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指纤纤做村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十指纤纤做村妇- 第1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时间,刚才那个说笑的丫头端上两杯茶,放在几案上。
   “小姐尝尝看,这是去年收集的雪水泡的梅花茶,味道正好。记得以前,小姐喜欢采制花茶,奴婢倒也沾了不少光。今儿这个是奴婢自己制的,小姐正好试试,看奴婢得了小姐几分真传。”
   “柔姨娘客气了。这花茶从采摘挑选到摊晾,就是讲究个耐性,姨娘刺绣在家中就是极好的,这茶想必也是好的。”书彤端起一杯茶,轻撇茶盖,一缕幽香徐徐传来,还未入口,就已沁人心脾,好像正在欣赏雪中红梅,暗香浮动,惹人醉。缓缓地小啜一口,果然是极好的。书彤含笑点点头:“果然是茶好、水好、味道好。姨娘身边的丫头,手艺也是极好的。”说着,又拿下身上挂着得荷包,笑着递了过去,“这也是我平日里喜欢的,就拿去玩吧。”
   “采青,你倒是个讨巧的,竟入了小姐的眼了。”
   那个会说话的泡茶丫头,就是采青了,急忙过来福了一礼,谢了书彤的夸赞。瞧她脸上喜滋滋,但过来谢赏的时候,脚步轻盈平稳,看来也是个玲珑稳重的人。
   之后,书彤又示意春兰将礼物送上来,左也不过是些衣料,与高姨娘那边差不离,不过又添了些李小姐曾经绣好的绢帕。
   果然,柔姨娘看到那些衣料,倒也一般儿欢喜,在见到那些绣帕之后,反倒神色一亮,显然是认出来了。人说,礼轻情义重,不过,这也得看双方之间的关系。真正的亲朋好友,关系好的,礼仪是双方之间的尊重,但礼物真的是注重贴心;反倒是一般的,有时候倒是讲究个贵重门面。所谓礼到心意到,书彤也是借机表明自己亲近的态度,也是察看这位姨娘现今的心态。虽然一早听说这位姨娘曾经照管过李书彤,但是两年过去,如今李家又是这般光景,自己身份有些尴尬,不知道故人是否依旧?现在看来,这位姨娘倒也是对李书彤有几分真心疼爱的,以后倒是好慢慢相处着。
   两人正说着家常,又听外面的小丫头进来通报说四姨娘来了。
   “奴婢见过小姐。”随着门帘的揭开,走进来一位三十不到的妇人,容色与柔姨娘不相上下,也是带着几分小家碧玉的味道,正是那位出身落魄私塾家的四姨娘。
   “姨娘,不用多礼,快起来。”说着,书彤就起身扶起这位小家碧玉型的四姨娘。
   说笑问候,两位如夫人也相互问安,方才归坐。
   “我听说小姐回来了,原想着过去请安,又怕打扰小姐休息。刚巧听说,小姐在柔姐姐这,就赶过来请安了。姐姐可不许嫌我占了你的院子。”
   “妹妹如此说,可是羞煞姐姐了。往日里,咱们姐妹可不都是要好的,什么时候生分过。妹妹过来拜见小姐,也是妹妹的心意。”
   “是啊,我离家多年,家中父亲多劳姨娘们照顾,原是我去谢姨娘才是。”
   “小姐过誉了,这原是奴婢的本分。这么多年来,奴婢进了这里李家的门,老爷甚是和善,对奴婢和奴婢的家人都很照顾。”
   因为四姨娘的到来,书彤她们倒也没再进一步深谈,只是拣些女人感兴趣的话题闲聊着,左不过是家长里短,服装美容等。
   算着时间,也快到午时,三人也就散了,临走前,将原先预备给四姨娘的礼物也交给了姨娘带来的随从,也当是个见面礼,以后见面好说话。
   和李老爷的三个女人也算是见过了,一些信息也从彼此谈话中核实,与原先从春兰秋荷那里获得的信息互相印证,在脑子里把一些东西更加实体化,也算是不虚此行。
   
 第十九章 平静的生活
