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屋恨2》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屋恨2- 第1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彻展开雪花笺,便见笺上盈眉处写了两个字:试杀  平阳长公主刘婧:(未想好待补)  堂邑翁主陈阿娇:(待补)  
 悦宁长公主刘初: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清纳兰容若《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刘陵:  十里桃花霞满天,玉簪暗暗惜年华。  花下影单倩谁护,愿作鸳鸯不作仙。  
 曹襄:(待补) 
  冠军候霍去病: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小霍原创,大爱,噢也!) 
 长信侯柳裔: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翰《凉州词》,  
 御前总管杨得意:(待补) 
  骑亭尉薛植: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诗经
;邶风
;击鼓》 
  萧方: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欲依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由於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  ——佛教《圆觉经》  
  郭解: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唐李白《侠客行》 
  中郎官司马相如:  于是乎周览泛观,缜纷轧芴,芒芒恍忽。视之无端,察之无涯,日出东沼,入乎西陂。其南则隆冬生长,涌水跃波。其兽则□旄貘□,沈牛麈麋,赤首圜题,穷奇象犀。其北则盛夏含冻裂地,涉冰揭河。其兽则麒麟角端,騊駼橐驼,蛩蛩□騱,駃騠驴□。  于是乎离宫别馆,弥山跨谷,高廊四注,重坐曲阁,华榱璧珰,辇道□属,步櫩周流,长途中宿。夷嵕筑堂,累台增成,岩窔洞房,铊庙鸲藜雠蕵鞫烟欤夹歉诠脬耍鸷鐠L于楯轩,青龙蚴蟉于东箱,象舆婉□于西清,灵圄燕于闲馆,偓佺之伦,暴于南荣。醴泉涌于清室,通川过于中庭)。盘石振崖,嵚岩倚倾。嵯峨□□,刻削峥嵘。玫瑰碧琳,珊瑚丛生,琘玉旁唐,玢豳文鳞,赤瑕驳荦,杂臿其间,晁采琬琰,和氏出焉。  ——司马相如《上林赋》节选  
  卓文君: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  只说是三四月,又知过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字无可转,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相思,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烧香秉烛问苍天,  六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呀郎,  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卓文君《答司马相如书》  
 申虎:  新丰美酒斗十千,长安游侠多少年。  意气相逢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王维《少年行(其一)》  
 弄潮:  (阿娇:弄潮,你想写什么?  弄潮(疑惑的):我要写什么?我为什么要写?  阿娇默:算了,你不用写了。)  
  夏冬宁: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  ——秦韬玉《贫女》  
 梅寄江: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西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南朝民歌《西州曲》  
  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诗经绿衣》  
  招财:(待补)  清扬:(待补) 
  莫忧莫愁莫失莫忘:  莫忧莫愁莫失莫忘(擦汗,偷懒了。) 
 成悯:(待补)  成烈:(待补)  成续:(待补) 
  文中关于杀人游戏的规则介绍,我已经尽量简化。不过我也是个半吊子,所以……  可能有人没看懂,没关系。当初,我玩的时候,那些规则一条一条的,很多人也没看懂。  不过玩着玩着,就懂了。  所以,我写着写着,你看着看着,大概也就懂了。  不负责任的某袖爬过。  呃,因为是番外,而我实在没有可能自己编每一个人要写的话,勉强塞责出来。所以所选诗词不拘于汉代之前,大家凑和着看。  汗呢。拖了这么久。  当然你也可以说,我拖了这么久,拿这个甚至还没有选完的试杀帖来换你手中的月票,未免不够分量。  确实不够分量,自己也觉得。  So,我开始筹备写第一张杀帖。并同时酝酿写外篇。基于我现在对萧方最有感觉,决定第一个外篇写萧方。(不是我不想写阿娇和刘彻。他们的感情纠葛,往后还有些篇幅。而且我预定他们的外篇是在正文结束后的。)  所以,亲爱的,先把月票赊给我好不好?  树上有一只黄鹂鸟……  等到秋天来到我就爬到了。  祈祷蜗牛爬快一点。  顺带预告一下,第一个被杀的是骑亭尉薛植,猜猜看,会是谁杀了薛植呢?  
