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奇闻趣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兵器奇闻趣事- 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天,在一个乡村的园林中,芬兰军队有位士兵到树林里闲逛,忽然一
间破旧的房间里,堆着一堆柴禾,底下好像放着什么东西。那个士兵好奇地走过去,把柴禾掀开,一下子露出一门巨炮。士兵惊喜地跑去向长官报告。
长官跟着士兵进了树林,来到这间破房的院里,柴禾下果真是一门巨炮。军官爬到巨炮上看来看去,他辨出是一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俄国沙皇时代遗弃的野战炮。这意外的发现,使这军官兴奋万分。当时他们正是缺少重武器的大炮,意外之中的发现,如获至宝啊!
军官又把炮技师叫来,要把大炮修理和清洁好,准备投入战斗。技师检查完大炮,发现这门炮没有缓冲装置,谁也不知道装进炮弹,拉动火绳后会发生什么情况,这种炮隔了一个时代,谁也没有见过。但芬兰军队阵地上没有大炮,很需要重武器,这门炮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军官下令,要试炮。
大炮运到阵地上,把炮口朝向敌阵地,大家把炮弹填进了炮膛,炮手们站在两侧,指挥官手举红旗,喊了一声“预备——放!”两个炮手拉动人绳,只听一声巨响,大炮颠抖,震耳欲聋,炮口留下一团烟云。火炮像匹野马一样,一下子跳得老高,后蹦了9英尺,把两个士兵撞得昏倒在地,头破血流,其中一个死了。可是芬军仍然惊喜万分,那炮弹在苏军阵地上炸开了。
芬军掌握了这门大炮的牛脾气,每次发射后,士兵们就把他拖回原处,或转移阵地再发射。观察弹着点的士兵对军官喊着:“第一发炮弹就把苏军一辆大卡车炸得粉碎!”大家一听欣喜若狂,就给这门大炮取了个绰号叫“跳跃的亨利”。
这件历史遗物所产生的奇迹,使芬军大力振奋,但也使苏军吃尽苦头。
苏军指挥官惶恐不安,总觉得不对头,好像芬军运到了一批新式大炮,威力很大,要千方百计把芬军新武器摧毁,于是苏军准备几十门大炮,每当“跳跃的亨利”发射以后,苏军的炮火就飞过来,进行猛烈回击,有时持续回击达三个小时。打得芬军抬不起头来。
芬军指挥官灵机一动,就命令炮手打四五发炮弹之后,立即就转移到新的阵地,然后就躲进营地去喝咖啡去了。就这样跟苏军捉迷藏,几天,苏军发射了上万发炮弹,可是只是炸掉这门炮轮子上的一根辐条。这门古老的“跳跃的亨利”以受到轻残为代价,致使苏军一万多发炮弹白白耗费掉了。
5 希特勒的巨炮
1918年3月23日,巴黎春意盎然,朝霞满天,人们迎着早晨清新的空气开始了新的一天。街上行人车辆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显得忙碌而又有秩序。
突然,一阵刺耳的呼啸声划破长空,接着便是“轰隆”传来巨大的爆炸声,好像炮弹落在塞纳河岸上。顿时,街上的行人都停止了脚步,对这突如奇来的怪叫声和爆炸声惊得不知所措,纷纷开始向防空洞里钻。刚过个把钟头,爆炸声又在巴黎的另一条大街上响开,又过一刻钟,炮弹又落到火车站。
这一串的爆炸,使巴黎城市顿时笼罩着硝烟,一股股火焰喷向天空,许多房子在燃烧,市民们在哭喊。许多人跪在街道两边,求上帝保佑。奇怪的是,人们既没有看到飞机,也没有听到郊外有什么战斗,这炸弹到底是从哪里飞来的呢?
