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红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挽红颜- 第1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承乾宫里恒冲细细分辨,在书案的右侧熏炉闻到了一丝异味,综合紫衣述说和得病宫女的症状,顿时吓出了一身冷汗,这是冰魄之毒,锦衣卫曾送过一份资料:此毒无色,味道极淡几不可闻,可以夺人命于无形之中,由朱兹国的一个邪教秘密制出,因为原料极难培育,故居为奇货,高价售卖,用来筹措钱财,以图东山再起。高青和紫衣听后不约而同地想到十天前来过西次间的薛如瑶以及她那场莫名之热,那四个宫女正是近十日在西次间值侍的,那么贵妃……,恒冲也想到了这个房间的女主人,三人同时变色,高青顾不得是佳节了,立刻动用紧急时才可放出的信号,其实宣德帝正在巷子里,一见信号,知有急变,令柳闯继续搜查,先行回到承乾宫,高青见只有宣德帝一人,偷偷一问,才知他们离去后发生了变故,他错愕万分。宣德帝听了三人奏报,脸色阴沉,令西门一笑带虎贲卫在城中大索,令高青迅速和锦衣卫会合潜入薛家严刑逼供,令恒冲审问刺客主使者谁,语气寒厉,句句透着杀气,众人都为那些不知死活的人哀悼,他们惹得一头猛虎凶性大发。

望着夜空,“西门,你快找到贵妃娘娘吧,”高青祈祷,“也许只有她还能拦住官家的杀气,如果晚了,贵妃有什么差池……”他打了个寒噤,不敢再想象下去,天子之怒,不是流血十里就能宣泄的。

一名龙旗尉过来,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高青哼了声“找死,把他关起来。”原来是洪达在金水桥下探头探脑被逮住了。

高青写好了字卷,亲手放出夜鸽,鸽子在半空盘旋两周,咕的一声飞入黑暗之中,刚想抬步,就见恒冲大步流星迎面走来,平时有点娃娃笑的他显得杀气腾腾,高青一凛,恒冲走到他身边,低声地说了一个字:“周”。

尽管心中已有所料,高青还是一沉,一个贵妃,竟牵涉出周、薛两家,他摇头,不明白为何竟有如此愚蠢的行动,利欲熏昏了他们的双眼,竟迫不及待地自掘坟墓。官家早有心打压几个碍事的豪门世家,可今日之势,想必不单是打压这么简单了,薛家是灭顶之灾了,周家呢,一向为官家深恶痛绝,能容与京师多少还念了几分亲情,可这回周家是在劫难逃了,于公于私,官家都不会轻易罢休,可周家毕竟是官家的母族,若真是血溅五步,,还是有违孝道、有损圣德的。惟有期盼贵妃能安然回宫,或许官家会转移部分注意力,暂缓之下还有回旋的余地,否则龙颜盛怒后果不堪设想。

“她为什么要那么做?”恒冲走到承乾殿前,今夜之前他从未踏足内殿,“三千宠爱,还不够吗?”

高青瞪了他一眼“别胡说,你嫌里头还不够肃杀?”往里走进,高青叹息,他平时略有察觉贵妃独处时总有一层厚厚的忧郁,可他以为一个女子纵有千万种的不情愿,在官家如此的爱宠下应该心意辗转了,那是亘古未有的恩宠啊,却还会有这么出乎意料的举动,六宫宠爱集于一身,一旦有皇子,后位非她莫属啊,这样的隆恩浩荡,换作其他妃嫔早就感激涕零了,可这位娘娘偏生不是寻常女子,官家已动了情,而她还在云里雾里。

耳房内鸦雀无声,恒冲朝跪着的紫衣诸人瞥过同情,两人躬身施礼,垂手侍立,静寂中无人作声。高青突然又担心起来,现在官家对贵妃到底如何处置,万一他的怒火撒向贵妃,娇弱如贵妃她能挡得住吗?

“胜业坊主使的?”宣德帝冷冷地问,又像是肯定。

周氏家族气焰嚣张时占据了胜业坊大半的地产,现在还居住着。

“是,周文元的主谋。”

“很好,”宣德帝轻柔地说,“高青,谋刺帝皇,罪有可恕吗?”

