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花的北宋市井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村花的北宋市井生活- 第3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五十二章   北宋路演
一直转着小脑袋四下张望的妙儿见了,赶忙伸手扯了扯尤氏的袖子,指着对面那家名为“李家果子行”的店铺说道:“娘亲,那还有一间呢!”
就在此时,对面李家果子行请来的娼伎也不甘示弱,只见那对年纪较轻的娼伎马上用力的挥动着手里的彩带,边舞边歌:“查梨条卖也,查梨条卖也!”
“这里有福州府甜津津、香喷喷、红馥馥,带浆儿新剥的圆眼荔枝;也有平江路酸溜溜、凉廕廕、美甘甘,连叶儿一块儿整下的黄橙绿桔;也有松阳县软柔柔、白璞璞、蜜煎煎,带粉儿压扁的凝霜柿子;也有婺州府脆松松、鲜润润、明晃晃,拌糖儿捏就的龙缠枣头!”
只见李家果子行的唱伎一口气报出了三、四种时令果子的名称,且还外加了一些修饰词和形容词,引得路人听了下意识的咽了咽口水,有些孩童听了甚至还馋得滴出口水来。
那两名唱伎似乎晓得“一鼓作气”这个理儿,只见唱伎甲唱出了三、四种果子名后,唱伎乙就吊着嗓子接下了她的话音:“查梨条卖也,查梨条卖也!这里还有蜜和成糖制就细切的新建姜丝儿;也有日晒皱风吹干去壳的高邮菱米儿;也有黑的、黑红的红魏郡收来的指顶大瓜子;还有酸不酸、甜不甜,宣城贩到的得法软梨条!”
“俺也说不尽果品多般,略铺陈眼前数种。香闺绣阁风流的美女佳人,大厦高堂俏倬的郎君子弟,非夸大口,敢卖虚名,试尝管别,吃着再卖……查梨条卖也,查梨条卖也!”
那唱伎乙的歌声似黄莺啼叫般婉转动听,嗓音中更是充满了挠人的意味,歌声虽歇但尾音颤颤,令人生出绕梁三日、意犹未尽的感觉来。
于是待唱伎乙唱完那卖果子的小曲儿,尤氏也已经改变主意转身进了李家果子行,而妙儿也从尤氏的举动瞧出这两家果子行打擂台,最终还是李家果子行略胜了梁家果子铺一筹,眼见着李家果子行的生意马上就比梁家果子铺好了几分。
跟着尤氏进了果子行的禾花,一边以崇拜的眼神看着果子行门口那对唱伎,一边同刘婶八卦道:“昨儿我们村的翠花比我们早一步进城走了一遭,回来和我们几个要好的小姐妹说,她进城后足足在这果子行外听了一下午的唱曲儿!”
“听了一下午?她该不会是专程进城来听这个的吧?”刘婶边说边冲那唱伎努了努嘴。
“没错,翠花也是听人说城里的果子行请了十分有名的唱伎来叫果子、打擂台,所以昨儿才会一大早就赶着进城来,谁让她从小到大就好听这个?”
禾花说着顿了顿,随后伸手指了对面梁家果子铺那对彩衣女子,继续卖弄从翠花那里打探来的八卦:“听说这梁家果子铺和李家果子行已经打了三天的擂台了!这一次两家铺子怕是卯上了,听说李家这边请的是城里‘律华社’最有名的唱伎柳七娘和文三娘,这对姐妹花的歌喉泉州城里谁人不晓、谁人不爱?”
妙儿闻言忍不住偷偷的多打量了禾花口中的有名唱伎几眼,心想原来她们是泉州城里有名的明星啊,怪不得这两姐妹一开口、就把对面铺子的生意都抢了过来,想来对面梁家请的唱伎定是逊色了一些。
妙儿仔细的把两家铺子打量了一番,发现它们都是卖水果与“查梨条”的,这两家铺子卖的物事一样且门对门,难怪拼了命的打擂台、希望压倒对方。
而妙儿初始还对那“查梨条”十分好奇,很想看看那究竟是什么物事,于是跟着尤氏进铺子后,妙儿便蹲到了写着“查梨条”三个字的木牌前,仔细的研究了一番后,妙儿才发现北宋的“查梨条”、其实就是现代的“梨糖润喉膏”。
妙儿研究完查梨条回到尤氏身侧时,禾花这个“禾打听”正好和刘婶介绍起对面梁家的唱伎来,于是妙儿忙竖起小耳朵继续听八卦……
“那对面梁家请的是‘德音班’的唱伎,虽说这‘德音班’的唱伎也有几分本事、在泉州城里也算是小有名气,但却还是比不得那从最有名的‘律华社’出来的唱伎,这‘律华社’的名头果然不是吹出来的!”
