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第38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燕娘很老实,只点头应着,开荒地的想法她也是有的,只是她心善,看方老二忙地里的活,也不好让他太累着。
  停顿了会,燕娘才真诚的说:“我能够有今日,已经很感激了。”
  从仆妇变成良民,丈夫又体贴,不愁吃不愁穿的,燕娘是真心觉得很感激了。
  杨氏扭头看着她,两个人对视一眼,眼中满是笑意,又同时低头做事起来。
  张沁儿和张乐儿则洗干净了手,一双白皙的手不停的挤压着盆里洗干净的葡萄,将它们一一碾碎。
  这个活看起来好玩,但是一直操作,也挺无趣,并且单调重复的机械动作,也很容易使人疲惫。
  甜儿就是如此,瞧着好看,囔着要帮忙,结果还没有弄好一盆子,就已经累的不行,悄悄的洗了手溜走了。
  这一忙,便是十来天,葡萄酒已经开始酿造,院子里堆满了茶树籽,等这些茶树籽晒干脱壳之后,乌桕籽又该成熟采摘了,又得陆续忙上好多天才行。
  捡了山货之后,地里的水稻和红薯也该收了,放眼望去,从早到晚,勤劳的富足村村民们都在忙碌个不停,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汗水和笑容,看着金灿灿的稻谷,想着白花花的银子,再苦再累,心里也就开心了。
  一直忙到十一月初,诸般事情才一一做的差不多,此时天气越发冷了起来,即使出太阳,看着暖洋洋,但是寒风拂面,从脖子里灌进去,给人一种冰冷刺骨的感觉。
  这个时候,村民们也没有休息的,而是该准备收割甘蔗了。
  收割甘蔗和榨糖,已经成了富足村最重要、最精彩的一件事了。
  张志仁领头,带着长工和临时请来的青壮年,开始下地收割甘蔗,等甘蔗收割了一天后,第二天就该将提前打好招呼的榨糖工人召集起来,大家有条不紊的开始开工,负责赶牛的、塞甘蔗的、收集甘蔗汁的、熬糖的、烧火的,都一一就位,两个榨糖作坊都开始热火朝天的榨糖中。
  崔家兄弟是照旧要过来帮忙的,张志仁有些时间没有去林子村了,就拉着崔老大问起林子村的情况。
  崔老大一一说了,今年林子村的甘蔗长势也不错,并且汁水很清甜可口,至于橘子山,经过近一年的时间,桔树已经长大了不少,枝繁叶茂,远远看去,一片青绿,走进其中,鼻翼能够闻到一股桔树特有的清香。
  唯一的缺点就是野草十分茂盛,崔家兄弟时不时就要去锄草和施肥一次。
  张志仁点了点头,又说:“今年倒是辛苦你们了。”
  虽然桔树平日里并不怎么需要管理,但是毕竟一百多亩,这锄草施肥也是一件辛苦事了。
  崔老大憨厚的笑了,他并不觉得辛苦,反而觉得不好意思,毕竟以前没有桔树时,他们兄弟两个每年拿东家十两银子,却只种了二十亩甘蔗和一些豆子红薯罢了。
  再说,若不是东家仁慈大方,他们家如今的日子也不会过的这般好。
  张志仁笑了笑,没有说话,心底却在想,今年过年时,得多给崔家兄弟一些红包才是。
  每年榨糖的时节,村里上空都飘散着浓郁的甜香味,吸引着孩童们混混凑近深呼吸着。
  在这个飘散着甜香味的时候,郑成凯又来到富足村。
  此时衙门里的赋税已经忙的差不多了,他也多了不少清闲日子,可以到处走动。
  “沁儿。”马蹄还没有完全停下,郑成凯清亮的嗓音已经发出笑声来,满脸都是一股喜悦之色。
  照旧是要抱怨一番的:“你怎么这么久都没有去县城?还是你去了,却没有告诉我?”
  面对他的抱怨,张沁儿很淡定:“秋收你忙,我更忙,一大堆事情,哪里有空?”
