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茶言观色 穿越小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茶言观色 穿越小说- 第7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这欧会安心里甚是不平:这刘公子小小年纪,又不是读书人,这首词岂是他能作的?又想起诗题是宁王所出,便怀疑这其中有假。刘青不知欧会安心中所想,否则一定赞他聪明——他倒也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当下欧会安按捺不住,又拱手道:“刘公子大才。既梅花迎春到,这四月的桃花倒是开得正艳,公子不妨以桃花为题再作一首如何?”

    这还没完没了了,刘青心里翻了个白眼。理都不理那欧会安,对朱权笑道:“昨日王爷不是说那首诗要听全么?刘青便写出来让王爷指教指教?”

    刘青要大展才华,朱权自然没有拦着的道理,当即微笑着点点头。

    众名士全都围了过来,看看这个没上过学堂的人是不是真有才学。刘青一面写。有人高声念道:“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好诗!”有人由衷赞道。

    “好诗啊!这诗写出了咱文人的理想与品格”

    大家看着这首诗。都齐声称赞起来。这些人虽是清高,却也最敬有真才实学之人。此时看刘青的眼光也变了,这哪里还是一介布衣?那简直就是知音啊!看看这孩子,真不错啊,玉树临风,骨格奇清,气质高雅,果然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啊!

    只有那欧会安胡子一抖一抖正满脸通红。看官请不要误会,这不是羞愧,而是气的,彻底被刘青刚才的无视给气着了。想他欧会安一介名士,有多少权贵都想来与他攀交,这、这连书都没读过的毛头小子竟敢无视老夫?老夫不给你点厉害瞅瞅你都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欧会安高咳了一声嗽,大声道:“公子既有高才,不妨再行赐教,在下昨夜饮茶,得一上联,寻之许久不得下联,还请刘公子对来。上联是:一苦二甘三回味,德馨味厚。”

    刘青不假思索:“九清八旺七敬茶,泉冽茶香。”

    欧会安看难不住刘青,又出一联。不过这欧会安不知吃错了什么药,只一个劲地跟数字过不去:“冰冷酒,一点水,两点水,水。”

    众人一听这上联,个个皱眉:这联不好对啊!一滴滴的冰冷酒,无限凄凉,意境深远,却又以偏旁为题,一个个转头看着刘青——有热闹看,比平时吟诗作对有趣多了;最好这刘公子对不出才好,文似看山不喜平,这热闹当然要一跌三宕方才好看哪!一边倒就太没意思了。

    “丁香茶,百人头,千人头,万人头。”刘青仍是张嘴就来。前世教书。看过多少名对,用上一两个现成的对子,于她而言,甚是容易;而且她也不是吃老本,这一世头脑聪敏,记忆力超好,她从到周达明家借书起,便看过许多书,除了四书五经没有兴趣,杂七杂八的东西她也懂得不少,所以此时她自是不慌。

    不过,只守不攻,终是下策;以攻为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否则这人还真没完没了。刘青对完上一联,嘴角一弯道:“我这也有一联,请教欧先生:天下几人闲,问杯茗待谁,消磨半日?”

    朱权一听,忙借品茶掩住脸上笑意:这刘青还真是够坏的,骂人也风雅——这群可不就是闲人?成日里在这儿消磨时光,就是吃闲饭的,还有脸看不起做事的人!

    众名士也都是聪明人,岂有不知之理,有心发作,却一时又没有好对反驳,只好端起茶杯品茶,遮掩尴尬。

    静水飞花,清风飘柳,含笑而立的刘青,如那佛前静静绽放的莲,有一种摄人魂魄的美。朱权深深凝视着刘青,一字一句:“洞中一佛大,有池荷招我,来证三生!”

   

 

第一百一十七章 刹那间的永恒 

 
 
    面对朱权这满眼的深情,这付海誓山盟般的下联,刘青压在心底里的情感,又再一次翻腾了起来。感情这东西,最是奇怪。有些人,相处一生,也走不进你心里;而有些人,相遇的瞬间,便可心意相通,直达心底。
    相识伊始,朱权虽不太说话,但她却能读懂他的心。这次见面,初始的陌生之后,这种感觉又一点点苏醒过来。只是,她清楚的知道,她与他,终是两条相交的直线,交集之后。便会越离越远。前世她看《廊桥遗梦》,常为这种用一瞬间爱上,却要用一生去遗忘的感情感慨唏嘘。不料今生,她也会经历这样的遇见。她不知,这样的相遇,她是该为之喜,还是为之悲

    刘青在心中轻叹一声,避开朱权灼人的目光,垂下眼眸,静静饮茶。

    这时,一小厮急急跑来,对朱权施礼道:“禀王爷,门外有一道士,说是王爷您的师父。您看”

    “我师父来了?快请他进来。”朱权惊喜道,忙站起来,叫上刘青一起迎了出去。

    还没走几步,一个丰姿魁伟、大耳圆目、须髯如戟的道士,大踏步走了进来,大着嗓门叫道:“丹丘,为师来也。”

    朱权上前拉住他的手,神情甚是欢喜:“师父,徒儿可有许久未看见您了,您老可好?”又转过身来道:“刘青,来,见过我师父。”

    刘青正要开口,就被那道士用力拍了一下肩膀。“刘小友,竟然是你?你怎么跟我徒弟在一起?”

    刘青一下没注意。被拍得差点一个踉跄,裂嘴道:“是啊是啊,张真人,几日不见,你还是那么精神焕发哈。”

    “哈哈哈,看到小友你,老道我就精神焕发啦。”张宇初哈哈笑着,不等朱权有请,一屁股坐在他原来的座位上。

    朱权在一旁神情有些呆滞:“你们你们怎么认识?”

