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江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醉枕江山- 第66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这种情况下,女人是比男人有优势的,尤其是漂亮的女人。
    古竹婷穿着一身夜行衣,腰间也插着剑,可那紧束的衣靠衬托出婀娜的曲线,尽显女儿家的柔美。李显夫妇见是一个容颜妩媚、体态窈窕的女子,畏惧之心大减,韦氏强作镇定地上前问道:“你们……你们奉谕而来,为何……为何如此……”
    杨帆会意道:“这位想必就是王妃娘娘了,臣杨帆见过娘娘。臣确是奉圣谕而来,至于臣为何潜行匿踪,冒昧闯入,还请王爷和娘娘看过圣谕,微臣再禀明苦衷。”
    韦氏见他对自己恭敬有礼,胆怯之心愈加淡去,便伸出双手,接过了那道圣旨。
    杨帆这时才看清韦后的容貌,既惊于她的年轻,又惊于她的美貌,没想到这位曾经的嗣圣皇后,如今依旧这般美貌,于这静室炉火下看来,红颜依稀,恍如二十许人。
    韦氏接过密旨,缓缓退到一边,扯开系口,褪下筒衣,又拔下筒盖,慢慢抽出一轴黄绫,就着炉火的光亮缓缓打开。李显站在她旁边,一副想看又不敢看的样子。
    韦氏把密旨细细地看了一遍,眉头先是一跳,继而双目一凝,重新看了起来,一个字一个字的仿佛要把它们吞到肚子里去反复咀嚼,过了半晌,她才缓缓抬起头,红红的火光映着她严肃俏丽的脸宠,一字一句地问道:“母后要你们护送王爷秘密返京?”
    杨帆纠正道:“是皇帝!”
    李显当了三十六天皇帝,就被他的母亲一脚踢开,换了他弟弟李旦做皇帝,而他则被踹到房州蹲大狱了,他根本没有赶上武则天登基为帝,一家人困在这黄竹岭上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依旧习惯称武则天为母后。
    杨帆这一提醒,韦氏反应过来,忙道:“是!是当今圣上!圣人要你们秘密护送王爷返京?”
    杨帆道:“是!这正是下臣的使命!”
    李显惊慌道:“母后……母皇为什么要叫你们秘密护送我返京?我不走!我死也要和家人在一起,我不跟你们走……”
    杨帆的眉头倏地皱了一下,这位庐陵王的胆子怎么这么小?
    韦氏扭过头去,狠狠地瞪了丈夫一眼,只是当着杨帆和古竹婷,不好对丈夫出言不逊,但她的语气已经充满了责备:“王爷不要总是想着死,母皇如果想要杀你,这两位侍卫此刻已经动了手,何必还秘密护你还京?”
    韦氏说完,转向杨帆,歉然一笑道:“王爷原本不是这样,这些年来,王爷幽居山中,又时常听到些不该听到的传闻,疑神疑鬼,久而久之落了心病,以致如此失措。”
    杨帆欠了欠身没有答话。
    韦氏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快步走到墙角,捡起两个马扎,拿到房中央,对杨帆二人殷勤招呼道:“来来来,你们远来辛苦,快坐下说话。说来惭愧,这里说是王府,寒室简陋的尚不如寻常村居,怠慢了你们。”
    杨帆二人原不知她要去干什么,这时才知是给他们拿凳子,不管人家如何落魄,毕竟曾是大唐皇后、如今的王妃,杨帆二人忙不迭接过马扎,道谢一番,这才坐下。竹室空空,四下堆的都是杂物,也分不出个上首下位,二人只得与庐陵王和王妃对面坐了。
