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苍山恩仇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括苍山恩仇记- 第39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今日仙都畅游,承蒙诸君不弃,相偕尽半日之欢。古人游山,每以诗酒相随,称为雅事。如若有酒而无诗,不免沦为俗人。今日五云士流,荟萃于此,观鼎湖之奇,探仙都之胜,抚今思昔,感慨万千,触景生情,文思如涌,岂能无诗?我等庸才,虽不能学李太白斗酒诗百篇,注此一杯入肠,激励心胸,发而成诗一首,总该不是难事一桩吧?适才高贤弟已成七律一首,虽非千古绝唱,但文辞斐丽,立意清新,无论写情写景,皆不失为绝妙好诗。如今不才愿做个发起人,大家干了此杯,先听奇峰贤伉俪演唱佳制,然后每人奉和一首,最后还请奇峰贤弟评定优劣。有不能者,罚酒三杯,如何?”

金太爷的动议,赢得了自命不凡者的同声附和。这种场合,凡是会诌几句的斯文人,总都是愿意一试身手的。即便是胸无点墨的凡夫俗子,哪怕甘愿受罚呢,至少也不能表示反对。在一片喧嚣声中,高山站了起来,用他那还带着尖音的细高嗓子压倒众人说:

“且慢,且慢!诸位要听在下和小妾弄笛唱曲,这个不难。远方之人,来到贵邑宝地,恍如置身仙境,留连忘返,赞叹之余,有感于怀,信口吟哦,发为心声。此类即兴之作,原不过为抒发一时之情思,既欠推敲,更欠雕琢,随口吟唱,供诸君解颐醒脾,倒还使得,如果拿这种粗枝大叶的东西来征集和诗,即便在座诸君不怪在下颠狂轻薄,亵渎斯文,日后传了开去,也会令人齿冷的。再说,诗者志也,不论是下笔千言的古风,还是二十个字的五绝,所写者无非各人心中所想;如果限了韵脚,又规定何字,岂非强迫大家想一人之所想,如同削足适履一般,变成一种文字游戏了么?所以学生自从开笔学诗以来,业师只出题目,举凡五言七言、律诗绝句、用何韵脚等等,一概不限。以为只有如此,方能放开思路,在海阔天空中任意遨游,写出诗来,才不会拾人牙慧,落入窠臼,妨碍各人独特的文风。在下所见,不知诸君以为然否?”

马翰林见金太爷把一个半大的娃娃捧得甚高,既要和他的诗,还要请他来总评,心里颇有几分不服;这会儿听高山如此自谦,连忙点头,表示赞同。金太爷说:

“即席赋诗,可以不分韵也不限字,但题目总得有一个,时间总也得有所限制吧?以不才之见,适才高贤弟以鼎湖为题赋成七律一首,我等大家,不妨也以鼎湖为题,各赋七律一章可也。只是行旅之中,一无信香,二无纸笔,吟时无时间可限,吟成又无处可写,奈何?”

高公子笑着说:

“小弟出游,历来随带纸笔墨盒,一有佳句,立即驻马停步,援笔记之。要限时间,更是容易。不过做诗作赋,兄弟一向不主张限定时间。一首真正的好诗,可以流传千古,哪怕三天锤炼一句,我看也完全值得。想那张平子①写《二京赋》、左太冲②写《三都赋》,都费了十年以上的光阴。即便是以富于文采著称的司马长卿③,文思也极为枯涩,一坐半天,只知道吮笔头,却写不了几个字。他们的诗赋,落笔固然慢,却都不失为洛阳纸贵的好文章。古代诗人,像曹子建④那样才思敏捷,能够七步成诗的,虽不多见其实也并不少见:淮南王刘安写《离骚赋,》只用一个早上;祢正平⑤能在酒宴上写出《鹦鹉赋》;王子安⑥能在筵席上写出《滕王阁序》,不单写得快,而且写得好,至今脍炙人口,叹为千古奇文。可见诗赋好坏,不在写得快慢;只要好,就是慢些也无妨。不过今天即席赋诗,自然又当别论。限时间没有信香,日影却是现成的。再不然,小弟在一旁轻轻吹箫,一曲之后,如有来曾完篇者,即为落第,饮罚酒一杯,如何?”

