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兴唐- 第46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武则天很是惊讶道:“你们为什么全部来了?”

几年来朝廷的分分合合,武家捞取了最大的好处,几十个侄子,先后授了官职。有的在外州县担任地方官员,其他的皆在京城供职。但武则天做得很小心,所授官职皆是不高,只有武承嗣袭了贺兰敏之的爵位。可是今天,在洛阳所有的武家弟子,一起到来。

“启禀太后,我们来是有一件事进谏的。”

“嗣儿,你也会进谏了,说来听听。”武则天开心地说道。

“太后,太子已经登基为帝,侄儿以及与诸位兄弟作为外戚,心中又喜又惊。”

武则天更来了兴趣,问道:“惊是何处,喜是何指?”

“古今往来,外戚的下场,无非有二,第一是大富大贵,依据宗室享受荣华富贵。第二个结果却不是很好,往往招惹君王动怒,动辄灭族。这是侄儿惊的地方。喜的地方是大唐后继有人,太子在太后与太上皇的教导下,终于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君王。但我们内心却不安,特别是新帝登基,东宫之中所有妃嫔没有加封,怕皇帝心中幽怨。他日皇帝因此生气,武家的下场……我们共同进谏,恳请太后与太上皇册封东宫妃嫔。”

“这是谁的主意,说”武则天听完后,脸色一变,厉声道。

这中间的关健,休想瞒住武则天的。

“是侄儿的主意,”武三思老实地答道。

“为什么那么急”

“侄儿也是为家族着想,侄儿的家族,同样是太后的娘家。太后,容侄儿进谏一句,对我们兄弟数人,虎视眈眈的大臣太多,不得不未雨绸缪。再说不册封东宫,民间也有议论。”

武则天思付起来。

对武家,她感情并不深,若不是贺兰敏之不争气,都未必能将武家这群子弟重新召回京城。不过召回来后,武则天也得到了一些好处。经过她霹雳手段后,这些侄子再不敢象自己那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那样,慢待于她。有时候,还能替她办许多事。

可是小时候悲惨的生活环境,让她心里还有一些阴影,因此在继续观察。若是值得扶持,她年龄不算太高,身体又健康,很多事,她没有本领办到的,但想保住武家,却有无数种方法。并不急。

但武三思一句,民间也有议论,却击中了她的心扉,想了想道:“李首成,去到东宫,将皇帝请来。”

“喏。”

过了一会儿,李威被带到上阳宫。看着这一群诸武,眼中有些惊疑。武则天让他坐下。然后说道:“弘儿,你的几位外家兄弟向本宫央请,册封你的妻妾。”

“册封东宫?”

“是啊,你现在好歹已经继承大统,东宫的几个妻妾,再沿用东宫的封号,不大适合了。”

李威狐疑地看着诸武,不是穿越人士,在母亲低调处理下,也许能忽视诸武的力量。历史诸武有多暴虐,自己是清楚的,特别是武承嗣与武三思二人。他们居然会安好心?

忽然顿悟过来,册封自己东宫,必然要立皇后与两个以上的夫人,那么连娘家人也要册封的。可是东宫几个女子当中,娘家有什么人值得起用?裴雨荷四个哥哥,自己是见过的,才智只是中庸,杨敏的大哥才能也不算高,韦月的哥哥与父亲,同样不算才华出众。要么数来数去,只有徐俪那个正在国子监读书的弟弟,稍稍有些才能。

但东宫与新外戚的册封,等于主动打破这种平衡,加封诸武,则成为必然。

这笔账似乎怎么算怎么不划来。

想到这里,立即道:“母后,儿臣认为不妥。如今儿臣只是跟随父皇母后,在学习处理朝政,许多方面还要父皇母后匡扶指正。再说,父皇母后健在,儿臣登基为帝,已是越制,再册封东宫,即便母后同意,儿臣心里也难安。”

“唉,你越来越猾头了。”

不猾头,能在你老人家手里面讨生活吗?可表面还是诚惶诚恐地说道:“儿臣那敢。”

武则天将这句话当作了耳边风,道:“本宫也觉得不妥。”

“母后英明。”

“本宫那有你英明?”

