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躺在你的怀抱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永远躺在你的怀抱里- 第5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里只剩下他们两人。办公室外响起了有秩序整齐的读书声,海生和廖卫红两人好长时间都没说话,都在看书。海生觉得这样沉默不说话不好,虽然和她不熟,但都是同事,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吗,只要开口说些话,聊聊天,以后不就熟了吗,就像唐文杰一样。于是海生大胆地问道:
  “廖老师,你来105小学多久了?”
  廖卫红放下课本,说:“一年了。”
  “你家离这里远吗?”
  “不远,在一分场场部。你家呢?”
  “我家在建材厂。这里离你家近,星期六下午可以回家。”
  “可以啊。有时候也懒得回,跑来跑去很累,路又不好走。”
  “这里就是路不好走,山了一点,空气还是不错的。不回家在这里休息看看书也好。”
  “是啊,星期六星期天没什么事,看看小说拉拉小提琴,也就过了。”
  “哦,都看些什么小说?”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人啊人》”
  “听说过,但我没看过。《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好像是张贤亮写的。能不能借给我看一下?”
  “对,没错,是张贤亮写的。下午我带来给你吧。”
  “不用急,不用麻烦你带来学校,被校长看见了不好,晚上我去你那里拿。”
  廖卫红没出声,转眼看桌上的闹钟,她怕下课时间到了,耽误了敲钟下课。
  终于到了海生上课。这是他第一次给学生上课,站在讲台上,面对着十五个学生,心里还是免不了有些紧张,说话有些不自然,只好拿起课本照本宣科读一遍给学生听。他想起廖卫红说给唐文杰的话,你别怕,山里的孩子就怕外面来的老师,你自己不怯场,上课就没事。这样,海生读完了课本,就教学生认生字读拼音,慢慢地真的不怯场了,第二节课的时候,说话就顺多了。
  海生惦记着廖卫红的小说,本来想晚上去拿的,可是中午要休息的时候,唐文杰回来对海生说:
  “这本书我先看啊,。这本《人啊人》给你看,看完了再跟你换着看。”
  他留下《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把《人啊人》这本书扔给海生,海生接住,问道:“你去廖卫红那里了?”海生说出口就知道问错话了。
  “废话,我没去怎么能帮你拿回这两本书。”唐文杰笑说,“我去跟她说让她教我拉小提琴。”
  “是不是你看上了她?这么快就跟她搭上关系了。她肯教你拉小提琴吗?”
  “她答应了,教我拉小提琴。”
  “不错不错。她肯答应你教你拉小提琴,说明你有希望了。看不出,老唐,你还挺有心思的啊。昨天对我说,我跟她不般配,今天你就开始追她了。你跟她倒是般配啊。”
  唐文杰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说:“你别吃醋,什么我追她呀,你别乱说,说出去让别人听见了,影响不好。”
  “哈哈,我不会害你的。”海生拍着唐文杰的肩膀笑了笑,“放心吧,老同学,相反我还要向你祝贺!你看上了,就大胆地追吧,我不会跟你争的。追到手了,别忘了请老同学喝酒。”
  “你是不是已经有了?”
  “说有也可以,说没有也可以。”
  “这话怎么说?”
  “说有,是心中已经有了一个人;说没有是因为时机还没成熟,也不知道人家肯不肯跟我,特别是她的父母同不同意我们在一起。”海生只能这么说。他和玉梅的事,同学之间是不知道的,他没必要全说给同学听。
  “哦,”唐文杰摇头说,“我不这样看,关键是你们两个人,只要你们心中有爱,何必在意她父母呢。结婚后是你们俩过一辈子,不可能跟父母在一起过一辈子。”
  “没那么简单。老唐,休息一下吧,这婚姻家庭的事,说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说的也是。”
  海生躺在床上,想起玉梅,自五月份从大陆回来然后去了玉梅家见到玉梅后,到现在已经九月份了,将近四个月的时间,他没有见到玉梅一面。他恨老曹,那天老曹对他说的话,他永远都记得。他没考上大学,难道就不可以娶玉梅做妻子?如果是玉梅不爱他,另当别论。可是玉梅确实是爱他,他也爱玉梅,老曹太过势利眼了,他这么做,不仅仅是棒打鸳鸯,简直是在扼杀纯洁的爱情,是爱情凶手。玉梅也真的是,他不能到水泥厂她家去,难道一个暑假,她就不会想办法到建材厂来吗?一个暑假,他父亲就把她锁在房间里不让她出门,他不相信,玉梅会这么绝情,不,玉梅绝对不会对他绝情的,一定是老曹想尽办法,恐吓玉梅,玉梅才不敢来建材厂。他忽然想起那天他在玉梅家要离开她家的时候,他看见进来叫老曹师傅的那个男人,老曹对他十分热情,他隐隐感觉不妙,也许这个男人是老曹看中的男人,老曹相中的未来女婿,老曹逼女儿和他来往。岂有此理,海生越想越生气,他想他要先要问清楚玉梅再说,如果真是那个男人厚颜无耻,他就要有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精神,和那个男人拼了。


  谁是杀人犯【3】
  连队的生活和海生在一中读书时的生活差不多,早餐很随便,不是面条就是豆酱送米饭,中午和晚上的菜都是以蔬菜为主,很少有鱼肉。在食堂吃饭的都是连队的年轻人还有老师,他们想要吃肉只好到三公里远的白沙镇去买,或者在连队小卖部买些鱼、猪肉罐头。
