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林家二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林家二少- 第1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褪且牙险帐俺隼矗鹊胶鲜实氖焙虬峄厝プ。懿荒芤恢痹诩旨壹淖 
    “行啊,我还从来没去过呢。”对于林瑾的这个提议,林瑜欣然接受。
    除了笔锋和纸渲,跟着林瑜他们出来的都是贾家的下人,不过跟谁不是跟呢,林家的表少爷待人客气,出手大方,跟他们出趟门,半个月的月钱就有了,因而对他们的吩咐,从不会有疑义。
    同为开国功臣,林家的先祖虽然功绩比不得贾演、贾源兄弟,可也是列侯之一,林家的府邸比起宁荣二府是要小些,可也有限。只是林老侯爷去世以后,林家侯府的牌子摘了,主院由于林如海身份不够,也封锁了起来,便是他和贾敏成亲,也只是用了西路的院子。只不过林家四代单传,主子更是长期只有两三人,就是只用府邸的三分之一,也是宽敞得很,绝不会有拥挤的感觉。
    同是侯门深院,站在自家的院子里,林瑜的感觉比在贾家舒畅多了,哪怕眼前的房舍,由于长期无人居住,显得比贾家的屋子衰颓不少,可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嘛,感觉就是不一样。
    福伯听说两位少爷回来了,匆匆过来汇报,说屋子都打扫好了,就是空了这么些年,实在显得破旧,要想住人的话,只怕要重新翻修,才能住得舒坦。林瑾闻言便道:“此事并不难,父亲早就想到了,福伯你看哪些地方需要翻修,先把地方划出来,再找人去画图纸,这就可以开工了。”林瑾说得理所当然,福伯也是连连点头称是,仿佛这翻修房屋,并不是什么很大的事情。
    感叹之余,林瑜不得不承认,这从小锦衣玉食养大的孩子,跟他这种贫困人家长大的,思维方式都不一样。就说林家的屋子,除了看着旧了点,没什么不好的,要是林瑜自己,肯定就不修了,稍微粉刷下就能住的,可林瑾不干,人家开口就是推倒重建,还说林如海也是这么说的,林瑜就不插嘴了。
    接下来的话题就转向翻修的范围了,先是西路的后院,毕竟林家人少,就是林如海回京,也才父子四个,收拾几个院子就可以了,但是林瑾觉得,这一代有他和林瑜两个,还是一步到位得好,于是范围就扩大到整个西路了。后来林瑜插了一句,后面的花园子也该休整下,林瑾就决定把西路院子连带后花园一起翻修了,吓得林瑜再不敢开口,生怕他把整个宅子全部推倒重建了。
    而福伯心里却在想着,等老爷升官回京,中路的主院就能住了,到时候再翻修不迟,还有东路的院子,现在基本空着,等两位爷长大,成了亲生了孩子,慢慢地就都可以住满了。
    等林瑾跟福伯商量好屋子要怎么改建,已是日落西山,福伯有心留他们吃了饭再走,但是林瑾说他们已经出来一天了,要早点回去,就拉着林瑜走了,估计回去以后,还有一番说辞。
    “你就这么把西路的院子全部推倒了,不需要先跟父亲说一声吗?”林瑜好奇地问道。
    林瑾猛点头,认真道:“当然要啊,等福伯找人把图纸画好了,我就把拓本寄给父亲,他看过没有问题再动工。”原来还要林如海把关的,林瑜听了放下心来,再不过问此事。
    回到贾家,已经是摆晚饭的时间了,贾母问了林瑾林瑜这天的行程。林瑾照实说了,拜访柳煦也好,回去林家也罢,都不是见不得人的,再说就是他们不说,也有人会帮他们说的。
    贾母听了果然没说什么,到底是没有血缘之亲的,她对林瑾林瑜,就是面子情。
