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仙王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圣仙王途- 第20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无论是大宗师们怎么议论,春秋阁外关注的人怎么议论,三十六计明显是一部从结构到论述都非常简单和独特的兵书。
它的唯一特点就是实用,人人可以读懂,可以上手,可以参考借鉴,三十六种计谋,可以计中有计,一场战事,往往可以以数种计谋来阐述和贯穿。
评判的宗师们前三名次列出,当场呈报文帝,文帝看过,当即提笔用朱砂一划,划去了吕杨和《三十六计》这一项。
“圣上,这是为何?这三十六计虽然有炒旧饭的嫌疑,但是无可否认,它对皇朝无数儒将有着不可估量的参考价值,这样的著述,虽无太多的亮点,但是方方面面综合考虑下来,中肯的讲,还是有资格获得第三名的!”
文帝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道:“吕卿才学自然不低,这三十六计朕也是越琢磨越有味道,这就是三十六计之魅力所在,可是最近吕卿风头似乎太过,已经有人对其耍手段和心眼了,这可不是好事,所以朕的意思是要把他压一压,让局势缓和一下!”
一名大宗师揖礼道:“还是圣上想得周到,那就依圣上之意吧,也算是我等爱惜俊才之举!”
文帝笑道:“正该如此,不过朕看三十六计真是不错,这样吧,吩咐印书局,让他们赶紧将三十六计印刷出来,给边将们每人送一本,这花费就算是从朕的内敛出!”
“圣上圣明!”
爱惜俊才,所以打压一下,缓解吕杨之压力!这等作为,实在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当然了,没有人知道评判的宗师们是如何考量的,但是不管怎么样,大宗师的评判接过都是最具权威的,无人敢于挑战。
殿比结束,当场就宣布了名次,吕杨不禁目瞪口呆,然后大摇其头,苦笑不已,心想这一回真是失策了,也是自己已经江郎才尽,对于统兵御敌的兵法,吕杨研究其实并不多,自己的最高水平就这样了,既然三十六计都无法入得前三,那还真就没辙了。
吕杨没有获得名次,春秋阁外的黄宗羲、黄宗嗣都明显松了口气,两人相顾一眼,心照不宣地笑了起来。
一旁的黄天华皱眉道:“父亲,四叔,你们有什么可高兴的,我看纯阳贤弟的三十六计其实还是不错的,至少搏个第三名不是问题!”
黄宗羲摇摇头,笑道:“贤侄,咱们不必争那一点得失,三十六计是实用之书,确实能够成为儒将的参考,不过圣上和宗师们这么评判,自然有他们的考量,这个外人不容置喙。”
黄天华叹了口气:“只差一线,可惜了!”
黄宗嗣拍拍儿子的肩膀,笑道:“树大招风,这样也好,我听说纯阳贤侄的其他的艺业均不凡,特别是书艺,呵呵,下一场书艺殿比才是重点!”
“父亲说的是,书艺州比的时候,纯阳贤弟作的是《道德经》,嘿嘿,据说这本经书如今已经存放在尚书房的案头,和一些圣人典籍同列,成为圣上最喜欢的经书之一!”黄天华说到这里,已经彻底得不能再彻底地佩服上吕杨了。
黄宗嗣也有同感,点头道:“纯阳的才华,只能称作妖孽了,那本经书至今老夫也还在研读之中,发现越是研究,越觉得深奥、趣味,这样的读本,已经追得上不少圣人经典了!”
黄宗羲摆摆手:“在纯阳面前,万万不可如此吹捧,免得他骄傲太甚,有害于前途!”
“知晓,知晓!”黄宗嗣捋胡须大笑起来。
……




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学
御艺殿比过后,吕杨显得更低调,在黄府之中潜心修行,外面的流言依然没有平息,不过已经趋于平静。
本月二十,书艺殿比如期来临。书艺最初在大匡皇朝建立的头几年考的是书法,也就是儒生们手持圣道笔,展开力量的对决,就和现在的乐艺一样,用乐器对决。谁领悟的圣道文字越是高深,实力越是强劲。
但是纯粹的书法对决体现不出圣道修行的根本,于是经过百圣太庙和皇朝的几经论证,将书艺比试办成著书立说的形式。
著书立说,此风一长,果然大大地推动了皇朝的圣道修行之风,皇朝九州各种典籍和学说如雨后春笋般冒起来,正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于是圣道进一步繁荣,一度出现圣人大爆发的百年盛世,称为“元贞之治”
从元贞之治而下,书艺院比的形式就再也没有改变过,一直是倡导著书立说之风气。著书立说,可借助圣道之力将圣道文字推高升华,可迅速提升道业,是圣道修行的一大臂助。
吕杨自从迈入圣道修行以来,已经著书《风花雪月集》、十数本章回体小说,以及两本兵书,还有《道德经》和《丹道》。
其中章回体小说都是中长篇的,是休闲娱乐类的书籍,年轻人喜欢是喜欢,但是能够在神庭识海中修炼成圣道文字的还是不多。
《风花雪月集》《道德经》和《丹道》就不同了,读的人很多。而且它们的篇幅都比较短,儒者们一般都会将他们修炼成圣道文字,存放在自己的神庭识海之中,成为自身精神和意志的一部分。
可以想象,一个人的精神和意志是渺小的,但是千千万万的精神意志若是汇聚起来,这股力量是多么的庞大?这就是圣道之力!
