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往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两汉往事- 第10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平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密切。

    但在朝堂上,两个人还是刻意拉开了些距离,甚至还会找一些不太关键的话题争论一番。日常生活中,仅会迎面打个招呼而已,让外人看来只是泛泛之交,并不出格。

    他们这么做,实际是很有道理的。一个是丞相,一个是太尉;一个掌政,一个掌军,这两个人说白了应该是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这两个人搞得太密切,通常情况下,“皇帝”的日子不会太好过。当然,皇帝日子不好过的话,他们俩人自然也得陪着难受。

    周勃抬头看了一下吕雉,答道:“臣复议。”

    周勃真不愧是个老油条,只用三个字就蒙混过关。王陵第一个表态,陈平第二个发言,周勃直接来了个“复议”。

    这三个字和场景联系起来,明显是在支持陈平,但认真体味,却寓意很深。说白了,他既支持王陵,也不反对陈平,你不管怎么深究,他都是四平八稳。

    吕雉并没探究周勃的话中之意,因为她很高兴。留下三人,有两人赞成,如果举手表决,自己的这个提案无疑是通过了。

    吕雉伸了伸懒腰,“你们下去吧。”

    磕完头,王陵甩袖而去,陈平、周勃勾着脑袋随后而行。

    出的宫门,王陵猛然转身,怒目圆睁,狠狠地问道:“阿谀奉承、背弃盟誓,有何面目见高祖于地下?”

    陈平微微一笑,“当面廷争,臣等不如君;保全社稷,安定刘氏,君不如臣等。”说完,扭头而去。

    周勃向王陵拱了拱手,道声“告辞”,大步走开。

    王陵愣在了当场,茫然地望着两个人离去的背影……

    两个月后,吕雉接连下诏:王陵迁为太傅,陈平迁为右丞相,审食其为左丞相,任敖为御史大夫。周勃仍就原职——太尉。

    “太傅”是什么角色,大家很清楚,说白了是太子的老师。可现在皇帝刘恭的年龄又是几何?答案是“四个月”。皇帝都还是个小鳖娃,更别指望有什么太子了。

    王陵现在背上了这么个职务,他要想找点事干,最少还的等十几年。

    吕雉这是要干什么,王陵很清楚。王老头很生气,老脸一拉:他娘的,老子不干了。

    当即,王陵托病辞官,撂了挑子。

    王老头虽然说话不好听,但依然得了个善终。直至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病逝故里,谥号“武侯”。

    值得一提的是,王陵之所以能够善终,还是沾了审食其的光。王陵前脚刚走,审食其就在吕雉面前替他说了半天好话,让老寡妇消了气,没再去找王老头的麻烦。由此看来,人际关系复杂点还是比较好的,要不然,只能吃哑巴亏。

    王陵说句狠话,撂了挑子,虽然心里不怎么舒坦,但日子过的还算惬意。陈平和周勃虽然周旋得当,却时时都面临挑战。

    不过在介绍他们所面临的挑战前,还有很多人、很多事需要介绍,那就让我们一层层缓缓解开吧。
第十一章临朝称制—第四节 诸吕封王(一)
    吕雉准备干的事情就是封自己的几个侄子为王。

    要说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现在由吕雉当家,想让谁称王也不算是太为困难的事情。

    但吕雉依然面临着一个困难。这个困难就是“祖制”。

    前边介绍过,刘邦临死前,曾杀白马为盟,誓约非刘氏不能为王。刘邦虽然死了,但这句话却留了下来,并且在群臣中影响很深。

    事实上,目前是有一个异姓王的,那就是长沙王吴回。这个人是吴芮的孙子,吴臣的儿子。

    刘邦在世时,吴家父子比较能混,深得刘邦的信任,因此侥幸留存了下来,成为西汉初期第一批异姓王中仅存的硕果。

    事实上,吴回也只是个龙套,没多少露脸的机会,大家也无需在这个名字上费太大精力。原因很简单,这是个短命的家伙。就有限的史料记载,这位兄弟在高后一年(公元前187年),也就是吕雉准备分封自己几个侄子称王的第二年病逝。吴回死后,儿子吴右继位。应该说,吴右也没什么大不了,只是另外一个龙套而已。

    我在这里,简单介绍姓吴家的几个人,只是想告诉大家,现在天下诸王并非全部姓刘。

    虽然刘邦说过“非刘氏不得为王”这句话,但对吴家人而言,算是个例外。

    由此可见,“祖制”这东西,只对后世的继承者们有束缚力,对制订者本人,屁都不顶一个。但这个东西却束缚了吕雉,因为在某种意义上讲,她只能算是个继承者。想在“祖制”上做文章,自然需要动些心思。

    吕雉着手了。

    一次朝会过后,吕雉把丞相、太尉留了下来。

    丞相有两个,一个是王陵,另一个是陈平。至于那个太尉,也是我们的老熟人——周勃。也就是说,吕雉这一次只留下了三个人。

    也许大家可能会疑惑,西汉时期有“三公”的说法,“三公”包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吕雉把丞相、太尉都留下来说话,那“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为何没露脸的机会?