禾花说到这儿咂了咂嘴,意犹未尽的补了句:“要说这‘律华社’的柳七娘和文三娘,可真不愧是‘律华社’的头牌唱伎!听说对面的梁家前前后后都换了不少唱伎了,但柳七娘和文三娘这对姐妹花,和不同的唱伎斗了三日还依然不落下风!那分本事可真是不容人小瞧了去!”
那禾花一向是个大嘴巴,且喜欢卖弄自己打探来的一些八卦和新鲜事儿,因此妙儿很快就从禾花嘴里得知,原来这些唱伎站街唱曲儿、相互为店铺打擂台,在北宋被称作“走街秀”或“路演”。
这“路演”可以说是北宋的一种商业秀,同现代的推销广告等商业活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而这些“路演”在北宋各地十分盛行,甚至北宋还有专门的机构培养“路演”歌舞人员,时下最知名的培训班就是柳七娘二人出身的“律华社”。而路演的舞蹈人员,最知名的培训机构则是“小女童象生叫声社”。
这些培训机构培训出来的人员名叫“唱伎”,她们那唱曲儿式的叫卖声,一般被称作“叫声”、“吟叫”、“吟哦”或“叫果子”。这些唱伎打小就吊嗓子联唱曲儿,能够出师让人雇请的一般都有几分真本事。
禾花把她所知的、和唱伎有关的八卦都八了一遍后,尤氏也已挑了胭脂桃、凝霜柿子、粉红石榴、蜜林擒、圆眼荔枝等新鲜诱人的果子。尤氏把那几种果子各挑了几个后,便让刘婶拿出自家带出来的蓝底碎花粗布展开兜了,再把银钱把给掌柜的,做完这些主仆几人才出了那李家果子行,继续往长街那最热闹的地方逛去。
妙儿拉着尤氏的手才走了没几步,就看到了一家眼药铺,那家眼药局欢门装饰的十分华丽、缀了不少彩缎,上面还挂着写了对联的长木牌。
妙儿好奇的抬头打量了一眼,见那副对联的题头写着“天下驰名黄龙洞*眼药在此”,左右的联语为“有缘早遇,错过难逢”,“救人疾病,莫大阴功”。
另一块木牌上则写着介绍眼药句的正文,内容大抵是———“祖传秘授制炼龙砂虎液、八宝紫金锭能治云翳攀睛、老眼昏花、迎风流泪,兼治七十二般眼疾……此药大有功效,非与寻常售者可比,凡赐愿者每瓶大钱十文或纹银一分,不可短价!”
这些店铺的招牌上写的对联、和店铺里卖的各种物事的介绍内容,让妙儿见了觉得十分有趣,于是一路上妙儿也顾不上瞧别的热闹了,而是睁着一双小眼睛一个劲的看各大店铺外挂着的木牌。一些看着新鲜、从木牌上看不出究竟是卖什么物事的店铺,妙儿就会硬缠着、拉着尤氏进去逛一圈,好给自己开开眼界、长长见识。
而尤氏由着妙儿转了一小圈后,很快就干起了正事来———只见尤氏从袖口里取出了出门前就拟好的采买单子,念了几种物事出来后便让刘婶和禾花一路上把眼睛放亮了、别漏看了卖这些物事的店铺。
——————————————————————5。26第一更,晚上8点还有一更——————————————————————
小云今天起的真早啊,自我表扬下,嘻嘻!