汉武朝杀人大案 四:第一日(未完) 
 第一个故事说的是戍思  彼时尚是元朔四年。  草原上的风有些轻,刮在人身上尚能闻见无边无际的草的气息。  那一年,薛植还不是后来的骑亭尉。那一年,他刚刚结束了在丘泽军营的五年苦训,第一次离开故土,随车骑将军卫青征战匈奴。  那一年,他尚是二十余岁,最好的年华。  大军奔驰了一天,在草原上遇见了河水,将军下令,原地歇息休整。  河水婵媛,清澈而捐弃着小小的浪花。  薛植放开自己的战马,让它沿着河边的盈盈的草慢慢吃,慢慢走。取出身后背着的刀,用衣袖轻轻擦拭着雪亮的刀锋。  那是柳裔为丘泽骑军配置的刀,唤作陌刀。  很多年后,他才想到,这种刀的名词,和当朝皇太子的名讳相同。  可是,当时,他并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个叫作陈陌,后来回到长门宫,归于父姓,便是天下人皆知的皇长子刘陌,那样一个孩子。  他甚至不知道,当年那个与校尉柳裔一同进入丘泽军营的陈姓公子,是一个女娇娥。  后来,孝武陈皇后为天下重的盛况,与彼时而言,尚有很长很长的一段时光。  他只是很钦佩很钦佩那个陈公子,举手之间,将丘泽军营整治的井井有条。后来,她与柳校尉相继离开丘泽军营,凭着他薛植的威名和魏序南的手段,依旧能让丘泽军营有效运转。  柳校尉曾言,军人爱惜自己的武器,虽然不能如生命一般,但也要将之放在心上的第一位。  所以,他擦拭他的陌刀。  他离开丘泽的时候,魏序南送他离开。豪迈的笑,“我等你归来。”  魏序南虽然是军营的第一管家,受人尊崇,却无法上战场。  他只是军营的管家。  所以,魏序南送行的笑容里,不是没有落寞的。  他们的大汉,不是先秦,战士们骑着战马,奔驰在塞外,誓要将占了汉家家山的匈奴人血溅大漠。他们不会学着先秦人用着哀伤的心思唱着: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虽然,那样的诗句很美,却不是他们要的。  他们要的,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还?”  是马革裹尸,是用自己的鲜血来捍卫自己的家园,誓不让父老乡亲,大汉寸土再置于匈奴人铁骑的践踏之下。  他们已经憋屈了很多年,而他们,不打算再憋屈下去。  在诗经
;邶风里,那个有着忧伤心思的战士唱着,“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如果是他,他会响亮着歌唱回答,“在大漠之上,在河流之边。”  放开了战马的缰绳,让它自由自在的吃着初生的草,饮着河中的水。待到将军命令出发,牵过来,直接走就是。  他们的战马,亦向往着战争,不会作出无故走开的事。  死生契阔  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这天地间,他再也没有听过比这更美丽的情话。那么质朴,而又,那么真诚。  我想牵着一个人的手,与她过完这一辈子。  可是,他一直没有找到那个能够与他分享这句话的人。  号角呜呜的想起,是将军下令,准备出发。那么嘹亮,仿佛,就响在他的耳边。  他精神一振,打了一个唿哨,微笑着看着自己的战马撩起了蹄子,嘶鸣一声,向自己跑来,牵过它,抚过它的皮毛,然后跨上,豪情万丈。  然后,他听见,身后有人轻轻的唤,“薛植。”  那声音很是中正,他微微应了声。  然后,便是雪亮的剑光。  生命里最后的记忆,他从马上坠下来,抬头看见蓝蓝的天。草原上的天空,和大汉一样的蓝。  却,再不得见。  
  第一章杀帖,写的像抒情散文,也像番外。倒地不起。  

番外 回首已是百年身(上) 

 记忆中,最初的颜色,就是唐古拉山一整年都绝不了的雪色。  师兄飞卿说,那一年,他下山去淮南,经过如今的辽东城,看见一个孩子落在路边的草丛里,哭的声嘶力竭,渐渐的,连哭声都弱了。  若是他迟些路过,这世上,便不会有萧方这个人。  师兄抱他回唐古拉山,一路上,他都很安静,不哭不闹,饿了,就咿呀几声。很是让人心怜。那年,他也渐渐长成,欲收一个衣钵弟子,却不料带回山去,师傅看他面容清秀,又兼根骨极佳,硬是要了去,自行收在门下。  从此后,徒弟变成了师弟。  师兄说的时候他微笑着听,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