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第38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的目光就像是看货物一般,带着几分挑挑拣拣,甚至因为觉得张沁儿整体感觉不错,还流露出一股这货色不错的神色。
  冯氏没有阻止,甚至和那人介绍了几句:“这是我的侄女张沁儿。”
  “哦。”那媒婆露出一抹了然的神色,笑眯眯的点头,说:“我知道了,那我先走了,有好消息了,再来告诉你。”
  “慢走不送。”冯氏客气的送她离开。
  等那媒婆走远了,张沁儿才问:“说的是哪家?人怎么样?”
  冯氏没好气的看了她一眼,笑着说:“不知羞!你去寻乐儿说话吧,她关在房间已经好一会了。”
  先前那媒婆来时,冯氏就把张乐儿叫出来见人,但是张乐儿一看是媒婆,就变了脸色,寻了一个理由回房间里,现在还没有出来。
  张沁儿知道相看的事情长辈不会轻易告诉她们这些女孩子的,也没有多问,径直进了张乐儿的房间。
  张乐儿正在做针线活,只不过心有些烦乱的样子,绣线都乱成一团打结了。

☆、445。第445章 :心意

  “恭喜啊。”张沁儿笑眯眯的冲张乐儿说道,惹来张乐儿一记不客气的白眼。
  张乐儿心烦意乱,索性放下手中的绣活,拉着张沁儿坐在一块儿说悄悄话。
  “我一点都不想说亲事,沁儿,我不过比你大那么一个多月,咋的我娘就急的不行?我看你娘都不怎么急。”
  张乐儿不满的嘟嚷着,冯氏近来格外热衷给她说亲事,家里三天两头就有媒婆上门,每次把她叫出去让人相看,那些媒婆的眼神就像刀子一样,一刀一刀的划在她心口。
  “我娘也急啊,只不过他们想让我嫁的近些,所以选择比较少,急也没法子。”张沁儿不在意的说。
  “可我娘更急,生怕我嫁不出一样!”张乐儿瘪了瘪嘴,十分的不满。
  “哎,不说这个,我问你哦。”张沁儿眼睛亮亮的盯着张乐儿看,没有问之前,就先严肃的说:“你可要说实话,不准不回答。”
  张乐儿的好奇心被她引起了,狐疑的看着她:“什么?”
  “你觉得潘牧之怎么样?”
  一听这个人,张乐儿心下了然,又想杨氏之所以不那么急,那是因为有选择对象了,想了想,站在姐妹的立场说:“我觉得嘛,他这个人挺不错的,高高瘦瘦,一身书卷味,笑起来给人一种很干净温暖的感觉,脾性也好,又有才华。”
  张沁儿回想了下,潘牧之的确就像张乐儿说的,自己也觉得潘牧之这个人,就是总觉得他缺少了些什么,所以一点心动的感觉都没有。
  “那你……喜欢他吗?”
  “哈!”张乐儿吓的怪笑了一声,连忙说:“你想什么呢!我是这样的人吗?”
  张沁儿囧,看来张乐儿是想歪了,于是忙说:“不是……我直接说吧,潘牧之喜欢你,托晗生问你的意思呢!”
  张乐儿愣住了,心底又是讶然,又是心动,一时间十分复杂,不知道该怎么说话了。
  看她久久不说话,张沁儿捉摸不透她的心思,询问着:“你的意思呢?我瞧着他也不错。你还记得上回咱们在县城遇到他妹妹潘玉清?当时她就特别喜欢你,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潘牧之在书房挂了你的画像,无意中被他妹妹看到了。”
  张乐儿脸上浮起羞涩的潮红,双目朦朦,一双手顿时不知道该放哪里,不停的对着手指头。
  脑海中回想起潘玉清的身影,只觉得心跳的很快,产生一种不知所措或者说原来如此的情绪,她和张沁儿在一起时,总觉得大部分人都会注意到张沁儿的光彩,从而忽视她,但是潘玉清的眼中却实实在在显示着她很喜欢她。
  这种感觉很独特,也很令人心喜。
  “乐儿?”张沁儿扭头看着她,张乐儿却越发垂着头,不敢直视她。
  屋子里只有两个小姑娘细细的呼吸声,安静的似乎能够听到张乐儿急促的心跳,她想了很久,脑海中十分复杂,良久,才下定决心:“我……也喜欢他。”
  听到这个回答,张沁儿暗暗松了口气,他们彼此喜欢,倒也是一桩幸事,只要潘家过来提亲,想必张乐儿家也是乐意的。
  只是这口气还没有松完,张乐儿已经直勾勾的盯着她,咬了咬嘴唇,很紧张的问着:“沁儿,你会不会难受?会不会生气?”
