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宝宝不要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只要宝宝不要爹- 第17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齐最精锐的部队全部设在北边,南边因为是山地形成的天然屏障,所以很少驻军。现在的大齐可以说是不堪一击。大齐的精锐部队其实就是彦子青手中的兵马,如今已经被大唐所败,溃不成军,大多成了大唐战俘,大齐再无力抗争,何况彦子青伤重已经不能视事。

  大唐铁骑兵临郢州城下。

  这日早朝,辉煌巍峨的交泰殿上,大齐朝臣垂首肃立,默不作声。大殿正中上龙椅庄严,鎏金夺目,彦如画盛妆华服端坐其后,娇美的面容憔悴,坐在上面皱眉看着殿下群臣。

  、微微抬眸看了出去,殿宇起伏,巍峨雄壮,琼阶御道流光似水,自己是经过了怎样的路才有了这样的心思,有了这样的经历?高高在上的帝宫天阙,似乎俯瞰苍生,却谁知这背后的风雨?这壮丽与繁华是怎样铸就?

  国土沦丧,百官云集,却无人敢出面抗敌,自己这个朝廷、这个女皇就这般命短吗?同样是女人,为何大唐女帝登基得天下就一切顺利,轮到了自己就诸事繁多?

  〃诸位臣工,难道大家都无良策?朕对诸位不薄,此千钧一发之际,何人可以为朕分忧?〃彦如画带着一丝恳切,一丝恼怒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响起。

  诸臣微微抬头,面面相觑,谁也不说话。那个……女皇陛下,不是大家不想,而是大唐铁骑根本就是一个噩梦!

  他们那种无坚不可摧的火器能将所有炸成碎片。而且在昨日,大唐铁骑已经在北门轰炸过一次,那样高厚的城墙都坍塌了,大唐还有什么地方无法进入?

  虽然城已破,但是大唐兵士却在炸毁城墙厚迅速退去,并没有冲进来的意思。城中百姓本有些惴惴不安又有些期盼,还有些害怕,万一大唐女帝对大唐臣民友善,对破国的大齐百姓没有那么好的善心呢?待见到破城不入,却井然有序的退去的大唐兵士,城内的百姓纷纷暗地讨论,或许大唐真如传闻般那样呢。

  ………………………………………………………………………………

  狼有话要说:祝各位亲七夕快乐,早日找到自己的〃贴身侍卫〃,祝福大家,谢谢!
  
57第一部  第四卷  谁主家国天下         118章
  城内百姓只为自己是否能过上太平日子担心,而朝堂内的当政者却在想着如何应付现状。

  这城里城外的状况众臣皆心知肚明,城已破,却始终不攻进城来,大唐女帝是何意,稍稍有点头脑的人便知道。不是大唐不想攻城,也不是大唐怕了城中的守兵,而是人家看准了如今的大齐毫无反手之力,想你主动出降。

  如今包括彦如画这个女帝在内,大齐人不得不承认,大唐之所以能在短短时日有今天的奇迹,并非单单是南郑遗臣的辅助,那英姿飒爽的大唐女帝分明是个用兵治国的奇女子。

  高高在位的大齐女皇与之根本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而今,大唐兵临城下,破城来了个猫戏老鼠,围得你满心惶惶,就是不主动攻击,这样的局面了,还打什么?又拿什么和人家打?

  彦如画看着依旧低头不语的众臣,恨不得冲下御座踹的踹,劈的劈,平时高谈阔论,趾高气扬个个都了不得的样子,如今国难当头,正是用人之际,这些人竟然都成了缩头乌龟?!

  殿中一时静得有些?人,这时忽听外面响起脚步声,意外之声过于突然,众人皆偷眼看去,原来是一个内监急匆匆跑了进来。只见他一直跑进殿来,〃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颤声禀报道:〃启禀陛……陛下,贤王殿下到!〃

  什么?贤王?!彦如画猛然抬头,眼中满是震惊,微微张着嘴,一时既忘了答话,也不记得怒斥内监早朝擅自闯进来的死罪。众臣也皆尽回身,贤王早以叛国潜逃为名公布于众,如今竟然回来了?!

