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正日- 第1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此,我们的干部在考虑钢水之前,应该先为炉前工着想。”
    他留下语重心长的话,离厂回来。
    从那以后过了几年,金正日同志给黄海钢铁厂点燃了全面实现自动化的第一把火炬。
    黄海钢铁厂在大张旗鼓地实现自动化的某一天,金正日同志召见为了解决与黄海钢铁厂实现自动化有关的一些问题将出差去远方的一位干部,审阅他提出的进口设备物品单时,问:
    “怎么没有把供给炉前工的护目眼镜包括在内呢?”
    那位干部被这一突如其来的问话问住,呆立在那里不敢作答。
    “没有想到这一点,是吗?!”
    他沉思着在屋里踱了一会儿,恳切地说:
    “金日成主席比任何人更珍视和爱护炉前工。
    “我们要从驰名于世的护目眼镜中挑选最好的,买来给我们炉前工用!”

 
 
必须马上改善

    1964年4月,建于我国北方的江界青年发电站已竣工,只等开工投产。它是在我国屈指可数的一所大发电站。
    在开工的前几天,金正日同志亲自来站视察,具体了解与开工有关的各项准备工作,指出了需待改善之处。
    他视察轮机间时,有过这样的事。
    他忽然留心俯视电站干部们站着的搭脚板,让他们在搭脚板上顿脚试试。
    那是铺在轮机间地上的搭脚板,用薄铁板做成。
    他们不如金正日同志的用意,有一位干部照他的话,顿了几下。脚落下去,那些薄铁板被踩得锵锵作响,看不出有什么异常。
    这时,金正日同志亲自踩了几下,人们这才看出搭脚板在微微活动。
    他又踩了几下微翘着的搭脚板的一角,向干部们问,这个搭脚板结实不结实。
    干部们这才领会了他的意图,回答说,人们来回走不会有危险。
    他听了之后,再次仔细查看轮机和搭脚板,说,今后轮机一转动,地板的振动会加大,到那时搭脚板也会活动。接下说:
    “你们可能只是偶而从这里走一两次,可是,在这里工作的工人却要一天到晚踩着那些搭脚板工作啊。
    “他们在专心致志地工作,无意中踩偏脚就会摔倒或者吓一跳,哪怕一瞬间也不该让他们受惊啊。要及早把搭脚板钉牢一点才好。
    “让工人们在工作中摔倒或者受惊,那是不应该的。要赶紧给他们改装搭脚板。”
    接着,他又仔细地查看吊在轮机间里的电灯泡的度数和数量,又瞧了瞧设在屋角的一些仪器的刻度盘,了解屋里的照明情况。
    过后,他担心地说,看来轮机间的灯光好象暗一些,这样是不是会给工人的视力带来影响。
    电站的干部们吞吞吐吐,不敢马上作答。他见此情况,谆谆告诫说:
    “你们看,用自己的双手生产电力的工人们在多么精心地节省电力。他们虽经管几十万瓩的电力,可给自己的工作间却安的是低度灯泡。哪怕是给国家多供应一度电也好,他们的这种精神,的确是可嘉的。应该爱惜这些同志,也应该尽心照顾他们的健康。
    “要给他们改装一下,好把屋子照得亮一点。
    “我们虽需要很多电力,可工人的健康比它更可贵啊。”
    接着,金正日同志挪步向变压器间走去,走到门口停住了。他见门边墙上挂有温度湿度表,走近前去瞧了瞧刻度盘,自言自语道:
    “怕是湿度大了一点。”
    便向一位干部问:
    “通风装置装没装好?”
    那个干部报告说,已装好。
    “那么,为什么不能保障正常湿度呢?”
    那个干部不敢回答,因为他认为这是建厂初期常有的现象,因此根本没有把它放在心上。
    金正日同志视察变压器间时,一直面带担心的神色,在他将要走出来的时候,指了指天棚的一角说:
    “你们看,那里在滴水珠。
    “那样,水珠从天棚上滴落,自然湿度会高,屋里潮湿,在这里工作的工人容易得关节炎的。”
    那些干部话也说不出,头也抬不起来了。
    他们见金正日同志那样深切关怀工人的健康,甚感自愧,心里难过极了。
    这时; 有一位干部走前一步说,今后一定要改正。
    然而,金正日同志严肃地说:
    “不是今后,而必须马上改进。
    “不管国家的电力需要多么紧迫,若不采取彻底的措施,保护工人的健康,保证劳动安全,就不能开工生产电力。
    “即使推迟几天举行开工典礼,也要彻底保障工人的健康。”
    他就象在宣布一道宣言,说的那样坚定有力。

 
 
国王专用的设备

    “我听说兴南地区工人们的牙齿不大好,从那以后,一直把这事放在心上,这次既然要给他们盖一所医院,那就干脆给盖一所十全十美的。
    “就是多花费一点钱也好,要给他们置备一整套现今世界上最好的设备。”
    这是金正日同志就建设咸兴口腔预防院一事所说的话。后来,他采取各项必要的措施,给这所医院置备最新式的整套医疗设备,使医院过了五十年甚至一百年也能做到治病不误。
    1981年6月29日,为了了解开院的准备情况,金正日同志亲自到这所口腔预防院视察。
    他来到二楼的某一治疗室。
    屋里安有一架最新式的综合治疗台。
    这架治疗台的说明书里标明,这是全部吸收现代医学科学的最新研究成就研制的治疗台。据说,进口这个设备时,外国的医学专家们总是疑惑不解,在别的国家是为国王或总统等国家元首专用进口这种设备的,而朝鲜怎么会给地方的一所医院置备这种设备呢?陪他视察的一位干部在给他讲解这架设备的用法时,随便把这件事告诉了他。
    金正日同志听着他的讲解,自始至终面带微笑,末了以洪亮的声音重复他的话说:
    “只给国王专用! ”
    说完,他环视干部们说:
    “这就难为我们了,我国没有国王啊”
    他这么一说,在场的干部们不禁琅声笑了起来。
    金正日同志依然带着明朗的微笑,说:
    “不过不用发愁哩。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除了人民还能有别人来用它嘛。正是应该让我们的工人,坐在这里受治疗。”
    在场的干部们不约而同地收住了笑声,因为人人的心里涌上一股热烈的崇敬之情。