  张沁儿莫名其妙,直接回答:“我干嘛难受生气?我又不喜欢他,你喜欢他,我还为你高兴了,算起来潘家也算不错,潘牧之这个人也挺好的,加上他妹妹这么喜欢你,以后你的日子肯定会比较好。”
  张乐儿没吭声,只是仔细的盯着张沁儿看,最终发现她的确是发出内心替她高兴,面上的紧张顿时消失,不好意思的抿嘴笑了。
  “你叫他上门提亲吧。”张乐儿很利索的说,既然总是要嫁人,既然那些媒婆说的对象她都不喜欢,那么就潘牧之吧。
  至少潘牧之她见过几回,知道他的为人品行和家世情况,何况……最重要的是,对方也喜欢着她!
  与其随便嫁一个不曾谋面的人,潘牧之已经好的太多太多。
  “行!”张沁儿就喜欢张乐儿这爽利的性子,笑眯眯的应下了。
  两个人彼此对视一笑,眼底都有着欢喜之色。
  “我们一块儿告诉你娘去,省的她整日忙个不停。”张沁儿拉着张乐儿往门外走去。
  张乐儿迟疑了一下,随即眼神坚定,和张沁儿一道走了出去。
  冯氏正在剁猪食,红薯藤被她捏成一大把,刀起刀落,伴随着节奏,红薯藤已经被切成细碎的,看到她们姐妹出来,嘴角噙着一抹笑意。
  “婶子,你且歇歇,我和你说件事。”张沁儿笑眯眯的冲冯氏说。
  冯氏放下手中的刀子,坐直了身体,盯着她们,笑着说:“你们又有什么古怪的点子?”
  “嘿嘿,这回不说这个。婶子,乐儿的终生大事已经解决一半了,你啊,就等着对方上门提亲吧。”
  冯氏吓了一跳,即使知道张沁儿向来胆大,张乐儿也不是一个害羞的人,这样直接说出来,冯氏还是忍不住瞪大了眼睛,不悦的教训着:“胡闹!你们两个小姑娘瞎说什么呢!这事不用你们操心。”
  想了想,又怕张乐儿真是看上了谁,私底下和谁好上了,着急的问着:“乐儿,怎么回事?”
  张沁儿一看冯氏的反应,就知道她大概是想歪了,于是赶紧把事情说了出来,又说:“潘牧之托晗生问乐儿意思,我方才问过,乐儿也说喜欢他,这潘家咱们也算知根知底,倒是一门好亲事。”
  冯氏蹙眉,没想到说的是潘牧之,杨氏看上潘牧之的事情,她自然也是知道的,这会儿听了,脸色就有些古怪起来,担心的看了看张沁儿,却没有看到丝毫的不悦或愤恨,心里顿时如五味杂陈,难以说明。
  潘牧之自然是不错的,只是……
  再者他们家只是普通的庄户人家,潘牧之家世不错,如今又有了秀才的功名,潘家如何看得上张乐儿?