每时每刻,吕杨以五皇浩然气沟通天地,都可以感觉到冥冥之中有庞大的圣道之力从虚空用来,追本溯源,投入自己的神庭识海。
吕杨神庭识海中的灵池每一天都在扩大,神庭中的汇聚的五皇浩然气每一天都在膨胀。
一大早,春秋阁人山人海,书艺殿比一向备受神都读书人的关注,因为每一次书艺殿比,都会有所谓的“天才”书写书影响深远的著述。
吕杨早已经打算好了,正式比试开始,吕杨凝神半晌,才提笔书写:“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吕杨刚刚写完这两段,立刻引起了太书院中不少宗师和儒师的注意,甚至是文帝也都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旁边的大宗师则捋着花白的胡须点点头,似乎亦份外欣赏。
文帝笑道:“这吕卿还真是不简单,每每都能写出发人深省的东西来,这大学之道确实是言之有理!”
“圣上,那吕杨确实是天下少有之天才,你们看这两段,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
“这很契合咱们圣道中人的修行之本,语言凝练,表达清楚全面,这样的功力可不多见,现在咱们很多大儒著书立说,也不过如此!”一位大宗师笑道。
其他大宗师纷纷点头,颇为赞同。
吕杨继续书写,每写完一段都将之挑上半空,悬在大堂中,让人观瞻,吕杨的五皇浩然气本就不凡,虽然其色苍白,但是毫芒隐隐显五色,和其他儒生的浩然正气一比,确实很出众。
二十七名儒生各显神通,一段段圣道文字在大堂上空悬浮,一时间蔚然浩荡。
只见吕杨的头上,又飞出几段文字,大堂四周回廊上静静观看的宗师、大儒们抬头观看,有的已经禁不住张嘴小声念出声音来。
“所谓治国必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也。”
一位宗师读罢,一时间竟然不能自己。这每一段都可以说是至理名言,为读书人之追求和理想,吕杨确实再次写出了言之有物的篇章来。
其实,吕杨书写的是《大学》,“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
吕杨毕竟是圣道中人,平日里最主要的功课就是养气、修业。
随着圣道道业的精进,吕杨越发感觉到“正心”之妙。所以,闲暇的时候,他就有意无意的开始“诚意”、“正心”、“修身”。
这无疑正契合《大学》提出的思想,有时候,吕杨不禁感慨,一些做人的道理和观念无论是在哪个世界,哪个时代,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譬如说这《大学》里面提倡的大学之道。
《大学》分别解释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理。
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亲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
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国、平天下是谈治理国家的事。
怎样治理国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讨厌的,不加给别人;要得众、慎得、生财、举贤。
可以说,《大学》寄托了古人内圣外王的理想。
在大匡皇朝,圣道中人也是有这样的理想的,这大学写出来,立刻得到了儒师们的共鸣。春秋阁外,人山人海的读书人看着转抄出来的二十七大篇章议论纷纷。
“王冲号称是王家两百年以降的天才神童,他写的是《去恶经》,这《去恶经》确实很不错,不过眼界有些狭窄,不如吕杨的《大学》更符合千千万万读书人的理想!”
“王冲是天才不假,只是可惜了,好像还是比不上吕杨的《大学》,这是眼界问题,毕竟是太年轻了!”
“看看楚门天才的《八度灵音》,那可是稀罕得紧的东西?”
“楚门后继有人了,那楚妙灵是乐圣之血脉,号称是楚门近百年来最天才的少女!”
“专修乐艺,对乐艺有深厚造诣的都应该明白,八度灵音,乃是先天之音。除开五轮音和天地二音之外,便是先天之音,存在于天地开辟之际,是天地开辟之音,是万物诞生和萌发之音,是造化和创生之音!”
“……”
吕杨转头看向一位天才少女的头上,只见她头顶悬着一章乐谱,上面是七线谱,七线之外,还有第八根线,偶尔会凝聚一枚枚金色的先天符印,玄之又玄,莫可名状。
再看一位白衣年轻秀生,书写的是《山河赦令》,这是一部阐述如何运转浩然正气、赦令山河的法门,类似于赶山咒、断河法,有别于目前同一领域的圣道法术,非常新颖独特,别开生面,另出机杼,也算是开辟了一类崭新的法术。
看到那一章乐谱和山河赦令,吕杨便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自己的《大学》或许是指导圣道中人树立三纲八目的典籍,但是在大匡皇朝,这样的典籍绝对不少,是以不算太过出众,因为其实用性并不是太强。
大匡皇朝四百多年,自从圣道创立以来,像《大学》这样提出诚意、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观念的著述多如牛毛,只是他们或许是另一种表达方式,另一种文字表述,并非像吕杨这样,明确提出完整的三纲八目。
《丹道》一书,开辟先河。利国利民,而且是实学。
《八度灵音》也是很高深的实学,对于专修乐艺的儒者来说,或许是一座高不可攀的丰碑,有或许是一扇大门,引领乐艺儒者从后天之音走向先天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