    二人坐定身子,韦氏客气地道:“既然母皇有圣谕,王爷当然得遵旨而行。只是王爷在这黄竹岭上已达十五年之久,消息闭塞,不闻世事,与母皇更是多年未见。不知母皇这次密召王爷回京,可有什么打算?有请天使说个明白,王爷也好有所准备,免得行止唐突,惹得母皇不悦。”
    武则天只要下一道圣旨,宣庐陵王回京就是了,那是真正的召之要来,挥之则去,根本不可能把还未宣之与众的决定写在上面,虽然韦氏已经猜到了一点,可愈是如此,她愈是不敢相信,因为她已经期待了太多次、也失望了太多次。
    “这个……”
    杨帆犹豫了一下,韦氏忙道:“这圣旨上说要王爷秘密赴京,可王爷身在黄竹岭不得自由,如何离开、如何秘密,诸般事宜还要与两位天使商量。不敢叫天使为难,只要说些能够让我夫妻知道的事情就好,无论如何;我夫妻二人都感激不尽。”
    这件事需要李显夫妇的配合,当然得让他们知道目前的局势,杨帆故意作态,只是不想给这位从太子而皇帝,从皇帝而王爷,从王爷又要变太子的传奇皇子留下一个不能谨言慎行的印象。
    韦氏说罢,杨帆便欠身道:“不敢不敢,王妃娘娘太客气了,臣正想把陛下的交待说与王爷和王妃知道。”
    李显也顾不得往灶里塞柴火了,那双老寒腿似乎也不是那么难受了,眼巴巴地盯着杨帆,像个洗耳恭听的小学生。
    杨帆先把契丹和突厥之乱简单地说了说,然后便提到女皇年迈,思念儿子,希望接庐陵王回京团聚。他并没明白地指出女皇有意要立庐陵王为太子,毕竟这是圣旨上都没有写明的话。
    但是这一来,两件事就成了全不相干,杨帆提出前事就显得特别突兀,李显夫妇一听自然就品出了其中滋味。夫妻二人一时间惊喜莫名,坐在那儿都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李显定了定神,思路清晰了一些,这才奇怪地问道:“母皇想见我,一道旨意宣我回京就是了,如今却已密旨相传,又请两位天使秘密接应,这是为何?”
    杨帆沉吟了一下,有些事哪怕尽人皆知,也是不好明白说出来的,他得好好筹措一下语言。
    杨帆斟酌了一下,才缓缓地道:“朝中总是有些人不希望看到王爷和陛下母子团聚,而这些人恰恰把持了军中诸多职位,陛下担心接王爷还京的消息传出后,会有人对王爷不利,而一旦消息传出,针对王爷的不利举动恐怕是防不胜防,不知臣这么说,王爷和王妃可明白了么?”
    李显夫妇当然明白,所谓有些人当然是武氏族人,在黄竹岭看守他们的这支军队就是武氏一派的,每年武氏家族都会派员来此视察,每次视察期间及其后一段时间,都是他们一家人日子最不好过的时候,他们对武家的仇恨和忌惮已是刻骨铭心。
    李显夫妇默默地点了点头,杨帆吁了口气,道:“所以,臣才深夜潜入求见王爷。想与王爷好好商议一下,如何把王爷顺利带走而不会被看守王爷的人发现。至少,不能让他们很快发现,这样王爷此行才会比较安全。”
    李显激动的嘴唇哆嗦:“你们来了多少人?”
    杨帆道:“为了保密,我们没有来太多人,但都是精兵。我们从百骑和内卫中,一共抽调了二十人,加上我们两人,一共二十二人!”
    李显眉头一皱,有些不满意地道:“才二十二人,这怎么够?”
    韦氏坐在一旁深蹙双眉没有说话,李显关心的是他的安全问题,而韦氏已经开始思考如何把李显偷送出去而不叫人发现。
    她很看不起这个无能的丈夫,但是她同样很清楚,能否东山再起,全要靠她的丈夫,因为他是皇子,如果当今太子已经被女皇抛弃,那么她的丈夫就是李唐宗室第一顺位的皇位继承人。
    韦氏思索很久,缓缓说道:“他们时常查验王爷的所在,想要一直瞒过他们,不可能!不过……瞒个五六天的话,我还有些把握,五六天的话……可以吗?”