高青跪下,垂头不敢回答,官家的怒火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这是灭族啊,冷汗立即湿了他一身,他只有在官家亲政之前目睹过一二次这样的暴怒烈火。

一道流星闪过,屋内的人都是一震,一只夜鸽咕咕,高青顾不得礼仪,一跃而起,一闪之间已捧着夜鸽回来,从鸽脚下解下一极小的竹节,抽出字卷,跪奉宣德帝,宣德帝展开,上写:人已找到,毒发晕厥,请旨。

宣德帝看到晕厥二字,心中疼痛,腾地站起,喝了声“请什么旨,送到……”承乾宫三字刚要出口,突觉帝皇的威仪荡然无存,又改口,“送到宫人……”这最后的“斜”字无论如何也说不出来,宫人斜是囚禁获罪的妃嫔和宫人之所,暗无天日,他怎舍得把未语送进去,那是他心爱的,一时脸色铁青,高青却悄悄松了一口气,递上台阶,“官家,娘娘可病着呢,晚去了怕是……”他话未及说完,宣德帝疾步走出殿门,“高青,叫西门原地侯着,不得惊扰贵妃。”说话间,人已经在承乾门外了,恒冲立即跟上,高青回头看着容尚宫“大伙儿受点累,这还是轻的,今夜之事,都把上锁,谁再不利索,那就是身家性命了。”这宫中一场暴风骤雨是逃不过了。

崇仁坊的死巷里,只有西门一笑手中的火把照得这浓墨的黑夜有一丝丝的亮光,四名虎贲卫面朝外,手里举着锦幔,把这一角围起,做了一个严实的屏障,五个人笔直地站着,一言不发,诡异得令人惊乍。不久,轻轻的脚步接近,西门一笑单腿跪地,那人接过火把,说了声:“去吧。”

巷子里只剩下一个人,不,还有一个女子,她静静倚靠在墙角里,脸上有异样的绯红,呼吸微有起伏,紧紧闭着双眸,那人走到她身边,火光在她的秀美的脸庞上跳跃,他蹲下身子,手慢慢地犹豫地轻触她幼嫩的脸颊,灼烫了他的手心,他低叹,心投降了,这半夜几个时辰的煎熬固然让他怒气难平,可也令他明白了一件事,他踩息了火把,放松手臂抱起她,紧紧拥在怀里,如获珍宝。

怀中的人向他偎依过来,含含糊糊地“怎么这么晚呢?”

他轰然,呆若木鸡。

第一次听到,也是在夜深人静,她睡得迷糊,他才睡下抱她入怀,她似醒非醒地“怎么这么晚呢?”含嗔撒娇令他喜出望外,低头再看不禁苦笑,原来只是一句呓语。

今夜听来,似甜却苦,他长叹一声,平生的无力都在此时了。

☆☆☆☆☆☆☆☆☆

热、热、热,热浪滚滚。

未语抬头一看,天上明晃晃的都是太阳,汗滴滴答答地流在地上,想抬手,手却无力,往下一看,连脚也动弹不得,这是什么地方?她的喉咙好象被堵住了,一个字也吐不出来,四周突然漆黑一片,她惊骇万分。

“阿语”是叔叔,她喜极而泣,脚步轻飘,跟了过去,一片怪石,有水声淙淙,“叔叔,有水。”她开心地叫,好似有一次爬山发现有瀑布惊喜莫名,叔叔回过身,她一吓,哪里是叔叔,竟是宣德帝,未语慌忙后退,“砰”地一声,她摔倒了,定睛一看,却无人影,她又着忙,怎么一会儿就不见了呢?她想喊,眼前一黑,坠入黑暗之中。

坐在方藤椅上的宣德帝放下折子,走到床边,床上的未语把被子蹬得歪七扭八,刚才头磕到床沿上,昏睡中的她蹙紧了眉毛,额前的头发黏住了,摸摸她的脖颈,汗滋滋的,这已是第三次了,他放下心来,应该不会再有热度,他走出房间,令高青传热汤伺候,以免未语收了汗,传太医进来侯着随时看脉。