 
 
艺术不同于商品

    曾有一个时期,平壤杂技院就演出收入问题,议论纷纷。
    直到那时,平壤杂技院除了假日每天正常地演两场,可是,拿这两场的演出收入,要按照经济核算制经营管理杂技院,总入不敷出。
    杂技节目和它的内容,都比过去增多和丰富了,随之不能不花费大量资金去购置昂贵的设备和器材。若不大量增加演出收入,就无法照经济核算制经营管理杂技院,也就不能给国家减轻负担。
    可是,又不能借这种情况,抬高国家给规定的票价。在这种条件下,议论纷纷:有的主张增加每天的演出次数;有的主张把部分假日改成演出日,以便增加收入。杂技院的负责干部则想暂时调回到人民军部队和地方进行巡回演出的一支编队,增加在剧场演出的次数。
    他们多次进行讨论,最后决定加演场次,在即将采取决定性措施的时候,金正日同志得悉杂技院的这一情况,即刻把这一部门的一位负责干部召到自己的办公室来。
    他等那个干部向他问候之后,说:
    “杂技院演员演出节目,应该限在每个编队一天演一场为好。”
    那位负责干部愣住了。目前,每个编队一天演两场还成为问题,正在想办法增加一天的演出场数,而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却让他们一天的演出次数减去一半,这就使那个干部深感诧异了。
    “金正日同志!我们反复计算过,若减少了演出次数,就会给国家造成许多损失的”
    他听了这话,微微笑了笑,说:
    “一天只演一次,会减低收入,收入不敷支出,对这一点,我也是知道得很清楚的。
    “可是,我们不该只顾这一方面。
    “在领导和经营管理艺术机关的工作中,我们不应该学资本家的企业经营方法,先从钱财和收支核算方面做打算。
    “我们在每件工作中,应首先为人着想。对这一点,金日成同志一向都是这样教导我们的,我也是有机会就这样强调的。
    “应该以人为重。
    “这是我们党在一切工作中一贯坚持的原则。”
    他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用深切的语调接下说:
    “想来想去,无论怎么想,总觉得让他们一天演两场,有点过分了。
    “这样,他们会感到加倍吃力,不,会感到吃力几倍的。
    “所以,打算让他们一天只演一场。”
    金正日同志接着说,至于演出收入与支出不敷的这些赤字,他将同各有关部门干部进行商讨,打算以从国家预算中拨给资金的办法来解决。末了他强调指出:
    “这么解决这个问题,既符合我们主体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而且是正确的。因为这是以人为主的解决方案。”
    “是,明白了,我牢记这些,一定照办。”
    那位干部哽咽着只说了这么一句,再也说不下去。

 
 
窄路相逢

    1967年7月,一个闷热的天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我国东北方德城郡厚峙岭山脚有一个合作农场,这里的总农艺师开着一辆满载煤炭的汽车驶到黑隅沟口,把车停在窄路上开始卸煤。
    他本想,这里靠着岭边,加上正赶上歇晌时间,不会有车辆来往,趁这个时间,给烟叶烘干场拉一车煤。
    可是,事不凑巧,正当这个时候,一辆轿车拐过山弯,朝这边驰过来。
    这是一条很窄的路,两个车要错车,其中一辆车须倒退好长一段路。
    总农艺师遇到这意外的情况,不知所措,停止卸煤,只是呆望着驰过来的车。
    不觉间,轿车驰到跟前慢慢停下来。
    车里,坐着一位年轻干部,正在专心审阅文件,连车子停下来也没有感觉到。
    司机走下车,说,因为他们有要事赶路,可不可以让一下路。
    总农艺师爽快地答应他,走进驾驶室启动。
    这时,那位年轻干部走下车,问司机是怎么一回事。
    他立时了解到情况,向司机说,不管事情多忙,不该让载货的汽车让路,要说让路,应该小汽车先让路,便叫司机把车倒到能错车的地方。
    总农艺师一听这话,急得不知所措。
    要让轿车倒车,就要沿着夹在水田和悬崖中间的窄路倒很长一段路才行,这是很危险的。
    于是,总农艺师走前一步说,轿车往坡路倒车,这很危险,不如让载重汽车倒过去一段,这样错车比较安全。
    那位年轻干部听了之后,摇了摇头说,让满载货的大车,在这窄路上倒车是不行的。接着,轻声告诫轿车司机,说:
    “今后,决不要向别人提出这种无理的要求。时间越急,路越险,越应该先让开大汽车的司机同志们过去。”
    他走到路边,留心地察看了窄路与悬崖中间的小空地。这里有一块宽有一辆车勉强通过的小块草地,有好多块大岩石露着头。
    他仔细察看草地之后,开朗地笑了笑,说,在这险路上,不要做倒车的险事,就在这里修一条可以错车的小弯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