  彦如画就这样直愣愣地看着殿门开处,不发一言,直到看到李政的身影出现在殿门处。贤王一身常服,缓带青衫,踏玉阶翩然而来。

  千算万算都没有算到李政会突然出现,而且在自己没有宣召的情况下大摇大摆地进了交泰殿,彦如画心中隐隐觉得不些不妙,待看到贤王面淡如水的表情时,彦如画心里更是猛然一沉,他气定神闲而来,可是有准备?看来……大事不好!

  彦如画心里激烈地挣扎纠结,而殿中群臣心中也迅速转着念头,贤王虽在内斗中失败,却是大齐名正言顺的皇亲国戚,如今危急关头回来,可是打算卷土重来?众臣想着,不由有惊有喜更有忧。

  李政走进来,淡淡扫了一眼群臣,负手立于阶前,往殿上看去,有些慵懒的目光对上彦如画有些慌乱的微眯凤眸。眉梢一挑,随即现出几分挑衅的味道,唇边涌起一抹淡淡的笑意,愈发不恭。
  微微定了心神,彦如画平复心中的不安,皱眉沉声问道:〃王爷叛国潜逃,如今还敢回来?朕究竟是该佩服王爷的胆识,还是该嘲笑王爷的愚蠢?如今,竟敢不召擅入朝堂,入殿不拜,又是何意?〃

  〃本王是否叛国潜逃,太后心知肚明,〃李政面色淡淡,冷笑一声朗声说道:〃本王上拜天地君父,下拜君子豪杰,请问太后是要本王行国礼还是家礼?〃

  贤王李政突然现身大殿已让彦如画心慌不已,自己荣登帝位已是天下皆知,如今,他竟有持无恐地反驳一国之君。彦如画心里冷了一半,再看群臣已各自交头接耳低低议论,想着自己的颜面有些挂不住,不由顿了一下,厉声呵斥道:〃朕登大宝,即为大齐之君,你贵为一国王爷,竟视若无睹,该当何罪?究竟想要如何?〃

  李政闻言低头一笑,随即抬头悠然看了彦如画一眼,拱手道:〃若是太后,便为本王皇嫂,本王理应礼敬之。无奈,太后夺位,逐我大齐幼君,本王眼中,则为十恶不赦之人,本王还要行礼?〃

  彦如画气得一手按住宝座两边的扶手。只是,贤王李政的从容不迫,让她益发觉得有异,微抬眼眸,不偏不倚迎上李政微眯的双目。电光火石之间,两道目光交于?那,火药味瞬间弥漫在殿内……

  唇角始终噙着一抹淡笑,惯常微眯的双眼却忽然精光暴现,犀利的视线与彦如画直直对视。众臣皆有些心惊,同时都明白,想尽方法逃离大齐的贤王忽然出现于交泰殿,必然是哪里出了新的情况。左思右想,众人心下明了,这皇城内恐怕已是剑拔弩张。

  殿内的气氛愈发紧张,众臣提心吊胆地肃立着,彦如画睁着眼睛,死死地盯引导李政,突然拂案而起,厉声喝道:〃殿前侍卫,将口出叛逆的李政给朕绑了!〃

  话音刚落,数十名御林军迅速冲进大殿,将李政团团包围了起来,剑甲撞击声中,群臣连忙向后躲避。

  李政微微摇头,淡淡轻笑,冷哼一声道:〃彦如画,都到了这般时候,你还不回头?这样蠢笨,如何做得了这一国之君?〃

  淡笑风雅,对刀剑林立视若无睹,李政傲然而立。

  〃李政,你好大的胆子!竟然直呼朕的名讳!〃彦如画火冒三丈,一声怒喝:〃还愣着干什么?给朕拿下!〃

  李政依然淡笑,抬手轻轻击掌,似不屑似好笑地看着彦如画:〃本王既然敢来,便有敢来的道理,来人!〃一声低喊,一队御林军装扮的兵士应声而动,急速闯入大殿,随着一声声〃蹭〃响,刀剑出鞘,列队整齐地踏上龙阶,迅速包围了御座。

