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第38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农家,都是早晚喂一次鸡食,白天时,就任由鸡自己在外面寻找虫子果腹了。
  “沁儿,你咋的来了?”张乐儿笑着招呼。
  自从定亲之后,张乐儿心中最后一丝阴郁也彻底的消失,此时的她,时刻扬着明媚的笑意,这股笑意从嘴角一直笑进眼底,也使得她整个人越发惊艳起来。
  村里的人,纷纷都说张乐儿越发好看了。
  张沁儿看着她们张家最美丽可人的女子,心底也是有些骄傲,张老头和连氏他们虽然有些不靠谱,但是在外貌基因上还是不错的,听说连氏年轻时也算是小美人一个,只是年老色衰,又没什么家世,这才便宜了张老头。
  她将郑成凯提到的李才生说给张乐儿听,然后说:“我知道你已经不怎么出门了,不过还是告诉你一声,郑成凯这个人说话绝对不夸张,竟然他都这么说,想必这个李才生很是混账,咱们还是小心的好。”
  张乐儿听了,脸色也有些不好。
  因为那个娶过门没两日就成了尸体的第十八个小妾,就是因为李才生在街上遇到,这才逼迫娶进门的。
  “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太过分了!”张乐儿愤愤不平的怒道,又说:“姓李的都没有一个好人!”
  张沁儿囧,虽然知道张乐儿这是暗指李财宝那些人,而李才生和李财宝还有几分相似,越发让人嫌恶了。
  “咳咳,李才生他们虽然不是个好东西,但是姓李的也是有好人的,你以后可别这样一竿子打到所有的人,难免会遭来麻烦的。”
  知道张沁儿这是替自己着想,张乐儿瘪了瘪嘴,说:“还不是想到了那些人!知道了,以后我注意些。”
  张乐儿忽然又说:“大姑姑他们家现在还上你们家要东西吗?上回还想到我家要,只不过我爹娘都坚决的拒绝了,我娘说,明年我就得出嫁,小宝也得进县城学堂读书,样样都是要用钱,自然不能用来养闲人。”
  张沁儿噗哧笑了,冯氏说的对,马春花一家就是闲人!
  在这方面,张志仁就不如张志礼这么决绝了,他性情本是仁义忠厚,加上张老头和连氏不断施压,以及马春花的一哭二闹三上吊的,烦不胜烦,每次马春花腆着脸来,张志仁也不太待见,不管马春花如何诉苦,张志仁也始终坚持不给银钱,顶多给一些日常要用的菜蔬鸡蛋等,鸡鸭则是不肯给的。
  村里人家谁舍得平白无故吃鸡鸭的?都是精心养着下蛋的!但是要是把鸡鸭给了马春花一家,隔天就成了桌子上的肉菜了!
  “世间百态,人各有不同,这也是难免的,我爹这人最是心软,不过好在不糊涂,这样也就够了,大姑姑他们要是还敢闹,我爹直接说一句断绝关系,也就没了下文了。”张沁儿抿嘴笑着,想着马春花贪心要钱银,却被张志仁冷冷的说一句:“要么把菜拿去,要么断绝关系。”
  果然立马吓的马春花不敢再说什么,乖乖的拿着东西走了。
  虽然烦厌了些,不过毕竟有血缘,张沁儿也不乐意逼张志仁太紧,不过一些自家产的菜蔬,权当打发了。
  不再提这事,两个人又随口闲聊了几句,张沁儿便转身回了自家。
  日子缓慢而平静的过着,三天后,无事的郑成凯坐不住,又骑马跑到富足村玩了一整天,不过却大多呆在榨糖作坊帮忙。
  杨氏看着忙的热火朝天的郑成凯,内心满是纠结复杂,而村里人见状,纷纷都说郑成凯就如同张家的半个儿子一样,真是没见过有这么好的人,以后保准就是张家的女婿了。
  听了这种话,杨氏心中有苦,却难以诉说。
  因为家里事情多,杨氏已经有些时日没有寻媒婆了,等过了年后,张沁儿又大了一岁,杨氏心中也越发着急的很。
