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上人衣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欲上人衣来- 第1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若姨娘是我,甘心吗?”
  “大姑娘真会说笑…”
  王嬷嬷瞧瞧的退下,抱走了正在挖泥鳅把双手小脸弄得脏兮兮的六姑娘,留下大姑娘与吴姨娘二人谈话。
  在陆优内心深处,对陆家各人一直都是排斥的,一开始,她排斥母亲,她实在无法一上来就对三夫人做出女儿家的娇态,人与人之间相处是需要磨合期的,但别人的看法不允许这个磨合期太久,于是陆优竭尽的把三夫人当做前世妈妈的影子,努力的孝顺。后来她排斥二老爷,她觉得二老爷太残忍,太自私,但相处久之后又觉得,二老爷太多情,多情的男人,从来不完全属于一个女人。现在她对大夫人开始排斥。在陆府,排斥大夫人不仅陆优一个,从来不止。
  “礼嬷嬷,我这浑身上下的酸痛,大夫的药到底能不能治。”大夫人虚弱的躺在床上,仅仅几日,瘦的双手骨头突显,面色发黄。
  “大夫人,大夫说你是忧心过甚,导致脾胃不开,多进补,多歇息,想开点,便好了”礼嬷嬷跟着大夫人这几日床前照顾着,也熬得面黄枯瘦。
  “大老爷呢?这几日忙于甚么,怎么不见着了?”大夫人喝完礼嬷嬷手里的药。
  礼嬷嬷有些不忍,哄骗道:“大老爷前些日子因那些事耽误了铺子里的生意,所以这几日都扎在铺子里看账本,夜晚来过几次,看看夫人就走了。”
  大夫人急忙问:“大老爷在哪里夜宿?”
  “在书房。”礼嬷嬷怕大夫人又动气:“大夫人放心,书房里的丫鬟不都是大夫人您亲自选的吗?个个可靠。”
  大夫人闻觉有理,点头称是,闭目养神。
  礼嬷嬷只得愧疚的看着大夫人,大夫说切勿让病人再动气,大老爷许是信了吴姨娘的话,觉得愧对二老爷,这几日对大夫人不闻不问,夜夜宿在书房中。虽然大老爷与大夫人举案齐眉,一直和睦相处,但难保底下丫鬟起了心思,爬上了大老爷的床也未可。只是大夫人的病却不见好,这可如何是好?礼嬷嬷思来想去,只得多多看紧书房的伺候丫鬟,别无他法。
  自吴姨娘与大姑娘谈话起,倒是频频上三房的门,以示友好,三夫人一开始不冷不热,但碍于情面上,也只得敷衍一二。
  这天,吴姨娘道自家表侄女带着些土特产火腿而来,因东西多,又重,姑娘家家的也提不起来,故此想请吴姨娘与几位嬷嬷一同去前院里帮忙,三夫人正计算着本月家用,眼前有个人晃来晃去好不厌烦。闻言大手一挥,“去吧!”一旁的女儿却说:“吴姨娘这几天天天到我们这儿来吃茶,这姨娘表侄女的土特产可要算上优儿一分哦。”
  吴姨娘赔笑道:“知道五姑娘是个嘴馋的,定忘不了五姑娘的份。”
  秦桑枝人面桃花,即便带着面纱也站在外院也引得家丁们争相偷窥,大老爷路过时见此一幕,觉得不妥,大姑娘家家的,莫要让陆府毁了清誉才好。于是上前解围,众人见大老爷来,早就一哄而散。秦桑枝八面玲珑,伸手掀起面纱,双目犹似一泓清水,顾盼之际,对着大老爷道谢,那眼神勾魂摄魄,让许久面对家中糟糠之妻的大老爷不能不魂牵蒙绕。
  到底,吴姨娘有没有去前院帮秦桑枝提土特产回来,早已经不重要了,只知道,陆府要变天了。



☆、第二十章

