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陵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风陵梦- 第1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郭襄过去笑道:“大叔,给我一个金刚酥。”买后后,掰下一下块,给杨斜说道:“杨哥哥尝尝。”杨斜咬下一口,可没郭襄说了哪么酥口易化,还是很费力的,吃起来普普通通,有点甜味,郭襄笑道:“怎么样,好吃不?”杨斜摇摇头,说道:“还真不怎么样,你还专程跟我跑怎么远来买。”

郭襄掰下一块,说道:“这家做的最好吃了。”

杨斜问道:“就这个?是襄阳的名吃。不怎么样呢。”

郭襄嘻嘻一笑,把水递给他,说道:“你吃完手上那点,喝口水,晚上就可以不用吃饭了。”

杨斜问道:“这个?就怎么点?”

郭襄点点头说道:“我爹爹也不过能吃半个而已,我们襄阳打仗的时候,没粮食了,都带这个当干粮,方便还管饱。”

杨斜笑着说道:“这就是你刚说,师姐耶律大哥分而食之的东西?”

郭襄点头应道:“是啊,有时候爹爹和娘还要谦让,总想让对方多吃点。”

杨斜看着郭襄手上还有半块,说道:“如果现在没吃的,我肯定告诉你我吃饱了。”

郭襄看着杨斜应道道:“我也是。”却看着杨斜忽然一笑。感觉得不对,秀丽的脸上忽然红晕而起,啐道:“不跟你这不正经的师兄说了。”

杨斜把手上的那点吃下去,到也隐隐觉得,这点比刚才那点好吃多了。当真是甜到嘴里,化在心里。

第十二章 宿雨初踏江湖道

 两人吃完东西,在街上漫步许久,杨斜对郭襄说道:“我们俩去城楼上转转可好?”

郭襄应道:“那自然好,不过现在快酉时了,我们得快点,不然一会玩迟了回家爹爹又要审我们哩。”

杨斜说道:“现在姨夫说不准就在城楼上,到去撞撞运气,让他看到我们,也就不会问了。”

时已近秋,襄阳北靠秦岭,俯视江汉平原,一年四季,春秋分明,郭襄和杨斜看着不少士卒不断的搓着双手取暖,想是盔重而不耐寒,而郭靖一个人独立城楼,不知道在看些什么,深秋徐风,吹的他毡帽上的红穗飘扬,身上披风旋起。郭襄喊道:“爹爹。”郭靖看着他俩上得城楼,说道:“你们俩今天跑那里去了,说是去练功,也没见着人。”

杨斜答道:“和师妹去看了会书,然后出去走了走。”

郭襄问道:“爹爹,你在看什么呢?”

郭靖指着远方说道:“在看这大好河山。”

杨斜说道:“就是这江山太好,才会招人惦记。”

郭靖笑着说道:“所以才要我们这些热血男儿来保家为国。守护着大宋江山。”

杨斜应道:“保家义不容辞,为国就算了,这朝廷,不保这罢。”

郭靖正色说道:“虽说朝廷昏庸,皇上无能,但是我们都是大宋的子民,当学岳元帅一样,为国为民。”

郭襄点点头,说道:“对啊。杨哥哥,要和爹爹一样,为国为民,做个大英雄。”

郭靖笑着摸摸小女儿的头,对杨斜说道:“斜儿,你聪明胜我百倍,我见怎么多小辈中,只有一人或在你之上。当年我初遇你姨娘时,什么都不懂,她教我说‘国有道,不变塞焉,强者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者矫’,你自小读书,自然知道这个道理,我盼望你学诸葛亮,岳武穆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是大英雄大豪杰。而别和范蠡,陈希夷那样忧世而袖手高卧,大非仁人侠士的行径。”

杨斜听后点了点头,却不发一语,郭襄侧过头看着他,问道:“杨哥哥,你怎么啦?”