    杨帆想了想道:“五六天,应该能赶出一半的路程,他们那时再发现,可以用来对付我们的时间就很仓促了,如果王妃不能拖延更多时候,那么……五六天就尽量争取吧。”
    韦氏双眉一挑,毅然道:“好!那就这么办!明天一早我就让王爷装病,装成染了疫症,这样他们就会懒得常来验看,我估计,拖个五六天完全可能。”
    杨帆担心地道:“他们不会找医士为王爷诊治么?”
    韦氏晒然一笑,道:“他们巴不得王爷早死,每次派员巡察时,他们对王爷都极尽恐吓,恨不得王爷赶紧自尽,幸亏王爷性情坚毅、不为所动,否则早就遂了他们的心思。他们会请人为王爷诊治?绝不可能!”
    !(未完待续。)


第七百八十六章 韦王妃
    杨帆道:“这样的话,此计大为可行,王爷若要装病,又得让他们看到王爷生病,消除他们的疑心,那么……我这边最快的话也要后天才能行动,是么?”
    韦氏道:“不错!顺利的话是后天,不顺利的话,可能还要往后延一延。你们潜进这里太过危险了,一旦被他们察觉,难免功亏一篑。所以,从现在起,在接王爷离开之前,你们不要再冒险进来了,如果我这里一切顺利,我会把一床红色的床单晾在楼前,你们从远处的竹林中就能看得很清楚,若是见到这床红色床单,你们便着手准备,当晚接王爷出去!”
    杨帆听得肃然起敬,这位困居黄竹岭,在这里过了十多年村妇生活的韦皇后,迄今还能保持着这样的头脑和迫人的气势实属难得。李显不安地道:“娘子,你和孩子们不跟我一起走吗?”
    也许在天下间最强势也最冷酷的母亲面前,曾经的这位皇室贵胄失去了他的骄傲、失去了他的勇气、也失去了他的自信,但他也因此更加的珍视亲情。
    人常说天家无亲情,可这位曾经做过天子的天子之子,在失去所有以后,他唯一拥有的就只有亲情,来自于妻儿的亲情,他如何会不珍而重之呢。
    韦氏眸中带着一抹欢喜,握紧他的手,柔声道:“郎君先随两位天使回京,最重要的是你的安全,只要你能安全抵达京城,我们就可以从容离开,那时再也没有任何人会为难我们了。”
    李显张了张嘴,无言地点了点头。杨帆见状,起身道:“既如此,那臣这就告辞了,回去之后,臣还要做一番仔细的安排,以便接出王爷后能立即起程返京!”
    韦氏听了忙也站起,向他福身一礼,道:“一切,都拜托两位天使了!”
    李显夫妇把杨帆二人送到门外,雨还在下着,夫妇二人也不打伞,就站在如注的雨幕下,痴痴地望着两人的身影悄然消失在夜色当中,眼中满是希冀。直到二人的身影再也无法寻摸,李显夫妇才回到房间。
    一回房间,李显便激动地抱住了韦氏,欢喜地低泣道:“母后宽宥我了,母后准我回京了!娘子,我们苦尽甘来了,我们终于有了活路!”
    韦氏也很激动,她紧紧地抱着丈夫,夫妻二人紧紧地拥抱良久,韦氏才冷静下来,把李显拉到灶旁坐下,一边往渐熄的灶里添着柴禾,一边叮嘱道:“郎君此番回京,到了母后身边,千万要小心,万万不可露出丝毫怨尤之意。”
    “嗯!”
    “母后问什么你就答什么,不可胡乱发表主张,对母后要每日都去请安,神态要毕恭毕敬,言语举止间不可以有半点不恭,哪怕是心里面稍存懈怠都不可以,母后可不是那么好哄骗的。”
    “嗯!”
    “不管你心里怎么想,你都要时刻记得告诉自己,母后是能让你生也能让你死的人,你将来是登上九五至尊的宝座成为皇帝,还是再度沦为一个阶下囚,全都取决于母后的一念之间!”
    “嗯!”
    “还有,对武家的人,郎君只可亲近,万万不可疏远,更不可露出丝毫仇恨或不满,我们曾经错过,万万不可再踏错一步。与武家人是近是远,将决定我们走的是对还是错!如果我所料不差,相王就是因为与武家交恶,到了不可调和的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