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科学文化的本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西方科学文化的本源- 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接着道:“第二句的:名可名,非常名。名是宇宙万物的名称吧,此句的意思是宇宙万物的名称,都无法用语言描述出来,用语言描述出来的都不是该事物的名称了。”

  东方老人道:“你的理解是正确的,不过说得有点拗口。稍微改下就通顺了。宇宙万物的名称,都无法用语言描述出来,用语言描述出来的名称已不是指该事物了。名,是事物的代称,如同西方科学中的概念。用语言描述出来,就如同对概念进行定义。我们既不能对单个的事物进行定义,如你的名称为静思,你能对静思作个定义么,用语言能描述出来吗?也不能对一类事物作出定义,如我们都属于人这一类,你能对人作出定义吗?若对事物作出定义,都是从形状、结构、大小、性质、颜色等方面描述,但这些能真实的反映事物吗?你听过寓言《按图索骥》吗。”

  伯乐在《相马经》中对千里马用语言进行了描述,如高高的额头,眼睛鼓起,马蹄像叠起来的酒药饼子之类。他的儿子,根据此描述去 找千里马,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不像叠起来的酒药饼子。父亲知道儿子愚笨,不生气反而笑道,这马喜欢跳,不好驾驭。

  东方老人道:“这则寓言的寓意,一般都认为是机械地照搬书本上的知识,不求事物的本质。这样理解是正确的,但此则寓言含有更深刻的内涵,我们用语言描述出来的,都不能真实地反映该事物。事物的本质,用语言是无法描述出来的。”

  静思恍然大悟道:“我懂了。因为我们无法对事物的本质用语言描述出来,所以我们也无法用语言来真实地描述事物。我真正懂了东方科学为什么对事物的概念没有进行定义了。”

  东方老人道:“如伯乐对千里马的描述,是从外在形状描述的,是无法真实地反映千里马的。因为我们对千里马的本质是无法用语言描述出来的。”

  静思道:“不过,有经验智慧的人是能够找到千里马的啊。”

  东方老人道:“第三四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老子认为,从事物原初种子的无中生有的过程中,能够体悟出事物神奇微妙的本质;从事物后天演化的过程中,能感悟到事物本质的体现,感悟越深,越接近事物的本质。”

  静思高兴地道:“事物的本质,只能靠人的直觉去感悟。我清楚了古人所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真实含义了。但对于事物原初种子无中生有的过程,如何体悟呢?”

  东方老人道:“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在至虚至静的心境里,能够清除物欲,身体与精神合一,如婴儿般无知无欲,如此人的心灵深处才能明澈似镜、深邃灵妙,才能够去体悟无中生有的神妙。”

  静思道:“那么自然存在的事物,其本质和名称,是无法用语言具体描述出来的。”

  东方老人道:“不错。但一定要注意,非自然存在的事物、现象、事件、问题、事情等等,其本质和名称是可以用语言具体描述出来的。”

  静思道:“我清楚了东方万物生成宇宙观与西方万物构成宇宙观的区别了。东方宇宙观是从时间角度,原始反终,寻其根源,万物的本质蕴涵在其原初种子内,体现在事物的演化过程中;西方宇宙观是从空间角度,把事物分割,寻找其基本组成单元,基本组成单元的规律决定了事物的规律。如以那只大红公鸡为例,东方人沿时间角度,大红公鸡是由小鸡长大的,小鸡是由鸡蛋孵化来的,鸡蛋里蕴涵着大红公鸡的本质。西方人从空间角度,把大红公鸡分割为细胞,若得不出,再进行分割至分子层次。由其基本组成单元的规律来推出大红公鸡的规律。”

  东方老人道:“东方的宇宙万物生成观和西方的宇宙万物构成观,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科学形态,即东方科学和西方科学,一个源自古中国,一个源自古希腊。你听过‘李约瑟之谜’吗,这就是其根本原因。好了,今次到此,下次接着探讨‘李约瑟之谜’。现在轻松一下,来喝杯茶吧。”

  静思内心一片激动,原本模糊零碎的思想逐渐清晰起来,兴奋地拿起石桌上的茶盅,一饮而尽。 。 想看书来

第四章  李约瑟之谜
日光亭内。

  静思和东方老人坐在石桌两旁。

  石桌上放有一仪器,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形似酒樽,上有隆起的圆盖。仪器的外表刻有篆文以及山、龟、鸟、兽等图形,内部中央立着一根铜质都柱,柱旁有八条通道。道中安有牙机。仪体外部周围铸有八条龙,头朝下,尾朝上,按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布列。龙头和内部通道中的发动机关相连,每个龙头嘴里都衔有一个铜球。对着龙头,八个蟾蜍蹲在地上,个个昂头张嘴,准备承接铜球。

  静思一边观察仪器,一边问道:“这仪器像书上描叙的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呀。”

  东方老人笑道:“正是仿造张衡的地动仪。当某地发生地震时,地动仪内部的都柱会倾斜,触动牙机,使发生地震方向的龙头张开嘴,吐出铜球,落到铜蟾蜍的嘴里,发生很大的声响,由此知道地震发生的方向。仪器利用力学上的惯性原理,进行了巧妙的设计,比欧洲同类仪器早了一千七百多年。”

