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深宫终成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寂寞深宫终成灰- 第8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这一回,她终于也可以做那背后之人,主动把握一些事情了!
  子钰忆起以前,贵妃在事情发生之前那紧张而兴奋的样子,自己当时还真不能理解,甚至看着都替她累,好奇为何她竟愿意冒险去做一些可能会戕害自身的事。可现在,她缓缓摊开自己的掌心,又慢慢攥紧,当你拥有了一定资本时,富贵,当真是险中求的!

  在险峰(下)

  日子平平稳稳到了中秋前一天。
  太妃中秋驾临宁王府,已经了和帝御批,成了定事。这还是自青廷十六岁开牙建府以来,太妃第二次前来,而上一回,却也是参加他大婚之礼,十余年之前的事了。因此阖府上下,对本次太妃驾临,都极为重视,从郑氏到一般管事,莫不忙了个仰倒。
  因事务繁多,除子钰以外,邱、于、万三位侧妃也都来帮忙,每人各掌一块,二十日下来,到也配合得当,未出何纰漏。
  终于到了这中秋前一日,一大早,几人带着一众管家娘子,从头到尾略微演练了一遍。郑氏见各项事宜都井井有条,有模似样,终放下了点心。
  回到议事厅,几个女人都是娇养惯了的,日头底下晒站了半日,个个有些腿脚酸软。小丫头们早备好了解暑的汤饮,郑氏先端了自己面前的,用小勺微搅了搅,笑道,“秋老虎比夏日里还厉害,难得还有些冰,妹妹们快喝了吧,都辛苦了。”
  子钰瞄了眼铮铮和于氏,前者从容地端起杯子饮了,后者却有些心不在焉,想了想,也从容喝了。
  “邱妹妹,”郑氏清清嗓子,“明日你的任务最重,我刚看那府内的礼单、流程都是极好的,没有可挑的了。只是与宫里头接驾的准备,都是现场才行,无法演练,你还得多费心,提前与宫中的嬷嬷太监们打好招呼。”
  邱氏连忙起身应了,她出身京中名门,对这些迎接的礼仪最熟,故郑氏安排了她负责总体接驾的流程,从太妃出宫、到最后回宫,每一站的接待礼数,都由她统筹。
  邱氏落座后,郑氏又转向子钰,“刘妹妹,今日我看那些丫头小厮们,精神气很好,行动间也很有秩序,明日只还维持着这般就行了。”
  子钰忙也起身应了,因她帮着王妃打理府内事务已有一段时日,与这些仆众们熟,故早先分工时,便拿了这管人的一块。
  郑氏又各向铮铮、于氏嘱咐了两句,便道了乏,请她们退去。
  众人走后,郑氏与谭娘子又捋了各项细节,临了,谭娘子不经意道,“于娘娘怎么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郑氏伸了伸僵直的脖颈,谭娘子忙要唤耀红来给她捏膀,郑氏摇摇头,“我自己活动一下就行,”半晌一笑,“你也看到了?”长舒了一口气,“可能又觉得指派给她的活不够重要体面,太妃娘娘面前显不着她了吧,哎,我也管不了那么多咯,哪能事事都办好,还什么人的情绪都照顾到。”
  谭娘子陪着闲话了几句,又道,“要不要着一个人看着她点,省得当天出那洋相。”
  郑氏思量了一下,“罢了,那么多事,哪有多余的人专门看她,再者说了,她虽然愚顽,但娘娘和王爷面前,还是只会卖好的,出不了甚漏子。”
  谭娘子一听也有理,便没再出声。
  下午,子钰正与德芬说话,却听报说月华来了。林喜贵挂着笑,“小的奉命给贵妃娘娘代个话,娘娘说,今日中秋,就让小郡主与您在王府多待上几日。”
  子钰心内一跳,以往宫里都是过节之前将月华送来,节前还要接回去,这次一直未送,她还以为因着太妃驾临,府内事多,就不送来了,未成想却是这样,当下也不盘旋,单刀直入,“公公,娘娘有无其他吩咐?”