  虽然在山里小学教书生活清贫,日子又过得平淡,海生觉得这一切都没什么,他不在乎吃喝玩乐,他只想好好教书打发时间,等着放假回到家里可以去见到玉梅。
  到了周末,学校放假,海生星期六中午吃了饭就离开了连队。他没有直接回建材厂家里,而是去了水泥厂。去水泥厂,怎么样才能见到玉梅,颇费心机。最好老曹不在家出车去了,他就可以大胆地上老曹家找玉梅。想来想去,也只有等老曹不在家这条路可走。但如何知道老曹开车出去呢,却让海生十分难办。他骑着单车到了水泥厂,没敢直接进车队,而是去了水泥厂商店。水泥厂商店离车队不远,不到一百米,车队在商店的东面,中间隔着一条大道。海生在商店门口站了一会,不断朝玉梅家的楼房看去,想了很久,终于下了决心,骑上单车去车队看。刚要进车队,看见老曹和几个人在车队操场说话,海生掉转单车羊头便走,没敢进车队去。老曹在家,海生不想让他碰见。上一次,老曹已经让他伤心过,他不想再伤心还让老曹骂一回。
  这一次海生想见玉梅失败了。他一路骑着单车回家,心里是那样的无奈和空荡荡的。已经是午后快三点钟了,太阳还是那样的强烈,地上被晒得冒了热气,路上的小草被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后萎靡不振,他要躲过这太阳还需要骑快点单车。他的衣服被汗水浸湿透了,骑了这么远的单车,他都没有觉得累。他不怕太阳晒,不怕累,不怕出汗,就怕失去玉梅。
  这年的八月份曹越去当兵了,没人再能够帮他传递消息给玉梅了,他只有等机会才能见到玉梅。他要学会忍耐煎熬,其实他已经受过了煎熬。
  星期天下午六点多海生回到学校,连队已经没有饭吃了,海生晚饭只好用电炉煮些面条吃。唐文杰周末没回家,见了海生说,听黄小蓉说二分场的当地老百姓抢了连队的胶水,双方打了起来,事情闹得挺大的。唐文杰说,这样的事已经不是新闻了。抢胶水是无本生意,烤成胶就可以拿去卖钱,来钱比什么都快。海生问105队呢,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唐文杰说,105队有许多本地人,没人敢偷105连队的胶水。
  海生想,这是为什么?是农场吸收本地农村人进农场的结果?是不是农场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采取逐渐本地化的战略。
  这些问题,海生都不是海生需要想的,他只要教好书就可以了。日子一天过去,他渐渐熟悉了上课。一日,他见课本上有一首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忽发奇想,这一堂课把学生带到野外去上,这样学生有了现场感觉,也许会体会到课本上描写庐山瀑布的美景和李白的想象力。他问学生符奇,他是当地人,对本地附近的大山水沟山塘都熟悉,海生问他连队附近有没有瀑布。他摸着脑袋想,问什么是瀑布?海生说:
  “就是河水流着流着,突然流到一个深坑里,然后再流,河水流到深坑的过程,在下面看非常好看,这就是书上说的瀑布。”
  “你这么一说,我知道了。”
  “是吗,这么说你知道哪里有瀑布了?”海生兴奋起来。
  “我知道。”符奇很肯定地说,“那地方我们叫深水沟。离这里没多远,有一条小河,顺着小河走不用半个小时,就可以看见老师你说的瀑布了。”
  “好,哪一天你带全班的同学一起去看瀑布。”
  “现在没有什么水。下大雨水就多了,远远就可以听到轰轰的响声,我去过那里钓过鱼。”
  “有水就行。”海生想,水多了不安全,学生都还小。
  等海生刚好准备要上《望庐山瀑布》这一课的时候,谢校长说他明天要到场部教育科学习两天,交代海生替他上一两节算数课,其它的等他回来再补上,还说语文课你可以多上点,海生说好。
  带学生去看瀑布,没半天的时间不行,现在有了自由安排的时间,海生原准备跟谢校长借课也就不用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是气势磅礴的风景画与浪漫大胆的想象最完美的结合。海生要带学生们去看瀑布,早晨山里雾大,野草树枝都沾满了露水,在野外行走,有时还要钻树丛,全身就会被露水打湿,因此上午是不能带学生去看瀑布的。于是上午海生只好先教了这一课的生字单词,让学生熟读课文,下午一上课,就宣布去看瀑布。全班学生一听要去野外看着瀑布上课,个个高兴却不敢相信,十分认真地问老师,这是真的吗?海生对学生们说:
  “是真的,带你们去看瀑布,体会真实瀑布的气势和声势,这样你们就更容易理解课本中的庐山瀑布了。”
  海生接着郑重地宣布:
  “同学们,这一次到野外上课,什么也不用带,连课本都不用带,大自然就是你们最好的课本。你们一定要听从指挥,注意安全,男同学要看好女同学,别让女同学摔倒了,知道了吗?”
  “知道了。”同学们齐声回答。
  海生发出铿锵有力的声音:“好,由符奇同学带队,出发。”
  学生们欢呼雀跃,争先恐后涌出了教室。看着学生们那兴奋的笑脸,海生的脸也露出了笑容,颇有成就感。
  符奇是个十四岁的本地农村人,个子不高,骨骼瘦小却很强健,眼睛圆圆的,一看就知道是个挺机灵的少年,一身皮肤被太阳晒得黑不溜秋的,头上留着寸长的短发,穿着一件格子衬衫,下身却是一条喇叭裤,挺时髦的。他在105小学读了好多年,是全校读书最长的留学生,教过他的许多老师都怕他。学校读书不要钱,他还小,家里便让他在学校浸泡多几年书,也不管他是否读的下去。对这样的学生,小学校不敢拒绝不让他来上学。他一走出教室,好像野外就是他的世界一样。他带着同学们一会钻草丛,一会提着拖鞋凉鞋,卷起裤筒,光着脚丫踏着小溪的水往前走。
  海生走在最后,他担心有学生掉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