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拾回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妙拾回春- 第11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个要求,我就允许他向我妹妹求亲。”
  颜如看了一眼自家弟弟,“请说。”
  “第一,十万两银子作聘礼,成亲后不得索回。”
  “这没问题,明天就送到府上。”
  “不必,”平羽笑了笑,“等第二点和第三点都做到了再说吧。第二点,三年内中举。贵府书香世家,这一点并不算过分吧?”
  颜如咬牙道,“我家六弟无意于官场……”
  平羽挑眉一笑,“那更好,省的我妹妹将来劳心劳力——我只是要他考上举人而已,哪怕是最后一名也行。”
  颜如沉下了脸,“请说第三点。”
  “娶我妹妹之前不得有任何侍妾、通房或其他的相好,若我妹妹四十岁仍然无子,方可纳妾——这个要写文书。”
  “这也太过分了!”颜如恼了,“谁家没有——”
  “大哥!”颜恕突然就拉住了自家大哥,阻止他再说下去。
  “六弟!”
  颜恕定定的看着平羽,“若是这三点我都做到了,你就把温华嫁给我?”
  问这话的时候,温华也急了,她使劲掐了一把平羽,在他身后低声喊着他的名字。
  平羽回头横了她一眼,意思是稍安勿躁,温华只得暂时忍耐。
  “只要你能做到,我就允许你向我妹妹求亲。”
  事情似乎就到此为止了,不料颜如却慢悠悠问道,“只给我们家提了条件,却还未听听我们的要求呢。”
  平羽淡淡一笑,“求亲的又不是我家。”
  “唔,是这样呀,”颜如恍然大悟般捶了一下掌心,“我记得去年的主考好似是我父亲在国子监的同窗哪,过年的时候他还派人来我家送过年礼呢,你说——这可真是巧啊,你也是准备这两年好好读书的吧?需要我和他打声招呼么?”
  在场的人脸色都变了,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平羽脸色凝重,他瞥了瞥颜恕,咬牙切齿的说道,“不知贵府有什么要求?”
  “我家兄弟若是能做到那三条,便由令兄所在万字营的指挥使万素和鸿泉书院山长为媒人,向令妹求亲,你看如何?”
  平羽暗暗后悔自己不该心软,被这狐狸一般的颜家长子弄得骑虎难下,若真是应允了他的要求,自家妹子就不得不嫁,否则大哥的前程堪危,可若是不允,自己的将来便难说了……
  转瞬之间,他脑子里闪过无数个念头,咬牙下了决心——他不做官还可以务农经商,怎么也不能赔掉妹子的一生!
  他摇了摇头,“这不——”
  “就这么定了。”
  这轻飘飘的一句话将他轰的呆住了,猛的转身看向温华,就见她脸上一丝表情也没有,见他看她,抖着嘴角挤出一抹笑容,“三哥,我说,就这么定了。”
  “这不行,我不同意!”平羽气急败坏,“哥哥答应过给你找个好的!”
  “没事,这个也不错。”温华心里难受极了,这件事一步步走到如今,她不是没有责任的,既然是她的事,就不该让家人替她承担后果,大哥付出了那么多才拼到了主簿这么个小官儿,平羽这辈子的指望就在读书上,他不是不能做别的,可是她怎么忍心?
