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超级书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超级书院- 第31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二人齐声回答到。

    不多时,五个工匠进修班的学生,就来到了试验田这边。

    “师尊,这就是你所说的棉花?”黄英好奇的看着田里的棉花。

    “是的,眼看如今已经到了收割的日子,种子你们给他们留着,棉花你们拿来试验。不过要如何把棉籽在棉花里面脱离出来,这就要看你们的手段了。”谢信微笑着说到。

    “这个先不说,我等得先看过才能确定。”黄英认真的回答到。

    “好的!杨斌,让你找的老农找来了没有?”谢信抬头问到。

    “没问题,随时都可以收割!”杨斌应了声。

    说到底,试验田的主要劳动力,还是雇佣的那些老农,而所谓的试验田,其实也是他们家的土地,不过被谢信高价租用而已。

    “那就开始吧,收割一两斤棉花给工匠进修班的,让他们好好看看。”谢信笑吟吟的说到。

    很快,老农们便开始动手,不多时三斤棉花就放到了黄英他(她)们的面前,任由他们去摆弄。

    十分钟后

    “有什么发现了没有?”谢信试探着问到。

    “里面的棉籽很多,而且分布在棉花各个位置,要脱离出来可不容易。”黄英摇了摇头。

    “也没有要求你们立刻制造出来,毕竟你们还是一群学生。你们需要做的,是把这些棉花,拿去华夏科技院,那边我已经事先安排好了研究者和一些熟练工匠,仔细攻破这项技术,而你们需要的,是多跟在他们身边听,适当打打下手,争取早日可以独当一面。”谢信亲切的说到。

    “没问题!”黄英认真的点了点头。

    他们其实都知道,谢信擅长的是经济学,其他各个项目虽然都有涉猎,但那也是半桶水的程度。

    不过这不要紧,最重要的不是老师到底懂不懂,而是能不能正确的指引自己学习的方向。而谢信至少可以看出每个学生在哪一方面有所不足,然后制定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出来,剩下的也就是学生们自己的积极性了。

    若是自己本来就不喜欢学习,那就算孔圣人在世也没用了。

第356章 因材施教特立独行(完)

    不知不觉,公元205年,农历乙酉年,已经悄然而至。

    “越村长,您真的要离我等而去?”耶鲁来到越兮的面前问到。

    此刻夜已深,越兮本打算趁夜带着自己新娶的夷人妻子诗诗(汉名,出自越兮的手笔。),在大家都不知道的情况下离开。

    然而,还没有走多远,耶鲁就出现了,显然他知道了这件事。

    “对我而言,让你们回归华夏的怀抱,是我的一项任务。如今任务已经达成了,我也该回去,然后去继续下一个任务了。”越兮温和的说到。

    “那,我可以追随着你一起前去吗?”耶鲁迟疑了一下问到。

    “这个”越兮犹豫了。

    “我不求什么荣华富贵,我只愿意当您的奴仆。你去到那里,我就跟到哪里,有敌人,我会为你冲锋陷阵;有刀剑砍来,我会用我的身躯为你抵挡!”耶鲁单膝跪了下来。

    “咯咯耶鲁大哥,你的话,感觉就像是妙龄少女向爱人表白一般。”越兮的身边,一个虽然身穿汉服,但依然可以看出是夷人的小姑娘嬉笑着说到。

    “诗诗!”越兮嗔了一句。

    “好好,我不说就是了。”诗诗吐了吐香舌,幸福的倚靠在越兮的身边。

    而她的肚子,已经是微微隆起

    “话说,你也挺放的开的啊,都还没有成亲呢,就直接不担心回到老家,越老夫子怪罪于你?”一个声音戏谑的说到。

    “谁!”耶鲁拔出腰间的短刀,警惕的顶着来人。

    “回去之后,我自然会和老爷子请罪!”越兮拦住了耶鲁,不屑的说到。

    “村长,您认识他?”耶鲁试探着问到。

    “他就是我的老师!”越兮没好气的说到。

    刚说完,谢信却是已经来到了他们的面前,笑吟吟的说到:“我这是来接你回去了,怎么样,你是打算继续留在这里呢?还是跟我回去?”

    “虽然舍不得,但我若是因此而抹杀掉我的志向,那我就太对不起自己,和对我满怀期待的老爹了。”越兮认真的回答到。

    “那好,你收拾一下,跟我回去便是。”谢信拿出了法器之后回头说到。

    “这位尊敬的大人,我是村长麾下最忠实的仆人耶鲁。此番大人回去,我可否跟着他一起回去?”耶鲁单膝跪在了谢信面前请求到。

    “哦?你不是以前他最得力的手下吗?什么时候,身份转换成他的仆人了?”谢信询问到。

    “我是自愿成为他的奴仆的”耶鲁诚恳的回答到。

    “他说的是真的?”谢信眉头一挑,看向一旁的越兮。

    “我打算让他拜入华夏书院就读一段时间,无需您亲自收徒,只需让他按照正常途径入学,不知道可否?”越兮询问到。

    “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谢信好奇的问到。

    “他的学习能力不错,虽然今年已经十七岁了才启蒙有点晚,但我相信以他的资质,是能够迅速赶上来的。

    当然要说本质原因,其实是他我已经用惯了,若是可以,我希望他可以成为我麾下特种部队的第一个队长。而我,也打算以越家少主的身份,重点培养这个人才。”越兮认真的回答到。

