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躺在你的怀抱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永远躺在你的怀抱里- 第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十八岁的巧巧,和刚来时面黄肌瘦的样子比较,已经不是一个人了。她变得俊俏了,脸色红润,头发又粗又黑,两条长辫子,特别惹人喜欢。她在水泥熟料车间干活,水泥车间和烧石灰都是三班倒,八个钟头一班,下半夜十二点,上到天亮八点钟,接着换成白天一班,到了下午四点,才是上半夜的班。
  有一年,厂里按照场部的要求,为了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成立了男女业余篮球队。巧巧被选进了厂里的女子篮球队。按照要求,女子篮球队员不能留长头发,必须是运动装,因此巧巧的辫子一定要剪断。巧巧为辫子要剪短的事,还伤心哭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巧巧就像壮士断腕一样,毅然把心爱的长辫子剪断扔了。
  厂里的大男人都喜欢看年轻女孩子穿着短袖裤衩在篮球场上跑来跑去,湿透的上衣贴着两个若隐若现的乳房上下颤动着,还有那丰满的臀部。女人打篮球,男人们不是真的要看她们打篮球,她们打篮球的技术水平怎么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们能够穿短袖裤衩在男人们面前颠着屁股跑来跑去,这相当于后来中国的内衣模特表演。
  有一天晚上,厂里的女男球员混在一起比赛,不是正式比赛,海生也去球场了,大家三三两两坐在台阶上观看。靠近海生旁边的是一个尖嘴瘦个子男人,大家都叫他老侯。老侯嘻嘻笑地把头凑近海生,问海生:
  “厂里的人都说,你跟你二姨睡过觉,是不是真的?你有没有摸过你二姨的奶奶?”
  海生涨红着脸,不知道怎么回答,眼睛看着球场上的运动员。老侯乐了:
  “别害羞,告诉我,你二姨的馒头好不好玩,白不白?像不像她的屁股一样圆一样好看?还有她下面的毛长得多不多?告诉我,别怕,我请你吃糖。”
  海生沉默了一会,像有什么东西堵在胸口上一样,忽然转侧过头对老侯,爆发出一句铿锵有力的话:
  “流氓!”
  老侯一惊,身子颤抖了一下,立刻回过神来,嘻嘻笑道:“流氓?哈哈。”老侯没有一点羞耻感,他继续调侃海生:
  “小鸡ba还没长毛呢,不会懂得什么样的馒头好吃好玩嘞。你二姨要不是那骚货,也引不来苍蝇嗡嗡叫。”
  “你才是骚货!”海生站起身来,离开了老侯。他要是拳头够硬,他一定不会放过那些说她二姨坏话的男人。
  厂里开始有了巧巧的流言蜚语,最早是在一些年轻工人里流传,后来老工人们也参加里进来。说的事情都是像亲眼看见似的,真有这么一回事。有的说巧巧跟一个汕头知情谈恋爱了,也有的说不是,是巧巧被场部宣传科一个当干事的人看中了,和巧巧谈恋爱了。大家都知道那宣传干事长得啥模样,他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留着小分头,是个书生模样的人,他常来厂里画画。有一天天气阴凉,他坐在电线杆下,手里拿着很粗的炭笔,面前放着一块画板,眼睛一会瞄着那棵沧桑古老的好几个人围抱大的荔枝树,荔枝树干上吊着一截钢轨,又一会看着画板,画上几笔,然后再瞥视荔枝树,这样眼光不断在荔枝树和画板之间来回。


  青春之梦【10】
  这时刚好到了下班时间,巧巧看见一群人围着一个年轻人坐在电线杆上画画,也挤上去来看,不禁脱口说道:
  “哎哟,还真有两下子,画得不赖。可惜,比起我哥画的,差远了。”
  那干事听见巧巧的评论,回过头来一看,是一个漂亮的姑娘,目光一亮,巧巧给他的印象十分深刻,心里砰然有点激动,于是忙对巧巧说:
  “别动啊,你千万别动。”
  巧巧被吓了一跳,说:
  “你干嘛?”
