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富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富贵- 第37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止李继迁未来将势力范围扩大到银川平原,同时还防止契丹西路入侵。这条道路上依然会兴修十五个堡砦。

    第四条非与羊毛商路有关,而是在贺兰山到黄河边构建五个堡砦,与灵州随时侧应。

    第五条道路比较分散,石州到绥州,延州到绥州,绥州到夏州,绥州到银州。延州到保安,保安到夏州,保安到宥州,保安到盐州。环州到盐州,环州到灵州。

    这里将建设二十五个堡砦,全部建设在横山要道上,死死地将横山抢在西夏崛起前控制起来。

    其实这里都有道路,不过许多是羊肠小道,现在用火药强行拓宽。

    堡砦又分成两种,一种是军方专用堡砦,不对外开门,只放行人通过与征相关的商税。还有一种是军民两用堡砦,它的规模稍大,一分两城,内城放物资储粮武器,不对外开放,外城设民居,客栈,供商旅休息。

    同时堡砦外划出部分土地用作屯田,减少朝廷的供给,让它自给自足。一些比较忠诚的地区,开拓一些小型牧场,半牧半圈养,饲养战马,同时训练一支支骑兵,以备未来讨伐契丹。

    其次严禁各部反叛,忠于朝廷的每年都会有些赏赐,也会享受朝廷种种待遇,甚至扶持他们参与羊毛商路中获利。但不忠于朝廷的,那就什么也没有了。一旦辨别反叛部族,不但准备征剿,而明令各商人不得与他们往来贸易,否则以谋反罪论处。

    曹光实苦笑,这个小宋九,要干嘛啊,值得吗?

    实际原先宋九计划更庞大,不是五十五个堡砦,而是八十个堡砦,增驻五十营官兵,同时兴修的时候不是现在的三年时间,而是一年时间,朝廷动用数百万缗钱帛,发运陕西五万百姓,半工半役方式,一年之内将这些堡砦与道路一起修建起来。

    甚至还有拉拢折王两家配合朝廷剿灭李继迁。

    又开出一万两银子,一万匹绢,两万斤茶叶的代价,赏赐李继迁的人头。

    多不多?

    一点也不多,以后朝廷要为西北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边境上开的堡砦不知凡几,所用的钱帛更是不知凡几。

    再公开放开一部分青盐,准备青盐在邠坊丹三州以北地区流通,让西北各族得以进一步的谋利。

    但让赵匡义否决了。

    宋九也没有办法,现在看不到后面的,任谁都感到宋九是小题大作了。若无他精心的调查,找出原因所在,又有羊毛商路,恐怕连曹光实手中的诏书,赵匡义也不会同意。

    除了这道诏书,还有宋九的堂帖,让曹光实务必执行,勿得松懈。

    曹光实心中嘀咕道,这是什么呀,难道这个宋九自高梁河一役后,成了惊弓之鸟?。)

第三百七十四章 交锋(上)

    京城也彼上一层银装。

    宋九安静地看着一份奏报。

    西北诸举措还不能让他满意,不过基本都同意了,一旦落实,整个西北中北部地区会形成一道比较松散的链式防御体系。

    若再严密一点,那么李继迁都失去了蹦达的空间。现在还有让他蹦达的空间,不过很是狭小。甚至因为种种拉拢分化手段,他的生存土壤,崛起的空间也严重缩水。

    可能还会出事,但相信不会出大事。

    宋九又将视线放在军队建设与北方上。

    先是接到石普的情报,宋九感到惋惜,但这是必然,若是乌玄明本领再强大一点,再崛起起来,如完颜阿骨打那样打败了辽国,难道他们不会觊觎中原?

    还会。

    至于恩情,有几人会报恩?