  静思赞叹道:“真不简单啊!古代中国不仅有闻名于世的四大发明,在其它领域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东方老人道:“是啊。如天文历法方面:夏朝就有了历法,即今天的农历;春秋时有了彗星的最早记录;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公元前一世纪前编写了天文学著作《周髀算经》;东汉张衡创造了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发明了世界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等。在数学、建筑水利、农业气候、中医药等各个领域,无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据记载,十五世纪以前,世界上重要的创造发明和重大的科学成就,中国占一半以上,其他各国占四成左右。英国李约瑟博士研究后指出,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

  李约瑟博士是英国著名科学家,他早年以生物化学研究而著称,在国际生化界享有盛誉。后来在鲁桂珍等三名中国留学生的影响下,转而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医学,从此一发而不可收。编写的系列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轰动西方学界。

  静思一方面为古人的聪明才智所折服,另一方面又感到迷惑,道:“中国十五世纪以前,科技水平一直遥遥领先于西方,为什么近代却落后了呢?”

  东方老人道:“问得好!这也正是当年李约瑟博士的未解之谜,被称为中国科学界的‘李约瑟之谜’,即近代科学革命为何没有在中国发生呢?”

  静思恍然大悟道:“您换种说法,我想通了。因为西方科学和东方科学,是由两种源古希腊和古中国,流出来的不同的科学形态。俗话说,桃树上怎会结李子呢?西方近代科学理论之树怎会长在东方科学的土壤上呢?”

  东方老人道:“说得好!针对此难题,专家学者们给出了许多原因。如中国古代没有科学实验,没有逻辑推理,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近代的闭关锁国政策、天朝至上思想等。这些因素都只是表面的原因,而未说出深层次上的根源。实际上,李约瑟也给出了自己的解答,‘注意!一列火车也许会遮挡另一列火车!’。李约瑟把东西方科学比喻成两列火车,十五世纪以前,东方火车遥遥领先,最近两百三年,西方火车超前。”

  静思道:“那么为什么东方火车前期跑得快,而近期跑得慢呢?”

  东方老人道:“这是李约瑟之谜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李约瑟之谜实质上,是两个关键问题组成:一是东方科学和西方科学是不是两种不同的科学形态;二是东方科学前期应用方面超前西方,而近期为何却落后了。李约瑟之谜的根源,在于东方科学和西方科学有着本质的区别,是两种不同的科学形态。好了,下次我们先讨论东方科学形态。”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五章  东方科学形态(一)
夜晚,月光亭内。

  天上繁星点点,散发出神秘的光芒,整个天幕如同一张大网,一切都笼罩其中,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静思道:“由前面已知,事物原初种子的生成规律,不论东方科学还是西方科学,都是无法研究的。科学研究的是已存在的事物,即处于演化过程中的事物。宇宙的本质,主导着宇宙万物的本质;宇宙万物的本质主导着宇宙万物的演化。宇宙万物的演化,有否相同之处呢?”

  东方老人道:“一切事物的演化周期,一般情况下都可分为五个阶段:萌芽、成长、壮盛、衰落、消亡。概括为两大阶段: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当然不同事物的演化周期和阶段的时间长度是不同的,大至亿万年,小至微秒。如对个人来说,从受精卵演变为胎儿,即母体内孕育的十个月时期,为萌芽阶段。萌发阶段指原初种子开始演变为事物成型的阶段。刚出生的婴儿到青年为成长阶段,中年、老年、死亡分别为壮盛、衰落、消亡三阶段。人前三阶段为上升阶段,到壮盛阶段的顶点时,物极必反,走向下降阶段。”

  静思道:“那么宇宙万物的生成演化都有一个统一的模式:无——有——无。”

  东方老人道:“不错。宇宙万物都是从无中生成原初种子,然后原初种子演变为事物,上升到顶点后下降,直至消亡,重归于无。科学只能研究处于有的演化过程中的事物。”

  接着道:“东西方两种不同的宇宙观,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科学思想。东方的宇宙万物生成观产生了东方科学的有机统一整体论思想。”

  静思道:“东方的整体论思想如何看待事物的演化过程呢?”

  东方老人道:“一切事物都有自身的本质,是一有机的整体,在事物的演化过程中,具有内外两层的辩证关系,即四种因果关系。”

  静思道:“什么是内层辩证关系?”

  东方老人道:“内层是事物内部,整体与各部分的辩证关系,即不仅有各部分对整体的影响关系,即向上的因果关系;而且有整体对各部分的影响关系,即向下的因果关系。”

  静思道:“各部分对整体向上的因果关系,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关系,没有部分肯定没有整体。这种因果关系很好理解,是很显然的。”

  东方老人道:“整体对各部分向下的因果关系,对于生物来说,是比较明显的;对于非生物来说,比较微弱的。”

  静思道:“我有时受了轻伤或感冒了,都很少去医治,过几天就好了。这是人体对部分的影响关系了。”

  东方老人道:“外层是事物与外界环境的辩证关系,即不仅有外界环境对事物的影响关系,即向内的因果关系;还有事物对外界环境的影响关系,即向外的因果关系。外界环境对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