  眼看着张乐儿已经定了一门好亲,虽然打心底替这个侄女感到高兴,但是谁没有私心?谁没有对比心?夜深人静的时候杨氏也难免会拿张沁儿和张乐儿来对比。
  心中越发坚定了要给张沁儿说一门好亲事的想法。
  如今郑成凯摆明是不想娶张沁儿,却这般时不时上门做客,还不当外人的帮着干活,更是帮忙疏通县城的关系,让人感动也不是,拒绝也不是。
  为难啊。
  等第一批红糖已经全部熬制好,张志仁就该准备送货到府城去了。
  就在这时,却接到刘老爷寄过来的一封信,张志仁看完信之后,面色古怪,一声不吭,直到夜晚躺在床上时,他才把这封信的内容说给杨氏听。
  原来信中没写旁的,却邀请张志仁这次送货时顺便去刘家做客,当然,是带着张沁儿一起。
  “你说,这刘老爷到底是什么意思?”若是以前,张志仁不会想这么多,因为知道李氏颇为喜欢张沁儿,或许是李氏想见一见张沁儿了。
  但是因为上半年林氏曾经替刘康盛说亲,张志仁就不得不想多一些了。
  杨氏也觉得古怪,猜测了半天,实在不知道刘老爷是什么意思。
  他们因为自家和刘家相差较大,所以委婉的拒绝了这门亲事,随后刘康盛回了府城,这件事便再也没有提过了。
  现在忽然又提起张沁儿,他们也猜不透刘家是怎么想的。
  “你说要是刘家不嫌弃咱们家家底薄弱,真肯娶沁儿,咱们答应吗?”横竖也只有这个问题需要人想,杨氏咬着嘴唇,有些不安的说着。
  张志仁虽然觉得不太可能,但是也只有这个可能性最大,若是刘家没有结亲的意思,何必让张沁儿过去做客?直接当没这回事也就行了。
  思考了好久,才有些为难,一方面担心即使张沁儿嫁过去,因为自身家底薄弱,难免被人看不起,又担心张沁儿远嫁到府城,以后想见面都难了。
  夫妻两个就着这些小问题,一来二去的商议着。
  最后都没有结果,只得说:“沁儿是个有主意的,这事还得看她怎么想。”
  杨氏想了想,也觉得如此,张沁儿这丫头也不知道像谁,什么喜欢不喜欢、婚嫁不婚嫁的,直接挂在嘴边,一点害羞劲都没有。
  不过这样也好,她不喜欢就直接说,只要她不喜欢,即使对方再好,他们做父母的也不会把女儿嫁过去。
  第二日的时候,张志仁就单独找了张沁儿,把刘老爷请他们父女上府城做客的事情说了出来。
  张沁儿听后,心底也有些诧异,不过信中没有提旁的,而他们家和刘家关系不错,也不好直接拒绝,于是想了想,就点头答应了。
  “也好,顺便见见何婶子了。”张沁儿笑着说,她心底始终记得何婶子的那份情谊。
  因为张沁儿也要去府城,而她今年似乎也长高了一些,去年的冬衣穿在身上,虽然还能穿,手脚那里却显得有一些的短,这样自然不好穿去府城见人,所以杨氏就让张志仁推迟送货的时间,赶紧拉着元绣娘她们几个手巧的,赶着替张沁儿做两身新冬衣来。
  一件是翠绿色的棉裙,一件则是粉红色,粉嫩嫩的颜色,越发衬托出少女的清新可爱来,除了这两样,还做了一件兔皮的披风,用来行船时抵御寒风的。
  忙活了五天,这些衣服才一一做好,而杨氏她们更是熬的眼睛都红红的,看的张沁儿心头十分难受。
  “娘,何必赶着做这么多?我又不是非要打扮的花枝招展的。”
  “傻话!哪能穿着旧衣去做客?也是娘不好,先前一直忙着,你也说去年冬衣还能穿,所以想着等闲下来时,再给你做,谁知道现在就赶着要了。”杨氏更多的则是自责,往年她都是要给张沁儿提前做好冬衣的,因为张沁儿及笄后,身材已经没怎么变化,只是胸前越发丰满了些,去年的衣服也能够穿,这才耽搁了一些时间。
  母女两个细细说了会话,提及刘家或许是想和他们家结亲的可能,杨氏小心的试探着:“沁儿,要是刘家亲自提亲,你觉得如何?”
