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北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江北去- 第3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神秘的水神,几千年屹立在汉水之畔的武当山上,福佑着鄂西北人世世代代的吉祥和文明。现在,他管理的汉水就要北上,以解救北方无水之大危。我想此刻,这位北方水神站立在拔地通天的武当山上,向北,以忧虑的眼神瞭望北方干渴的大地;然后,回转身来,再看眼前的一片沧浪绿水和已沉在水下的故国家园,他会发出一声响彻长天的声音:“上善若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
   txt小说上传分享

淅川:古丹阳最后的告别(1)
  丹江作证
  1
  丹江,古称丹水、淅江、粉青江。发源于秦岭南坡的丹水和美丽的汉水一样,她们姐妹般从远古走来,孕育了两岸一大片文明;在现代交通出现以前,汉水和丹水血脉般沟通着黄河和长江的两河文明,作为古中国中部的两条黄金水道,她们同时成为中华文明进程中最神圣的载体。
  丹江作为汉江的最大一条支流,流出了陕西凤凰山,从陕西商南月亮湾便进入了河南淅川县境,在境内一路逶迤100多公里,流过9个乡镇,在香花乡西南进入湖北丹江口、入汉江。在汉江和丹江共同承载起21世纪的中国文明时,我们突然发现,在她千万年行走的来路上,竟然创造了那么多古老的辉煌。走在淅川这块土地上,古风扑面而来。这块土地古老得有些神奇,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屈家岭、龙山及商、周、汉的文化遗址达23处!从春秋至秦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各朝代都在这里设县,且古县城遗址多达13处!
  而淅川的考古已向世人证实着一种古老的辉煌——淅川是楚文化最早的发祥地。
  城市诞生于江河之岸或江河之会地,这已为考古学和人类现实所实证。在丹水和淅水(流经淅川县境内另一支河流,俗称老鹳河)的会合地诞生了古老的楚丹阳,这是丹江口水库初期工程淹没了淅川50余万亩土地之后的震惊考古界的一次重大发现。考古学专家的贡献即是帮助人类寻找并证实被湮埋了的历史和文化。现在,我们来看专家曹桂岑、李雪梅等人告诉我们20世纪70年代的那次重大发现——
  1977年10月,当地群众在淅川仓房镇下寺附近发现了一座被库水冲刷破坏严重的古墓,县文化馆在调查、清理后判断是一座春秋中期的古墓葬。第二年春天库区水位下降时,县文化馆在此墓周围发现了更多的墓葬。他们先选择了一座较大的墓葬进行发掘,这座古墓后被定为下寺一号墓,出土了包括青铜器、玉器在内的珍贵文物449件。在稍作整理后,他们又对另外两座大型墓葬即下寺二号、三号墓进行发掘清理。二号墓的形制比一号墓略小,但墓内出土的器物,无论数量还是铸造水准,都十分惊人。
  二号墓中出土的升鼎铭文中有“王子午自作”等字样。子午即子庚。《春秋左传集解》载:楚共王时(公元前561年)子庚为楚司马,楚康王二年(公元前558年)为楚令尹,康王八年(公元前552年),子庚卒。原来王子午就是春秋时期曾“饮马黄河”、“问鼎中原”的楚庄王的儿子、楚共王的弟弟,并曾担任过楚康王的令尹,即后来的宰相,史书上也称他为令尹子庚。同时二号墓的绝对年代也可以确定是在公元前552年以后。
  从1978年到1979年,河南省丹江口库区考古发掘队在淅川下寺地区共清理大中型楚墓5座,小型墓葬15座,车马坑5座,小型汉墓8座,出土文物十分丰富,有青铜礼器、乐器、车马器、玉石器、贝币等7000余件。其中青铜器器形高大雄伟,花纹瑰丽,铸造工艺精湛,很多都是稀世珍品。后来人们才知道,淅川下寺二号墓是已发现的楚墓中年代最早、等级最高、随葬品最丰富的一座墓葬。这是继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之后的楚文化的又一重大考古发现。由于下寺楚墓的发现,关注楚文化研究的人们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到丹江流域。