……………………

①  张平子──即张衡,东汉天文学家、文学家,河南南阳西鄂(今河南召县南)人。

②  左太冲──即左思,西晉文学家,齐国临淄(今属山东)人。

③  司马长卿──即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

④  曹子建──即曹植,汉魏间诗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

⑤  祢正平──即弥衡,汉末文学家,平原(今山东临邑东北)人。

⑥  王子安──即王勃,唐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金太爷拊掌大笑,连称:“好主意!好主意!”当即取出乐器来,高山吹笛,两个小童吹箫,素云自拍檀板,一字一句,引吭高歌,把方才金太爷在玉虚宫听见的那首七律,重又唱了一遍。一曲歌罢,掌声雷动,合座为之粲然。高公子放下竹笛,接过凤凰箫来,一个人跑到远远的一块石头上坐着,凝望鼎湖峰顶,呜哩呜哩,轻轻吹奏。

他吹的是古曲《高山流水》。这本是一支古琴曲,改用箫吹,倒把那松涛飒飒、水声潺潺更加如实地呈现在大家的面前了。借着这支乐曲,在座者眼观鼎湖浪,耳听山水声,各各敛眉凝神,构思奇句。全曲终了,又回头重奏,如此一连反复了三遍,这才拖了一个长长的尾音,宣告乐曲终止。

一曲洞箫吹罢,高公子返回席间,命小童取出纸笔墨盒,放在石桌上,笑问哪位才比子建的高士已得佳句。这时候,尽管已有多人完篇,但都摇首逊谢,笑指金太爷,要发起人先行命笔。金太爷心知自己要是不领头,是没人敢占先的,也就当仁者不让,坐在石案前面,提起笔来,歪歪扭扭,淋淋漓漓,蛛行蟹爬似地写了一满篇核桃大小的字。高公子拿来擎在手上,众人看时,写的是:

玉柱峰头近太华,

孤高遥映赤松①家。

空山飞翠钟声隐,

流水浮云鹤影斜②。

古殿曾通青鸟使①,

中天②时泛碧莲花。

地灵确与尘凡异,

欲觅真仙上九霞。

……………………

①  赤松指赤松子。古代传说中的仙人,相传为神农时的雨师。

②  斜这里读作xiá ,与上下文的“华”、“家”、“花”、“霞”押韵。

①  青鸟使──传说中西王母的信使。《山海经·大荒西经》:“西有王母之山……有三青鸟,赤首黑目。”郭璞注:“皆西王母所使也。”

②  中天──半空中。

众人看了,交喙称羡,免不了肉麻当有趣地吹捧了一番。有说不愧为翰林之才的;有说声调铿锵对仗工整的;还有说金太爷登临仙境,顿时间清心寡欲起来,飘飘然有了出世之想的。七嘴八舌,瞎夸了一阵,夸得金太爷还没有登仙,就有些飘飘然起来了。高公子看看高帽子已经戴了不少,就放下诗笺,环顾在座诸公,动问哪位接着写第二首。

金太爷这才依依不舍地从石桌旁边站了起来,抱拳当胸,敦请马翰林就座挥洒。马翰林假惺惺地客气了一番,谦称自己的诗句还没有思忖成熟,需要再推敲推敲,要请朱老夫子先写。朱夫子心知他是假客气,也不敢僭越占先。两人正推让间,姽婳夫人要学一个夫唱妇随,不待揖让,就一屁股坐了下来,明明没有谦恭之意,却又故作谦恭地说:

“二位老夫子的佳句既然都还没有锤炼成熟,那就让我的粗劣之作来抛砖引玉吧!”