  她见颜恕的脸色更不好了,似乎比刚才更加苍白了,“这不是谁的错,是我不该招惹你,你好好学吧,达成那三个条件,就让人来我家提亲。”
  她淡淡的看着颜如,眼里无喜也无怒,仿佛说的不是自己的事,“这三年里我会在女书院好好读书,将来做一个合格的新娘,不给贵府丢脸。若是令弟又有了别的喜欢的人,就来我家说一声,别让我白熬。”
  她转身朝站在远处的滴珠招了招手,待滴珠跑过来,道,“准备上山,叫他们搬行李。三哥,咱们赶紧吧,别耽误了时辰。”说罢便不再看身后的人,和平羽一起走向山道。
  鸿泉书院今天热闹的很,平羽和温华默默无言,交了束脩,领了号码牌,便去了指定的住宿的地方,这里是砖木结构的房屋,每一间长两丈,宽两丈,屋子十分简陋,两床两桌四张椅子,还有两个脸盆架,连箱子也没有,仅有的一个橱柜还折了一条腿,但墙很白,看得出来是刚刚粉过的,到了这里,温华才发现带的东西还是不够,至少这里应该再有个屏风或者类似的遮挡物,将缺乏的东西记下来,交给同来的秦小巳,让他立即下山去买来。
  待打扫干净,她和滴珠把带来的行李一一放好,坐到床边,拧了拧腰,今天一早就坐车,颠了一路,腰酸背痛的,真是受罪。
  平羽坐在椅子上,默然无语,过了一会儿,他挥挥手让滴珠和明昼出去,随后掩上房门,坐到温华面前。
  “你不该答应……这都是我的错……”
  温华却笑着摇摇头,“三哥,你以为我吃亏了?”
  见平羽不说话,她呵呵笑了两声,“刚才虽然决定的仓促,可是上山的这一路上我也想了,反正早晚都要嫁人,嫁给他也不算不好。你想想,他是个实心眼的,将来总不至于跟我耍滑头欺负我,他家又有势力,对大哥和你都有好处——至少没人敢轻易为难你们,即便他上面有五个哥哥,五个嫂嫂,可只要我老老实实的,便抓不住我什么错,我也不是好欺负的。再说他家若是能满足那三个条件,也算是我高攀了,这一辈子衣食无忧,还有什么别的不满么?”

  一条凉手帕

  平羽呆了一下,垂下了眼睛不知在想些什么,过了一会儿,他突然狠声道,“除非让他考不中举人!”
  温华紧张起来,“你要做什么?”
  “同样是在鸿泉书院,我就不信没有机会……”
  “三哥!”温华惊得站了起来,急步走到门口左右看了看,转过身来压低了声音道,“说什么胡话呢!你……”她一着急就站了起来,可看到平羽的那双盛满了悔恨的眼睛时,突然就说不出话来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喃喃道,“胳膊能拧得过大腿么?真得罪了他们,家里人怎么办……三哥,求你……”
  平羽气息一滞,握紧了拳头,“他们太欺负人了!将来你若真嫁到他家,不知要受多少罪!与其那时候后悔,不如现在……”
  温华大惊,上前捂住他的嘴,低声央求着,“小心隔墙有耳!三哥,你别说了!就是没有我这回事,他家也不会让他一辈子都是白身!再说人家是什么人家?咱们又是什么人家?你……你好好读书吧!将来比他上进,我……也底气足些——”
  平羽狠劲捶了一下桌子,“嘭”的一声响,把温华吓了一跳,滴珠在门外低声问道,“主子?”
  温华按住他的手,翻过来,手掌已经红彤彤的了,她朝门外喊了一声“没事”,便拿帕子裹住他的手轻轻揉了起来,心疼他这副模样,“你至于跟自己过不去么?”
  “……”
  “他家就他家吧,这是命……”温华无奈的一笑,“但愿他过一阵子新鲜劲儿过去了,到时候若是又看上别家的女子,我也就……”
  两人说了会儿话,又把带来的书箱整理了一遍,还去了左右邻舍探访,隔壁的都是新来的学子,年龄相仿,但平羽心里有事,不耐烦和他们周旋,倒是温华和他们聊的不错,左侧隔壁的房间里是陈州来的两位学子,一个姓陈名霜字守岩,另一个姓邵名皑字其均,右手边只住了一个人,是京城本地人士,姓周名贤字子真,平羽的同屋的人至今没有出现,他去找管住宿的先生问了,才知道本来他这边也是要住两个人的,可是那名同屋的学子却临时转到了别的宿舍,这里便空了下来——这样正好,若是这屋里只有平羽一个,那么明昼便有床睡了。
  一会儿该去宿管先生那里打点打点,请他暂时不要再安排人进来了,毕竟这件屋子虽然不算小,可三四个人住终究是挤了点儿——她正这么想着,就见又进来了几个人,不是颜如颜恕兄弟还能是谁?