杨斜对着她一笑,说道:“没事”接着开口道:“姨夫,我还有点事没想明白。”

郭靖解下风衣,披在郭襄身上,说道:“有什么不明白的,说出来我们一起想想。”边说用双手握着郭襄的手,对着女儿笑道:“天冷了,这风大,下次在上来,多穿点衣服,看你冷的。”郭襄吐吐舌头,点点头。

杨斜问道:“姨夫,家国天下,如果让你选,是家为先还是国为先?”

郭靖说道:“国既是家,何来分别?”

杨斜说道:“为何没有分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家都不要了,如何去治国平天下。”

郭靖郑重的说道:“斜儿,这你是误了,你要知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国之不国,何来小家之家。”转身说道:“我自小生于蒙古,见惯了蒙古的屠城,见多了那破城之后孤儿寡妇的泪水,我曾经也不懂到底什么是是非善恶,当年蒙古南侵,丘道长说应当早通知朝廷依做防备,可是我就想过,通知了那有什么好处,还不是打的双方尸骨如山,家破人亡,直到在华山上看到我恩师七公责问裘千仞,才真正懂了什么是大是大非。我郭靖决不忠于他赵宋朝廷,他害的我父母,杨叔父家破人亡,但是一旦襄阳失守,蒙古军必当横扫中原,到时候要死多少我大宋子民,我对这襄阳城的心血,难道是为了成全自己一个”大侠“的名声。还不为了能尽自己的力,去保护大宋百姓不受战苦。”

杨斜听耸然动容,心中汹涌澎湃,当下答道:“姨夫,我懂了,止战为民,你守襄阳就是为了止战为民,不管以后我怎么去想,但是你这番话,我一定牢记在心。”

郭靖欣慰的拍拍他,说道:“等修文和敦儒带着孙时和他兄弟看完城楼,我们一起回去。”

郭襄点点头,对着郭靖说道:“我刚带着杨哥哥去吃金刚酥呢,告诉他可好吃了,谁知道他就一口咬下去,当时看到眉毛都邹起来了。”

郭靖哈哈大笑说道:“你啊,就是淘气,金刚酥那能一口吃,不噎着他。”

郭襄在旁边咯咯直笑,杨斜问道:“姨夫,这金刚酥是谁弄出来的,怎么一点就能管饱。”

郭靖说道:“这你可难住我了,我可不知道怎么能管饱。”郭襄抢着说道:“杨哥哥,我可知道怎么来的,你想不想听啊。”

杨斜站她面前大礼作揖,说道:“肯请郭大儒指点。”

郭襄嘻嘻一笑,说道:“是当年孔明先生进四川的时候研制出来,带去给士兵做干粮的。”

杨斜问道:“那是诸葛亮做的?还是早有了。”

郭襄眨眨眼,想了下说道:“那我可不知道,总之我问了不少人,他们都说是诸葛亮那个时候带出来的。”

杨斜打趣她说道:“那我们多买点,去江南卖,就说是郭二小姐弄出来的,几百年后,你也青史留名了。”

郭襄嗔道:“去去,你就会想这些,要留名多为百姓做好事,当个大英雄就自然有名了。”

“郭姑娘说的不错。”话音刚落,只听后面一声赞叹,杨斜回头一看,武修文武敦儒带着朱孙时和王剑民从东墙走来。郭襄笑道:“王大哥说笑了,我只是随便一说而已。”

王剑民笑道:“郭姑娘谦虚了,说的很有道理,青史留名,自然要轰轰烈烈了。”

杨斜心里泛起一股难受的感觉,想到:“这个人烦的让人讨厌,不断的对着师妹说这好话,看着我就生气,得想办法让你离我师妹远点。”开口说道:“王少侠文武全才,自然以后要青史留名了。”

王剑民笑道:“杨兄弟过谦了,杨兄弟自幼得遇名师,我自然是比不上了。”

郭襄应道:“干什么哪么客气,以后都是师兄弟的。”

王剑民笑道:“郭姑娘说的是,杨兄弟以后我们俩就哪么见外了。”

杨斜笑道:“王大哥说的对,兄弟资质愚钝,以后什么有什么东西不懂,还望大哥赐教。”

王剑民说道:“杨兄弟自幼跟名师学习,郭姑娘聪慧机灵,你们都不懂,我那里知道。”

杨斜说道:“王大哥客气了。”

郭靖进楼去换下盔甲,出来看一群小辈在谈笑,走过去说道:“边走边聊,天都黑了,我们也回了。”

郭襄轻声问杨斜说道:“杨哥哥,为什么你和王大哥才见面,关系就不太好呢?”