  林喜贵看看旁边的德芬,见子钰并无将其遣走的意思,便略低了声音道,“具体小的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娘娘想问问,最近王爷,是不是见了什么人?”
  子钰拧起了眉,她平静答道,“我并没有听说什么,这两日便留心一下。”说着端起了茶杯,意为送客。
  月华本是兴冲冲而来,待林喜贵走后进了屋,却见她娘亲蹙着眉头,有些若有所思。她是个极其敏感的孩子,当下便有些不喜,撅起了嘴。
  子钰确十分烦心,本来,应付明日之事已有些心力交瘁,贵妃这时候又来探,或真是青廷那边,有了什么新动作……撇开这些不谈,她早估计明日或许就是那见分晓的时刻,因此一个昇儿的安危,已让她胆战,而再加上月华……!
  看了眼月华,立刻察觉到了她的不开心,子钰忙将这些烦忧都抛下,搂过月华,笑蹭蹭她粉粉的小脸,“我的月儿,又漂亮了呢!”
  哄了一会,月华才渐渐放得开了,娘儿俩攀扯了好一会,无非是她上学的事,她怎样欺负又保护冲桦、怎样与其他公主郡主们相处等等。子钰耐心听着,不时夸赞两句,月华越说越高兴,仿佛要把在宫里头憋了几个月的话,一下子全都倾倒出来。最后,她贪婪得呼吸着母亲怀中温暖的气息,忽然抬起头,神秘兮兮得说道,“娘,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不过你不能说哦。”
  子钰笑嗯了一声,月华便趴到她耳边,像所有与自己娘亲分享小秘密的女孩子,轻轻说道,“我知道太子哥哥为什么喜欢我了。”
  子钰喜欢极了她这样子,听到这话却有些愣,“?”
  月华伸出小手,“因为我们同病相怜。不过太子哥哥更可怜,都见不到他亲娘。”
  子钰有些心惊,刚要说话,却听她继续小声道,“不过,他前些日子见到他娘啦!”见娘亲大惊失色的样子,有些得意地笑了笑。
  子钰强压下心中惊讶,揽住了月华的双肩,“你怎么知道的?”
  月华见她郑重,忙回道,“我见他心情不好,问他,他说的,还让我不要告诉任何人!”
  “你跟谁说了吗?”子钰握住月华肩膀的手劲加重。
  月华忙摇摇头,“没有,只有娘!”
  子钰这才有点放心,看着她眼睛,一字一句严肃道,“月儿,这件事情,你一定不能告诉其他任何人,知道吗?”
  月华被她严厉的声调弄得也害怕起来,她点点头,扑到子钰怀中,一时又抬起大眼,眸子里满是迷惑,“是不是,见娘亲,都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我在母妃面前,也不敢说想娘。”
  子钰听她童稚的声音,话语虽离奇却早熟,心中酸疼不已,搂紧了她小小软软的身子,不知该如何回答。
  思前想后,子钰回了郑氏,以忙不过来为由,还是将明玉请来,也未与她讲多,只令她席上务必看好了月华,所有吃的喝的都得悄悄检过。明玉虽不明何事,但见她神色凝重,也明白肩上所负之责,遂也郑重应允了。
  “恭人,您为何如此笃定就是明日?”待屋内只余下子钰与德芬二人,她疑惑问道。
  子钰轻摇了摇头,“其实我何尝又能笃定,”见德芬更加疑惑,沉思道,“只是若将我摆到她的位上,或亦会选择明日吧。”
  青廷又在忙什么呢?这段时日,他还真的很忙。青煜的工作,已经做通,其他各条线路,也都悄悄正在进展,特别是姚远暗自出山,与北戎的老相识们取得了联系,得知北戎内部近两年也是为战事所疲,王帐内休战的呼声越来越高,已成了单独一派,成了忽列若想巩固王权不得不考虑的一方意见。青廷与淳于郭等人合计,如果战事能够在两年内结束最好,这样和帝必将行动削弱徐常的势力,或调往别处,或有机会褫夺其爵位都是有可能的。而如果姚远的情报为真,徐常还拖着战事不决,那么自己也可以将其野心坐实,呈现到和帝面前——
  而无论怎样,姚远的消息非常重要,都能将事态朝着比较有利于自己的一面发展,虽说还需等待,但青廷的鼻端,已嗅到大风暴前来之前的气息,每每都能感到大战之前那种血液上腾而战栗的兴奋。
  踱到静香院时,已经很晚了,子钰早已睡下,青廷却精神得很,了无睡意。
  将她折腾醒,青廷看她眼睛因困意而显得迷离,脸颊也红红的,像涂了胭脂,越看越觉得可爱,将她搂占到自己身下,问道,“月华来了?”