    “原来如此,那我问你,你愿意到我华夏书院就读个两年速成班吗?”谢信转头看向耶鲁。

    “速成班是什么?”耶鲁疑惑的问到。

    “具体来说,名字叫做‘军官速成培训班’。根据名字来看,就是在两年的时间里,让你尽最大的速度,学习一切有关军官所需的知识,然后迅速毕业的一个班级。

    你若是想要当他的仆人,那必须要参加这样的速成班。因为若是单纯的武力,你甚至连进入他麾下的资格都没有。”谢信笑着说到。

    “那我要入就读那个‘速成班’!”耶鲁坚定的说到。

    “那就好,东西收拾一下,跟我走吧!”谢信点头说到。

    只是耶鲁担心谢信骗他,死活不肯离去,只说自己孤家寡人,日常用度什么的,到时候在课余出点力气赚取便是了,还问谢信收不收杂役。

    谢信被他逗笑了,也就点头收下了他这个杂役。

    很快,四人就骑上了飞行法器,迅速朝着北方飞去。

    第一次搭乘这个法器的诗诗和耶鲁,就显得非常拘谨,双手死死握住飞舟的边沿,生怕一不小心会掉下去一般。

    他们却是不知道,这飞舟外围会有一层结界,不仅可以挡风驱寒,而且还有防止他们掉出去的功能。不过看着他们那有趣的样子,谢信自然不会去提醒。

    “嗯?师尊,我们已经过了南阳了吧?”越兮时刻注意着下面,于是随口问了句。

    “没错,如今我们要先去一趟临淄越家,然后我给你一个月的假期,不仅学着把那乡下味去除,而且还要想办法把你们的婚事给办妥当然,还有耶鲁的入籍手续什么的。”谢信笑着说到。

    “啊!还得回去?”越兮知道了真相,反而有点踟蹰了。

    “你想想啊,诗诗有了你的骨肉,但是你们名不正言不顺的,你打算就这样让她和你未来的孩子,一点名分都没有?”谢信眉头一挑。

    “当然不会!”越兮玩命的摇着头。

    “所以,该办的事情必须要办好,否则你这个不负责任的弟子,我踢出门下。”谢信严肃的说到。

    “弟子不敢!”越兮诚惶诚恐的回答到。

    “反正一个月的时间,给我好好把事情操办妥当。一个月后,我会带你回华夏书院,到时候你就可以接受毕业考了。而那个时候也刚好是新生入学仪式,让耶鲁也顺便办妥入学的相关手续就是了。”谢信笑着说到。

    不多时,谢信已经带着越兮回到了越家。

    然后不多时,越家的家门之中,传来了越老夫子的惊天咆哮

    同一时间,华夏书院之中。

    “恭喜你们!”谢信看着下首处的十多人,笑吟吟的说到。

    “师尊,你确定我们真的够资格了?”十多个年纪大概在十几岁左右的少年,激动的询问到。

    “你们够不够资格,我自然是知道的。”谢信笑吟吟的说到。

    查看虽然不能随时随地使用,但通过学生系统,他自然还是可以看出,那些已经拜在他门下的学生们的属性的。

    正因为这样,他才会断定,眼前的十多个来自各系的学生,可以进阶了。

    其中有两人将在启蒙班进入进阶班,而剩下的八人,将进入毕业班就读。

    最多一到两年,或许又将有八名毕业生,在自己的名下毕业,在华夏这个国度之中,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实力。

第357章 商议共治华夏军校

    许昌,朝堂之上。

    刘协充当傀儡多年,此刻端坐在龙椅之上,看着下首处的文武,心中早已淡然无比。

    早些时候,他还在为自己的哥哥打下偌大的地盘而高兴。结果那熟悉的哥哥,却突然成为了一个外人,而他的地盘也和大汉扯不上什么关系了。

    纵观华夏大地,已经没有一块地方是大汉的领土,完全被公孙家、曹家和谢家所占据,而他这个所谓的大汉皇帝,已经可有可无了。

    之所以没有被废掉,在刘协看来,或许是因为三家之间还有矛盾,还需要‘大汉’这块遮羞布,因此他才被保留了下来。

    在他的左侧偏下面的地方,曹操作为大汉丞相,正端坐在下面听政。而下首处的文武官员,正就曹操地盘的军事、政治情况进行汇报。

    对于这些名义是汉臣,实际却是曹家家臣的臣子们,他们的汇报刘协本来没有兴趣倾听。但是他毕竟端坐在最上面,所以该听的还是听了不少。

    一开始没在意,但是听着听着就有点郁闷了。

    武官们谈论的都是领地内治安管理问题,却是一点都没有牵扯到对外的。

    或许也可以认为是曹操东征西讨,需要休养生息了。但是对方也完全没有动作,这就不太科学了。要知道,无论公孙胜还是谢辩,都有足够的军事实力,就算不直接攻打曹军,边境骚扰总可以吧?

    但是奇怪的是,边境一点动静都没有

    “公孙氏、谢氏可有什么动静?”刘协身为帝皇,还是有问话的权力的。

    “陛下或许不知,自孙氏灭亡之后,华夏大地应该已经不会再出现内战了。”荀彧出列回答到。

    “何解?”刘协继续询问。

    “这个”荀彧看了看曹操。

    曹操见状,苦笑着起身回头汇报到:“臣这里,有来自华夏书院谢信的书信,陛下尽管一观,便知为何了!”

    说完,在案台翻出一封书信,委托中官递了上去。

    刘协对于这封书信的内容,还是很感兴趣的。所以待中官带着书信上来,却是立刻拿了过来。

    只是一看标题,却是立刻吓得双手一抖,书信立刻掉落在地。

    无他,因为书信的标题,赫然写着“三家共治天下议案”几个大字。

    大汉,要没了

    刘协顿时万念俱灰。

    “陛下,不应只看标题,应仔细观看此信,届时或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