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童日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恶童日记- 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纽约时报
  小说中的主角孪生少年和外婆,虽然行径怪异,几乎如同鬼魅,但是却让人感受到人类在抵抗恐怖与压抑时所产生的精神火花。
  ——法国世界报
  以简单、浅显的文体,淬炼出一把寒光利剑,直指人类最原始的面貌。
  ——法国传真报
  《二人证据》(La Preuve)
  32开(148mm×210mm)204页
  ISBN: 978…7…208…08061…4/I?589
  元(估)
  2009年2月
  “日记”如何成了真假难辩的“证据”?
  留在外婆家的“他”和越过边境的“他”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再度相见?
  内容简介:
  在上部《恶童日记》的结尾,这对双胞胎分开了。他们其中一人跨越了边界进入另一个国家,另一人则留在外婆家。路卡斯是留下来的那个人。自此以后,他便独自一人过活。他努力协助周遭不幸的人们。他收留雅丝蜜娜和她的私生子玛迪阿斯;他每餐必定带食物前往镇上神父家;他试图安慰丈夫被判了死罪的克萝拉;他倾听文具店老板维多长久以来的作家梦想……然而在动荡的环境下,这些事情的背后,却直指人类最初的原始本###。
  在千呼万唤中终于现身的孪生兄弟——克劳斯,为通篇叙述带来急转直下的情节,几乎推翻了原有的架构。在结尾里,文学与欺骗已融入故事中,而人人极欲知晓的最终结果竟然是……
  媒体推荐:
  以为在处女作《恶童日记》之后,很难再读到令人震撼的续作,但是作者却完美地展现了续篇的风格。《二人证据》如同愈陈愈香的美酒一般,是可以永久典藏的一本书。
  ——法国传真报
  这是一本大胆、简洁、令人不可思议的绝佳作品。结尾安排了意外急转直下的剧情,就小说的架构而言,是介于卡夫卡与博尔赫斯之间极不寻常而又非凡的小说。
  ——出版商周刊
  《第三谎言》(Le troisième mensonge)
  32开(148mm×210mm)204页
  ISBN: 978…7…208…08059…1/I?587
  元(估)
  2009年2月
  1992年法国图书文学奖Prix du Livre Inter得奖作品
  为了忘掉伤痛,我╱我们对自己说谎
  内容简介:
  经过战火洗礼的孪生兄弟,在分离了四五十年后,终于见面了。在多年的期盼之下,横阻在两兄弟间的距离却无法因时间的消逝而缩短,到底他们之间在分离的岁月中各自遭遇了什么事情?他们是否挣脱这场悲剧###的梦魇?从《恶童日记》纠缠至《二人证据》,到了《第三谎言》,终于真相大白……
  媒体推荐:
  此部小说有如迷宫一般深不可测。以最简单的语言却能够透露出最###的表现。就文学的风格而言,本书实为承续法国最大悲剧诗人拉辛与诺贝尔文学奖作家贝克特等人之绝佳作品。
  ——法国费加罗杂志
  自《恶童日记》历经《二人证据》到本书《第三谎言》,雅歌塔?克里斯多夫的小说架构都是凝聚在欧洲大陆的一个城市,再切入这个城市中的一个家庭。尽管这只是一个很小的焦点,然而主题却未被限制。相反的,故事的发展是坚定地向永无止尽的次元深入挖掘。
  ——法国解放报
  雅歌塔?克里斯多夫擅长在极为煽情的主题中,运用语调极为冷酷的独特表现手法。若将她采取的表现文字与加缪的文体相比较的话,雕琢的效果更超越了加缪;而且也比契诃夫的文体更冷凝,反映出巴洛克式的风格。
