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第4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忙活起来。
  或许这是为了冯氏女儿洗三的事情,干活的时候,往日里能偷懒就偷懒的张乐儿也使劲的忙活着,就连去捡柴这种事情,也丝毫不含糊。
  因为时间有些赶了,这一批陶器还是连夜烧制出来,正好赶在洗三办宴席之前弄了出来。
  几个汉子挑着箩筐,走了几趟,才将这些碗、碟挑到张家去,正好解了张家急需用碗的燃眉之急。
  只是筷子是来不及做了,少了的筷子就让大家到时候自己带筷子过来吃饭。
  周光勇运气不错,打到好些猎物,剥了皮,将肉送了过来,张老头还要客气推辞,周光勇却说:“有这皮子换钱就行!”
  张老头听了,也就不客气,只说:“等你砌房子,我带着儿子们过来给你帮忙。”
  洗三的那天,张家是办的流水席,主食是面条、干饭还有稀粥,每桌炒了四个大碗,一碗白菜,一碗萝卜,一碗南瓜,还有一碗肉!总共摆了五十多桌,真是大手笔,看的人眼睛发直。
  在这个苦难的时刻,能够拿出这样多的饭菜来,就已经不错了,整个富足村的人都吃的满面笑容,一个个说张家底气足,又说那叫甜儿的丫头真是有福气的很!
  一个丫头的洗三礼弄的这么气派,可不多见!
  而‘甜儿’是张老头取的名字,用意是苦尽甜来,希望孩子以后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过了洗三礼之后,张家上下的人都觉得累的脱了层皮,不过富足村的人提起张家来,都会翘起大拇指夸赞,这也算是值得了。
  到了这个时节,田里是不需要怎么照看的,只要几个孩子偶尔去种了白菜萝卜的土地里照看一下就行,其他的人全部在忙新房子的事情。
  地基已经挖好了,泥瓦匠带着一干汉子开始砌砖起来,地基的规划,和门窗的规划,都是泥瓦匠说了算的,其他的人要在泥瓦匠的指导下去砌砖。
  人多力量大,张家几乎是将全村用的上的汉子都叫了过来,这一天所干的活,就顶的上以往三四天的!那屋子就像孩子一样,一天一个样子,今天砌了一堵墙,明天又砌了一堵墙,在过几年,一个房子大概的模样就出来了。
  那头买回来的牛就成了最苦的苦力,每天都要从山脚下将烧好的青砖用车拖到地基那边去,不到几天,牛仿佛就瘦了些,惹的张老头心疼不已。
  几个孩子每天就往新房子这边跑,大家看着那不断变的齐全的房子,心里都甜滋滋的,幻想着以后过着住上新房子的日子,要如何如何放东西,要如何如何藏东西等。
  日子不紧不慢的过着,转眼间张家的房子都搭好了,就等着上梁盖瓦了!
  这瓦大伙也没有去买,硬是用烧砖一般的法子给烧了出来,模样寒碜了些,倒是能用,比用茅草屋顶要好的多。
  田老头带着几个儿子去量了张家房子的门窗,然后就在院子里开始赶工做木匠活了,先做门窗,再做家具。
  家具也只要做一些柜子什么的用来放衣服被子就行,因为张老头年纪大了,禁不住冷,加上以前在徐州那边习惯了火炕,所以屋子里都是盘了火炕的,有了火炕,这床自然是不用再做了。
  所以田家父子四个忙活了两天,就把张家新屋子需要的家具门窗什么的都准备好了,这装上门窗的屋子,一下子就惹眼很多。
  张家的新房子坐北朝南,总共有正房两间,东西厢房六间,张老头和连氏一个正房,另外一个则用做堂屋,平日里吃饭是在这里吃,后面还有个小房间,就是张贞娘的屋子。
  东西厢房则是张家三兄弟住的,每家两个房间,孩子一间,大人一间,饶是这样,住的也有一些紧张了,张家大房的张俊峰和张俊杰还有张莲儿,年纪都大了,不能一个屋子乱住,就用布帘子隔开,而二房有四个孩子,虽说年纪都不大,以后难免会麻烦。
  谢氏看了准备给张贞娘的房子,觉得不算太小,然后就说:“爹,俊峰和俊杰都是男孩子,并且也大了,他们兄弟两个住一个房间,莲儿和她小姑姑一起住吧!”