  刀光剑影下,殿内诸臣猝缝变故,个个胆战心惊,不及反抗,片刻之间被进来的军士控制。少了护国的彦子青,且事出突然,大齐女皇彦如画顿时面色苍白,按住宝座上的手微微发抖,既惊且恐地喝道:〃李政!你好大的胆子,你竟敢以下犯上,兴兵作乱?〃

  唇边一抹冷笑,对于彦如画所说,李政似没有听到一般径自转身,看向甲胄加身进来的几员忠于大齐的将领,对众臣道:〃现在半壁江山已经沦亡,大唐兵临城下,大齐有国灭之险!本王幸得军中诸将及忠君良民之助,现在已加派兵力,誓守郢州!本王即刻辅助幼主重为君王,众位大人,忠君为国者请与本王同心协力;弃之而去者,本王也不勉强。〃

  殿下众臣面面相觑,事已至此,还有何话要说?李政说完,看了看众人,见并无人出来讲话,便扭头对着兵士命令道:〃来人,请太后回凤仪宫,请幼主重掌大齐!〃

  〃李政,你竟然目无王法,以下犯上……〃彦如画全身气得瑟瑟发抖,指着李政破口大?。李政冷哼一声,并不理会,几名兵士俯身称〃喏〃,将怒?不休的彦如画请了出去,软禁在凤仪宫,派人严加看守。而大齐年仅四岁的大王在侍女的抱持下重新登基,并发诏书于天下。

  站在殿前,李政心绪难宁,大齐是自己的故土,不堪回首的过往,在经历了九死一生之后,终于自己又回来了。冒着刀光剑影前往军中大营,知彦子青重伤将死,而他手下的大齐将领被剥夺权利已久。彦子青无法领兵,下面的将领便如无头苍蝇一般原地打转毫无办法,一路惊涛骇浪而来,唯一的念头,但是想重新撑起这如画江山。

  低低叹了口气,李政有些无奈,自己不是不知道国势糜烂,不是不明白幼主难以支撑朝局,被人说迂腐也罢,固执也罢,可是自己终究是大齐的贤王,不尽力又能怎样?

  城外,旌旗招展,刀剑林立,那个容颜如花的女子和她无坚不摧的铁骑破城静候,等着大齐的当政者出城俯首。或许她还不知大齐巨变,或许她是真的不想伤了城中百姓,但任何的理由都无法阻挡她吞噬大齐的决心。为了她差点一命呜呼的孩子,为了水军比试中被恶意溺死的生命,她绝对不会就此停手……

  只是,她眼中的轻颦浅笑,早已成为自己此生难忘难解的谜,红尘万丈,情深不悔,到底有没有什么意义?美人一笑,江山如画,到底孰重孰轻?
  殿堂之上,李政微闭了双眼,为何偏偏她是大唐的女帝?为何让自己心动的偏偏是她?

  郢州城外的萨云萝稳坐军帐,看着线报送来的消息,微微垂眸,淡淡轻叹。没想到大齐政局瞬间天翻地覆,没想到彦如画转眼成囚,更没想到自己竟真要和李政沙场上刀兵想见。

  那个书画双绝的才子,那个优雅的俊美男子,竟有这样的气魄,在自己的铁骑面前,誓不低头护国尽忠。一丝悲悯从桃花眼中滑过,悠悠荡荡,逐渐凝聚,终成一片幽深,云袖挥落,一声令下:〃令大军再炸城墙。〃帐中将领齐声应命,随即行礼而去。

  天边满月,洒照关河,千里同辉。

  李政站在城头上,俯视而看,眼中一片迷茫。旌旗招展,猎猎迎风,身旁是守城的将士,眼下是又一次被大唐军炸毁的城墙,黑洞洞张开着大嘴,一杆破碎的旗帜在风中哀伤地摇动。

  大唐军依旧只炸城墙,不发动总攻,因着大唐女帝声名在外,城中百姓的心中倒是暂时有些放心大唐女帝就算为了名誉也绝不会扰民伤人吧。但城墙已多处破损,却始终不曾攻城,这其中的意味连城里的百姓也渐渐明白。

  但是,贤王突然归来,似乎在有意无意地打破原有的局势。接下来将会发生何事,谁也不敢妄下结论,唯一能做的就是静观其变。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百姓想要的,只是卑微的和平的生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