  ——法国新文学杂集
  

其他作品简介
《传染病》(1993年)
  收录四部舞台剧本,简介如下:
  ? 《老鼠启示录》以牢房的监禁象征潜意识里的梦境,客厅代表现实生活,主角布莱杜墨化身成理想主义者罗尔、厚颜无耻的卑鄙鼠,以及晚景凄凉的老人凯普,三者交叉穿梭在梦境与现实之间。布莱杜墨靠着老鼠的卑劣行为取得领导阶层的地位,潜意识里却渴望自己是被好友出卖的凯普,在人物与时空的交错下,织构出人妥协于环境的无奈。
  ? 《最后一夜》记录一位年老色衰的###与老顾客之间的对谈,他们彼此交换着回忆、爱恨、梦和权势,在心灵交流中暗藏着嘲讽与对峙的冲突。他,是带刀的感情扒手。而她,却带着淡漠的表情死于乐师的枪杆之下。
  ? 《传染病》在这个荒烟弥漫的城市里,自杀病毒正在流行。一位外来客误闯禁地,感染了病毒,阴谋者蓄意将他视为传播病媒,一个城市接一个城市地传染自杀,意图毁灭人类的踪迹,腾出空地建造工业城,但是,意外总是荒谬的出现……
  ? 《要对星辰存有畏惧之心》安东尼奥拿出护照,要求戴维尽速逃亡。因为,同志已经盯上他了,他将成为下一个被暗杀的对象!面对养父的关爱与担忧,戴维不得不抖出一切实情……原来,政治活动只是他策画的一场游戏。而纷扰的爱,不过是一种算计,一场谎言而已。然而,令戴维疾首的是,失去对政治的憧憬和畏惧,竟浇熄了养父生存下去的热忱!
  《昨日》(1995年)
  “今天,又开始了愚蠢的生活步调,早上五点钟起床、搭乘巴士到工厂,打卡,跑到被分配的机器前,尽最快的速度钻小孔,钻,钻,钻,在同样的机器上钻同样的孔,如果可能的话,每天要钻一万次……”
  本书曾于2002年由意大利导演索尔迪尼改编为电影《燃烧的蔷薇》(Burning in the Wind),并于同年获得柏林影展金熊奖提名。
  小说叙述有着一段怪诞、鲜为人知过去的的少年多比亚?奥瓦,十几岁便离乡背井,来到陌生的国度,开始了新生活。长大之后,在钟表工厂从事日复一日的相同工作;另一方面,他也以自己的过去与目前的生活为题材,尝试写作。
  然而,一个长久以来只存在于他幻想中的女子——丽娜,却突然真实地闯入了他的生活,影响了他的一生。伴随丈夫、孩子来到异国工作的丽娜,在难###寂寞的异域里,邂逅了她孩提时代即暗恋的桑德,物换星移后的再度相遇,他们两人是否能重拾昔日的情感?
  迫于战争不得不流亡异国的难民们过着一段令人无法想像的生活,他们发生了哪些荒谬、残酷却真实的故事?雅歌塔?克里斯多夫这位流亡作家以凝练细腻的笔触,低调冷酷的写作手法,为您娓娓诉说。
  《文盲》(2004年)
  本书可谓雅歌塔.克里斯多夫的残酷自传,十一篇文章代表雅歌塔十一个阶段的人生记录,从描述在匈牙利手不释卷的小女孩开始,到她写完第一批法语小说为止,其间穿插着幸福的童年生活、战后的贫困、寄宿学校孤单的岁月、学习语言中所遇的恐怖经历、奥地利的流亡生活,以及携子在洛桑生活的日子等。这些看似悲惨的经历背后,隐藏雅歌塔最真切的渴望──重回故乡。
  《噩梦》(2005年)
  是雅歌塔自1956年离开匈牙利之后的流亡生活,最具神秘色彩的短篇创作。《噩梦》虚实不定的梦境般情节,既像自传又像寓言的陈述方式,透露出作者对于可笑的人生百态的暗喻,也隐含了对于生命无常的悲凉之感。
  《怪物》(2007年)
  收录五部舞台剧本,简介如下:
  ? 《电梯的钥匙》女人终日凝神远眺窗外,望穿秋水,日复一日地等待丈夫下班,寂寞消蚀她的腿和眼,而恐惧,正一寸一寸淹灭她的理智……
  ? 《救赎》一位以执行酷刑为业的人,面对狰狞可怖的面孔早习以为常、无动于衷。然而,在看了一卷录像带之后,他竟再也无法面对自己,甘愿做一名行乞的瞎子。难道,录像带里记录着比酷刑更骇人的画面?!