    骄傲起来的乌玄明如何是耶律休哥对手,因此写了一封信给乌玄明,让他谦虚,特别是耶律休哥与耶律斜轸,现在主要任务不是拓展地盘,而是将后方巩固起来,诸族凝聚。这封信要到明年才能到乌玄明手中了。

    然而宋九并不抱多大希望,只希望乌玄明能抵抗一个十年八年。

    宋九又接到一封奏报,契丹想乘丰州不备,派出大军袭击丰州,被王承美击败,破其万余众,斩首两千余人,抓获其天德节度使萧太,获羊马兵器无数,挟此役之威,丰州北部地区属于契丹的曰利、月益、没细、兀瑶等十一族七万余帐内附。

    这又是一场大捷。

    这一战中出了一个女英雄,杨业的二姨子。佘太君的二妹,折二。她与丈夫此战同上了前线,在她的带领下。丰州将士如同吃了兴奋剂一般,瞬间就将敌人击败,追了数百里。在史上因为她的英勇,宋真宗还刻意让她进京城觐见,赏赐她正式的官职,每月拿五万钱俸禄

    不过宋九却在苦思。

    若是利用得好,那将是一个好事儿,七万余帐,可以会使王家增三四万精兵。南可以协助朝廷灭李继迁,北可以成为攻打契丹的一支劲旅。

    但不是那么一回事。

    它属于家族武装的胜利,与朝廷关系不大。这一条就象后来的宋仁宗时候,三川口等战役败得很惨,可是府麟那边官兵与折家军配合,同样将李元昊打得落花流水,然而史书却罕载之。

    原因是一样。

    而且王家越强大,朝廷反而会更担心。

    果然,赵匡义仅赐来京献俘的王承义锦袍、金带、绢百疋。

    宋九带着一张地图进宫。

    将地图打开给赵匡义看。西北开始执行宋九的计划,不仅是马上要建设的道路砦堡,原来还有驻兵,还有一些砦堡。这会形成一张密集的网络。政策得也在扶持当地经济,包括羊毛商路的带动作用。这个网络上达府州,避开了西侧的沙漠半戈壁地带。包括地斤泽这个公开反叛地区。但府州却在网络之内,甚至未来做为一个重要的中转站。府州也会受益。

    然而这个范围同样不包括丰州,它顶在西北侧。几乎成了海外之岛。

    某些方面,宋九的政策对王家也极度不公平。

    赵匡义道:“宋卿,你给朕看这张地图是何意?”

    “陛下,赏赐太轻了,再赐棉衣棉被各五万件。”

    赵匡义想了想也就同意了,棉花种植范围广泛起来,价格渐渐跌了下去,若是加上运费,也不过五六万缗钱。王家得之会欢喜,但不会因此而进一步强壮,危害西北。

    宋九退下。

    他所做的也只能如此。

    宋九回到家中。

    忽然意外地看到一人,张望北的小媳妇。

    她是来自绛州大户人家戚家的闺女。在绛州无意中让张望北看到,上门求亲,她家人略有些不大满意,与当初宋九向潘家求亲一样。不过随着宋九从江州回来,张望北接到授命,转到稷山为主薄,她家父母这才着急起来,并且迅速替他们在绛州成亲。

    也不能说沾了多大便宜,张望北在任上比较清廉,现在仅是一个知县,勉强养家糊口罢了。

    仅是当时成亲时,潘怜儿替宋九拿出许多聘礼,婚礼办得比较隆重。

    而且据宋九所知,这小娘子也比较贤惠,张家媪媪那姓格古怪到极点,难能可贵,她与张家媪媪相处得十分和睦,平时也孝顺懂事。

    因此宋九奇怪。

    她不在盂县,为何跑到了京城?

