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躺在你的怀抱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永远躺在你的怀抱里- 第5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阿梅,那我走了,我在家等你。周末见。”
  玉梅点点头,看着海生离去。上课的铃声响起,她快步走进教室。
  海生离开了三中后去了一中,心里要见玉梅的那种急切和兴奋的心情,随着见到了日思夜想的玉梅后荡然无存,他感到心里有一种失落感。他和玉梅在学校里相见,和他想象中的不同,玉梅不应该是这样的表情,他们这么长时间没见面了,见了面应该是很热情很激动的,海生见玉梅冷淡的表情,而且笑得很勉强,像是被逼迫出来似的。这是为什么呢,海生想不明白。也许是那个环境不适合他们见面吧,海生只有这么想。他盼着周末能在家里见到玉梅。
  快到一中了,海生没转弯去一中,而是骑着单车继续前行。他先到场部路边市场买了一些苹果,然后才回过头到一中去班主任家里。班主任家里只有老岳父在,老岳父要去学校叫他的女婿回来,海生不让,说自己去学校找老师。海生来到办公室,见了班主任,班主任挺高兴的。两人寒暄了几句,海生问了一些高考准备的情况,老师一一说了,问海生是不是要到学校来住,海生说不用,在家复习功课一样,时间不长。老师说这样也好,有什么最新的消息,我打电话到你们厂里叫你来。海生说好。海生要走的时候,班主任拿出一大叠高考模拟试题给海生,说,拿回去好好做。海生万分感激,谢完老师后去见了几个同班的同学后才离开了一中回家。
  等到星期六,海生看钟表已经是下午三点钟了,他估计玉梅这个时候应该回到家里了,便走出家门来到玉梅家后面的窗口下喊曹越。曹越在屋前面客厅,听到屋后有人叫他,走到后面一看,是海生叫他,问有什么事。海生说,你二姐回来了吗?曹越摸不着头脑,不明白地说,没听说我二姐要回来这里啊。海生解释说,你二姐说这个周末回建材厂。曹越说,那你等等看,我二姐回来了,我叫她去找你。海生说好回到了自己的家里。
  他拿出玉梅给他的手绢和相片来看,这个手绢他一直都舍不得用,保护得像新的刚买回来的一样。睹物思情,他和玉梅过去在一起的情景,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出现在他的脑海里。他看着相片上的玉梅,这是一张三寸的黑白半身相片,玉梅穿着绿色翻领女军装,海生对她说道,玉梅啊,你可知道我的心,我是多么的想念你爱你。他翻过相片的背后看,上面写着两行字: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吃了晚饭,海生还是没有等到玉梅回建材厂家里的消息。天色已经黑了,他去玉梅家里问曹越他二姐回来了没有,曹越说没有,海生心里顿时惶惶不安。玉梅,你怎么了,不是说好了吗,周末你就回到建材厂来的,难道这个周末你不来了吗,是因为你爸不让你来还是别的原因?他越想脑子越乱,脑子越乱心越急。他想玉梅今晚不来,他明天就去水泥厂见玉梅,要是碰上老曹,他不相信老曹会不让他见玉梅,老曹没有什么理由不让他见玉梅的,就当他去看一个老朋友,有什么不可以。一个晚上,海生辗转反侧都睡不着觉。第二天吃了早饭,他也没告诉家里人,便骑着单车去水泥厂了。
  到了水泥厂车队前,他犹豫起来了。他并不担心老曹会对他怎么样,好歹两家关系都好,老曹不会对他怎么样的,他担心的是他走后老曹会对玉梅不利,这样玉梅的日子就难过了。他想他这样去老曹家里是不是太莽撞了,缺欠考虑。他一边在公路上溜达,一边想着这个恼人的复杂问题。他希望玉梅能从窗口看见他,然后想办法和他见面。可是这样的想法,是天真徒劳的。既然来到了水泥厂,玉梅就在眼前,何不进去她家找她。如果老曹在,他就不说什么,老曹也不可能老是打骂自己的女儿,玉梅已经不是初中生了,是一个高中生,老曹不可能不考虑影响。海生终于下了决心,到玉梅家找玉梅去。
  海生来到玉梅家门前敲着门,一会儿里面问起“谁呀?”接着门打开了。门里的玉梅蓦然发现站在门口的是海生,露出惊讶的表情,“你来了?”
