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垂千古国画大师:国画那些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名垂千古国画大师:国画那些人- 第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另一位画马名家,名唤陈闳,生卒年不详,活跃于玄宗、肃宗时期,会稽人,也在玄宗面前充当过宫廷画家。开元十三年,玄宗东封泰山,曾命陈闳、吴道子、韦无忝合绘《金桥图》,描绘途中盛况。三位画家有分工,陈闳负责的就是画玄宗和玄宗所乘的宝马“照夜白”,算是最重要的部分,吴道子负责桥梁山水车舆人物,算是最全面的部分,韦无忝负责画狗和牲畜,画成,时称“三绝合一”。这位三绝之一中的韦无忝,也不是普通画家,据说当时外国曾向大唐送了一头狮子,韦无忝虽然也是第一次见,但他立刻画了一幅狮图,就是这幅图,凡狗呀猫呀的,一见就哆嗦。又据说唐明皇一箭曾射中两头野猪——也不知道是咋射的,得意之极,立即命令韦无忝绘写之。
  鞍马画高手确实众多,韦偃也是一位,与曹霸、韩干齐名,别人顶多画几匹,他一画就是一群,其《牧放人马图》,画人一百四十余,画马一千二百余匹。唐张彦远说:“居闲尝以越笺点簇鞍马,或腾或倚,或龁或饮,或惊或止,或走或起,或翘或跂,其小者或头一点,或尾一抹,曲尽其妙,宛然如真。”看来杜甫平是很喜欢欣赏绘画的,他也赋诗赞赏过韦偃。元代文人鲜于枢有句诗“韦偃画马如画松”,可见韦偃绘画笔力劲健得很。据说韦偃的山水画也风格高妙,属王维一派。
  大诗人王维具有开创意义的水墨山水、破墨山水,我们以后将多次提到,此不细说。那就说说画山水的大李和小李吧。李思训,653年生,718年卒,甘肃天水地区人;唐宗室;官至右羽林大将军;画史上有“大李将军”之称,李思训一家五人并善丹青,除李思训外,尚有其弟李思诲,侄李林甫、子李昭道、孙李凑,除李凑善画绮罗人物外其余四人均以画山水见长,尤其是李昭道,有“小李将军”之称。关于大小李在山水画的成就,唐代《画史会要》云“用金碧辉映为一家之法”,后人画着色山水往往以他为宗,被一致推崇为“国朝山水第一”;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有“山水之变,始于吴道子,成于二李,及山水树石,笔格道劲,湍濑潺滠,云霞缥缈,时睹神仙之事,窅然岩岭之幽”。唐玄宗曾称赞李思训所画山水“晚上仿佛能听到流水之声”,这真是莫大的妙誉。李昭道所绘《明皇幸蜀图》,记录的是玄宗为避“安史之乱”逃到蜀中的路上所见山水,后来有好事者考察图中所绘,确实与蜀地山水地貌相似。李氏父子的青绿金碧山水,多以勾勒而成山,并用青绿著色皴染,有些地方还用金粉敷之,其法沿自隋代大画家展子虔。可惜后来人多视水墨山水为国画正宗,李氏父子的名望也受到了影响而被轻视,尽管如此,称二人为山水大师是毫不过分的。
  事实上,如何把大山大水,以及大山大水中广大而丰富的诸多元素,自然真实地表现在咫尺之间,唐代画家还在探索之中,因为此种“写真”是很难实现的。怎样在“微缩景观”里展现无限深邃,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都在不停地摸索,后来的北宗山水在表现“咫尺重深”方面很有成就,而南宗山水在表现“咫尺千里”方面又很有心得。关于中晚唐的山水画家,还有张璪、项容、王墨、朱审、王宰、刘商等。其中以张璪、项容、王墨最为著名,而张璪在唐人心目中甚至比王维更高。张璪,吴郡人,虽为山水名家,画松却更为著名,好像还能双手双管齐下,一生一枯,俱能姿态卓绝,气势氤氲,看来比之吴道子那些擅用线条的人,他用墨很有心得。张璪说过一句著名的语录,现在还经常被画家们拿出来“吓人”,这句话叫“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据说张璪说出这句话后,另一位画家立刻悟出了自己绘画的差距,决定改行——画不好咱不画了还不行吗。
  

五代画坛:山水无意怜花愁(1)