  四月份,迎来了一个特别的节日,清明节。清明节是一年之中,扫墓风俗,踏青春游、荡秋千等俗也只在清明时举行,清明节便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为重要的大节日了。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极其生动地描绘了宋代清明时节京都人民踏青远足的热闹情景。 宋朝的清明节,除了街市上所卖的稠饧、麦糕、乳酪、乳饼等现成的食品之外,人家也自制一种燕子形的面食,称为「枣锢飞燕」,据说是从前用来祭拜介子推的祭品。
  是以,三夫人更加是忙不跌停的准备祭品,生怕落下一丝,惹人闲话。陆优也开始跟着母亲,眼瞧母亲是如何吩咐主事。三夫人觉得,此时让女儿学这些还太早了,陆优却深以为,反正她是超龄儿童,是直接从小学二年级跳到六年级的人,艺多不压身嘛。
  大夫人那里门庭冷清,三夫人偶尔携带众人前去看望,只见大夫人气游一丝,摆出一副会客疲惫的样子,三夫人管家忙碌,去过一两次也就罢了,四姑娘六姑娘去过两三次,讨不得大夫人半点好处,还经常听大夫人羞辱吴姨娘,连带两位姑娘也被大夫人阴阳怪气的责骂,故此,再也不去。唯一坚持的,只有大姑娘与二姑娘,期间,陆优去的次数不多,也不少,追求的只是不引人瞩目,她半点不关心大夫人能不能好起来。
  “三夫人好,五姑娘好。”说话的这是吴姨娘贴身大丫鬟,灵希。灵希是吴姨娘受宠时亲自挑选的丫鬟,为吴姨娘的心腹,这点众人早已明了。这会儿,灵希到了三夫人房中问安,正要向三夫人禀报。这几日,陆府众人怪道,从前二房三房水火不相容,如今怎么和和气气的,他们岂知,长眠灯也有灯尽油枯的一天,总有代替的时候,被换上新的灯盏,迎接黎明的到来。
  “起来吧。”三夫人问:“今个吴姨娘又有亲戚送特产来了罢?”
  “三夫人说笑了,姨娘今日并未有亲戚送特产来。”灵希装作听不出来三夫人的讽刺,继续道:“三夫人想必也听说了,姨娘的表侄女,就是秦桑枝姑娘在陆府里…在陆府里小住下了。”
  “哦,是啊,我正要派人去问问呢,这吴姨娘的表侄女莫非无处栖身?若是小住,月例怎么发。”三夫人挑眉问道。
  “桑枝姑娘家中一切安好,只是与吴姨娘分开多年,实在想念自家亲人,是以要在陆府小住。”这个借口实在牵强,二房里的妾与三房里的妻,当然是主子还是主子,但是处于的位置的确很尴尬,况且二爷近来又重新宠爱吴姨娘,这件事实在不好断定。灵希似乎是自顾自言,又似乎是说给三夫人听。
  “桑枝姑娘人美,个性温和,陆府上下包括大老爷个个称赞,大夫人怕是近日来都不能见好,可得好好养着,不能操心这些事,可是房中一直无人伺候大老爷也不好,所以,今儿早吴姨娘给老太爷那里提了提,老太爷也见过桑枝姑娘了,还直夸桑枝姑娘的好,想必,桑枝姑娘抬成姨娘指日可待了,吴姨娘这是打发奴婢来问问三夫人,如此可妥当。”
  灵希一番话下来,先是气的三夫人有点坐不住,强忍住了去大房的怒气,而后又听出了这其中的几个意思,思索半晌道:“既然老太爷吩咐了,人也是吴姨娘带来的,那便交由吴姨娘安置罢,回头使人告诉我一声即可。”
  “奴婢代姨娘谢过三夫人。”灵希行了礼便下去了。
  陆优在后头听的清楚,灵希一番话说得委婉又巧妙,即表明了大老爷有纳秦桑枝为妾的意思,又表明老太爷也准许,是吴姨娘从中牵扯。说白了,吴姨娘就是来告诉三夫人“对,人是我塞给大老爷的,大老爷自己也喜欢啊,老太爷那边也被我哄定了,大房那位半死不活的,你就睁只眼闭只眼好好管家吧!闲事莫理。”
  于是在暖烘烘的正式步入春季时节,秦奋斗,终于如众人愿抬了姨娘,秦姨娘。而大夫人依旧卧病床榻,据说大老爷去过一次,说了什么不足为外人道,却知道自打那次之后,大老爷夜夜宿在秦姨娘那儿。于是陆优再次根据二老爷多情而对大老爷得出结论,糟糠虽好,不敌三宝,何谓三宝?年青,貌美,声音好!