  “眼看着快要过年了,你们总该要进县城买些棉布棉花吧?”郑成凯不信,怎么可能不进城呢,既然进城了,那么来见见自己也好啊。
  张沁儿嘻嘻笑着:“不好意思,今年家里种了一些棉花。”
  去年听说兔粪利于棉花时,她就起了种棉花的心思,今年春天,就让杨氏辟出部分地,用来尝试着种棉花。
  棉花这种作物,张沁儿自然没有亲自种植过,而杨氏以前也没有接触过,今年第一次种,心里也是各种担心,有次不小心鸡进了棉花地,吓的杨氏不行,那会儿棉花苗还嫩着呢!
  生怕鸡不长眼,把棉花给啃食了。
  结果急忙赶过去,却发现鸡压根是不会碰棉花苗的。
  后来再一问熟悉棉花的老人,这才知道原来鸡不喜欢棉花,于是很多人都在棉花地里养鸡,这样一来,鸡可以啄食虫子青草,鸡粪又可以肥田。
  今年由于是尝试着种,种的并不多,但是秉着做实验的目的,张沁儿把棉花分为两类,一类用兔粪喷雾施肥,一类则不用。
  结果发现兔粪喷雾施肥果然有一定的好处,棉花的数量和质量都多了不少。
  郑成凯无语,没想到人家都种了棉花了。
  嘟嚷着:“你们家还有什么没有的?”

☆、447。第447章 :小心这个人

  “我想想看,缺的好像还挺多的。”张沁儿抿嘴笑着,如今社会的总体依旧是男耕女织,代表了一定的自给自足,不过许多日用品肯定还是需要购买的。
  郑成凯无语,翻身下马,将马牵到树底下去。
  转眼已是几个月未见,虽然中间依旧通过晗生传递了部分彼此的消息,不过许久不见,乍然相见,两个人心中都有些微微的心动快活。
  两个人相伴着,一时间都不想进张沁儿家,或者榨糖作坊里去。
  那里总是人多,就算大家没有明着说不让郑成凯来,却也若有若无的隔在两人中间,那种感觉怪怪的。
  “我们上山走走去。”郑成凯提议,张沁儿立即同意。
  趁着大家都在榨糖作坊里忙活时,郑成凯和张沁儿如同做贼一般,鬼鬼祟祟的闪进树林中,随着重重树林的包围,四周越发静悄悄,只有一些鸟虫鸣叫声。
  等确定四周无人,两个人才停住脚步,彼此对视一眼,眼中都有着尴尬,对视之后,却又忍不住彼此一笑。
  漫步林中,两人彼此交谈着,诉说着各自的生活,张沁儿在乡下,生活大多不曾变化,只不过近来都忙碌的很,唯一值得聊上几句的,便是张乐儿的亲事了。
  如今张乐儿白天在榨糖作坊帮忙,晚上便在家中刺绣,冯氏让她提前做好嫁衣,以及公婆鞋子,小姑荷包等物件,不过张乐儿目前做的最多的,依旧是绣活。
  冯氏和张志礼都是良善之人,说好张乐儿做绣活赚到的钱,都是归张乐儿自己支配,本着嫁妆是新媳妇的底气,张乐儿自然觉得越多越好了。
  “唔,他们的亲事定在明年冬月?那我倒是也准备一份礼物吧。”郑成凯笑着说,这门亲事算是他无意中撞见,随即捅破的,既然结局完美,自然得备上一份礼物了。
  “呵呵,到时候你也去喝喜酒啊。”张沁儿笑着邀请,又问郑成凯最近在忙些什么。
  提到这里,郑成凯顿时得意的哈哈大笑起来,年轻的面孔有着掩饰不住的得瑟傲娇:“自然忙大事了!你是不知道,最近刘知县他们可是忙的焦头烂额,可顾不上刮地皮了,哼,我们不出手,他还以为我们都是病猫呢!”