杨斜伸手帮她把披风裹住,笑道:“没什么。”

王剑民笑道:“郭姑娘和杨兄弟在低声说什么呢?”

杨斜笑道:“说几句体己话,让王大哥见笑了。”

郭襄打了他一下,杨斜躲开,一下打空,开口嗔道:“你又来闹我。”

杨斜伸手在她面前,说道:“我错了,请郭二小姐惩罚。”郭襄一下打在他手上,言道:“不许在淘气了。”杨斜听着话,不禁笑道:“听郭女侠的话。”

王剑民看了他们一眼说道:“敢问杨兄弟,今日我读书,却看到孟夫子说: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不知道和解,望杨兄弟指教。”

郭襄说道:“看看,王大哥说你在呢。”

杨斜哈哈一笑,看王剑民脸色忽变,忙道:“王大哥别误会,只是我忽然想起师公没事写的一句俗诗。不免笑起来了。”

王剑民一听,脸色一变,冷声道:“到要请教黄岛主写的名句。”

杨斜清清嗓子吟道:“乞丐缘何有二妻,邻家焉得许多鸡,当时上有周天子,何时纷纷说魏齐。”

郭襄听的噗一声笑出来,打笑道:“杨哥哥,那有你这样说圣人的,还顶着外公的名头,瞧他下次知道不打你。

王剑民却是哼一声不说话。杨斜看着王剑民笑道:“王大哥肯定是饱读圣贤书,这样的名句岂有不知道之理,不像我师公不在身边,姨夫姨娘忙有国事,到是读书甚多不解,也想请教王大哥。”

王剑民抬手说道:“不敢。”

郭襄奇怪的望着杨斜,他们几个读书写字都是黄蓉亲自教的,怎么会有不懂的,却看杨斜悠悠说道:“敢问王大哥:他人有心,予忖度之。何意?”

王剑民怒道:“你。”

郭襄心中当下清明,懂了两个关系为何不太好,径自下楼,也不理二人。走了几步,忽然转身道:“杨哥哥,快走啊,爹爹走远了。”杨斜大喜,说道:“就来。”

王剑民缠声喊道:“郭姑娘。”

郭襄头一回,对着他笑道:“今早上我和杨哥哥读书,读到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的句子觉得诗仙名句,不外如此,王大哥觉得呢?”说完便自于杨斜回家而去。

王剑民抬头看天,喃喃道:“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唇语轻声,不停的在诵这句诗。

武敦儒奇怪道:“三弟,他们说的什么东西?”

朱孙时道:“你说他们三个?”

武敦儒点头应道:“自然是他们三个,小时候师娘教我们读书,我和芙妹到都读不太进去。刚听他们说的似乎都是书本的东西。”

朱孙时看了王剑民一眼,解释道:“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是孟夫子说的,上面一句是男女授受不亲;礼也;二弟是看杨师弟跟郭姑娘他们俩似乎走的近了点。”

武敦儒笑道:“他俩自小一起长大,从来都这样的,今日还好的,以前他们俩什么偷着一个房里喝酒,没事两个人拆兰花抚穴手的时候。都要比这个淘气多了。”

朱孙时看着王剑民听着这话,身子明显一晃,不禁为二弟感动难过,武敦儒接着说道:“那杨师弟说的什么呢?”

王剑民插口说道:“没什么,就是说我们俩自小这样而已。”

武敦儒一笑,不在意的说道:“王贤弟,我师妹和杨师弟自小在一起,那感情自然深些,你也不必在意。”

王剑民点点头,武敦儒说道:“那我们走吧,师娘在家等着了呢。”说完扯着三人一起回家

两人走在路上,杨斜问道:“襄儿还冷嘛?”

郭襄摇摇头,开口说道:“杨哥哥,你干什么说哪么重的话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