  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有“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的记载。据说楚国大诗人屈原的名篇《国殇》,就是他在这一带凭吊秦楚大战中阵亡的8万多将士而写就的。《左传》载:“楚鬻熊居丹阳,武王徙郢。”丹阳亦称丹淅,清人宋翔风在《过庭录》中写道:“战国丹阳在商州之西,当丹水、淅水入汉处,故亦名丹淅。鬻子所封正在于此。”
  丹阳名称的由来应和丹水有密切关系。中国古代地名命名的规律是:以山为名,山之南为阳;以水为名,水之北为阳。而且这几十年的考古发掘也证明了这种观点。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凡楚墓集中而又有大型楚墓的地方,或为重要城邑,或为楚之国都。丹江口库区沿岸已显露出数百上千座古墓。尽管这一带楚墓的实际分布要远远超过这个数字,但足以说明丹江口地区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楚人活动最为集中的地方。
   。。

淅川:古丹阳最后的告别(2)
淅川楚墓的发现得益于库水的冲刷。1978年、1979两年库水消落,库水风浪数年间已将墓上的虚土冲掉,在水退后使墓口、墓框裸露在外,以致人们戏称,丹江楚文化是库区建成后被库水冲出来、浪出来的。
  与下寺楚墓东西相对的九女冢墓群也是因历年库水冲刷致使墓口显露无遗。截至到现在,九女冢墓群共发现有300余座,其中大型墓十多座。1979年丹江口库区考古发掘队曾发掘四座,可惜库水上涨,未能清理到底。1989年,丹江口水库再度因干旱而水位下降,距淅川下寺楚墓群不远的一些古墓葬再次露出水面,这便是后来发掘的和尚岭、徐家岭楚墓群。当时,一些村民在文物贩子高价收购文物的诱惑下,开始大肆盗掘露出水面的文物,许多古墓惨遭破坏。主持和尚岭抢救挖掘工作的河南省考古专家曹桂岑面对一号墓的七个盗洞和二号墓的三个盗洞颇为心痛。尽管被盗情况惨重,但墓内还是出土了珍贵的克黄鼎以及带有数十铭文的编钟。徐家岭楚墓群也被盗多次,但经过清理,发掘出大型楚墓十座,车马坑一座,出土器物达数百件。20世纪90年代,考古工作者对丹江流域淅川境内的古墓做了一次全面调查,共发现包括下寺、和尚岭等墓群在内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墓群28处,总数在2000座以上。
  此外,在淅川春秋楚墓东约20华里的丹江口水库内,在水位下降时,曾发现一座群众称之为“龙城”的古城遗址。城址的规模有七八万平方米,但遗憾的是这个城址没有进行过考古挖掘。由于尚无最终的结论,人们对它的关注度反而更高。1992年9月7日,全国楚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年会在淅川召开,与会人员参观了龙城遗址、楚墓群、墓葬及县博物馆展出的万余件楚国文物,学者、专家们以他们穿越历史的目光,辨析着龙城和楚文化千古的秘密。人们在期盼着,在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工程库水增高、龙城被淹没得更深之前,这个事关早期楚文明的重要玄机,能被考古学家掌控、破译。
  淅川楚墓群的发现、发掘在向人们提示:楚文化发展的重要地区湖北没有早期楚墓而多战国楚墓,且楚国宰相的墓出现在淅川下寺,这说明楚国的始都在丹阳,即今天的淅川境内。考古发现印证了史书记载:“楚鬻熊居丹阳,武王徙郢。”即楚都于武王时才从丹阳迁往湖北江陵,楚文化的发展有一个从中原向江汉平原迁徙的过程。
  奇绝、灵秀的楚文化以其鲜明独特的文化特色为后人所敬仰,是我国古代文明中的一朵奇葩。故此,楚始都古丹阳的发现,成为淅川的骄傲。然而这一骄傲,在20世纪60年代丹江口初期工程中已全部沉入江底,具有500余年历史的古城(建于1470年)——淅川县城,也与均州古城、郧阳府城一起在江水的涌涨中沉没。辉煌的楚丹阳作了最后的告别!