  “嗯,”子钰好容易睡着,此时只想继续睡,朦胧间却觉得他的大手撕扯着摸进了内衫,嘴唇也烫烫得印了上来。“别,”子钰拧着眉,软软抗拒着。
  “我好几日没来了,明天也不能来,你就不想我?”青廷哪里肯容她,一边吻得轻柔,手底下力道却大,将她揉弄得越发酸软,眉头蹙得更深了。
  子钰知他前几天议事到很晚,都歇在书房,明日是中秋之夜,按礼也应去王妃那里,此时只得稍提了精神,将他应付了。
  谁知青廷今日兴致却颇高,事毕,还搂着她尽缠着说话,子钰想到明日,哪有多少谈话的心思,青廷有多了解她,一时便扳过她小脸,“你有心事?”
  子钰垂着眼,秋夜微凉,两人刚欢爱过,彼此交贴的体温,却是最熨贴的温度,她忽然感到一阵软弱,把脸贴到他胸膛上,下意识道,“王爷,我怕……”
  “怕什么,嗯?”青廷抬起她下巴,暖暖的眼中全是她的影子。
  话到了嘴边,她却只是怔了一下,轻轻道,“我怕你不喜欢我了。”
  青廷笑得胸膛发震,仿佛听到了这世上最动听的情话,再深沉的男人,被自己娇宠心爱的女人在意,也是无法不愉悦的,他吻了吻她脸颊,“我才几日没来,你就这样……呵,等事情结束,我带你去湖边,不,湖中央,我们便在湖心的亭中……好不好?”咬着她耳朵,满意得看她脸越烧越红,他的心中,满足之极。
  中秋之夜。
  宁王府上下,到处张灯结彩,忙碌异常。太后薨逝尚不足一年,各官家王府依礼应当禁宴,但此次太妃驾临乃和帝御批,但郑氏仍谨慎得有所顾忌,并未过分奢华,只按着礼制而行,是以整个接驾过程隆重而不铺张。
  太妃直到天黑才至,青廷带着郑氏等一众妻妾上来拜见。太妃指着面前的帘子,“都是我亲生的儿子、媳妇,还挂这劳什子做甚?”
  待拜见完毕,太妃让郑氏扶着,一步步走到亭外,这次接驾的所在设在面湖花园的主亭内,因青廷大婚时,成祖与太妃曾在此略停,并亲笔赐名“和合”,故郑氏与青廷商议了,便将此亭作为主接待室,也便于赏月。
  太妃果然激动,她走到亭外,抬头看着匾额上那熟悉的字迹,转向青廷,“你父皇……”
  郑氏连忙笑道,“外头风大,娘娘快请进去坐吧。”
  青廷也上来,亲自搀了她的手,笑道,“儿子扶母妃走。”
  太妃看看青廷那因年岁增长而越发肖似成祖的眉眼声气,略止了心中酸意,回握住了他的。
  宴席便开始了。
  宴罢,太妃打发了青廷,只与女眷们单乐。因不能请戏,郑氏便安排了女先儿表演,太妃见又有大鼓、又有说书,还有评弹,很是喜欢。演评弹时,早准备好了香花熏过的词纸本子,太妃一曲听罢,赞道,“这种戏曲,以前到没有听过,虽不大懂,但调子软软的,很是好听。”
  郑氏忙指着铮铮,“万妹妹是扬州人,今儿这戏,都是她安排的。”
  太妃拉过铮铮的手,笑道,“好孩子,到忘了你是南边来的。”一扭头看到于氏呆在一旁,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