    日子就这么平静地往前过着,林瑾林瑜还是每天跟贾宝玉等人一起读书,每逢沐休就去柳家拜访或者回家监工。柳煦的大孙女柳嫄只比黛玉小两岁,有她发帖子,林瑜他们去柳家的时候,黛玉也能跟着去,柳家亲戚朋友甚多,黛玉自从认识了柳嫄,跟着交了不少朋友。林瑜则是每次都会被柳泫缠住,好在小家伙已经启了蒙,并不会一味胡闹,林瑜逗着他,也是很好玩的。
    最让林瑜惊讶的,是他有次在柳家,竟然碰到了贾琏的亲戚。那日,柳四公子柳汐的书院放假,他的一个同学张扬就跟他回了家。众人自报家门才知道,张扬的祖父竟是贾琏的舅舅。
    当时,林瑾林瑜和张扬都默契地没有提起此事,但是事后,兄弟俩却讨论过这个问题。
    贾琏的外祖父曾是帝师,三个舅舅也都是能人,尤其大舅舅张成林,更是内阁的次辅,若是首辅退休,他是当之无愧的接替人选。可是贾琏倒好,明明是荣国府正大光明的继承人,却宁可跟着二叔一家跑腿,也不去向外祖家求助,以??的能量,给外谋个不错的实职,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有资源不用,真是浪费,他还没有那样的舅舅呢,林瑜跟贾琏交情平平,也不可能去提示他什么,这件事也是说过就算了。倒是张扬,真的是个有趣的人物,值得他们结交一场。
    不知不觉,林家姐弟进京有一年了。这日,宫中突然传来消息,说元春被九皇子看中,要回府里当庶妃了。林瑜心里顿时咯噔一声,真命天子竟是九皇子,他爹的站队,岂不是站错了。

  ☆、第016章 不解

怎么会是这样?!林瑜被这个意料之外的消息炸得有点懵了。长期以来,林如海都是所谓的纯臣,就是只忠于当今圣人,不涉及皇子们的争斗,无论他们如何拉拢,都坚守立场毫不动摇。
    正是因为如此,皇帝才会放心大胆地把他放在巡盐御史的位置多年不挪窝,江南的盐政,之于朝廷每年的收入实在是太重要了,不是心腹之臣,根本不敢委任,更何况还是连任多年。
    不过根据林瑜暗中观察到的事实,自从那年林瑾大病一场差点丢了性命,林如海就一改往日的中立态度,跟继后所出的七皇子有所接触,他们的往来非常隐秘,具体的情况林瑜也不知情。
    林瑜也是到了那个时候才知道,穆姨娘当日想要害他性命,并非个人兴起,而是有人在她身边挑唆,可林如海和贾敏后来对林家进行了大清洗,也只找到了几个推波助澜的帮凶。
    林如海为什么挑中了七皇子作为支持对象,个中缘由林瑜并不清楚,但他知道,林如海肯定是进行过分析的,觉得七皇子机会最大,或者说他上位对林家最有好处,才做出了这个决定。
    林瑜不是没有担忧过林如海会选择错误,可他年纪尚幼,对这等大事并没有发言权,再说原著也没提过,被太上皇挑中的皇子究竟排行第几,与其杯弓蛇影,不如相信父亲的判断好了。
    然而,当元春被九皇子看中的消息传来,林瑜才猛然意识到,事情还有这样一种发展可能。就是林如海站队错误,新皇登基后失了帝心,他把黛玉乃至林家的家产托付给贾家,是为了保住女儿一生的安康。毕竟,贤德妃是贾宝玉的同胞姐姐,新皇刚登基那几年也颇有些宠爱,黛玉如果做了贾家的媳妇,便是林如海曾经开罪过或者只是没有支持过新皇,想必也不会牵连到她。
    林如海不是不为女儿着想,只可惜他失算了,贾家吞没了林家的巨额家产,修建了美轮美奂的大观园,迎接了元春省亲,却不肯要黛玉当媳妇,从而逼得她泪尽而亡,一世凄凉。
    林瑜想到这里,不禁冷汗涔涔,虽说他想到的,不一定就是当年的事实,有相当部分的情节属于脑补,但是距离真相绝不会差得很远,尤其是林如海站队错误这点,已经是应验了。