“儿臣偶尔有那么一两丝英明,也是母后指导的。可不敢与母后相比,母后的智慧,儿臣一生也休想及十之一二。”

“你不要耍嘴皮子,说正事。”

“喏。”

“虽然不妥,可是百姓不知,会有许多议论,说你父皇与本宫,对你刻薄。所以此事必须要议,你回去后写一个草拟呈给本宫。”

“但是……”

“但是什么,难道你想坐观你父皇与本宫名声,遭到百姓污蔑?”

“儿臣不敢。”用了这顶大帽子一压,李威不情愿,也得生受了。

“本宫再问你,为什么想起来巡视河南道?”

原因你老人家心里面岂不清楚,但不好顶出来,突然灵机一动,说道:“母后,此次出巡,察看旱情是假,儿臣是去办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武则天耳朵立即竖了起来。

如今儿子很是强势,特别是在民间的声望,所以逼得她与儿子抢功。也就是争这个名声的。

李威有意吊着母亲的胃口,吞吞吐吐地说道:“若是此事办成,对江山社稷的功绩,远远超过武举的十倍。”

“是什么事情?”

“不过现在仅是一个想法,儿臣还需下去,才能决定。但仅凭儿臣操办,能力有限,因此,打算回来后,与父皇母后,携手合作,”刻意将合作二字咬得极重,继续道:“此项决策商议好以后,再册封儿臣东宫诸女如何?”

武则天盯着李威,大半天后说道:“自从你为帝后,很少与本宫见面,明天你要出巡,这样吧,今天留下来,陪本宫与你父皇吃一顿饭如何?”

“儿臣愿意之极。”

吃饭是假,母子俩好好交流是真,至于是交易,还是合作,不是自己这群人有资格旁听的,武承嗣与武三思立即告辞。走出上阳宫,武承嗣说道:“三弟啊,我算服了你,果如你所言。”

“不敢,弟作为旁观者,也许反而能看清一些。”

“旁观者清,不错不错,诸位兄弟,此次西方来了许多使者,连陛下都宴请了数次,不如我们一道前去四方馆,昔日陛下,正是从夷人嘴中听到许多的学识,我们也去长长见识,说不定也能象陛下那样,想出一两条利国利民的好策略,你们意下如何?”

去四方馆是假的,今天是武承嗣对那个法兰克公主动了花心。

十几个武家兄弟自然不会将他的用意顶出来,一个个笑嘻嘻地道:“大兄之命,谁敢不从。”

说完后,径直向四方馆走去。

正文 第十六章 夜来风雨

第十六章夜来风雨

上阳宫夏花同样灿烂似锦。

一大群燕雀,在上阳宫的上空飞来飞去。建造的时间不长,然而已经绿树成荫,风景秀丽之极。

李威忽然想到了韦弘机这个人来。修建这样的一座宫殿,对于唐朝的财政问题不大的,但关健只花了二十几万缗钱的用费,就难得可贵。不但想到了韦弘机,还想到了和坤,乾隆用和坤,财政一直能勉强维持下去,嘉庆掰倒了和坤,几年后,清朝的财政轰然倒地。心中一阵明悟。

到目前,所有人都将李威高看。包括武则天在内。

但作为一个穿越者,专业又沾染了一些历史知识,多少模糊地记得一些历史,这就是眼界随着李威进入政界,而且有了这样一个母亲,逼得他思考,自身的地位,一步步地将这种眼界真正融合吸收。不懂的很多,但懂的立即变得几乎无人能及还有他的心态,对自己定位不高,保持着一种谦虚的心态,所以成长起来很快,几乎能用肉眼看到。

武则天对自己儿子忌惮,也正是这一点。

走了几十步,武则天问道:“弘儿,你如何看你的表兄弟?”