  谢氏心里是有盘算的,这张贞娘今年已经十三岁了,虽然没有比莲儿大多少,但是她辈分摆在这里,到时候肯定是张贞娘先嫁出去,等张贞娘嫁出去了,那么这个房子不就是莲儿的吗?
  再等莲儿嫁出去,那时候俊峰也该成亲了,这房子就给俊杰住!
  张老头心里倒没有想谢氏这么多,只是觉得俊峰兄弟两个年纪是大了些,莲儿不方便一起住,就点了头。
  谢氏如了意,就满脸笑了起来。
  张沁儿哪里不知道谢氏的打算,不过她没有打算去争这些,因为她可是想分家单过的!
  既然现在可以自己烧砖,砌一个新屋子也不需要多少银钱,按照她的意思,等分家的时候,这个家里的房子分不分给二房,她都无所谓!
  她带着福儿去看属于分给二房的屋子,屋子空旷,盘了一个大的火炕,足够睡上五六个人,就算中间用帘子隔开,也可以两边各睡两个人。
  张沁儿前世是南方人,都是睡木床的,来到这里之后,也不过睡了几回火炕而已,不过经过这些时日的磨难,她倒也不如前世那般娇贵了,就算这硬硬的土坑,她也觉得不错,毕竟比睡在地上要好的多!
  再者张沁儿怕冷的很,前世的时候是有空调,现在可没有空调,就算有空调,电还是一个问题,但是火炕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冬天烧了火之后,整个屋子都会暖暖的,特别舒服!
  这房子是张老头规划的,因为现在村里人家都还没有砌房子,怕自家弄的时间太长,其他人就没有时间弄房子了,毕竟现在已经是冬天了,那些搭的不怎么牢靠的茅草屋都开始灌风,冷的紧。
  而张家的房子刚告一段落,田家就开始吆喝着砌房子了,田家选的地方是村头靠马路的地方,说是方便进出,还圈了很大的院子,说以后就在那里教村里孩子们学武。
  有了张家的先例,田家也按照张家的法子来请人工,每个人包两顿或者一顿饭,给十个或者十五个铜板。
  田家有这样的底气,是因为他们在山里打到两头成年的黄麂,换了不少的钱,再者这青砖和木头乃至家具什么的都是不用钱的,加上自家的劳动力也足,只要出一些工钱和饭钱,就可以砌房子,何乐而不为?
  一个村子这么多人家,那烧制青砖的窑又添了两个,几乎全村的人都在忙活着房子的事情,做砖胚的、烧砖的、砍柴的、挖地基、泥瓦匠、木匠等等都分工合作,像做砖胚和烧砖,砍柴等轻松一些的活,女人们就能够做,男人们都在砌房子,还有那稍微上了年纪,吃不了砌房子苦的,就去山脚下开荒,这开了荒,来年春天也好种粮食,有了口粮自然就不用慌了。
  就这么精打细算着,竟然在年前有十六户人家都砌了新房子,那些没有砌的人家,要么是人口少,劳动力不足,攒的钱不多,要么就是没有排到他家砌房子,只好等年后再砌房子了。
  好在这里的气候比起徐州来,要温暖了不少,即使是住在茅草屋子里,有了余钱买棉衣棉被的话也不至于会受冻的,再者那些砌了房子的人家也将先前的茅草送给他们加厚屋顶,这么牢牢的翻修一下,也不比土砖房子差了。

☆、57。第57章 :虎毛

  这天大伙正忙活时,村里来了一辆马车,赶车的是一个帮闲,以前来过,看到他时,大伙就知道,这是郑小少爷又来了!