    进京一年,除了常去柳家,林瑾林瑜跟外界的交流并不算多,可京城毕竟是天子脚下,各种消息比起外地灵通许多,贾家还有贾政在工部当差,元春也在宫里当女史,总是能打听到的。
    当今圣人,是大虞朝开国后的第三任皇帝,虽然比不得祖父和父亲的文治武功,也是一代不错的守成之君,姬家的先祖打下的江山到了他的手上,稳定而平缓地向前发展着,波澜不惊。
    如果硬要说圣人的优点,能生儿子算是一个。别看□□高皇帝武功赫赫,愣是从鞑虏手中抢回了汉家天下,太宗文皇帝知人善任,把个千疮百孔的帝国治理地花团锦绣、焕然一新,可这两位的子嗣缘,都单薄地让人心惊胆战。高皇帝儿子不少,前后两任妻子加起来生了六个,可惜其中五个战死在开国之前,仅剩的那个就是太宗皇帝,被群臣看着,坚决不让上战场。
    好容易平定了四海,高皇帝旧伤发作,龙驭宾天,太宗皇帝登基。此时天下已定,再无战事,宫里也是嫔妃十几二十个,朝臣们都觉得,再不用为皇家的子嗣操心。谁知太宗皇帝就是没儿子,公主倒是一个接一个地生,以至于孝文皇后第四次怀孕的时候,京城附近的庙宇,求子符供不应求。迟迟没有皇子降世,急得不仅是皇帝,还是朝中众臣,甚至是全天下的百姓。
    要知道,高皇帝和太宗皇帝都是没有兄弟的,要是太宗皇帝一直没儿子,等他身故,想过继儿子继位都没地儿可去,届时不天下大乱才怪。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凑满了两组七仙女之后,孝文皇后生下了当今圣人。圣人一出生就封了太子,十四岁就娶了太子妃,十五岁生下了嫡长子。十年后,太宗皇帝驾崩,圣人顺利登基。这个时候,他的膝下已经有了六个儿子。
    圣人效仿先皇,也是早早立了太子,可惜他那位嫡长子生来体弱,当了太子不到一年,就病故了。之后,圣人又立了四皇子为太子,四皇子跟早夭的那位太子是同母兄弟,也是先皇后所出。
    比起嫡长兼具,自小备受宠爱的先太子,四皇子被册立,引起的争议要大得多。因为在他前面,还有贵妃生的二皇子,淑妃生的三皇子,那两位除了差个嫡出的名分,无论读书习武还是母家的背景,都比太子要强得多。太子固然是嫡出,可是先皇后生他的时候难产死了,圣人也因此不是很待见他,第二次立太子的时候,在他和二皇子、三皇子之间犹豫了很久。
    在林瑜看来,这位太子就是个倒霉版的“胤礽”。虽说胤礽已经是中国古代最倒霉的皇太子之一了,可林瑜觉得,大虞朝的这位太子,比他还要倒霉。同样是生而克母,在胤礽小时候,康师傅好歹是疼爱他的,跟他比起来,康熙朝的其他阿哥都像是捡来的。这位倒霉太子却不是如此,圣人从小就不喜欢他,而是偏爱长子,立他为太子不过是考虑大局,听从了朝臣的劝说。
    那时候,继后已经进宫,还生了七皇子,圣人身边还有贵妃、淑妃那样的东宫故人,在她们持之有恒的枕头风吹动下,圣人看太子越来越不顺眼,就差没找个理由把他给废了。
    由于太子忍功不错,太子之位也坐了好些年。后来,二皇子坐不住了,联合三皇子给太子下了圈套,逼得他破了功,说了些不该说的话,做了些不该做的事,从而被废掉了太子之位。
    圣人是个心软的人,就是儿子有逼宫谋反之意,也没杀了他,而是把人圈了起来。倒是废太子自己想不通,举剑自刎了,还给圣人留了封血书。圣人看了儿子的遗书伤心不已,将其厚葬不说,还追封了义忠亲王。此事过去不久,圣人突然梦到先皇后,醒来旧事重提,把二皇子、三皇子都给贬到了边远之地,无诏不得回京,贵妃和淑妃也被降了份位,降到了昭仪和昭容。
    这件事过去之后,圣人再不肯立太子了,可随着他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