说着,铺开一张诗笺,提起笔来,刷刷刷一口气就写了出来,看样子倒真是早就思忖成熟了的。写完,举着笔又自己小声读了一遍,这才说了声:“献丑了!”放下笔,满脸自得地微笑着站了起来。

高公子把诗笺高高擎起,众人看时,写的是:

仙都山水人间少,

黄帝于兹上太清。

拔地群峰皆秀丽,

擎天一柱独峥嵘。

鼎湖浪促金莲坠,

铁壁风催白鹤鸣。

既是五云①开阆苑②,

何须海上觅蓬瀛③。

……………………

①  五云──缙云县因“五色祥云”而得名,因此五云也就是缙云,并以“五云”作为县城城镇名。

②  阆苑──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阆,音l àn ɡ浪或音l án ɡ郞。

③  蓬瀛──蓬莱和瀛洲的合称,都是神话传说中的仙山。

姽婳夫人是个师爷的女儿,《大清律例》固然背得烂熟,诗词歌赋读得却并不甚多,能够及时完篇,就称得上才思敏捷;能够平仄不错对仗不乱,就算颇不容易了。至于明白如话,不作惊人奇句,倒不失清新朴素,可称淡雅诗风。官场绅流之中,当面奉承本是拿手好戏,免不了大家又颂扬了一番。夸得从来不知道害臊为何事的姽婳夫人,居然也有些羞人答答起来,忙请马翰林就座命笔。

马翰林生怕再一逊让,又将被别人所抢,就不再客气,一面打衣襟上的眼镜袋里取出一副白铜眼镜来架在鼻尖儿上,一面回过头来,笑对金太爷和姽婳夫人说:

“你们两位,一位说要上九霞觅真仙,一位说何须海上觅蓬瀛,这可真正令人无所适从,不知道该上九霞好还是上五云好啦!”

在众人的嘻笑声中,马翰林蘸得笔饱,提在手中,凝神敛气,轻轻摆一摆脑袋,哆哩哆嗦一笔一划地写了起来。果然是翰林院入值过南书房为皇上代过笔的,名不虚传,有真功夫,那一笔字苍劲古朴,雄健有力。写了两句,停笔看看,似乎很不满意的样子,摇摇脑袋,皱皱眉头,这才重新蘸墨,接着写了下去。写完以后,放下笔,自己又摇头摆脑朗声吟诵了两遍,分明甚为得意,露出一副踌躇满志、意有未尽的神态来,收起眼镜,离座归位。

高公子擎起诗笺,大家看时,只见写的是:

独柱参天万壑低,

石擎湖水更稀奇。

松栖白鹤疑堆雪,

风落红蕖①宛堕脂②。

岞崿③武夷高易陟④,

崚嶒⑤泰岳险堪梯。

几多过客空翘首,

安得双凫⑥驾玉螭⑦。

……………………

①  蕖──芙蕖的简称,即荷花。

②  脂──这里指胭脂。

③  岞崿(zuò… è作恶)──山深而险恶。

④  陟(zhì至)──升,登。这一句的意思是说:险恶的武夷山虽然高,但也容易爬上去。

⑤  崚嶒(l ín…c én ɡ棱层)──指山高而险峻。

⑥  双凫(f ú扶)──《后汉书·王乔传》里说:王乔在东汉明帝时任叶县县令,距离京师很远,但他有神术,每逢初一、十五都能来上朝,却又不见有车马。明帝觉得奇怪,就派人留心观察,报称:每逢王乔来朝,就有两只野鸭从东南方向飞来。明帝令人于野鸭飞来时张网捕捉,得一只,却原来是一只木鞋。凫,泛指野鸭。

⑦  玉螭(chī痴)──古代传说中蛟龙一类的动物。这里指良马。

作为缙云县士林耆宿的马翰林,对于自己的诗文,一向自视甚高,今天即席挥洒,为了要压倒众人,博取彩声,虽然只是短短五十六个字的小诗,却也颇下了一番工夫,挖空心思,搜索枯肠,锤炼奇句,推敲神笔,极尽雕琢堆砌之能事。但是自从告老还乡以来,沉湎于酒色,热衷于银钱,对于辞赋之道,绝少涉猎,因此不免思路枯竭,文笔荒疏,徒有江郎才尽⑧之叹。刚起了首联,自己看看都觉得平而又平,难怪写下以后,竟频频摇头,连连皱眉了。幸亏中间两联在对仗上头还有些根底,在用字上头还有些讲究,尤其是“松栖白鹤疑堆雪”一句,有如异峰突起,不单旁观者为之惊奇,就是自己,一时间也不知道是窃自何处的神来之笔了。尽管末联结得不免落俗,不过中间两联尚称工整华丽,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