原来是德国人干的,他们在120公里之外,用特制的大炮射来巨型炮弹以袭击巴黎。这种大炮的确很吓人,炮身长达34米,口径大得一个人站在炮
口里、伸手才能摸到上面的炮管。它的炮弹先发射到4万米的高空,到达同温层,以每秒1000米的高速在同温层里飞行100公里,然后再降低高度进入对流层,并向目标飞去。这就是超远程大炮能远距离射击的奥妙所在。
1928年开始,法德边界筑起了世界闻名的马其诺防线,全长390公里。
钢筋混凝土工事的顶盖达3。5米厚,装甲炮塔厚度达300毫米,可抗2发直接命中的420毫米迫击炮弹。希特勒上台后,早想进攻法国,马其诺防线是他攻击的第一个目标,他命令重新制造大炮。
1942年威力更大的多拉火炮就出笼了。为了能随时运输这种大炮,他专门制造了大功率军用火车。1942年的春天,这种大炮要进行试射,希特勒和几位高级将领专门坐列车赶到戒备森严的鲁根沃尔德靶场。中午时候,发射了第一发混凝土破坏弹,弹头3吨余,射程达26公里多。下午一点钟时,又发射一枚4吨多重的榴弹,射程达47公里多,希特勒看后,一个劲地叫好。
1942年,苏联黑海舰队司令部在塞尔斯托波尔城安营扎寨,抗击着德军的多次进攻,苏军凭借坚固工事,使德军多次进攻失败。德国的炮兵调来上千门各种炮,要进行报复,其中就有多拉大炮。从6月7日起,多拉大炮就向塞城的主要7个目标进行轰击,共发射48发炮弹,使塞城成了一片废墟。
德国人攻下塞城之后,多拉大炮又奉命往前调动,准备开往斯大林格勒与莫洛托夫城。到了那里后,分别向这两个城市发射8发炮弹。当它驶向列宁格勒时,遭到苏联红军的猛烈打击,不得不往后撤退。
1944年波兰地下武装起义,德国秘密警察头子下令镇压,又使用多拉大炮。在离华沙30公里地方,发射30发炮弹,使成千上万人民死亡。从此,多拉炮就销声匿迹了。
多拉炮从初次登场到最后镇压华沙起义,有据可查总共发射104发炮弹。
这种大炮尽管相当厉害,但它非常笨重,运输、架设都很费时费力,要搭钢架加固,要巨型吊车吊装。而且它的寿命也很短,每个炮管只能发射几十发,就得吊换新炮管,不然就会爆炸。造价也很昂贵。
尽管德国制造了这种世界上最大的炮,但终究不能挽回希特勒的失败,只不过在“兵器史册”中,多了一个传奇故事而已。
6 气球燃烧弹
1942年,日本占领着太平洋的大部分地区,威风不可一世,好像就要称霸整个太平洋。美国军队经过珍珠港打击后,好容易逐渐恢复元气,海军开始反击。“大黄蜂”号航空母舰,美国轰炸机群,第一次飞临日本东京,对东京进行轰炸,使日本人第一次尝到炸弹是什么滋味。
日本人第一次挨了炸,感觉到炸弹滋味不好受,没有到别国领土上轰炸来得痛快。于是许多人被激怒了,纷纷要求日军对美国进行报复。许多人强烈要求日本政府派军舰飞机去攻击美国本土。
但日本参谋部清楚地知道,军舰飞机要到美国本土去攻击,非常困难,牺牲会很大,不可能成功。航途如此远,会支美国舰队歼灭。可是要求“报复美国”的呼声很高,于是午多高参和狗头军师,在谋划着一个“复仇行动”。
终于有人想出一个奇妙的办法,他们发现每年在日本高空,有股强劲的气流从日本刮向美国,利用这股气流来偷击美国本土,这是非常理想的妙计。
一些气球专家,经过精心策划,提出制造一批气球燃烧弹,利用这股气流,把燃烧弹飘向美国的谷场和森林,使它燃起滔天大火,岂不是报仇的最妙办法吗?