  “是啊,我来了。”海生见玉梅不想开门让自己进去的样子,说:“就让我一直站在门口?”
  玉梅还没说话,里面的老曹问道:“阿梅,是谁来了,你怎么还不开门?”
  玉梅小声地说:“我爸在家,你小心点。”
  “哦,知道了。”
  玉梅只好打开门,让海生进来,转身对父亲说:“爸,是海生来了。”
  老曹问:“哪个海生?”话刚落下,就看见海生走了进来。老曹坐在藤椅上抽烟,冷冷地说:“你来了,我正想找你呢。”
  海生听了,心里忐忑不安,老曹也要找他,真是不可思议。海生不知道老曹这话是官话,他上门来了,老曹见着他自然说要找他。找他也有另一个意思,是要和他算账。海生不知道这些意思,他努力让脸挤出笑容,恭敬地说:
  “曹叔你好。很久没见了,怪想念你的,顺路去一中,就到你家来看你了。身体还好?”
  “好,好的很,酒还可以喝上半斤八两的。”他看了一眼海生,指着藤沙发说:“你先坐下。我有话要跟你说。”
  玉梅见老爸没有自己想象的对海生那么凶,绑紧的一颗心放松了许多,刚想转身进卧室,老曹叫住:
  “阿梅,你别走,也听听我说些什么。”
  玉梅方停住脚步,心又紧张起来,坐在饭桌前的凳子上。
  老曹扫视了海生和玉梅后,把眼光落在海生的身上,说:
  “我知道你来我家的意思,说来看我,你的嘴巴真甜啊,年轻人,这很难得啊。可惜我一把老骨头了,有什么好看的。别在我面前说这么好听的话了。你来这里的目的,是想看玉梅的吧?海生,今天当着你和阿梅两个人的面,我呢打开天窗说亮话,跟你们两个说清楚。阿梅现在还在读书,你又要考大学,我不希望看见你们谈恋爱,这对你们一点好处都没有。”
  玉梅的脸色原来有些红,那不是害羞红的,是因为心里紧张造成的,这时听了父亲的话,她感到了害怕,脸色由红转白。她不敢看父亲,也不敢看海生,怕接触到他们的目光。她朝卧室看去,忽然看见姐姐玉凤站在门框边听父亲和海生说话。姐姐啥时候起床的,她没上班就和贾权在一起谈恋爱,谈得很晚回来,父亲一句话都不说她,是不敢说她,还是因为姐姐大了工作了,姐姐想谈恋爱多晚回来都可以。不,她不这么想。她想完全是父亲偏心,对海生歧视有成见,今天的话不就是明摆着吗,爸不允许她和海生来往。她真想大哭一场,可是,这个时候她不能哭,绝对不能哭。她强忍着不让泪水流出来,咬紧牙齿,没想到却咬着了嘴唇,鲜血往下流,流到了下巴。
  这一切,玉凤全看在眼里,急忙去拿了纸走出来,说:
  “阿梅,你的嘴唇流血了,快擦血。”
  玉梅方醒悟过来,用手指一摸嘴唇,再看手指,果然有血,于是接过姐姐递来的纸擦嘴唇。老曹和海生听玉凤说玉梅嘴唇流血,也都过来看玉梅流血流得厉害不厉害。老曹瞪了一眼海生,意思是说没你的事你看啥东西。海生看了一下玉梅便回到藤沙发坐下。他心里面在说,玉梅岂止是嘴唇在流血,心都在流血呢。老曹啊老曹,你根本就不懂你女儿的心。阿梅是多么爱我,我们俩是真心相爱,世界上没有什么人比我们更相爱的了。你这么做,是棒打鸳鸯啊。老曹啊老曹,你这么做,不仅玉梅的心在流血,我的心也在流血啊,只是你看不见!
