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第46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为,亦竟以二氏诂经。然其论乾凿度太乙行九宫之法出於黄帝《素问》,则能抉谶纬之本根。论五行者经世之用,纪岁时,行气运,不可阙一,邵尧夫《皇极经世》用扬雄之四数,加以本无之一,而去其本有之二,为不合於古,亦能判术数之牵合。至於谓刘敞《解春秋》新作南门为僣天子,其说本陆龟蒙《两观铭》。谓子路结缨在获麟之后二年,《公羊传》所记孔子之言为妄。谓苏轼《解论语》患得之当作患不得之,证以韩愈《圬者王承福传》,知古本原如是。谓扬雄之姓从扌不从木,杨修笺不应称修家子云。
  谓《柳宗元集》柳州谢上表称于頔在襄阳相留,不知是时頔去襄阳已二年;又有代刘禹锡同州谢上表,不知禹锡迁同州时宗元没已十七年,断其出於伪托,皆具有考据。而掊击王安石之尊扬雄在《朱子纲目》之前,尤为伟论。作喆所著别有一书,名《已意》。第三卷论淮阴侯为治粟都尉一条,注曰其详见《已意》。又云司马氏、许氏二夫人事,予於《已意》既言之。盖二书本相辅,今《已意》不传,又有《寓林集》三十卷,亦久佚。惟《哀扇工歌》全篇见周煇《清波杂志》中,然词殊不工。此十卷中亦无一论诗之语,知吟咏非其所长矣。
  △《栾城遗言》·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宋苏籀撰。籀字仲滋,眉州人。辙之孙,迟之子也。南渡后居婺州,官至监丞。籀年十馀岁时,侍辙於颍昌。首尾九载,未尝去侧,因录其所闻可追记者若干语,以示子孙,故曰《遗言》。中间辨论文章流别,古今人是非得失,最为详晰,颇能见辙作文宗旨。其精言奥义,亦多足以启发来学。惟籀私於其祖,每阴寓抑轼尊辙之意,似非辙之本心。又谓吕惠卿、王安石之隙起於《字说》及《三经义》,核之史传,亦非事实。至谓辙母梦蛟龙伸臂而生辙,引孔子生时二龙附徵在之房为比,又杂载辙崇宁丙戌梦见王介甫事,尤为失之诞妄。特籀亲承祖训,耳濡目染,其可信者亦多,究非影响比也。
  △《东园丛说》·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宋李如篪撰。如篪始末未详。据卷首绍兴壬子自序,则括苍人,时为桐乡丞。正德《崇德县志》载,宋李如篪字季牖,崇德人。少游上庠,博学能文,著有《东园丛说》、《乐书》行世。晚以特科官桐乡丞。人名、书名、仕履并合,当即其人也。其书诸家不记录,莫考其所自来。下卷杂说中所作初夏诗及其父欢喜口号三首,为自来录宋诗者所未及。又是书自序作於壬子,为绍兴元年。周庭筠刊书跋作於甲寅,为绍兴三年。而记时事一条,记绍兴六年杨幺、李成事:憸佞一条,记绍兴二十四年秦埙登第事;以少败众一条,记绍兴三十一年两淮失守事;且有称高宗庙号者,则书当成於孝宗时,年月殊不相应,且语孟说一门,语、孟合称,不似南宋初语;所辨北辰不动一条,与明陈士元《论语类考》之说同,似乎曾见《集注》,故有此说,亦不似朱子以前语;其天文历数说,谓今之浑天,实盖天之法,亦似欧罗巴书既入中国之语;宋以前,即推步之家未明此理,无论儒生,或近时好事者因如篪书名捃摭旧文,益以所见,伪为此帙欤?今但就其书而论,如春秋行夏时一条,谓以建子为周正月乃左氏之失,不知左氏周人,记他事或失之诬,至於本朝正朔,则妇竖皆知,左氏不容有误。《诗》亡《春秋》作一条,谓孔子所闻所见之世无诗,不知株林夏南诗有姓名,不能移之东迁前也。
  召公不悦一条,谓周公朝诸侯於明堂,召公尝北面而事之,则误信明堂位之谬说。
  《左传》其处者为刘氏一条,疑邱明先知,又疑其附会,则未考此句为汉儒增入,孔颖达《正义》已有明文。然如解王用三驱,引周官大司马立表为证,解坤六五爻,驳程传女娲武氏之非,解说卦生蓍,纠扬雄产蓍之误,解系辞太极生两仪为生蓍之法,引《左传》楚有句澨、章澨、雍澨、蓬澨诸地,证三澨非水名,解关雎为后妃求淑女,引崔灵恩三礼义宗,证缩酒用茅之义,以及考究《易》之八法,及六日七分之说,推算绛县人甲子之类,皆典核不苟,於经义颇为有裨。故虽显有可疑,而其书可采。亦姑并存之,以资参订焉。
