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富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富贵- 第24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若是符彦卿才四十岁,可能刻意污损名气,暗中图谋不诡,到了晚年,随时就入土了,何必之。

    想到这里,王祜觉得有些心酸,若是当初皇上皇袍加身之时,张符二人举旗反对,赵匡胤这个江山是坐不住的。正是因为他们的支持,国家平稳交替,可临老为了报平安,使出这些不入流的手段。

    不查了,赵匡胤派驿使来询问,王祜直言禀报,符彦卿并无谋叛之举,他以自己全家百余口姓命做担保。又上书赵匡胤吸取晋汉因猜忌而滥杀无辜的教训,以使国家安静。

    直接说出来,非是贬符彦卿,说什么谋反,这是想杀符彦卿的征兆。不能杀。

    若无意外,赵匡胤看后只是笑笑,关健这背后还站着一人。暂时没有对王祜报复,既然王祜用全家一百多条人命做担保,就不便用谋反处执符彦卿了。

    后来宋九听到此事,也吓出一身冷汗,若真的王祜贪婪什么宰相,也许赵匡胤只想用这个借口拿下符彦卿,可中间有人捣来捣去,符彦卿必死无疑,那怕就是下了大牢,以他这个年龄还会有活路吗?符彦卿死了,逼得赵匡胤再也无法重用赵匡义,自己同样会很惨很惨。

    然而就是这样,还没有放过符彦卿,大名府你不能呆了,名声太臭,正好凤翔节度使空缺出来,你去凤翔吧。将符彦卿往凤翔调,那也不能调,天知道凤翔那边有多少火坑等着老符跳。

    老符后面有高人,调就调吧,在路上因年老生病了,而且病得很重,躺在肩舆里往凤翔赶。若无赵匡义,死了也要往凤翔拉,有了赵匡义那就不同。赵普弄到现在,赵匡义一直默不吭声。

    这时终于进宫,对赵匡胤说道:“皇啊,外父病重,不能赴镇,望皇兄特赐就医洛阳。”

    赵匡胤想了想也就同意了。

    在洛阳放假一百天,给他看病。这人老了,大病小病总有一点,呆在洛阳不走,可急坏了暗中的另一人。不用他出面,有御史弹劾,理由很简单,既然放病假,就不得拿薪酬,可老符受俸如故,人老了贪婪到这份上,请下留台鞫问。本来战战兢兢的,再抓倒御史台来审问,再加上不知是真病还是假病,十之还是死!

    赵匡义只好再次求情。

    于是赵匡胤以符彦卿为姻旧,特释之。将节度使拿掉了,留在洛阳养病养老。赵匡义长松了一口气。贬就贬吧,不怕贬,就怕人弄死了,只要符彦卿一死,皇兄对自己必然猜疑。没有皇兄的信任,自己又是皇太弟,又曾掌过一段似是非是的国政,那会有什么下场?

    春天即将到来,可是赵匡义眼中看着窗外,眼中闪烁着一道道阴寒的杀机,还有对皇权的渴望,对命运的掌控直到这时,赵匡义才完成了全部的脱变!

    蛊母终于被赵匡胤与赵普联手养成了,只有一人能隐约地知道,那还是在事后才渐渐猜测出来。轮到王祜。这小子很不识相,你还好意思呆在大名府?迅速将他调到襄州担任知府。襄州也许重要,但那是军事地位,与大小无关,怎么重要也不及大名府,后来宋朝的燕京城重要。

    临行前,王祜从京城经过,他手抚摸着院中的三棵槐树,这三株槐树都是他亲手种植下去的。又想到了那个宰相的许喏,徐徐说道:“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

第二百四十三章 插花

    宋九拍了拍椅子说道:“倒底物格拼不过经义。”

    衙内一起哄笑,宋九说是指今年科闱,礼部省试,一下择取了司马浦六十三名进士。这个录取率就高了,几乎达到六比一,还不算,又取了十五举未中者四十三人,赐出身。也就是以后拼命考,只要考满了十五场,那怕不中,也会录取。这非是后来的科举,三四年一考,现在一年一考,熬起来很快的,只要熬十五年,就可以谋得一个出身。