  玉梅擦完嘴唇上的血迹,去厨房洗了手便进卧室里抱着枕头低声抽泣。
  客厅里老曹对海生下逐客令:“海生,曹叔该说的都说了。面子也让足了给你,你知道我是直肠子火爆性格的人,眼里揉不得沙子,有什么说什么。事情没到那一步,咱们都好商量;如果到了那一步,让我发起火了,什么都挡不住,天皇老子我都不怕,都敢得罪。你好自为之,好好考大学,什么也别想,回家去吧。”
  海生还有什么好说的,没想到老曹会这么说他。海生很失望,刚想站起身来要离开曹家,这时门外有人敲门,玉凤忙去开门,是一个和海生年龄差不多的男子,一进门就甜甜地叫“师傅。”老曹对他说:
  “进卧室看看阿梅,阿梅嘴唇出血了。”
  庄海波高兴答应快步走进卧室看玉梅去了。这一切,就发生在海生要离开曹家的时候,海生亲眼看见了,天啊,刚进来的这个男人老曹竟然叫他去看玉梅受伤的嘴唇,他像受到天大的侮辱,他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海生受不了这种打击,夺门而出,能有多快就走多快,离曹家越远越好。
  海生推着单车出了水泥厂。他走到公路边,停了下来,他的泪水夺眶而出,伤心地扑在麻黄树上痛声哭泣。脸上流满了泪水,泪水流到下颚,再往地上掉去。
  他一下子就明白了,以前玉梅少给他写信,还有那天他去三中见玉梅,看见玉梅复杂令他捉摸不透的表情,以及玉梅答应昨天回建材厂去的,她没去,原来这一切都是老曹搞得鬼。可恶的老曹,竟然当着他的面让一个男人去看玉梅,想让他难堪,让他忘掉玉梅。他相信玉梅心中不会有这个人的,不管老曹怎么强迫玉梅,玉梅心中只有他海生一个人,玉梅不会变心的,他对玉梅有信心。等他和玉梅都参加工作了,他不相信老曹还有什么理由阻止他和玉梅交往,即使老曹阻止,也阻止不了他和玉梅相爱,他们有自由恋爱和结婚的权利,老曹管不着。好,死老曹,你等着瞧,海生骂道,等我和玉梅都参加了工作,我就让你看看我们能不能恋爱结婚。


  谁是杀人犯【1】
  老师说:“参加高考的同学,都要有一颗红心两手准备。”老师是给学生打预防针,考得上大学是好事,考不上也不要灰心丧气,甚至想不通去自杀,路多着呢。海生早有了准备,考不上就参加工作,因此这一年的高考名落孙山对他并不感到失意,他已经竭尽全力考试了,考不上对他来说也许是件好事,不用多读四年大学,早点参加工作,自己也就有了自由。他渴望自由恋爱,盼着玉梅也像自己一样早点出来工作。
  弟弟洪海东打的石头,经常被别人偷拉走,他和王小荣中午晚上又不能在工地看着,老虎都有打盹的时候,别人要偷他们的石头,海东和王小荣两人如何看得住。海东一气之下,不打石头卖了,八月就报名参加了工作,分到了一分场101连队种橡胶。
  到了八月初,海生已经知道自己没考上大学,老洪也没多说一句话。过了十来天,海生正想去总场劳动科咨询参加工作的事,忽然一中的老师打来电话,叫他去学校参加农场教师选拔考试。
  随着文化dageming的结束,海南的农场刮起一股回乡回城风。先是知青,后是一些机关干部教师纷纷想门路离开海南农场。六十年代农场经历了职工生育高峰期,到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这些农场职工子弟开始陆续参加了农场的各项工作。这是农场开天辟地的事,农场的第二代也加入了农场的建设之中。在注入新生力量的同时,农场领导意识到人才缺少极大地阻碍了农场的发展建设,这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