  那干事说:“我给你画张像,你就那样站着。别动啊。”
  旁边的人起哄说,巧巧,人家给你画像呢,你真有福气。也给我画一张好吗?我也要画。众人七嘴八舌地说。巧巧才不稀罕用炭笔画像,过去她哥给她画多了,她还去过照相馆照过相,她转身要走,那干事大声说道:
  “唉,叫你别动,你干嘛走啊?我一会儿就画好。”
  庄丽萍拉着巧巧的手说:“怕什么,他要画就让他画,还能把你吃了。”
  巧巧耳根发热,迟疑了一下,没想到那干事站了起来,走到巧巧跟前,递上一张素描画,说:
  “你叫巧巧吧?你看画的像你吗?”
  巧巧红着脸不敢接他的画,庄丽萍抢了过来,一看,惊叫道:
  “巧巧,真像你嘞,快看啊。画人像还真行。”
  巧巧夺过那张画像,跑开了。
  后来厂里的人说,那干事和巧巧谈上了恋爱,还叫巧巧去场部宣传科找他。有一天,巧巧真的去了,那天晚上巧巧回不来,就被宣传科干事带到招待所住了一晚,就被那个人干上了。有的说法正相反,说是巧巧用色勾引人家,想乌鸡飞上枝头变凤凰,调到场部去。不管是什么版本,人家说的都像是真人真事,就跟自己亲眼看见的一样,说的时候那口气和脸色,绝不像是假话。
  一尺风,三尺浪。有关巧巧恋爱的话题越传越神,越传越不像话,成了流言蜚语,用现在的话说,这是“绯闻”,巧巧一身“绯闻”,“绯闻”缠身。巧巧的“绯闻”不知不觉吹到了厂长书记的耳朵里,厂党委为此专门开了一个会议研究巧巧的问题。汪副书记说:
  “巧巧的问题相当地严重,不仅是道德品质问题,还是政治问题。同志们,我建议对这样思想腐败追求资产阶级生活作风的人,要杀鸡儆猴,开除出厂。”
  厂长老莫说:“对一个年轻姑娘,开除出厂,是不是严重了一点?何况这些事是真是假没调查清楚,就下结论,不好吧?”
  厂长老莫是怕开除一个没事实根据的人,会影响很多人的生产积极性。汪副书记不同意老莫的看法,他和老莫心里就有隔阂,老莫在厂里大小事情上,跟他步调口气不一致,有时还要唱反调。生产上的事,老莫是厂长,他管不了,可意识形态政治思想工作,老莫你就别跟我争老大了。老汪说:
  “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作风时时刻刻都在腐蚀入侵着我们的青年,特别是女同志。王巧巧同志的流言蜚语,不会无风起浪,我们党委,不对她进行严肃处理,将会影响到我们建材厂的荣誉,将会影响每个同志们的革命积极性。对于这样的人,我们不能手软。苏书记,你说呢?”
  老苏知道老汪和老莫两人有矛盾,这时看似说王巧巧的事,其实就不是王巧巧的事了,却成了他们之间争一口气的事了。中国人都是这样,为争一口气,别人的事都不重要,事也罢,人也罢,都是为实现自己目的棋盘上的一颗棋子。老苏是江苏人,随43军十二师部队登陆解放海南岛,后来宋师长的十二师部队全留在了海南,于是成立了第十二师军垦农场。当时老苏是营长,就被派到了建材厂当了书记。建材厂是师部直属单位,和一二三四五团部一样,都是师部直属单位,老苏这个营长,到师部开会,能和团长们平起平坐,也算是升职了。他刚参加革命那时,爹妈亲人都被国民党杀死了,就剩下一个很小的弟弟,现在革命成功了,老苏当了书记,他理应照顾亲弟弟。农场刚成立,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样小苏就进了农场吃了国家粮。关键的问题是,小苏竟然不知道什么时候也看上了巧巧。小苏比巧巧大四五岁,小苏还是个光棍,小苏看上了巧巧,可他不会写情信,嘴巴又木讷,也不敢一个人约见巧巧。有一天小苏腼腆地跟老苏说:
  “哥,你说巧巧好吗?”