    诏书放出,天下无数人放弃手中各种事务,纷纷抱着经义苦读。

    书院出来学子,要么被各个商家请去,包括河洲也在请,要么被朝廷录用为吏,也有一些人从吏进入官员,可非是人人能变成官员,而进士不同了,只要中了,就是官员。

    不但外面的人,连书院内部许多学子也埋头苦读经义。就包括书院门口的塑像,他的先生爱因斯坦一个,孔夫子与他的七十二个学生七十三个。

    对此宋九无奈之。

    这就看学子们争不争气了,两者都在为朝廷所用,看谁的能力大。当学子整体素质远远超过所谓的进士们,相信无论赵大或赵二,不得不慎重考虑。不管如何争斗,这两人都非是不顾国家的昏君。

    “大家坐下,我们说正事,”宋九道。

    还有的衙内好奇地看着书院内一切,这是他们第一次进入,经义打败了物格,可是这个书院却是很神圣的,依然有许多人家带着孩子来报名。只是不对外人开放,以前只能趴在外面看。

    正事要紧,一起坐下。

    特大的教室,十几个老将军讲武学的地方。暂时文还拼不过武,选修武学的人很多。

    宋九努了努嘴巴,李柱与秦娃子到隔壁教室搬来两瓶插花。宋九说道:“大家看一看。”

    因为重内治,也重享受,宋朝衣食住行渐渐发达,不但有很多美食,也爱花,更爱插花。许多人家都摆着一个花瓶子,买来几束鲜花插上。但大家一起奇怪,为何摆上插花,难道插花还能赚钱。

    宋九又说道:“大家仔细地观看它们有何不同?”

    一起盯着它们看,符昭寿答道:“似乎是有些不同,东边的瓶子充满了诗意画情,十分幽雅,西边的瓶子也好看,可是它给人感觉十分肃杀。”

    这就是插花的艺术,同样的花,不同的插法,给人的感觉马上截然不同。

    大家仔细盯着它们看,东边瓶子看得十分养眼,显然是宋九请高手来插的,不过高手就坐在他边上,玉苹!再看着西边,越看越觉得一种寒气,似是黄巢那首菊花诗,似是无数剑影在闪动。

    宋九说道:“它是倭国的插花,倭国地理位置四面环海,生活艰苦,因此上面的人有一种危机感,对大陆的渴望,生姓野蛮,容易抱团。据我先生说的话,那就是这个国家一旦发展起来,早迟必为中国危害。好了,我们说正事。”

    宋九拿出一张海图,说道:“你们也知道,我派了船去高丽与倭国交易,赚了一些钱,比你们想像的还要多。但同样你们也知道,再多的钱在我手中只是转一圈就没有了。”

    大家一起乐了起来。

    “至于潘家,你们同样知道,他们捐了七万缗钱给书院,又让南汉勒索了一回,赚得多,实际到手的少。之所以我私自先行动,是因为我用钱的地方太多了。但我要南下,可能要过很长时间才能回来,有的研究就不得不停下。因此对你们放开。”

    “南下?那足球队怎么办?”郭守璘奇怪地问。

    “我要随军,可能会征南汉,这是国家大事,足球队比这件事还重要吗?”

    “征南汉哪?”