日本军方很快采纳了这个妙计,制造了大批气球燃烧弹。按照气球专家们精确计算,这些氢气球放到12000米的高空,主强大气流推动下,以每小时400千米的速度,飘过太平洋,到达美国内陆的森林地区,然后由自由控制装置投下燃烧弹,引燃森林,准能使美国成为一片火海。
日本军方的复仇计划,1944年正式开始实施。每天从日本国土上,放出数十只气球,带着燃烧弹,晃晃悠悠地飘过太平洋,向美国本上而去。
美国的沿海雷达,很快发现这批奇怪的气球,美国空军组织一批飞机,专门去拦截这些气球,使这些气球纷纷在空中爆炸,在海上爆炸。
可是日本人这一招还是相当厉害的,气球不断而来,乱飘乱晃。有天早晨,有个气球突然间从空中降落提尼安岛,岛上的防空部队拉响警报,用高射机枪把气球击毁,使炸弹落在海里。这个岛上美国将军吓得浑身出冷汗,因为美国的那两颗原子弹就藏在这个岛上,一旦燃烧弹落到原子弹上,这个岛就会毁灭,将是一场大灾难,那将使美国人首先制造原子弹,首先在自己人身上试验。幸好美国人警惕高,避免了这场灾难。
在美国大陆本土上,日本的“报仇行动”也有些成效,数百个气球落到森林里。幸亏太平洋这股气流是在冬季,大部分燃烧弹都落到厚厚的积雪中,大雪帮了美国人的大忙,阻止了大火的漫延,没有造成大火灾。在这场抗击气球战中,开始美国人还弄不清气球从何而来,为何带着燃烧弹。后来美国人俘获了一只完整的气球燃烧弹,弄清了全部奥秘,原来是日本的“报仇行动”。
这种气球燃烧弹,是日本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创新,是兵器天地中的奇迹。
7 希特勒的“特殊武器”
1939年3月15日,经过一夜激烈炮火的布拉格街头,突然间响起雄壮美妙的音乐声,市民们的紧张情绪顿时消失,都好奇地跑到街头看热闹。只见一支数百人组成的军乐队,一会演奏着民歌,一会演奏着流行歌曲,用迷人的音乐掩盖战争的气氛,使许多人一时忘掉他们面前是侵略者,是法西斯军队,反抗的情绪大大减轻。等人们醒悟过来时,布拉格的所有街头,都已被德国军队占领。在这支军乐队后面,就是装甲部队。
德国是个热爱音乐的民族,出了许多音乐家,希特勒本人也是个音乐迷,他十分爱好贝多芬的音乐。希特勒发动战争后,他又把音乐当成“特殊兵器”。
1940年4月9日,德国军队入侵挪威,希特勒又使用这种把戏。挪威是个小国,而它的海军和陆军相当英勇顽强,始终抵抗着希特勒的军队,但终因寡不敌众而败退到山区。当德军乘胜进入首都奥斯陆时,一支1500人组成的德军音乐队,吹吹打打,演奏甜蜜的华尔兹舞曲和流行的美国小调,那音乐掩盖着整个城市,好象在举行盛大的音乐会。
市民们忘掉战争,忘记痛苦,纷纷走出家门看热闹,许多人还跟着音乐跳起舞来。可是正当人们为美妙音乐叫好、迷醉时,几艘德国登陆舰进了港口,打开大门,坦克和装甲车从大门里冲上岸。接着步兵、炮兵也从容地走
上了岸,很快2万军队在音乐声中包围了这个城市,过了半小时,空中又传来嗡嗡声,大批乌鸦似的德国飞机掠空而过。市民们抬头一看,天啊!恐怖笼罩天空,城市被德军占领了,市民们要反抗已经晚了。
同一天,德军又入侵丹麦,希特勒又用音乐作开路先锋。一支德国军乐队跟随先头部队冲进首都哥本哈根,接着占领中心广场。军乐队立即摆开架势,在广场举行了露天音乐会,美妙乐曲瓦解了市民们的反抗情绪。
两个多小时的音乐会结束时,市民们离开广场才发现,所有交通要道、高层建筑,全被德军控制了。
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军队几乎每战领一个城市,它的乐队都跟先头部队一块进城,音乐成了瓦解敌国意志,鼓舞纳粹分子士气的“特殊兵器”。
8 “陆地巡洋舰”的来历
1916年9月15日,英国和德国军队在索姆河上进行着大规模的战斗,双方都坚守着自己的阵地,谁也没有突破对方阵地。索姆河岸到处是沼泽地,炮弹不时在河岸四周爆炸,一股股泥浪被抛上天空,浓烟笼罩着河岸。
突然,从英军阵地上传来隆隆的巨大响声,一群钢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