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青春的纯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走过青春的纯白- 第1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绝非易事,尤其是在中国。

    接待我们的是大股东公司的办公室秘书,年龄与我相仿,皮肤白皙,戴着眼镜,待人很随和,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秦部长很熟络地与他打着招呼,并介绍我们认识。少顷,两个中年人进门寒暄,是大股东单位两个职能部门的部长。其中:市场部的李部长三十多岁,相貌很英俊,说话也很友善;设备管理部的马部长,长得人高马大,嗓门洪亮,喜欢开玩笑,整个屋子一直充斥着他的笑声。

    秦部长和两位领导确定了离京的时间以及到达昆明后的行程安排,又闲谈了近期国家大部制的一些改革和发展政策。

    马部长豪爽地说:“小秦啊,按道理说,此次总公司采购设备完全可以向银行贷款直接投资,或者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先获得设备使用权。但是,考虑到扶持志化集团的业务发展,充分利用志化上市公司这个平台把业务做大做强,总公司的领导特别点名由你们负责投资和运作,这可是个大蛋糕啊,做好了每年十几万吨的业务量。”

    秦部长笑着说:“总公司领导的美意我们岂能不感激?背靠大树好乘凉,连小股民们都知道志化集团的大树在北京,志化未来的发展要靠大股东嘛!不过,这个产品在投入之前,志化是要算算经济账的,毕竟上市公司对投资回报率还有硬性的要求。”

    李部长也笑了,说:“这些经济账交给你们,我们就不算了。总公司每年只负责完成部委下达的政治保障任务指标,具体的盈利情况我们也不是很清楚。在这方面,你们是专家。”

    林栋冲我眨了眨眼,我心领神会地一笑,心说,总公司肯定拿我们志化集团当土财主呢,要钱的时候连个幌子都不打。

    不知不觉临近中午,秦部长热情地请两位领导就餐。

    我们开车来到一家海底捞饭店,主营火锅。据林栋介绍,这里生意极佳,宾客天天爆满。菜品风味无甚特色,倒是服务细致周到。饭店专门为等待坐席的人准备了桌椅、点心甚至是扑克。在洗手间门口,会有一个服务人员不断向宾客问好,并在宾客洗完手后主动送上纸巾,真正的待客如宾。

    最具特色的,是一个小伙子手里拿着一根细长的拉面,变戏法一样地在全身舞动,面条如一条银蛇般将其身体紧紧裹在光影中,令人眼花缭乱。

    席间,林栋为初到京城的我介绍,北京菜味道偏咸,多油,盐重,我深有同感。

    与总公司的工作人员接触下来,我觉得北京人也没太多神秘,一点儿皇城根下独有的骄傲融合在平民化气质中,几许失落,几许自嘲,几许平淡,我想,这大概就是处于政治中心的居民百姓所独有的特点吧。当然,他们并不算是从小生活在胡同里的地道北京人,真正地道的北京人是以“爷”自居、眼睛正经长在鼻子眼上面的主儿,目空一切。

    再说外乡人,那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办公室秘书,言谈间虽然乖巧谨慎,但不经意间也流露出北漂的无奈与艰辛——没有房子,没有女朋友,人如一叶浮萍,所有的激情统统融化在等级森严的社会体系中。也许每一个城市的异乡人都这样,只是我习惯了家的感觉而未察觉。

    人活着,其实就活那一线光,这一线光被科学地定义为幸福指数。我幸福吗?很难回答。平淡的生活常令我蠢蠢欲动,躁动不安,颠簸忙碌的生活又令我身心俱疲,渴望宁静。对于一直渴望的那种成功,我似乎从未考虑过更多的外部环境,我沉浸在自我奋斗与学习的小我中,并常常洋洋自得,手舞足蹈。想到这里,我不禁释然,觉得自己貌似还不错,起码不用有这么多需要操心的事情。

    那时候,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也会身不由己地成为北漂,惶惶不可终日,回归之路遥遥无期。

    酒席结束,我们与秦部长分手,返回办事处准备行程。

    我问林栋:“如果按照大股东公司的想法,进行融资租赁,是不是每年要付设备投资者租金呢?利润点在哪里?”

    林栋说:“这就是垄断国企的优势了。大股东公司在国内的海运和部分铁路线路上占有特殊产品的垄断地位,这一特定领域的运输产品要想在国内的海上和铁路运行,市场使用者自己是没有运作权利的,只能提需求,通过大股东公司投资产品,最终上线运行。有了这个垄断的权利,大股东公司一方面把产品租给市场客户使用,收取高额租金,另一方面,把租金的一部分拿出作为支付给设备投资者的融资租赁租金,这一倒手,差价就来了,利润惊人。”

    我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那岂不是空手套白狼?这和八十年代的倒红头批文差不多嘛!挣钱这么容易,也只有体制内的公司可以做到。但为什么又要交给我们公司完全投资和运营?这样一来,大股东公司除了股权收益外,也无法取得直接的收益。大股东公司这么大的资产规模,为什么不直接投资呢?”