“母后,只要他们不过份深入政权与参与宗室子弟事务,他们是母后娘家的亲人,也是儿臣的至亲亲戚,若大的唐朝养活了多少闲人,为什么儿臣不能保他们荣华富贵?”

这句话很中听的,然而李威却卖了一个重要的关子,深入二字颇有含味。

武则天呵呵一笑,又道:“自从承嗣之事发生后,你对本宫越来越生疏。”

“儿臣那敢,儿臣一直有一个梦想,与父皇母后无争无执,合力打造一个花团锦簇的大好江山。”不是我不想与你亲近,是你老人家不知如何让我与你亲近,没有说出来。

武则天又是一笑,道:“伸出手来。”

李威伸出手,武则天拉了起来,道:“手上好多茧。”

“有时候练习拉弓,手上长了一些茧,不要紧的。”

“这一次,去河南道巡视,大约要多长时间?”

“不一定,巡视是一点,儿臣还有其他的用意,有可能一月有余,有可能两月有余。”

“路上要小心,你是皇帝,虽然节俭,安全却要注意。”

也不会有多大问题,虽然节俭,这一次还带了四百亲卫随行,又是在国家腹地,有了四百名甲士,足以拱卫李威的安全。李威嫌人略多,可是礼部的官员死活再也不减少亲卫的数量了。

但相比于李治与武则天的出行,动辄几千人,甚至上万人的规模,这个规模已经小得不能再小。

“谢过母后关心,母后,正好儿臣有一事相求,能不能将潞儿、湟儿、曦儿托负给母后看管数月时间。”

“本宫若是不答应呢?”

“儿臣只好留下两名妻妾。”

“是你出巡,为什么要带上你的所有妃子?”

“她们也是儿臣的亲人,一入宫门深似海,平时拘于礼制,又不能轻易出门。所以儿臣想破例一回。再说,母后,天伦之乐,也是人生的一种乐趣。”

“本宫照顾你的儿子女儿,反过来,还是你的尽孝之道?”

“难道母后不想儿女子孙成群,一个个在母后膝下尽欢?”

武则天回避了这个话题,说道:“但东宫中也有尊卑之分,你出巡,带上几位良娣、太子妃以及两三良媛即可,那个野辞明月、狄蕙、狄好,带上却有不妥之处。”

“母后,英雄不问出处,她们出身是薄,但儿臣娶的是妻子,不是她们的家世。”

“……”武则天还想辨驳,忽然忍住,虽然儿子心机越来越深沉,但心肠一直不是很毒辣,对此她不置褒贬,可能继续保持这种心性,对自己似乎不是一件坏事,于是说道:“本宫准了。”

“谢过母后。”

转过了一片红柳丛,来到李治的寝宫,李威参见,李治只是轻轻嗯了一声,算是回答。虽然是手握大权的太上皇,李治心中依然不是很乐意。

看了看父亲,李威又说道:“母后,要么儿臣下一份诏书,广揽天下良医,替父皇医治。”

“朕的病,不用你管。”

“……”

怎么办呢?他总是父亲。

甚至吃晚饭时,李威还替李治与武则天不停地挟菜。

这顿饭吃得有些别扭,不过李威刻意奉诚,不是太恶劣,为了权利,勾心斗角,但作为儿子,比起李贤鬼迷心窍,李显没肝没肺,李旭轮的年幼,李威做的还是不错的。

吃过了晚饭,李威回到东宫。

李首成问道:“太后,为什么不问?”

“问什么?”

“陛下说的那件事。”

“为什么要问?既然比武举与军务监重要十倍,所图很大,若没有本宫相助,他能不能成功?不必问,到了时候,弘儿自己也会说出来。”

“太后英明。”

“我那个儿也英明。”

“他是太后所生……”

“李首成,这倒也是……”武则天说完,有些哭笑不得。

……

到了东宫,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