  “不好。”张沁儿下意识的摇头,她对刘康盛实在缺了某种化学反应,两个人在一起,完全画风不搭的很。
  杨氏心中虽然有所猜测,但是还是忍不住替刘康盛说好话:“这刘少爷一表人才,对你又上心,他娘李氏也极为喜欢你,我看挺好的。”
  张沁儿中肯的说:“他算起来是不错,只不过我和他没有可能。我又不喜欢他,做朋友还好,成亲做丈夫……想想就觉得荒谬!”
  做朋友时,对方一些小毛病,她都是可以忽略的,但是一旦做夫妻,张沁儿觉得有些东西她不可能忽略,那么以后争吵什么的,自然也是必不可少了。
  与其成为怨偶,还不如不结这份怨缘呢。
  杨氏看张沁儿态度坚决,也不好再说什么,幽幽的叹息一声,不再说话了。

☆、449。第449章 :偶遇

  时间一晃而过,到出发的那天,张沁儿穿戴妥当,张志仁也早已经提前叫了车辆,带着众人将红糖搬上车,然后朝县城码头赶去。
  车队一路驰骋,很快便到了码头,张志仁寻了合适的船只,让码头的工人帮着将货物全部搬到船舱中。
  张沁儿披着兔皮披风,站在甲板上看着张志仁熟稔的招呼着做事的人,眼底含着一丝笑意。
  经过几年的历练,张志仁做事已经利落成熟多了。
  “沁儿,还要一会才开船,站在外面冷,你先进去里头吧。”岸边风大,加以寒冬冷风,张志仁一个糙汉子,都觉得冷风吹的脸痛,身上更是像是被冰刀刺骨,冷的不行。
  张沁儿的脸颊被冷风吹的有些红润,站了一会儿,也觉得风太大,人难受的很,于是便先进了船舱里头。
  没想到她才进去,迎面就看到一个有些面熟的人。
  “梁叔叔!”她记性颇好,几乎是下意识叫了出来。
  原来对面的那人正是梁举子,她第一回跟着张志仁去府城时,在船上认识的,当时张志仁将他引为知己,虽然之后并无联系,却也时常挂在嘴边。
  梁举子微微愣住,定眼看着面前面容姣好的姑娘,一时间倒没有想起来。
  倒是他身边一人呵呵笑着:“敬文,没想到你还有这般姿容迤逦的侄女。”
  梁举子字敬文,听到好友取笑,面露无奈之色,正想说什么时,猛然想起了,顿时脱口说:“你便是张兄的女儿吧!”
  张沁儿面上尴尬,没想到人家都险些忘记自己了,却被自己这么猛地喊了出来。
  她尴尬的点了点头,为自己的冒失而感到后悔。
  毕竟双方只是曾经萍水相逢罢了,并无甚关系,先前梁举子曾经答应会教晗生吹箫,最后也没有下文了。
  梁举子认出张沁儿时,也想起当初自己的承诺来,面上颇觉不好意思:“这两年我在外游历,当初许你兄长吹箫,也未曾实践,真是忏愧。”
  张沁儿越发尴尬了,现在倒好像她厚着脸皮寻人家麻烦了,呐呐的说:“游历是件好事,能够增长见识,梁叔叔看上去风采更甚了。”
  梁举子呵呵笑着,这小姑娘年纪大了,也会拍些马屁了。当年小小年纪的她,只有娇憨天真,言语中更是少女性子。
  张沁儿看梁举子身边还有一个打扮儒雅的中年男子,便不好再在这里耽搁,和梁举子说了声,便要寻一处空位。
  临近年关,船上的乘客很多,许多人更是带了不少行李,所以一时间没有找到合适的位置。
  梁举子便邀请他们和自己坐在一起。
  张沁儿还在迟疑,张志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