凌晨,他抱了未语回到乾清宫,未语已经浑身发烫,陷入昏迷,待命的恒冲仔细诊脉,察颜观色,反吁了一口气,请他宽心,原来和冰魄接触最长体力最弱的未语之所以最后一个发病,一是中毒时间还不算太长,十日中她不是整日呆在西次间,第二个也是主要原因,是因为她体内有一股柔和的内力抵消了大部分毒性的侵入,之所以帝皇和高青、紫衣等人没有中毒也是因为他们拥有的内力深厚,足以排斥冰魄之毒。恒冲言道贵妃只需每隔一个时辰服用解毒汤药,三次起伏后烧退则毒清。而这股内力是中秋以后宣德帝见未语体质未有起色,每晚待她入睡后就灌输内力给她,期望有助益她的身体,宣德帝当时一听,欲再施内力给未语,恒冲劝止,说贵妃已经开始发热,这个时候施予内力不但无助,相反还会延长体内拉锯的时间,宣德帝这才打消念头。

于是一碗碗的汤药由高青亲手送进东暖阁,发着高烧的未语昏迷中胡乱挣扎,宣德帝摒退了宫女,亲力亲为,强迫把药灌进她的嘴里,折腾了大半夜和一个上午,未语退了烧,比预计的要快了许多。

幸得重阳第二日,京城乃至国中尚在庆馀,没有例行的朝会,递牌子的大臣不多,高青回了宣德帝,宣德帝令三省首长先行裁定拟旨来看,高青见宣德帝只字未提周、薛两家,心中更加不安,只严厉吩咐了乾清宫的宫女太监们,不得张扬,毕竟按制只有皇后才可在乾清宫长居,他倒不怕兴庆宫,这个时候想必是坐立难安,他怕的是外边那帮清流老爷不知轻重递本进言,白白来充炮灰。

这会儿乾清宫上下总算喘出一口大气,高青暗叫恒冲去知会紫衣一声,待服侍妥当了,又亲自到御膳房传了午膳,端了薄薄的粥衣汤,往回走时正看到刑部和吏部、礼部的尚书从乾清宫出来,心不由一跳,走进殿里,就听宣德帝在东暖阁里说:“是高青吗?”

小太监打起帘子,高青领了太监们在临窗的如意圆桌上摆好午膳,这张桌子还是因为宣德帝和未语常常在此用晚膳才摆设的。宣德帝接过粥碗进去,良久才出来,新换的绢袍上有点点的新渍,他拂了拂,坐到圆桌边。

“贵妃尚在昏睡中,她身边的宫女叫两个过来服侍。”宣德帝意态悠适,轻描淡写交代未语将在乾清宫居住,“把西暖阁整理出来做贵妃的书房。”

“是。”高青猜度刚才礼部长官在此,大家定是令他改动仪制,以堵住众人之口。

“午膳后你去办趟差事,给永和宫挪个地方,然后,”他一挫,双瞳里凝聚着煞气,高青一激灵,“传旨朕要到兴庆宫问疾,听说太后病了,令德妃前去侍奉。”

☆☆☆☆☆☆☆☆☆

一道闪电劈过,撕裂了半空,雷声隆隆,喀喇一声这倾盆大雨铺天盖地的倒了下来,兴庆宫外侍卫执戟肃立,宫内皆惴惴不安,正殿的周氏,坐在楠木交椅上的德妃,死气沉沉,侍立的宫女太监都掩不住的惊慌,德妃不时舔着嘴唇,也没人奉茶。

天色越来越阴沉,自昨晚洪达如断线的风筝没了音讯,这宫中人人自危,凌晨时宫庭突然增加了警卫,每个人都嗅到了异样,一早只有寥寥几个低级的婕妤才人前来请安,太后的两个甥女不见踪迹,周氏忍不住,试探着派人出去,倒无人阻拦,回来说的消息是大家至今未见朝臣,也没见贵妃的轻舆出乾清宫。

刚用了午膳,龙骑尉押着德妃的轿子进了兴庆宫,德妃一下轿吓得语无伦次,人有些失控,“母后,救救我,我不要死,我不想死……”连哭带爬,周氏忙问“怎么回事?”德妃哭哭啼啼,说了半天,才知龙骑尉押着轿子特意到东内的永和宫绕了一圈,听到永和宫内杖打声,凄厉恐惧的哭声,吓得德妃魂不附体。周氏一听,顿时心凉了半截,喃喃地说了声“完了,完了。”便不再作声。

一个太监闪进,把一本册子恭谨地放在周氏身边的玉几上,退出。是邸抄,周氏打开一看,脸如死灰,册子从她手中滑落,德妃捡起,摊开,“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