    “丹丘啊,这是我新认的小友,来,叫师叔。”

    刘青正给老道斟茶,听这话“噗”的一笑,差点把口水喷到茶里。

    “师叔?”朱权惊叫起来,盯着刘青目瞪口呆。

    “哎。”刘青老实不客气地应了一声,以报刚才招惹她的仇,忍笑道:“师侄乖,等会儿师叔给你见面礼啊。”

    那些名士此时都围了过来,疑惑地问:“这位真人可是张天师?”

    明朝朱元璋立国后,制定了以儒教为主、三教并用的政策。他运用道教来证明其君权神授,并对正一道优礼扶持。明成祖朱棣继续尊崇正一道。尤其崇奉真武神,大建武当山宫观,使武当道教兴旺起来。为此,在明朝前期,道教的上层人物地位很高,有种种特权,为当时许多人巴结的对象。

    所以一见张天师,而且这张天师还是宁王的师父,众名士都兴奋起来,一一上前给张宇初见礼。

    张宇初别看在亲近人面前像老顽童似的没个正形,在外人面前却是一付得道真人的样子,对众人正容以对,只微微点点头。

    这老头儿,还真会装!刘青暗乐。

    朱权心中有无数疑问,待要问时却又无法。好不容易众人见完礼,全然不顾他平时冷峻的形象,迫切地拉住张宇初急问:“师父,你可要说清楚,刘青怎么是我师叔了?”

    “哼,”张宇初板着脸斜了朱权一眼,“让你叫师叔还是便宜你了,本来你该叫师叔祖,只是这个为师一把年纪了,叫一个十几岁的小娃娃师叔不大妥当,才让你占了便宜。”

    围在四周的众人吸了口冷气:“天,这么说,本来连这一代天师都得叫他师叔!这刘公子,难道果然有什么来头不成?我说嘛,王爷怎么会对一介白衣青眼有加呢?”都再次打量刘青。想看看这个十几岁的年轻人到底有何不凡,竟能当张天师的师叔!

    刘青心中有鬼,任她脸皮再厚此时也不禁羞红了脸:“真人,您您这样说,可愧煞刘青了。”

    “有什么可愧的?”张宇初大咧咧把手一摆,扫了众人一眼,道:“你们可知刘小友的师父是谁吗?”

    “是谁?”“刘公子的师父是哪位?”名士们都七嘴八舌地问道。

    “是三丰子真人!”张宇初牛眼一扫,得意洋洋道。

    “三丰子?可是张三丰道长,武当派的创始人?”有人问道。

    “对了。这刘小友正是张三丰道长的关门弟子。半月前在黄山我偶尔见刘小友练拳,才识得他的身份。老道大幸,能与小友论道练拳整整五天,可真是受益非浅哪!要不是玄中文洁真白真人大限已至,老道要去送他,刘小友定能助我早得正果。”

    “张三丰道长,不是寻不到了吗?先皇在时,派人去寻便觅之不得;今上遣使去找,又屡访不遇。三丰道人今年怕有一百五十高寿了吧?刘公子竟是张三丰道长的关门弟子?”有人叫起来。

    “教我拳法的只是一老道长,但却不是张三丰道长。”太极拳确实与张三丰有关,本来认认这个师父也无妨,可以扯扯虎皮作大旗。但听这些人的说法,张三丰竟然是当今红人,连两届皇帝都到处找寻他。寻他干嘛?当然不是因为思念他,而是想从他身上得到不老仙丹。如果这个徒弟承认下来。她自然就成了朱棣逼迫的目标,她的平淡生活就算过到头了。

    “嗳,这世上除了三丰子道长,还有谁能教得出那套拳法?刘小友可不能乱怀疑。”张宇初正色道。

    刘青也敛容道:“天师你曾见过张三丰道长,你说说三丰道长长什么样?”

    张宇初回想了一下:“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

    刘青心里一乐,摇摇头道:“那就真的不是啦。我师父,瘦小的个子,山羊胡子,瘦长脸、小眼睛。”

    “真的不是?”张宇初疑惑道。极为失望。他对道法和武功都极为痴迷,很希望能有机会当面请教张三丰。当初看到刘青的拳法,而且知道她很有可能是张三丰的弟子时,老道他真是大喜过望,觉得多年的宿愿马上就可以实现了。谁知道现在刘青却说不是,简直就像大冷天往他头上浇上一盆冷水。

    不过古人对师父的态度等同于父母,拜了师就没有不承认师门的道理,所以他也不怀疑刘青的否认,只以为自己想错了。他叹了口气,不禁陷入深思:“这世上还有谁有这样高深的水平,能教出那套拳法呢?”

    “既然天师对那套拳法如此推崇,那拳法自是不会一般,必包含无限道法,悟之能让人受益匪浅。在下冒昧,不知能否有幸一观那套拳法?”秦朝琛等人见刘青否认是张三丰的弟子,也很是失望。不过聊胜于无,张天师也不是一般道士,他既说这拳法好,自然也有可取之处,他虽然不懂武功,但对于道法的痴迷,还是让他很是想见识一番。

    刘青待要推拒,张宇初却道:“此拳既为道家之人所创,其深含的道法又于世人大有启迪,小友倒不可藏私,演示一遍也无妨。”

    本来刘青推拒也只是因为她喜欢低调,倒没有丝毫藏私的意思。此刻见张老道这样说,她也不再多话。当下找了个空旷处,立势而定。

    此时正值上午时分,四月的阳光从树冠中透射下来。刘青一双手缓缓扬起,广袖飘飞,衣带随风,状如登临仙人,直欲乘风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