  老苏反应快,立刻明白了,问道:“是不是看上巧巧了?”
  小苏不敢看哥嫂,点头表示自己看上了巧巧。
  “好啊,看上你就去追她啊,巧巧要同意,哥给你主持大婚,摆二十几张桌,不,请全厂的人,喝你的喜酒。”
  “哥,俺怕巧巧不同意。”
  “你怕个球啊,你跟她说没有?”
  “还没有呢。”
  “没有你就说啊。你不说咋知道她不同意?她要不同意,我再做她的思想工作。现在新社会,讲的是恋爱自由,你没结过婚,巧巧也没有,你可以大胆追巧巧,这是你的权利。”
  小苏和老苏虽然是兄弟,却不是一个脾气的人,性格也不同。小苏胆小,就会单相思,不会行动。老苏做事豪爽,干脆利索。小苏不敢找巧巧,把自己爱巧巧的话亲自说给巧巧听。小苏一天不约巧巧恋爱,老苏就不能找巧巧谈说,要这样,别人会在背后说他以权谋私,或者说欺负老百姓。小苏要说了,老苏去做巧巧的思想工作也就名正言顺了。老苏说,这前后秩序不能乱。让老苏没想到的是,巧巧的“绯闻”特别多,厂里的男人都津津乐道巧巧的人和事,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厂里也有好多个漂亮的姑娘,唯独巧巧的闲话多。如果这样发展下去,确实会影响职工的革命性和生产积极性,于是老苏也同意了老汪的提议,开党委会讨论巧巧的个人思想作风问题。会议刚开始的时候,老苏听老汪和老莫说话,还以为是他们两人之间的事,是他们之间不和,没想到往深层想,就想到自己,这是个阴谋呢。于是老苏不同意老汪刚才的发言。老汪在没证没据只是捕风捉影的情况下,就要求党委开除巧巧,要真的这么做了,但后来事实证明没那回事,是建材厂党委冤枉了巧巧,那可不是开玩笑的,一切罪名、责任全都是他这个书记的。老汪不愧是个搞政治的人,很有政治头脑,表面上是说巧巧的事,进一步是跟老莫对事情的看法有分歧,可再深一步想,就搭上了自己,老汪这是一箭双雕啊。老汪啊老汪,你这是杀人不见血啊,想设下陷阱搞垮自己他好当书记。他这时才知道什么是兵不血刃,和平年代,也有残酷的战争,这战争是内部战争,比起同国民党真枪真炮要凶险多了,一不小心,自己莫名其妙下台被打成反革命,甚至还会丢了性命。


  青春之梦【11】
  于是老苏定下调子:“这事我们要慎重,不能捕风捉影道听途说就随便处理一个同志,特别是一个女同志。这事由办公室主任来负责调查,如果是事实,我们再向场部汇报,看场部的意见。”
  老汪一听就不出声了,心道不得不佩服老苏高明啊,毕竟是书记,棋高一着,把他的计划全打退了。
  建材厂办公室主任老梁是个文盲,心里没这么多诡计。他能够当上干部,全仗着他那一把眼泪。他原是海南东方县黎族一个苦大仇深的农奴,海南解放后,他也得到了翻身做上了主人,到了天涯农场建材厂工作,当上班长,车间主任,直到厂办公室主任。每次厂里或者农场其它单位需要忆苦思甜,就会请老梁上台演说控诉那万恶的旧社会。老梁在台上,声嘶力竭后汪汪大哭,台下的听众见他伤心哭泣也跟着流泪。后来厂里的工人们在背后私下评价老梁,不服老梁那样的人也当干部。有人说人家老梁苦大仇深出身,祖宗八代都是农奴,应该当干部。听的人“呸”地吐了口唾沫到地上,不服气地说,农场的职工,谁不是苦大仇深的,别说八代,就是十代二十代到了孔老二那个时代,谁的祖宗不是农奴?不是农奴就是帝王将相了,还用的着来海南岛农场受苦?关键的是老梁会哭,知道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