    林栋耐心地解释道:“从表面看,大股东公司没钱,其组织结构不像经营单位,更像个行政事业单位,每年几十个亿的收入要全部上缴到国家部委,没有财政自主权。部委审批几个亿的资金,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各个环节的论证、审批。但深层次的原因是,虽然目前来看这款新产品的市场需求旺盛,收益向好,但经济波动是自然规律,一旦出现市场需求下降甚至是行业不景气,这市场方面的高额租金就要打折扣,甚至是完全萎缩。到时候,收益受影响是一码事,上级部委追究起决策失误的责任来,那对大股东公司领导层的仕途更是极大的安全隐患。对这些人来说,公司赔点钱是无所谓的,他们本来就不是在完全市场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的精英,何况这么大的公司,赔点钱也是国家买单。在市场经济里学游泳,哪有不交学费的嘛!但是,一旦影响了领导的仕途升迁,那可是致命的。这些体制内的精英,他们混的就是官位,任何影响仕途升迁的风险都要考虑算计在内,这也是他们最擅长的领域。”

    “至于交给我们来运作,”林栋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说:“志化集团承担全部的投资决策以及运营风险,大股东公司通过股权收益挣钱、规避风险的保险系数岂不是更大?这算盘打得真是精啊。这些人都是宦海沉浮的人精,任何事情都算得分毫不差,我们只有任人摆布的份儿啊。”

    我一时无语,陷入深深的沉思中……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十八章 各自为谋
    秦部长率领林栋和我,陪同着大股东公司的李部长和马部长到达昆明机场时已经是晚上的九点多钟。新产品的预期使用单位——朝日集团一老一少两个代表,早早地已经在机场等候迎接,见到我们一行热情地寒暄握手,一一交换名片。

    时间早已经是应该休息的时辰,但两人执意要请我们吃饭。林栋和我说过,这头一次的迎接是个商务礼仪,不管多晚,饭是一定要吃的。

    两辆崭新的别克商务舱载着我们一行七人,来到了一家昆明当地著名的餐厅。酒桌上双方推杯换盏,各诉衷肠。我酒量不佳,业务知识又浅薄,索性闷头吃菜,静观其变,听着一干人等谈笑风生。客户方在酒席间隙很自豪地推荐了云南地道的普洱茶,各位领导品尝后频频点头称赞,唯有我非茶道中人,喝茶纯粹是为了缓解酒精对身体的刺激。一通牛饮之下也分不清个中滋味,估计众人中如有风雅之士,定对我此种行为深为不齿。

    话说这云南菜系以辣为主,一盏巨大的焖锅上盛着当地著名的石锅鱼,细嫩的鱼肉蘸上辣酱,味道鲜美;另一个让我大快朵颐的则是用土豆、蚕豆混在米饭中,在砂锅里煮熟的主食,土豆与蚕豆的味道混在米饭里,香气四溢,口感极佳。其他的诸如菌汤、鱼腥草等,也是让我心中大呼过瘾,把什么绅士风度、职业形象全部抛在脑后。当真是“食物穿肠过,擦一擦嘴巴,不留下一丝残羹”。

    客户代表中年长的人姓王,是朝日集团下属物流公司的老总。此次与我们的合作对他来说意义非同寻常,因此格外地热情和周到。

    大股东公司的李部长喝得满脸通红,大声地说着漂亮的场面话:“王总,这次如果能够合作成功,意义非同一般啊。国家目前正在加快高速铁路的建设,预计到‘十二五’末,旅客列车和货运列车分流,铁路的运输能力将得到逐渐释放,西南区域运输市场需求的满足率会得到明显提高。在此时机下,我们这个项目对西南区域物流发展有很大的示范效益。”

    王总满脸真诚地说:“国内很多行业现在还处在恶性竞争的环境中。青岛海尔现在是国内知名的企业,海尔理论也已经名扬国内外,可它真正赖以生存的法宝还是低成本。化肥生产这个行业比较被动,原材料价格和终端产品销售价格波动都很大,一般的小企业很少有抵抗行业风险的能力。我们集团是大型的化肥生产型企业,这几年,加大力度对产业链的上、下游进行整合,通过建立统一的采购和管理体系,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已经取得了行业内的领先优势。”

    大股东公司的马部长哈哈大笑,说:“老王,这刚到夏天,你就开始卖瓜了?”

    王总也笑了,说:“现阶段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导致产品的终端价格上不去。大家只能拼成本,拼价格。只要我们的项目能够切实地降低物流成本,我们集团领导许诺,将加大投资力度,建立一条完全适应新的运输产品作业的自动化传送带,保证作业效率和操作便利。”

    秦部长也笑了,说:“中国的物流企业一直做的都是成本型服务,即:完全以价格优势来承包单一的运输和仓储等附加值不高的基础物流服务。通常这类企业规模小、核心竞争力较低,议价能力较差,因而盈利能力较低。我认为,未来中国的物流行业一定会诞生出一批具备专业能力的企业,这些企业通过改变客户既有的物流模式,在基础物流功能之上提供个性化、增值化的服务;或者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来满足特定行业客户的专业需求,进而实现利润增值。这类物流企业是在创造新的价值,他们已经跳出了狭隘的红海竞争,进入到了宽阔的蓝海中。”

    秦部长侃侃而谈,诸多的管理学理论信手拈来,如数家珍。在灯光的照耀下,他那张年轻的脸由于酒精的作用泛着意气风发的夺目光彩,而专业、豪情的话语更感染着在座的每一个人。

    而我内心也深深为之折服,不禁有些神往。

    这只是我跟随秦部长工作的第三周,却已经将他摆在了高于以前领导杨部长的位置上:杨部长沉稳、宽容,不急功近利,也不贪功冒进;但他保守、僵化、不懂业务而过于追求表面文章,甚至显得有些平庸,难以真正给年轻人指导;而秦部长激情、严厉、思维跳跃、敢想敢做,很多时候让我压力山大,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