   书彤离开严家的时候就是春末了,到现在,已经是进入四月了。她的大哥李子岳现在是秀才,正巧今年八月要参加乡试,若能得中,那就是举人老爷了。看过范进中举的人都知道,秀才与举人就是云泥之别,秀才时候的范进,生活穷困,遭人唾弃,当他得中举人的时候,那是高兴的痰迷心窍、状若疯狂。邻里恭贺、乡绅送屋送银,还有一些人拖家带口的来投奔他家做奴仆。古时候的秀才只是一种身份,说明这人有点知识,举人却是代表着可以不仅可以参加会试,还有了做官的「正途出身」,那是其他捞偏们得到的官员无法相比的,即使两人职位品衔相当,也会不自觉地被人低看一头。她家大哥上回乡试,不幸落榜,听说之后更是日夜苦读,一心想要得中,因此对今年的比试十分上心,早几天还去了友人家拜访,共谈学问。本来家中老父李文清的才学也是极好的,又是正经科班出身,京中地方都是经历过的,奈何去年起身子骨就不好,李子岳平日里除了读书,也是非常孝顺,不愿轻离,只是听说这次那个朋友家的姑父极有可能担任这次的考官,因着两人关系交好,那朋友也是有心提携,才趁着那位姑父来此探亲,通知了李子岳过去露个脸,也好日后乡试出彩。
   天下没有不疼孩子的父母,李家老爷虽然是偏疼书彤,但大多数来说还是担心她是个女儿,又没了娘,对于家中唯一的男丁,日常教导比较严厉,也是对他期望比较大,毕竟将来整个李家都是由这个儿子支撑,人多穷养儿子富养女,儿子不可以娇宠,父子两个大老爷们平日相对也是非常符合时下严父形象的。但对儿子的前程,自然也是关心的,虽然不指望儿子将来封侯拜相,或者进入仕途,但是有了举人进士的身份却是个社会地位的象征,将来才能守住家业,不让人轻视。因此,对于那位友人伸出的邀请橄榄枝,他这个做父亲的也是感激并赞成儿子前去赴约的,这对孩子的将来有好处。书中说,父母在,不远游。李家大哥的出行倒也算不得远游,只是老父尚在病中,自然也是牵挂,后来倒是带着父亲的亲笔信去了。说起来,李父与那位被提起的官员也曾有些交情,当年在京城也是见过几次的。就像我们现在去外面求学工作,老乡总是容易说得上话,要是再去远点出了国门,那么整个中国人都是老乡了。少不得,也提笔写了一封书信,略备薄利,嘱咐儿子几句就让他赴约去了。
   谁也没想到,儿子出去几日,竟然见到女儿和离回了娘家。女儿受了这天大的委屈,虽然自家女儿还劝解了一番,但是李父心中还是有几分不是滋味。如今,女儿日日请安,操心寻医问药,李父心中不忍,为着女儿打算,也是十分配合的,心中估算着儿子的归程,就在这一两天,也就没有派人通知,以免儿子分心。
   书彤回了李家之后,先去与后院女人们打了一段太极,互相了解、消除陌生,增进感情。家中事务自然有大嫂管理,自己的身份本来就不适合插手,因此,一天中,倒有大半的心思花在李父身上。对这个半道上认来的父亲,书彤一直认为是上天对她重生后的恩赐,身边能有个长辈为你唠叨,那就是福气。
   李文清这个父亲对她非常好,她也就认定这是自己的父亲,两辈子加起来,第一次享受到父爱,书彤的激动可想而知,每天里伺候汤药,讲讲笑话,拿些杂事或者书本向父亲请教,看着父亲带着宽厚疼爱的为她讲解些看法,父女两个互相交流,也是相得益彰。李父胸中才华渊博,年轻时候也是去过一些地方的,恰巧书彤也想更加了解这个世界,每日里拿来请教的书籍大多是地理杂记,偶尔才有些文人趣事,李父一一数来,再加上书彤带着后世的眼光那么一讨论,父女两个也是各有所得。李父也曾问及女儿的转变,书彤只推说长大了,自己也想明白了些,闺阁诗词虽然锦绣,到底难免感怀伤神,容易做那起子小儿女的情怀,现在,倒想开阔眼界,女儿家不能走那么些路亲身看看,能从书上看看也能开阔眼界。李父看女儿的样子,是有几分不同以往,那些见解虽然开始的时候因为见识少有些稚嫩青涩,后来日渐谈的多了,有些见地竟是极难得的。李父心里倒是有些放下了,女儿能够长大成熟,岁月虽然给了孩子一些坎坷,但也给了她几分坚韧的心性与人情练达,以后自己不在了,孩子也能坚强些,自己给自己拿些主意,不至于让人轻易谋划了。
   =========
   看到收藏推荐上升了,谢谢亲们的支持!