    “不一定,若是南汉臣属我朝,向我朝请罪,大军就不会南伐。”宋九含糊地答道。赵匡胤让李煜代信给刘鋹,不但让刘鋹臣服,还让刘鋹献出五岭的一州。刘鋹能答应吗?具体的他不大清楚,只是知道赵匡胤通知他提前做好准备。得给他时间,他那摊子事太多了。

    “这是一张航海图,有海图还不行,必须要有熟练的水手,还要有牢固的船只,诸位若有兴趣,可以派一些水手,随第二次船东下高丽与倭国,让他们随船去学习观摩,同时在登州打造海船。不过我声明在先,这两个国家皆不是太富裕。倭国有金银铜,铜产量很低,甚至在使用中国历朝铜币做货币。真正出产,一是木材,不过考虑到成本,除非你们经营高档木材,普通木材往回带不划算。其次是倭国刀与扇子。”宋九做了一个手势,李柱又将两个样品拿出来,倭国刀是很锋利,不过扇子远不及现在扇作坊的扇子。

    “倭国刀我奉劝你们也不要经营,水泥技术渐渐成熟,我离开了,否则明年就可以成功,但我下去不会太长,一旦回来,钢监会很多,接着就要研发一些合金技术。它们将比倭国刀更锋利更便宜。还有两条道路,那就是倭国的金银储藏,许多火山地区都藏着大量金银,何谓火山,你们若不懂,可以请教李柱,他会教你们。在哪里容易能找到各种金银矿藏。不过如何能与倭国商人合伙经营,你们要想清楚了。第二便是人,我朝坑矿多了,又苦又累,无论朝廷的或者私人的,发生了许多不好的纠纷。实际还是人力宝贵,到处缺少劳力。各矿监们虽有虐待坑工情况,但不敢出人命,用起来极不方便。若是一个健壮的劳力,又不在户籍上,又非是我宋朝子民,他的价值不会低于五十贯。大船甚至抢着风向,迅速赶回来的话,能载五百到一千人。但这个我不希望你们去做,太不人道了。”

    “是啊,是啊,”诸衙内皆大声附和起来,然后眼中闪过无数喜色。

    玉苹眨着大眼睛,心想官人是不让他们做坏事,还是有意挑唆他们做坏事?似乎象是后者

    宋九不顾她心中的怀疑,继续道:“有几条,不管什么技术,特别是海船技术,其他技术也不行,皆不得传到此国,否则将是中国之害。若发现有人将一些技术传给此国人,必须踢出河洲契股。其二,高丽有战略需要,各位能交易,不能作虐,否则陛下处执下来,可不怪我没有说清楚。同时用得好,它还能做一个中转站,能让每次航海都能平安地回来。经验积累多了,可以造更大的海船,南下南海天竺大食非洲,哪里才是真正的宝石之国,香料之国,黄金之国。各位,谁有意加入?”

    “我,我,”一起举起手来。

    对此宋九十分欢迎,与郑和下西洋不同,这是赚金银的,宋朝一直未禁海,也就是民间活动,甚至也到达东非,却没有产生任何危害。但多是民间,没有多少权贵参加,有史可查的就是张浚门客冒充使者名义,一次南下就赚了一百万缗钱。可是权贵全部参与进去,他们有财有权有势有人,那么很可能就会形成欧洲那种大航海盛况。并且现在时机好,再过几十年,儒臣占据上风,什么都要上纲上线大航海弄不好就让口水喷死。

    宋九说道:“大家既然一起要参与,各自统计协商一下,然后派管事来找玉苹。”

    玉苹盈盈施了一礼。

    大家一起还礼,小妾又如何,她是宋家的大管家,还是河洲顺店剧院与客栈三大产业的大当家的,谁人敢轻视之。

    宋九又说道:“再申明一次,各种技术,包括技术书籍不能带到倭国,能带去的书籍可以是佛经,道经,儒家经义,诗词歌赋文章。否则这就不是菊花,而是刀,而是剑,纷纷前来残害中原百姓,又因为隔着大海,朝廷大军还不能惩罚顶多象隋朝那样,隔站大海骂上一通,可惜人家根本听不到。”

    又让李柱与秦娃子将插花抬下去,从隔壁抬出许多箱子。

    宋九打开箱子,拿出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木盒,木盒上雕刻着许多精美的图画,还有字,又打开木盒,里面是各种瓶子,琉璃的,陶瓷的,上面同样有各种精美的图画。只是瓶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