  △《常谈》·一卷(永乐大典本)
  宋吴箕撰。箕字嗣之,新安人。乾道五年进士,授仁和主簿,分教临川。历知当涂县。为赵汝愚所重,召主审察。寻以疾卒。《宋史》不为立传,其事迹仅见於《徽州志》。所著尚有《听词类稿》十二册,已久佚不传。惟此书之目,《宋史·艺文志》载有一卷。今散见《永乐大典》各韵中者,抄撮薈萃,犹存一百馀条。大抵皆评骘史事,而间及於考证。《徽州志》称箕之在临川也,与陆九渊游,相与讲明义理,盖深有得於金谿之学。今以此书与《九渊文集》互勘,如《九渊经德堂记》论汉高祖为义帝讨项羽一事,谓新城三老深知天下大计,而箕亦谓新城老人独知而言之,汉有天下,遂定於此。又《九渊语录》论曹参相汉,谓其能师盖公,用黄老术,汉家之治,血脉在此;而箕亦谓参得安静之体,盖公清心之言,有以先入之。其旨趣往往相合,似乎墨守不变者。及观其论汲黯一条,《九渊集》中称黯仗节守义,虽曰未学,必谓之学,而箕乃以谓黯之直谏,本於气质,非学而得,故昧於大道。其说又如枘凿之不相入。可见箕之学术虽本陆氏,而亦不为苟同,与辅广诗《童子问》一字一句坚持门户者,其心术之公私,相去远矣。观尤袤与箕同时,而所辑《遂初堂书目》已列有常谈之名,则当日即珍重其书也。今以所存各条,依次裒缀,勒为一帙,用还《宋志》卷目之旧。中间所引《外史梼杌》、《国史补长编》诸条,或摘录原书,无所论断,疑《永乐大典》已有脱文。今无可校补,亦姑仍原本录之焉。
  △《云麓漫钞》·十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宋赵彦卫撰。彦卫字景安,绍熙间宰乌程,又通判徽州。此书有开禧二年序,自署新安郡守。其所终则不可考矣。据自序,初名《拥炉闲记》,本止十卷,先刻於汉东学宫。后官新安,并刻后五卷,始易今名。案《文献通考》载《云麓漫抄》二十卷,又续二卷,与自序不符,岂其后此十五卷之外又有所增,抑《通考》误十卷为二十卷,误续五卷为二卷也。世传朱彝尊《曝书亭》所抄宋本,乃止十卷,是此书原非一本,未能断其孰是矣。书中记宋时杂事者十之三,考证名物者十之七,其记事於秦桧父子无贬词,而枉杀曲端一事,遗张浚而独归王庶,又称勘端反状,殊为曲笔,其考证颇为赅博。中有偶然纰漏者,如谓《论语》翔而后集,当非一雉,不知《诗》如集于木,《春秋外传》独集於枯,《家语》有隼集于陈庭,皆非群栖义也。谓魏之如姬乃取尊如王姬之意,不知古有如姓。而宋玉之赋神女,吕不韦之奉异人,战国之时,以姬为媵侍美称久矣。他如芙蓉花根为断肠草。乃陶宏景《名医别录》之说,而引为老圃之言以解李白诗。《周礼》冬官散在五官,乃俞庭椿复古之说,而矜为独见。至於以孟婆为元冥之配,以阿房宫之阿为阿娇、阿连之阿,以《诗》不显文王证太宗派下赵不衰等命名之非。而寿亭侯印一条,与《三国志》剌谬,米元章评书一条,与所作《书史》互异,皆不能知其依托,均为瑕类。然而辨《十八学士图》乃钦宗画赐张叔夜、李纲,误题为阎立本,又开元亦有十八学士,不止太宗,辨以黑为卢即《尚书》卢弓之训,非北方土语,辨行香非国忌之礼,辨《史记·龟策传》诸兆之名,辨王献之保母墓砖之伪,辨《博古图》误驳《三礼图》,辨王莽律权石,辨罗靖碑非父子同名,辨墓祭已见《周礼》,辨萧翼无赚兰亭事,皆言有根据,足资考核。至於吕大防《长安图》,原书已佚,此存其概。唐制科之名目,与宋送迎金使之经费,皆史志之所未详,自序以为可敌叶梦得《避暑录话》,殆不诬也。
  △《示儿编》·二十三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宋孙奕撰。奕字季昭,号履斋,庐陵人。其历官无可考。第十卷中称绍熙丁巳三月,侍宴春华楼,闻大丞相周益公议论。考之《宋史》,绍熙元年为庚戌,至五年甲寅,即内禅。丁巳实庆元三年。殆宁宗时尝官侍从,传写误为绍熙欤?