    丹江铭记
  1
  淅川县是丹江口水库初期工程的主要淹没区和移民安置区。丹江口水库初期工程于1958年9月动工,1967年11月开始蓄水,淅川县淹没了360平方公里的土地,折合54万余亩,其中,耕地28万余亩,占当时全县总耕地的50%。除县城被淹没外,还淹没大集镇6个,小集镇8个,乡间道路800余公里,邮电线路400余公里,广播线路一千余公里,各种水利工程2600多处。沿丹江富饶的三大川(丹阳川、顺阳川、板桥川)基本淹完。移民搬迁从1959年开始到1978年结束,历时20年,分期分批安置在青海、湖北、河南三省七县市,动迁人口202万人,占丹江口水库初期工程动迁移民总人口一半还多!
  淅川移民中在县内后靠至荒山野岭的人口达126万人,其余外迁。40多年来,由于人口自然增长、返迁回流等原因,到2003年底淅川全县实有移民187万人,占总人口的26%,即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是移民。
  淅川当年移民青海和大柴湖的历史惊天地、泣鬼神,我将在后面的章节中叙写。
  为建设丹江口水库,淅川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尽管经过多方扶持,但由于当时对移民安置存在的重大痼疾,加之补偿投资少、安置标准低,后期扶持经费严重不足——当年动迁时县内后靠移民人均安置经费仅300余元,外迁移民人均470元,后期扶持经费只有12亿元,而当时各项淹没实物指标累计达74亿元,损失和补偿之间相差甚远——至今移民的生产生活问题仍未彻底解决,有9万余移民至今仍处在贫困之中,在正常年景缺粮饿肚的移民仍有35万余人!
  

淅川:古丹阳最后的告别(3)
与郧阳、均州人民一样,当年在丹江口大坝建设中淅川人民作出了重大努力。
  1958年9月1日,丹江口枢纽工程开工后,来自豫、鄂两省16个县、117个公社、126万民工汇集丹江口。淅川县抽调县委委员、农工部部长杨富才,县委委员、检察院检察长王海申,县委委员、副县长赵善元等56名干部,率领民工28万人到达工地,被编为第五民兵师,下设11个民兵团和一个运输营。同年10月,大坝进行合龙竞赛,时间半个月,由淅川五师、邓县八师、天门七师组成的左翼兵团,在800米合龙竞赛中以提前100分钟完成合龙任务而获胜。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在丹江口水库轮船上亲手将合龙优胜锦标发给左翼兵团王海申。
  继大坝合龙竞赛后,淅川五师又在老虎沟与湖北省的一个师在18垮进行填土比赛,淅川采取放大炮的填土技术,三次大炮就填土38万方,提前一天完成了填土任务,再次获得竞赛胜利。在建设丹江口大坝过程中,淅川县民工不怕苦不怕累,敢打硬仗的精神名扬工地。先后有49名民工在施工中牺牲,另有数十人受伤致残。
  至今巍然屹立的丹江口大坝,浇铸着淅川人民的血汗和生命之躯!
  2
  2005年6月3日清晨,我结束了在湖北十堰、郧县、丹江口市长达50余天的走访,由丹江口市文联主席、诗人高飞领路,沿丹江口习家店、石鼓镇一路急奔,于当日下午5点抵达河南淅川仓房镇。自此,我的行程走在了中原大地。
  离开故乡湖北十堰、到达中原这片陌生的土地,内心不免有一些紧张。好在高飞的故乡就是仓房,那里有他儿时的许多朋友,加之高飞豪放、率真的诗人气质,使我踏上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