  于是大家的目光就放在张家身上,猜测着这张家和郑大人到底走的多近。
  “郑哥哥!”大老远,永安就看到郑成凯了,他大喊着跑过去,满脸的笑容。
  马车到了张家门口停下,郑成凯身手灵活的跳下车,手里还拿着一把做工精致的弓箭,看样子这是履行上次的承诺了!
  “郑哥哥,你可来了!我们家要有新房子住了!等下次你在这里过夜,就不要睡茅草屋了!”永安兴奋的说着,一双眼睛又盯着郑成凯身上,似乎在想,这次郑成凯将吃的放在哪里。
  郑成凯哪里不知道永安的心思,嘴撇了撇,不悦的说:“你是看见我这么高兴,还是看见我的东西这么高兴?”
  永安一愣,忙说:“当然是看到郑哥哥高兴!来,我带你去看我们家的新房子!”
  郑成凯嘴角泛起一抹微笑,忽然弯身进了车厢,从车厢里面拿出两包用油纸包着的卤肉,笑着说:“我哪回空手上门了?”
  永安接过东西,脸上越发笑嘻嘻的,要知道现在张家的温饱已经解决,永安也不会死死盯着郑成凯送来的东西,但是郑成凯愿意给他们送东西,这就让永安觉得高兴。
  因为想带郑成凯去看新房子,永安一面拉着郑成凯,一面嘴里犹自说个不停:“我们家房子是村里第一个新房子呢!可好可结实了!娘还给我做了一身新棉衣,说只要我乖的话,过年还给我做一件,郑哥哥,这要在以前,我家哪里能够住上青砖房子?我也不能一年有两件新衣服呢!”
  张沁儿看着絮絮叨叨说着话,满脸得意笑容的永安,不觉无语。
  郑成凯倒是对张家的际遇改变感到份外的意外,这些时日他来往于府城办事,还是刚回到县里不久,因为天气转冷,有伙伴邀请他一起去打猎,这才想起自己以前答应过张沁儿会再度过来打猎,好好的秀一秀绝活的。
  “听说现在你爷爷是里正了?”郑成凯问着,眼中闪过一道异色。
  永安却不觉得,用力的点头,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是啊!这是大家选出来的呢!我爷爷可好了!”
  郑成凯听闻,不觉一笑,又觉得在永安这个傻小子这里套不到什么话,于是拿眼去看张沁儿,眼光中含着一些探究和嘲讽。
  一接触到那眼神,张沁儿的心禁不住打了个寒颤,暗想:难道郑成凯看出来了?
  又觉得郑成凯也不过一个小屁孩,前世大街小巷,这种痞子多的是!她有什么好怕的!
  这么做着心理准备,对上郑成凯的眼神,也越发清澈起来,带着一股倔强而不自知。
  这个臭丫头!
  郑成凯心里嘀咕着,不过面上却不显,收回视线,对永安说:“带我去看看你家吧!”
  永安笑嘻嘻的应着,早已经在前带路,一路将郑成凯领到新房子那里去
  房子刚砌好没有多久,张家还没有搬进去,让它空着去湿气。
  进去之后,郑成凯不觉诧异,这些难民们居然在短短时间内,就从住茅草屋变成了青砖房子!
  就算在县城,有些破落户现在还是土砖的呢!
  他拿眼不断的打量着,倒不是很懂这土木,只觉得这房子看上去有些简陋,但是做工还是很踏实,门和木窗全部是最简单的,并没有像城里的人家那样雕花,像是赶工出来的。
  “你们哪来的钱买青砖?”郑成凯问着。
  “哪里需要买呢!我姐姐就会烧!”永安下巴一扬,得意的说:“我姐姐可厉害了!青砖和陶器都是她烧出来的,还配了一个叫做什么‘简易水泥’的,反正比夯土好用多了!建造出来的房子,可结实了!”
  “哦?这些都是你烧出来的?”郑成凯看着张沁儿,若有所指。
  张沁儿翻了翻白眼,说:“我们村里搭了几个窑,烧砖可方便了!”
  房子并无出色的地方,所以郑成凯粗略看了看,就说要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