第五十三章   繁华泉州府
被尤氏牵着的妙儿偷偷的扫了那张采买单子一眼,见上头所列的物事,大多是乡里以及草市不大买得到的物事,且看起来数目不少、得花上不少银钱,于是妙儿心想若是尤氏想省点钱,待会儿少不得得和那些商贩讨价还价一番了。
妙儿的猜测很快就被证实了———寻到卖采买单上列的物事的铺子后,尤氏挑完便把刘婶和禾花派了出去,让她们扯开嗓门同商贩讨价还价,一定要把价钱压到最低……
于是一阵唇枪舌战、手忙脚乱之后,尤氏总算是以满意的价钱、把采买单上的物事都给买齐了,那些物事堆到小驴车里后,足足占了车上一大半的位置,让妙儿见了忍不住咂舌———尤氏也太会买了吧!这些物事看着都能用上小半年了!
而把采买单子上列的物事都买得差不多后,这日头也已升到了正中,妙儿的小肚子率先“咕噜、咕噜”的叫了起来,于是妙儿马上可怜兮兮的扯着尤氏的衣袖,道:“娘亲,妙儿饿!”
尤氏闻言赶忙弯下腰把妙儿抱了起来,问道:“饿了咱就寻个小酒馆吃饭,妙儿想吃什么呢?”
午餐去哪家馆子吃、妙儿可是早在逛的路上就偷偷的选好了,因此尤氏一发问、妙儿就毫不犹豫的指着不远处一家烧面店,满脸期待的说道:“娘亲,妙儿想吃烧面!”
若是妙儿提出想到大酒楼去吃些上好的菜肴,那尤氏自是得捏捏荷包、掂量了一番了,但眼下妙儿只是想吃几个铜板子一碗的烧面,尤氏自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并很快就抱着妙儿进了那家名为“五斗堂”的烧面店。
妙儿一进店铺就盯着墙上挂着的木制菜牌看,一副很认真的在挑选要吃什么面的模样,让引着她们进来的店小二忍不住笑着调侃了妙儿一句:“小姑娘,这菜牌上的字你都认得吗?可别一个字都认不得、胡乱指了一个便点了,还是让你家大人来替你点吧!”
店小二这话妙儿可就不爱听了,他明显是在笑话她没文化嘛!
不就几个菜名吗?本小姐再复杂的菜名都能看懂!
于是为了显示自己是个很有文化的小朋友,妙儿很快就一脸豪气的指着墙上最左的一块菜牌,用略显稚嫩但却十分清脆的声音说道:“我要吃‘五满熏肉面’!”
那店小二听了先是一愣,随后才收起对妙儿的轻视之心、高声唱道:“好嘞,五满熏肉面一碗———”店小二把尾音拖得长长的,似乎这样才能体现出他是一个合格的店小二般。
没想到一旁的尤氏看了墙上挂的菜牌后,却重新给妙儿推荐了另外一个面:“妙儿,小孩子吃太多熏肉不好,娘亲点个‘鲜笋泼肉面’给你吃好不?”
其实妙儿想吃的就是熏肉,这可是她前世最爱吃的一样食物啊!
因此妙儿有些不死心的说道:“可我已经点了五满熏肉面了啊!”
“不碍事,你点的面一会儿端上来娘亲吃了便是,”尤氏说着便直接略过了妙儿的意思,径直对店小二说道:“再来一碗‘鲜笋泼肉面’。”
尤氏说完转头冲刘婶和禾花说道:“你们两个想吃什么自个儿点,难得上城里来逛一趟,你们不必替我省钱。”
尤氏虽然大大方方的让刘婶和禾花随便点,但她们二人却不敢真点贵的面来吃,两人俱是点了最便宜的臊子面来吃。尤氏见她们不敢点贵的面来吃,便做主让小二烫了壶酒、并点了几样下酒菜,随后让小二取了三个杯子来,与刘婶二人边对酌边吃面。
妙儿一小屁孩自是不能品尝北宋的美酒了,她只能乖乖的吃尤氏替她点的面,吃完也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尤氏三人一口小酒、一口小菜,美滋滋的吃了个满面春风、两颊酡红。幸好还有些别的物事要买,因此尤氏没在小馆子里呆太久、让妙儿一直嘴馋,吃得差不多了便结了钱出了馆子。
尤氏带着妙儿三人又去买了些零零碎碎的物事,随后把采买单子对了一遍,把遗落的一些小物事都给一一补齐了。物事都买齐了后,尤氏看了看天色、见时辰还不算太晚,便任由妙儿几人一路慢慢的逛了下去。
随后尤氏给自己和家里的几位弟妹买了不少头油、脂粉并香帕等物事,再去布店扯了几块素颜色的料子,打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