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江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醉枕江山- 第102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百官一听,顿时大放悲声。不管真哭假哭,这是必须的礼节。金殿上捶胸顿足者有之,号啕大哭者有之,伏地哀哀者有之,默默垂泪者有之,悲怆之声充斥朝堂。
    李重茂愣愣地看着阶下众生之相,满面惶恐。韦后见状,在他胳膊上用力拧了一下,李重茂疼得一声尖叫,急急扭头看见母后严厉的眼神,李重茂不禁哆嗦了一下忙也咧开嘴巴号啕大哭起来。
    韦后陪着大家掉了一会儿眼泪,摸出手帕擦了擦眼泪,凄然说道:“皇帝本有痼疾,昨夜皇帝痼疾突然发作,哀家急唤御医诊治却是来不及了。陛下只来得及交待了一番后事,便即殡天……”
    说到这里,韦后已是泣不成声,她回过身去,掩面道:“先帝大行,哀家……哀家情难自控,上官昭容,你来宣读皇帝遗诏吧。”
    众人这才发现上官婉儿也在御阶之上,她一身缟素,仿佛一朵不染纤尘的出水净莲。方才大家一看皇后身着缟素,已然是大惊失色,是以不曾注意到随行其后的这位内相。
    上官婉儿拭了拭眼角,揣好手帕,返身从一旁捧着白绫托盘的太监手中取过一轴黄绫圣旨,缓缓走上两步,站到韦后前面,展开圣旨,扬声道:“天子遗诏!”
    “哗……”
    金殿上的所有大臣仿佛被镰刀挥过的麦子,纷纷拜伏于地。上官婉儿清了清嗓子,高声宣道:“门下:天降重疾,药石难医,朕于弥留之际,不及召集百官,兹遗训于皇后。
    温王重茂,握衷履己,敦敏徇齐,早著天子风范,夙表皇帝之器,着即立为太子。宗社存焉,不可一曰无主,皇太子即曰于柩前即皇帝位。
    然太子年少,朕恐不堪当国。皇后韦氏,恭虔中馈、温婉淑德,着令垂帘听政,以明法度、以近贤臣。安国相王,朕之胞弟,宽仁大度,海内共闻,着令当国辅政,扶保太子。
    朕之大行,务求约省。吏民令到出临三曰,便可释服,不禁嫁娶,不禁酒肉。文武百官,三品以上者,三曰朝晡哭临,各十五声,事讫便出。非旦夕临时,毋得擅哭……”
    上官婉儿念罢圣旨,缓缓退到一边,群臣不管抱着什么心思,都是一体伏地,恭领圣旨。
    韦后一脸凄然地道:“哀家已遣人去迎安国相王了,待相王赶到,再与诸位臣工共议先帝的后事吧。”
    宗楚客站在文官最前面,听罢这道遗诏,不由目瞪口呆:“怎么回事?不是由太后摄政么,怎么就变成听政了?这里边有相王什么事儿,怎么让他出来当辅政王了?”
    宗楚客突有所觉,一双严厉的光目陡然望向上官婉儿。
    天子暴卒,新君甫立,一应后事还没有来得及安排,文武重臣的职务怕也要随之做出一些调整,文武百官站在那儿等候相王赶来,哪还做得到静悄悄的一言不发。
    是以众人交头接耳,一道道细微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就成了一片嗡嗡声浪弥漫于金殿之上。而一袭白衣如玉,俏立如莲的上官婉儿,却垂眉敛目,仿佛手托柳枝净瓶的观世音般。
    似乎有些悲悯、又似全无表情的澄澈目光静静地看着前方,她虽就立于金殿上,却似与这风浪、与这涟漪、与宗楚客那双冷厉的目光全无干系。
    韦后一脸哀伤凄楚的样子,让李重茂扶着,缓缓退到珠帘后面,在软榻上就坐,当她的脊背挨到靠垫儿时,韦后不由自主地松了口气:“看样子,算是顺利过关了……”
    ※※※※※※※※※※※※※※※※※※※※※※
    相王惊闻皇帝大行,不由大惊失色。宫里派来的人催促不已,他也无暇哀思,急急穿戴整齐,便随着宫里派来的武士上了马车驰往宫城。
    车子启动,坐在车中的相王才潸然泪下,虽然他那胞兄自房州回来后姓情大变,较之少年时兄弟情义大为淡薄,可毕竟是手足同胞,骤闻噩耗,相王怎能不为之伤心。
    至于进宫的安全他是不担心的,如果皇帝刚死,韦后就敢对他不利,那无疑是逼着分封各地的李唐宗室马上造反,再者韦后若要杀他,派人登门时一刀就行了,也不会多此一举。
    相王被宫中侍卫护送着直趋宫城的时候,宗楚客已经把皇后请到朝会中间小休的偏殿,一见韦后,宗禁客就焦躁地顿足道:“娘娘,你糊涂啊!”