   
 第二十章 大哥,大哥
   书彤第一次见到这个身体的大哥李子岳,是在李父的院子里,那是回家后第三天的上午,天气还不错,外面的人通报说少爷回来了,正要过来请安。
   李子岳走进院子,直到走进小客厅,见到书彤向他问好,也是淡淡一礼,好像她突然出现在这里也没有什么奇怪的。书彤也是轻轻一笑,随着他进入父亲的卧房。从府门到这里,自己的事情自然会有哪些有心人向他禀报了。
   卧室里的药味很淡,东边的窗子大开着,还有南面八扇儿也用木棱支开了两扇,初夏上午的温暖阳光伴随着院子里的花香懒洋洋的斜洒在地上,很多东西好像也一下子温润舒服起来。李父正坐在床头,旁边儿还放了一本书。看神色,却是好了许多。
   “爹,孩儿回来了。”
   “嗯,回来就好,见过你妹妹了。你们俩都坐下,子岳,此行可有收获?”
   “爹,孩儿到了那里,先与鹏举等好友互相请教,那些也都是有才学的,儿子与他们相处也甚是融洽,第三天,由鹏举引荐,拜会了那位赵大人,蒙他指点一些时弊方向,确实获益良多,有些竟是儿子怎么也想不到的。那位赵大人临别前,也请儿子代他向父亲问安。”
   李文清笑着听儿子讲完,点了点头,说道:“元让(大哥的字),离秋闱还有四个月,你一向读书甚谨,为父也是放心的。依你这些年的积攒,今科若无大事,必然是能中的;现在赵大人也是认识的,对你也是有好处。不过,四书五经自是读书人的根本,但人情练达也是不可忽视,将来真的进了仕途,人情往来却也是大事。这些说来也不算早了,依着你现在的本事和志向,将来也是少不了有个官身,为父也只是早点说一句,有些东西你也是慢慢经历了才能明白的。”说到后来,声音却是有些低缓,官场经验何尝不是李父自己曾经的经历。
   “孩儿谢父亲教诲,必然谨记于心。”
   “嗯,现在记着,以后还要会用,那么为父也算放心了。宦海沉浮,世事易变,你既然要进去的,为父少不得也要为你打算。你妹妹的事,你也是知道了。”
   看着李子岳略一沉吟,轻轻点头,书彤知晓父亲有话要对大哥交待,就提出要去厨房看看药熬好了没。李父也没有阻拦,就让她先出去了。
   “父亲,彤儿这事到底如何,严家是怎么说的?”毕竟是自家妹子,虽然从小不算太亲近,但也容不得外人欺负。
   李父说了自己打探的消息,道明了严家老夫人的态度和女儿女婿和离的始末。
   “严家也欺人太甚,还没怎么着就这样,不就是仗着严仁杰这么个才子、举人老爷,妻子三年无出才纳妾,彤儿嫁过去也才两年,中间除去求学赴试的功夫,也就一年多点,我们家的女儿德容颜工都是好的,竟被他们如此羞辱。爹,儿子必得争这口气,今次必须桂榜得中,妹妹在他们那受的委屈,来日必然奉还。”
   “我们家世代读书出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