  “得瑟!不过我听说临川的大户人家也并非完全抱团,也有部分是站在刘知县那边的?”这些消息张沁儿多多少少也听到了不少,此时问出心中的疑惑。
  按理来说,刘知县虽然是朝廷命官,具有一定的权利,但是毕竟铁打的临川,流水的知县,这回站在刘知县这边,俨然是和临川其余人家做对,目前还好,日后若是刘知县辞官告老还乡或是到别处任职,那么他们的日子肯定不会很轻松了。
  这么一想,就实在难以明白那些人为何目光如此短浅。
  郑成凯稍微收敛了脸上的笑意,提起那些人,目光中透露着一股嘲讽,不屑的说:“那些人不足为惧,不过是抱着刘知县大腿的人罢了,也不想想,刘知县的大腿是能抱的?”
  不是郑成凯清高瞧不起这些趋炎附势的人,而是抱刘知县大腿的,大多是新进崛起的奸商,靠着刘知县的后门,做一些强买强卖的生意,让人只得忍气吞声,虽然短时间赚了钱,但是许多人心中含怨,都等着那些人失势后,再一举反击呢。
  张沁儿点头,认可这个道理,一旦刘知县倒了,或者走了,那么那些抱刘知县大腿的,就如同秋后的蚂蚱,蹦达没几天了。
  “对了,虽然你不常去县城,但是我得告诉你一件事。其中有一个叫做李才生的,是个盐商,家底厚实,似乎和刘知县有些亲戚关系,之前在府城那边,直到刘知县到临川之后,才重新回到临川做起生意来,他这个人好色,一旦看中谁,必定是要弄到手的,现在县城有童谣骂他,更有李才生一上街,女子纷纷掩面离开的景象发生。”郑成凯肃然的说,之所以特意提到这个李才生,那是因为郑成凯发现李才生的背景不止表面的这些,似乎还和锦衣卫那边牵扯了关系,所以近一年来,许多人都想打击李才生,最后非但没有打击到李才生,反而被李才生整治了一顿。
  “竟然有这等事情?”张沁儿吓了一跳,临川的治安情况一向不错,虽然不至于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但是也算不错,竟然出现这么一个好色之人来!
  “嗯,这个人背景有些复杂,我们一时也不好动他,所以你先记下,最好避开他。”顿了顿,又喃喃自语:“你不去县城也好,前不久他娶了第十八个小妾,没两日居然从后门抬出一具被凌虐而亡的尸体来。”
  张沁儿不可思议的瞪大了眼睛,草菅人命四个字顿时刻印在她的心中。
  郑成凯也不愿多提这人,随口吩咐张沁儿近期少去县城,就算去了,也尽量少露出容貌,那李才生但凡在街上看中了谁,只要那女子家世不过特别的难缠,必定是要想方设法把人娶进门的。
  张沁儿自然应下,随着年纪的增大,她已经不怎么去县城了,一些日用品什么的,大多也都是由张志仁杨氏去县城购买。
  两个人岔开这个话题,说起别的来。
  此时的两个人,都没有想到,他们口中曾经闲聊过的李才生,在不久之后,会给张沁儿带来巨大的痛苦。
  郑成凯在富足村待了一整日,把一肚子的话都说完,又跑到榨糖作坊里这里帮下忙,那里打下手,最后自然也是吃了一碗糖软的,甚至还打算小住一天,明天再回去,只不过在杨氏欲言又止下,郑成凯摸了摸鼻子,很上道的翻身上马,准备回去了。
  “红糖放在包裹里,你仔细别掉了。”张沁儿细声吩咐着,杨氏给林氏带了十斤新红糖,恰好让郑成凯给带回去。
  “知道了!”郑成凯扬着笑容,挥了挥手,双脚夹着马肚,一挥马鞭,扬起一道曲线,伴随着一声轻喝:“驾。”
  骏马四蹄奔跑,转眼间,他已经飞驰而去了。

☆、448。第448章 :邀请做客

  郑成凯走后,张沁儿还记得李才生的事情,连忙走到张乐儿家,这会儿她正在帮着冯氏喂鸡食,一大群鸡围在她身边,叽叽喳喳,一旦张乐儿挥手洒落鸡食,便一起上前哄抢。
  在农家,都是早晚喂一次鸡食,白天时,就任由鸡自己在外面寻找虫子果腹了。
  “沁儿,你咋的来了?”张乐儿笑着招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