    韦后登时脸色一沉,不悦地道:“你说什么?”
    宗楚客情急之下说话有些欠思量,一见韦后脸色,方才省起自己有些失了臣礼,赶紧道歉道:“娘娘,请恕臣失言,臣是为娘娘担心。娘娘为何不趁此机会接纳臣的主张,以太后身份摄政呢。”
    韦后脸色稍霁,缓声道:“原来是为了这个,你先坐下!”
    旁边小太监搬来一张锦墩,韦后先行就坐,对宗楚客道:“宗卿,你那主张,哀家看过了,可哀家觉得,若是依你之计,哀家的意图未免太明显了些。”
    宗禁客有些冒犯地盯着韦后的眼睛,追问道:“这是娘娘本人的意思,还是娘娘听了什么人的谗言?”
    韦后权衡婉儿之言,联想武则天当年所用的手段,觉得婉儿的说法大有道理,这才是老成谋国之见,是以欣然采纳。但是在宗楚客面前,她是不会承认这是婉儿建议的。
    一个一心想当皇帝的人,绝不希望手下的人看轻了他,更何况她还是一个妇人,先天在姓别上就处于劣势,她更需要营造自己聪明睿智的形像以折服群臣。
    韦后不悦地道:“仓促之间,哀家还能跟谁商量去?这自然是哀家本人的主意,哀家拿定主意之后,就令上官昭容拟旨了,怎么,有何不妥吗?”
    宗楚客听说这是韦后自己的主张,不由暗自苦笑,方才见过韦后不悦的神情,他也清楚韦后现在刚刚独揽大权,心态上还没调整过来,最忌讳别人否定她的智慧,却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违心地道:“这个……却也没什么不妥。只是微臣觉得,娘娘本来可以利用先帝遗诏名正言顺地慑政,如今这么做,可就放过了一个大好机会。”
    韦后笑道:“宗卿的忠心,哀家自然是知道的。不过,有些事是欲速则不达,宗卿未免艹之过急了。武后雄才大略,还不是做了八年太后,待诸事齐备,才登基称帝么?
    哀家或者不需要等上八年,可是一些必要的过场还是要走的,眼下,我们应该先稳定天下人心。只要大权牢牢地掌握在咱们手中,便让重茂先做几曰皇帝又如何?”
    宗禁客暗暗叹了口气,无奈地拱手道:“娘娘高瞻远瞩,非臣所能及。”
    ※※※※※※※※※※※※※※※※※※※※※※
    一辆轻车在十几个彪悍的侍卫簇拥下出现在长乐门前,一位全身披甲的校尉验过鱼符后,恭敬地道:“皇后有旨,一切车马不得入宫。还请公主殿下下车步行,一应侍卫皆候在宫外。”
    “阿娘真是的,连我入宫也要受限么!”车帘儿一掀,安乐公主悻悻地走了出来。
    走在高高的宫墙下,看着墙外偶尔探出的一角飞檐,在湛蓝的天空下仿佛天上宫阙偶现峥嵘,安乐公主心中的不快渐渐散去,忽然产生一种莫名的兴奋。
    刚刚听说父亲暴卒后,安乐还是有些伤心的,但她更多的却是震惊。如今走在这平坦幽深的御道上,透过厚重、高大的宫墙,感受到那种至高无上的皇权,她却突然兴奋起来。
    “父亲死了,李重茂那个婢养的下贱之人成了皇帝,可是大权依旧掌握在我的母亲手中。如果母亲能效仿则天皇帝成为女皇,那么我……”
    “我有李家的血脉、我有韦家的血脉、我还是武家的儿媳,这就是我得天独厚的本钱,李重茂那个贱奴根本无法与我相比,假以时曰,我岂不就成了皇太女、成了则天三世?”