  张乐儿很明白此时冯氏心里想的事,她说:“娘,你暂时别给我相看人家,看潘家会不会上门提亲,要是不上门,咱们再相看别的。”
  冯氏想了想,觉得也是如此,若是潘家看得起张乐儿,自然会上门提亲,到时候他们答应就是,要是对方不上门,那就当没这回事。

☆、446。第446章 :棉花

  冯氏答应后,张沁儿回头就和晗生说了,过了几天,潘家果然派了媒婆过来,于是冯氏挑拣了大半年的亲事,终于有了眉目。
  借着媒婆的口,双方交换了庚贴,商定了定亲和成亲的日子,以及双方聘礼和嫁妆。
  在相看时,冯氏自然很急迫,生怕找不到好的,如今定下了,反而不急了,想着家里没有多少底子,也想再留张乐儿一些时日,所以就和潘家商定婚期定在明年冬月去了。
  还有一整年的时间,倒也足够让他们慢慢准备嫁妆家具了。
  张乐儿和潘牧之正式定了亲,杨氏也真心替他们感到高兴,开始盘算着该送些什么礼物给张乐儿添箱了。
  甚至来了兴趣,想要拉着张沁儿上县城银楼去看首饰,还是张沁儿拉住她,说首饰明年再买也是可以的,近来金银价都很稳定,而首饰的款式没准明年会有新的,现在买了,到时候显得老气了。
  杨氏一听,果然觉得如此。
  时间进入十月上旬,山里部分树叶开始变红,仿佛是无声的召唤,大家纷纷背着背篓,拿着麻布袋三三两两的一起上山了。
  每年秋收捡山货,都是富足村最为热闹的时候,尤其在刘知县增加了赋税后,山货越发俏手,家家户户都不落人后,平日里满村乱跑着玩的娃子们也纷纷收敛了玩性,认真的帮着大人捡山货。
  张沁儿家照旧是收各类山货的,院子里摆着一个大秤,杂物间也早早的清空,准备用来堆放山货的。
  张志仁帮着张沁儿清洗酿酒的工具,一年一次的葡萄酒又即将酿造了。
  因为去年收的野葡萄多的吓人,家里的橡木桶都放不下,还用了不少陶瓷坛子,所以今年特意重新打造一个巨大的橡木桶,饶是张志仁身强体健,也不能一个人扛起,得方老大帮忙一起抬才行。
  秋高气爽的日子,刚清洗过的橡木桶,一下子就干了,盖上盖子,就等着备用了。
  等到中午的时候,已经开始有人背着一背篓的野葡萄下山了,下山后也无需回家,径直来到张沁儿家,彼此默契的称重,给钱。
  一天下来,已经收到近百斤的野葡萄了。
  第二日一大早,张沁儿就准备着手酿造葡萄酒了,这么多葡萄,靠她一个人自然是不行的,除了杨氏福儿,还叫上冯氏张乐儿她们。
  今年还多了一个帮手,叫做王氏,是方老二的媳妇,今年六月娶进来的,王氏也是一个苦命人,家里早没人了,几经转卖,在一个商户家里做仆妇,因为年纪大了,长相又普通,就有心想把她嫁了,后来经人介绍,就说给方老二了。
  方老二用二两银子的聘礼,拿回王氏的身契,并且去衙门过了户,从此王氏就算良民了。
  王氏很老实,也很勤劳,虽然张家并没有和她签订长工,但是她也不歇着,常常下地帮忙干活,煮饭做家务也是一把好手,因为性子好,和方老大的媳妇也相处的不错。
  “燕娘,你拿剪子剪葡萄,记得得留一些柄,破皮的就放在一边。”杨氏吩咐着,王氏小名燕娘,所以大家都叫她燕娘。
  张沁儿讲究多,葡萄过水清洗还需要放在淡盐水里浸泡一会儿,如果葡萄破皮,盐水进入肉里面,会影响葡萄酒的滋味的。
  那些破皮的也不用丢弃,而是可以挤出汁水果肉,加上面粉红糖熬煮之后,就是自制的葡萄糕点了,卖相一般,滋味却还不错。
  “哎。”燕娘应着,手指灵活的做着手中的活,大家围在一起干活,有说有笑,倒也轻松自在的很。
  “燕娘,再过一个月,就该收割甘蔗了,到时候你也不用帮地里的忙,横竖你们还要在这里住几年,不如开垦一些荒地,精心伺弄着也好。”杨氏很体贴的建议的,今年没有再买地,家里请的这些长工人手已经足够了,何况张志礼回了家,忙的时候张志礼也能搭把手,所以杨氏就没有给燕娘算工钱。
  燕娘很老实,只点头应着,开荒地的想法她也是有的,只是她心善,看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