  是编凡总说一卷,经说五卷,文说诗说共四卷,正误三卷,杂记四卷,字说六卷。
  中第九卷前为文说,后为诗说。李维桢序谓文说三卷,诗说二卷,误也。前有开禧元年自序,称考评经传,渔猎训诂,非敢以污当代英明之眼,姑以示之子孙,故名曰《示儿编》。其书杂引众说,往往曼衍,又徵据既繁,时有笔误。如经说类中以《广雅》、《博雅》并言,而皆云张揖作;诗说类中以杜甫袭用白居易诗;杂记类中谓唐太宗纳巢剌王妃为妻嫂;字说类中谓诗有陈佗(案:陈佗之名见於《诗序》,奕以为诗则非);皆失於考订。以至荆舒是惩句,经说类中反覆论僖公无此事,故孟子归之周公,正误类中又谓僖公之事孟子误以为周公。王安石《字说》霸字条下,称其学务穿凿无定论。艺苑雌黄一条,又称熙、丰间定有成书,是正舛谬,学者不能深考,类以穿凿嗤之,亦间或自相矛盾。文说类中契丹空纸祭文一事,尤委巷不根之谈。其经说类中於窃比老彭训彭为旁,於黾勉从事训黾为蛙,王士祯《古夫于亭杂录》深取之,实亦附会之论。然其中字音、字训,辨别异同,可资考证者居多。其冗杂者可削,其精核者究不可废也。
  △《游宦纪闻》·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张世南撰。陈振孙《书录解题》载其字曰光叔,鄱阳人,然其名则作士南。
  未详孰是。其纪年称嘉定甲戌,又称绍定癸巳,盖宁宗、理宗间人。自称尝官闽中,多记永福县事,亦不知永福何官也。世南与刘过、高九万、赵蕃、韩淲诸人游,而述程迥之说尤多。盖其兄为董煟婿,煟为迥婿,故闻之亲串间也。
  其书多记杂事旧闻,而无一语及时政。如记秦观元祐刺字,记黄师尹解打字义,记张嵩先借紫,记讳名讳字,记苏黄用一鸱字,记古书刀,记何致初拓岣嵝碑始末,皆足资考证。其驳黄伯思八十一首之说,及推阐王湜百六之义,尤极精核。
  其他如论犀角、龙涎、端砚、古器之类,亦足以资博识。宋末说部之佳本也。
  △《密斋笔记》·五卷、《续记》·一卷(永乐大典本)
  宋谢采伯撰。采伯字元若,台州临海人。宰相深甫之子,理宗后谢氏之伯叔行也。中嘉泰二年傅行简榜进士,历知广德军、湖州,监六部门,大理寺丞,大理寺正。《宋史》无传,其事迹不甚可考,官爵名字仅见於陈耆卿《赤城志》中。
  是编乃其易班东归时所撰,录以示其子者。杂论经史文义凡五万馀言,自序以为无牴牾於圣人。其间援据史传,颇足以考镜得失。杂录前贤懿言媺行,亦多寓惩劝。虽持论间有未醇,其援引证据,亦未能如《容斋随笔》、《梦溪笔谈》之博洽。而语有本源,瑜多瑕少,要亦说部之善本也。史称谢后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