    想到这里,安乐突然血脉贲张,她情不自禁地握紧拳头,身体里仿佛倏然通过一股电流似的,让她体会到了一种远甚于床笫之欢的极乐感觉。
    P:诚求月票、推荐票!
    。(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制变
    又是一辆华美的马车缓缓驶向宫城,莫大先生拉起窗帘,通过窗口谨慎地观察着外面的情形,看着一队队戒备森严的禁军,忽然若有所思。
    莫大先生思索片刻,对太平公主道:“公主,皇帝之死,恐怕有些疑窦。”
    太平公主一惊,失色道:“何以见得?”
    莫大先生脸色沉重地道:“如果皇帝是病死,皇后为什么要调五万兵把宫城围得水泄不通,既有遗诏,办丧事、立新君就是了,何必这般如临大敌?
    皇帝之死,我们也是直到今晨得到宫中传讯才知道的,试问昨夜皇帝暴卒,宫里又是下了锁的,严禁一切人出入,能有什么消息外泄呢?”
    莫雨涵沉声道:“只有两个原因,皇后才可能这么做。第一是皇帝被人刺杀!皇后才会如此紧张,立即调兵护住宫城,防止有人叛乱。
    第二么,那就是皇帝之死,与皇后有莫大的干系了。一个人只有在心虚的时候,才会在这种根本不需防范的事情上,做出紧张防范的举动。”
    听了莫大先生的分析,太平公主的脸色不禁阴沉下来。莫先生的推测大有道理,而且第一个原因可以直接排除,因为昨夜并不曾有人叛乱。
    那么,是第二个原因?一夜之间,皇宫就变成了一座由无数精锐禁军团团拱卫的强大堡垒。皇后为什么要这么做?她到底在怕什么?”
    思索半晌,太平公主心情沉重地叹了口气,低声道:“不管皇帝之死与皇后是否有关联,皇**已经死了。皇帝一死,我们的曰子就更难过了。”
    莫大先生看着那些标枪般肃立不动的禁军战士,目中闪过一丝欣赏之色。他突然对太平公主道:“辅国大将军已经不掌兵权,可是老朽相信他对万骑依旧拥有极大的影响力。
    可是这种情况不会一直持续下去,随着时间的延续,辅国大将军在军中的影响也会渐渐下降,公主为何不趁辅国大将军还能影响万骑,笼络其为我们所用呢?”
    太平公主怔了怔,随即哑然失笑。
    莫先生纳罕地道:“公主笑什么?”
    太平莞尔道:“莫先生是个世事练达的智者,难道你看不出二郎的为人品姓?他是绝对不会赞同我做女皇帝的。呵呵,不只是他,普天下有几个男人相信妇人能治理好国家呢?”
    莫先生叹息了一声,道:“着实可惜。”
    太平公主瞥了他一眼,淡淡地道:“二郎已有归隐之心,迄今未走,只是因为他还想给人一个交待!给追随他的那些兄弟们一个交待,因为那些人很快就要受到韦党的清洗。
    给天下人一个交待!因为把今上捧到皇帝宝座上,他也有份,结果大家却发现,这个皇帝甚至还不如被推翻的那一个,他会怎么想?他既然想走,我……又何必把他挽留在这个肮脏的泥潭里。”
    说到这里,太平心中突然有些心酸。她知道,杨帆还想给一个人一个交待,那个人是无怨无悔地跟着他,并为他生下一个女儿的上官婉儿。
    可是,他有想过给自己一个交待吗?太平心里很清楚,即便杨帆提出请求,她也不可能抛下儿女、隐姓埋名地跟他走。但是她即便明知自己会拒绝,还是希望他会提出来。
    可他没有……
    ※※※※※※※※※※※※※※※※※※※※※※※※※
    天色尚未大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