人,他的头上出现了一轮巨大的光圈,使人民能在黑暗中清楚地看见他。耶稣不断地为人民做好事,免费为百姓治病,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崇拜他、信仰他。他从信仰者中招了12位门徒,经常给他们讲天国的道理,他教导他们说;
“穷人在精神上是有福的,因为他们的精神属于天国。悲痛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得到安慰。
懦弱者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得到土地。
渴求正义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得到满足。
仁慈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获得仁慈。
心地纯洁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见到上帝。
建立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被称为上帝的儿子。为正义受到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属于天国。
为了我,你们受到辱骂、迫害,以及各种诽谤中伤,那你们是有福的,你们在天国里将会得到极大的幸福和欢乐。”
耶稣还告诉他的门徒“要爱敌人”、“恨你们的,你们要待他好!诅咒你们的,你们要为他祝福!”“有人打你的右脸,你把左脸送给他打。”
耶稣还说:“要忍受世间的一切苦难,争取死后进入天堂。而那些达官、贵人、富人是不许进入天堂的,他们要进天堂比骆驼穿针还难”等等。
一天,耶稣和他的门徒来到一个城里,城里的人害病,挨饿。耶稣给他们看病后,让门徒把东西分给他们吃。但门徒手里只有“五个饼、两条鱼”,而要吃饭的人有“五千人”。耶稣把饼和鱼掰开分给众人,他不停地掰,五千人都吃饱了,剩下的饼和鱼还装了12个大蓝子。
一次,耶稣和门徒渡海。忽然起了风暴,眼看就要沉没了,这时耶稣起身,向大风大喝一声,转向大海说道:“快平静吧,安静点!”大海随即风平浪静,大家平平安安。
耶稣传教时总劝导人们信仰上帝。一次,一个瞎子在路旁要饭。耶稣问他:“你要我帮助你什么呢?”瞎子说:“主啊,我想见到东西!”耶稣于是摸了一下他的眼睛,说;“好了,你的信仰使你得救了。你可以看见东西了。”瞎子的眼睛果然亮了。他感激不尽,从此跟着耶稣宣扬耶稣的功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