  看见温华,颜恕一惊,慌得低下了头去,颜如却笑眯眯的,“真是巧,竟然被安排在了一起!”
  这……真的是巧合么?温华无奈的看看平羽,平羽也一脸黑黑的,双拳紧握,手背上的青筋暴起。
  颜如也不待他们答话,自顾自的吩咐人收拾屋子,光是箱笼就抬了六七个进来。温华因为之前曾打算让明昼睡对面的那张床,便把那边也打扫了,这会儿颜如四处看了看,见各处都干干净净的,转过头来朝温华赞许地一笑,“唔,我想他们一定会相处的很好,你说呢?”
  温华机不可见的皱了皱眉,淡淡一笑,“但愿吧。失陪。”
  她带着滴珠找到了那位宿管先生,待他忙完了手头的活儿,上前行礼道,“先生有礼了,不知道颜恕是怎么和我家兄长邓平羽分到一间房间去的?”
  那位宿管先生一听是颜家的熟人,立刻热情了起来,“,颜——颜恕?颜家的那位小公子?”他翻翻手里的本子,“他不是和令兄认识么?正好一个好读书,一个读书好,安排到一起去也不错,不错……山长也说安排的甚佳呢,怎么?你——”
  温华笑了笑,“没什么,只是没想到竟然被分到了一个房间,实在是意外呢,以后我家哥哥在这书院读书,可要麻烦先生了,这是从家乡带回来的一点儿土产,还请笑纳——”她说着,从滴珠手里取过一个书本大小的布包,奉给了宿管先生。
  宿管先生微微一愣,随即了然的笑了笑,指指一旁侍立的书童,示意他收下,眼见着书童把那包沉甸甸的东西送到了隔壁,宿管先生道,“书院有书院的规矩,好在这只是土产,要不然我可要受罚的。”
  温华笑了笑,“不敢,不敢。先生,我家兄长和颜六公子都带着书童,不知……”
  宿管先生翻开账本,皱眉看了一会儿,“要说起来,那屋子的确是有些挤,可是如今各个院子都已经住满了,令兄的房间已经是单间里面最大的了,实在是不好调啊……”
  温华知道这宿管必定是见惯了有钱有势的,并不将她放在眼里,这会儿和颜悦色,不过是看在那包“土产”的份上,来日方长,以后再想法子吧……
  她笑了笑,“那平日里若是想烧个茶水或热热饭菜……”
  “书院里有食堂,可以每月交钱领取膳食,也可租用灶台自做,只是这些都是有时限的,亥时之后寅时之前不得起明火,若是想烧茶水,屋舍外有砖灶,柴炭自备。”说完这句话,因又有来办理住宿的学子,这位宿管先生便又忙了起来,温华告了声“叨扰”便离开了。
  她离开后并没有直接回平羽的房间,而是去书院各处看了一圈,见着看上去好说话的便上前搭搭话,询问询问,查访了半天,大致弄明白了些事儿,在这书院里,若想过得舒服,只要有银子,随你怎么折腾——前提是不违反书院的规定,若是没银子,也好办,顶多过得清苦些,若是读书上进,书院里还有奖励,或者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比如抄抄书一类的斯文活儿,至于刚才宿管先生所说的那些,倒也不能尽信,因为提供给学子们烧茶的灶头是非常有限的,差不多要两间屋舍共用一个灶头,这灶头不仅用来烧茶水,还烧洗澡水,这在夏天还好,毕竟不需要太多的热水,可是到了冬天,有讲究的人可能每隔几日就要洗一次,甚为麻烦,偏偏书院一个月只有一天的休沐,有离家近的便是想回家洗澡也是不能。
  这学院依山势而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