  ? 《道路》建筑师在自己建设的高速公路上迷路了。在路上,他遇见各种人生的行进方式,有欢唱、有悲伤。至于他,则汲汲于寻找一个出口,一个灵魂的出口,这个出口到底在哪里?
  ? 《怪物》一头前所未见的怪物出现在村庄里,村民们惊慌失措,避之不及。但是,当怪物的背脊上长出娇艳的花朵,迷人的馨香销镕了他们防御的意志。只有诺伯顽固抵抗,坚决歼灭怪物。最后,究竟是诺伯征服了怪物,还是怪物征服了世界?
  ? 《约翰和乔》约翰拿走乔的两法郎和一张彩券抵债。他说:“你还欠我二十五分,乔。”乔说:“我明天还你。”可是,明天……彩券中奖了!这笔奖金,应该属于约翰,还是乔?
  

相关评论
编辑推荐
  ? 1986年欧洲图书奖获奖作品
  ? 入选时报“开卷”年度十大好书,长踞畅销书排行榜十余年
  ? 冲击全球千万读者黑色杰作  已翻译成35种语言
  ? 中文简体版首次独家完整推出
  相关评论
  透过儿童无垢之言,描述病态的世界,但是却也能在残酷刻薄的情节中读到赎罪的契机。眼前地狱般的景象,故事中的主角却视而不见,反而以无畏的勇气去面对。
  ——纽约时报
  小说中的主角孪生少年和外婆,虽然行径怪异,几乎如同鬼魅,但是却让人感受到人类在抵抗恐怖与压抑时所产生的精神火花。
  ——法国世界报
  以简单、浅显的文体,淬炼出一把寒光利剑,直指人类最原始的面貌。
  ——法国传真报
   。 想看书来

凶猛流逝的童年
文/乔歌
  我们都知道,并非所有的童年是美好的。
  然而当我们看到双胞胎面对面坐在餐桌前辱骂对方,不断练习,以使彼此尽快适应别人的羞辱时,我们的内心深处依然感觉到一种钝痛。你不能说出那是一种怎样的痛,亦不能真切描绘出那痛的来历,那种痛从身上每一个细胞渗透出来,缓慢的,沉重的。
  双胞胎另有一种练习,用温柔的话语呼唤彼此,以不断的重复来使那些令人热泪盈眶的词语失去意义。这一双俊美的小孩,用自己所能找到的最直接的方法来适应残酷的生活。他们的父亲在战争前线,母亲无力负担他们的生活,与他们朝夕相处的外婆是一个吝啬的邋遢的谋杀者。他们每日工作,学习,照顾穷苦的邻居。他们清楚的看到世界丑陋的一面,并且要求自己以毫无感情判断的简练笔触记下来,对哭泣的逃兵说“流泪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我不知道,作者雅歌塔?克里斯多夫是否也曾经这样坚定决绝的对自己说,流泪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1935年她生于匈牙利,21岁时离开故土定居瑞士。之后她离开自己的丈夫,开始学习法文并以法文写作。二战时期的匈牙利饱受战争蹂躏,而她颠沛流离的经历最终使她成为一位与众不同的小说家。1986年她的小说《恶童日记》获得欧洲图书奖,双胞胎即是这本书中的主人公和叙述者。我在网络上看到雅歌塔的照片,她一头短发,明亮的眼睛里藏着一重经过时间荡涤而澄澈的忧伤。但她的眼神里另有一种安静,暗示着她将对自己所经历过的苦难保持缄默,她不会是一个感慨自己所经受的痛苦的妇人。
  双胞胎也不会。他们彼此紧紧联系在一起,背靠背站在一起,以全方位的清醒态度来面对世界。那个世界里有战火有硝烟,有轻浮的爱情有深藏的痛苦,有丑陋的人###也有爱的一点点光明。战争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