  这边的大夫人处境很是凄惨,无论哪个时代,女人苦等一个男人,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等待的过程中既漫长又难熬,这其中,有人成为婉约派代表诗人之一(李清照),有人不甘寂寞改嫁(苏武之妻),有人忧郁积怨而死(陆游的表妹唐婉)。总之,唐婉的那句“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道出了相思最是无情。
  于是,只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的一幕日日上演,好不热闹。
  一会儿,秦姨娘有个头疼脑热伤风寒,大老爷立刻抛下生意匆匆赶回家中与佳人诉相思。一会儿,秦姨娘去给大夫人请安遭拒绝,立刻在大房院子外跪地不起,叩头大哭,大老爷急忙赶到,抱起秦姨娘心疼的嘘寒问暖,头也不回的搀扶回房,留下大房众大小嬷嬷丫鬟目瞪口呆,一来二去,秦姨娘每日立规矩的事宜被大老爷免了,打着还是大夫人病中需要静养的旗号。
  这日清晨,陆优捧着书本摇头晃脑的背着,突然感觉到背后的一束目光,不由得回头,一看,竟然是多日不见的二姑娘,说起来,自打二姑娘因情诗一事被关紧闭后,随后又闹出王姨娘那出,二姑娘的禁闭也自行解开了。陆优对大夫人的惩罚手法觉得很没创意,基本就是罚抄书,关禁闭,哦,还有罚月例,自己的月例与众姐妹一样,每月二两银子。前几日母亲突发奇想,拿出一包沉甸甸的银子对陆优道:“优儿也懂事了,自己的银子也该自己保管了。”陆优才意识到,原来除了逢年过节的小红包,每月月例二两银子,自己也算是一位“白领”来着。
  此时的二姑娘却一改往常,厌恶的眼神也不掩藏,瞪着五姑娘好一会儿。
  陆优想着,近日并未得罪二姐姐啊!既然看见了姐姐,少不得要问安,只好迎着二姑娘的目光上前道:“二姐姐好。”
  二姑娘突然不屑的道:“哼,还有脸叫我二姐姐。”
  “二姐姐这是哪里话,是受了什么委屈吧,说来与妹妹听听?”陆优本无心与二姑娘叙话,见她大眼珠子瞪着自己也觉得难受。
  却见二姑娘打开了话匣子般的道:“我受了什么委屈你不知道吗?三夫人不知道吗?我委屈,我母亲更加委屈!说给妹妹听又有何用?妹妹能帮的上甚么?!”
  陆优很想叫屈,她也不想的好不好,吴姨娘又不是她纳进门的,秦姨娘也不是她表侄女,大夫人病后一直对母亲冷眼相看,定是在怨母亲当初没有阻止秦姨娘进门,二姑娘为何怒视自己,大约也是这般原因。
  “二姐姐,你可知道,如今大夫人的病一日一日不见好,病中人最怕拖,你此时更应该好好在大夫人床前服侍,先让大夫人好起来才是。”对啊,实践才是硬道理!大夫人状态不满,如何斗小三?她一个三房的人排着队也插不上手,并且,她真的很想躲得远远地。
  “母亲的病乃是心病,心病…”
  “还须心药医,二姐姐,大夫人的病结根本在于大老爷,我想,与其你抱怨来抱怨去,不如去求求大老爷罢。”陆优是认认真真的给二姑娘提了个意见。
  二姑娘擦去泪水,点头道:“五妹妹说的正是,是我一个歪心思想左了五妹妹,好在我没把五妹妹帮我藏诗的事供出来,二姐姐一直相信五妹妹是个好的。”随后便往秦姨娘的院子方向走去。留下陆优一脸无辜,二姑娘耳根子也忒软了罢。大老爷到底在乎几十年情分,近日又收到了自己独子的书信,信中问候家中众人,还提及自己在乡下与三叔叔的趣事云云。大老爷看完书信后略有尴尬,饭后便到大夫人房中去坐了片刻,然后一个人宿在书房。秦姨娘倒也不急,派了心腹丫鬟前去送夜宵,加被褥的,一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