    事实上,此时的御史大夫是空缺的。

    之所以空缺,是因为在这个岗位上的人刚被抓了起来。

    之所以被抓,是因为得罪了审食其。

    之所以得罪审食其,是因为他和审食其从来没有和睦过,并且审食其住牢房的那一阵,他还在刘盈面前扇过阴风,点过底火。

    这个人叫赵尧,他的行为很对得起自己的名字。

    我们在“易储风波”那一节中曾介绍过这个人的。就是他,在刘邦跟前扇了一阵阴风,让周昌当了赵国的丞相。

    那一次,他成功地挤走了周昌,自己也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御史大夫。

    按理说,这是一个很有心机,很有眼色的人,他没道理去得罪审食其。

    但是,他还是得罪了。之所以得罪审食其,是因为他太有理想。

    赵尧的理想就是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前边介绍过,按西汉的制度体系,御史大夫算是个后备丞相,赵尧有这个理想也不算过分。然而,丞相的岗位上走马灯似的换了好几茬,可偏偏就没有他的份。

    这种局面,让赵尧很生气。

    赵尧是个善于发现机会的人。早在萧何落难时,他还曾趁机踩过一脚。但不曾想到的是,萧何顺利避险,官复原职。如此一来,赵尧被吓的半死。

    自从那之后,赵兄弟规矩了几年。

    萧何死后,曹参来了。抬眼一看,还是刘邦的铁杆,赵尧灰心了,老老实实地消停了三年。

    曹参死后,王陵上来了。这一次,赵尧真得出离愤怒了。

    可愤怒归愤怒,赵尧依然没办法,因为王陵的老家也在沛县。更重要的是,王陵和审食其的关系很好。

    王陵很耿直,审食其很油滑,他俩人能处好关系有些无厘头。但他俩依然走到了一起,原因其实很简单——姻亲关系。

    由此可见,就王陵的性格,能在丞相的位置上安安稳稳待了这么多年,应该是沾了一些审食其的光。

    赵尧本就窝了一肚子火,现在王陵压在头上也就算了,关键是审食其的后劲还很足,大有越级上位的意思。更何况,赵尧和审食其本身就不怎么对路,虽然俩人的人品都有问题,但就是不对路,时不时还会互掐。

    后来,刘盈发了一次飚,二话不说把审食其扔进了廷尉大狱。机会来了,这让赵尧很兴奋。他适时地跑到刘盈面前,说了四个字:“或有此事。”

    如果这几个字是说给刘邦的话,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刘邦对这种似似而非的说辞极其感冒。然而在刘盈面前,就要打些折扣了。

    赵尧这句阴风,没能送审食其归西,却留下一些后遗症。

    刘盈驾崩后,审食其第一时间在吕雉面前说了这么一句话:臣闻赵尧曾荐高祖,以周昌为赵相,保戚姬和刘如意。

    吕雉这辈子最恨的人就是戚姬,审食其很了解这一点。任何人,只要和戚姬沾上边,通常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审食其突然来这么一手,杀伤力不减当年。

    吕雉讲求效率。当即就把赵尧送进了廷尉大狱,罪名很简单——贪污。这真是一个好借口。

    至此,史书里再也没提起这个人,但请相信,他的结局不会多好。

    上边说了这么多,只是想告诉大家,吕雉在留王陵等三人谈话时,做为御史大夫的赵尧还在吃牢饭。

    说实话,我的本意是希望故事情节简单一些,轻松一些。但在这段时间里,牵涉了很多人,发生了很多事。如果不对这些人做个补充介绍,很难弄明白事件的全貌,也交代不清楚一些人的结局。为能够展现故事的全貌,万般无奈之下,我只好天马行空,想哪写哪,甚至有些时候在胡言乱语。

    至此,终于把闲杂人等介绍完毕,那就让我们进入正题吧。
第十一章临朝称制—第三节 走上前台(三)
    避开群臣,张辟疆近身问道:“皇帝驾崩,太后哭而不悲,丞相知其意乎?”

    陈平脑子虽然转圈快,但今天并没注意现场的氛围。皇帝驾崩不是件小事,作为丞相之一的陈平,无疑是比较忙碌的一位。琐碎之事占据了大部分精力,因此并没揣摩吕雉的动作。

    陈平看了张辟疆一眼,低声问道:“何意?”

    张辟疆压低声音,“帝崩而无状子(成年儿子),太后畏君等重臣矣。”

    闻得此言,陈平微微一颤,暗思:此儿所言不虚。

    见陈平不言,张辟疆接着说道:“丞相何不拜请吕台、吕产、吕禄为将,由吕家诸人掌管南北两军。待诸吕掌事,太后心安,则群臣方可免祸。”(吕台、吕产、吕禄均为吕雉的亲侄子,其中吕台、吕产是吕泽之子,吕禄是吕释之之子)

    陈平盯着张辟疆,审视了半天,突然问道:“此语是你父所教?”

    张辟疆微微一笑,“愚侄自思矣。”

    陈平一咧嘴,“孺子可教!”

    当即,陈平暗连九卿,拜请嚎叫中的吕雉:由吕产、吕禄掌管京城南北两军。

    闻得这个报告,吕雉眼泪才夺眶而出,其哭乃哀。

    公元前188年9月5日,刘盈下葬。

    公元前188年9月6日,仅两个月大的太子刘恭继位,史称“少帝”。

    通常情况下,皇帝继位,首先要跑到祖庙祭奠一番,给老祖宗打个招呼。

    刘恭的年龄虽小,但该有的礼节还是不能少的。不过他这次祭祖,是由吕雉抱着完成。

    现今,吕雉的收获比较大,因为从此开始,她真正站到了前台,所有政令,均由她一人拍板。

    当然,在某种意义上,陈平也是收获颇丰。这么多年来虽然一直在拍马屁,但这一次,无疑是最到位,也是最响亮的。他能在吕雉一朝,暗中还捣鼓那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