    潘怜儿则阴沉着脸说道:“赵普对张望北动手了。”

    事儿从宋九说起。

    在宋九主持下,书院修了那本大部头农学书,后来又修订了数次。应当来说,它发挥了巨大作用。其中就讲叙了全国各地的水利情况。什么样的地形得要什么样的水利。

    例如盂县,它是最典型的河东地形,山区多,可耕种的地域少,因此多以桑麻旱粮为主。而且许多地区多有山洪暴发现象。一旦汛期来了,河流短小,不得排泄,于是形成山洪,而且湍急的河流又将地表的泥巴冲洗而去,进一步破坏了当地水土。

    然而也有办法。

    若是财政允许,人口密集,那么就可以兴修水堰,山洪时蓄水,旱时放水灌溉。不过现在大多数不大可能,哪里有人哦。就是有钱,没有百姓修这个水库干嘛?

    但还有办法,让百姓自发地组织起来,在一些河谷中修一些水坝,不求蓄水,而是将水积留起来,雨汛结束后,将水慢慢排掉,水中的淤泥也就沉淀下来了。然后修土堤,浚理河道,那么土堤内就可以种植庄稼。

    若是泥土薄了。几年后再蓄水淀泥。这样河东诸山区就能生生变出上万顷良田。

    张望北去了盂县,这里地理位置很重要。可以有太行小径去河北真诈,也可以通达代州。然而更是典型的河东山区地形,物产贫瘠,百姓稀少。

    因此张望北便发起百姓用这个淤泥法,变出来九百多顷良田。

    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政绩,但在秋后却出事了。

    秋雨来临,一场山洪将其中最大的一处堰堤冲垮,两百多顷耕地瞬间化为虚无,还淹死了几十个老百姓。

    人都死了,谁来念记张望北平时的恩情?于是受害者来到京城投诉。中书下了命令,将张望北削籍为民,同时流放到沙门岛。

    张望北的妻子戚氏匆匆来到京城求救。

    “你不急,只要不弃市,就会有办法,我问你,当时这个出事的堰堤修建时,张望北有没有参与?”

    若是没有参与,那是民间自发的组织。这次中书与御史台的处执就不对。若是参与,就有点说不清楚了。所以有的官员在任上无为,混资历。怕就是就是这一点。不做事还好,一做事总有好的一面坏的一面。若是政敌将坏的一面揪住不放,那反而真变成自己的坏事了。

    “官人也担心出事情,每一处堰堤皆去考察的。”戚氏回答可不好。

    宋九想了一想。将郭大喊来,悄声在他耳边低语几句。郭大迅速骑马离开京城,去了盂县。

    “官人。这事儿有点难办啊。”

    “无妨,终是阴谋诡计,见不得阳光。”

    宋九还象往曰一样上朝处理公务,但几天后戚氏忽然来到闻登院击鼓诉冤。

    不是丈夫失误,而是有人要陷害丈夫,乘秋汛时将堰堤掘开,溺死了许多百姓,事后又有陌生人进入村寨里,煽风点火,挑唆苦主进京告状。

    御史台官员不敢怠慢,派监察御史孙曰新亲自主审。

    孙曰新看到状词,立即勃然大怒,喝道:“胆大民妇,本官问你,你说有人暗中掘堤,证据何在?”

    戚氏递上证据,不是人证,而是物证,当时秋汛的高度,堰堤的高度与厚度,而且现在除了冲垮的那段,余下堰堤皆在。两相对比,以当时秋汛的威力,是根本冲不垮这道堰堤的。而且有许多诡异之处,事发时是夜深人静之时,否则又溺死不了人。并且白天时有百姓巡逻过,即便有崩溃现象,白天也能看出一点儿。然而白天没有任何迹象,相反的夜晚山洪快要结束之时,忽然堤崩。

    它不能做为有效的证据,但可以作为疑证。

    然而孙曰新再次勃然大怒,喝道:“大胆刁妇,居然敢胡言谣言惑众,来人啊,杖一百。”

    “好威风啊,”忽然外面传出巴掌响,一个尖嗓子说道。

    “谁?”

    “是洒家,”一个太监从外面走了进来。

    孙曰新认识,内班都知李神福,宋朝太监不值钱,可此人颇得赵匡义信任,赵匡义好做笔记,李神福赏侍于左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