  一个朝代被彻底颠覆,总要经过各方势力的角逐和拉锯,一阵空前混乱往往是不可避免的。盛大的唐朝在分崩离析之后,群侯并起、大旗林立、各拥山头的五代十国出现了。“五代”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政权,“十国”指五代之外相继出现的十个割据政权: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关于五代十国的持续年限,一般认为存在于公元907年至公元960年,共53年。
  画史一般公认,唐宋绘画之成就,乃两座难以逾越的艺术高峰。五代十国作为唐宋之间的过度阶段,绘画艺术的发展也不可能突然断档。很多人都知道,西蜀韦庄、欧阳炯,南唐冯延己、中主李璟、后主李煜等,撇开诗路另开词格,开宋词鼎盛之先河,但未必知道,这一时期的绘画艺术,同样蓬勃生花,成就斐然,甚至极有建树,不可低估。尤其表现在西蜀、南唐等地,在高层领导人的嗜好、参与和倡导下,画业兴旺,艺术享受和享受艺术,一时成为了当时封建中上层人士普遍追逐的趣味和风尚。
  后主李煜的“画待诏”周文矩、顾闳中,都是擅长人物画的一代绘画高手。故宫博物院的《文苑图》《重屏会棋图》等,出自周文矩之手。十大传世名画之一《韩熙载夜宴图》,出自顾闳中之手。同样擅长人物画的,还有一位著名的画僧贯休,不过他擅长的是想象中的人物——神容佛像,有“禅月大师”之称。贯休原名无查,据说记忆力特好,有过目不忘之特异功能,法号日隆,诗名亦日隆,画名也很是不俗,曾因一句“一瓶一钵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来”的妙诗,被称为“得得来和尚”。《唐才子传》称赞他“一条直气,海内无双”。宋人黄休复《益州名画录》记述贯休“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善草书图画,时人比之怀素、阎立本”。贯休对自己的罗汉像也很是得意,还喜欢玩弄玄虚,说自己画中罗汉乃从梦中得来。当时有的寺庙,直接供奉贯休所画的罗汉像,并说老百姓对画像祈雨很灵验呢。贯休还有句诗“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有某高官好大喜功,指令他把“十四州”改为“四十州”,被贯休一口拒绝。贯休和尚卒于915年,终年八十一岁,应该是在五代的前蜀。
  五代十国时期,即使是一些没有留下事迹生平的画家,仍然不可小觑,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一幅《江行出雪图》,作者赵干,除了知道该赵干是南唐江宁人外,其他事迹无人知晓。尽管如此,根据所谓“管中窥豹”、“一叶知秋”的原理,从这幅《江行出雪图》仍可判定赵画家非同凡响。此图描绘叶落雪飘、北风呼啸时江岸渔村、渔民捕鱼等生活情景,用笔方硬劲挺,水纹纤细流利,笔法生动活泼,气韵苍润高古,天空用粉弹洒作弥天小雪,似见雪花轻盈飞舞,又似见雪花入水即溶,人物船只形象生动逼真。事实上,在历史中被埋没的大画家为数不少,令人喟叹。
  唐代的人物画登峰造极,尚处于“陪侍”地位、相对薄弱的花鸟画,在五代十国迎来了喷发期,一方面它的未开发状态,给予了画家们驰骋的天然疆域,另一方面它的闲美怡情,亦契合了当时小国家、小朝代“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享受型心态。在本文之后花鸟画一文中将要介绍的南唐徐熙、西蜀黄筌,俱为一代花鸟画大师,他们搜遍奇珍,绘尽妍丽,技艺精湛,万世垂花鸟绘画之范,又似乎只给后代的花鸟画家们,留下了一条奔向写意路线的崎岖小道。

五代画坛:山水无意怜花愁(2)

  山水画在五代十国时期也开始了它的猛烈发展,出现了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四大巨人,成为了后代人们眼中所谓的“南北”两宗的先导宗师。以荆、关为代表的北方山水画宗,荆棘繁茂,波澜壮阔,大山大水,雄伟壮美。以董、巨为代表的南宗山水,风雨明晦,平淡天真,诗意淋漓,格趣高远。
  荆浩,字浩然,是五代后梁最具影响的山水画家,大约在唐末出生于河南济源,博通经史,长于文章,曾隐居太行山洪谷,自号“洪谷子”,此地山势雄伟壮丽,幽深奇瑰,据说他经常携笔跑到山中摹写高木古松,因为爬得高,所以看得远,将高山之颠四面峰峦的雄伟气势画出,观者无不啧啧称道,以为奇观。有评价其画曰:“气象幽妙,俱得其元,动用逸常,深不可测。”从荆浩自己的一首题画诗中,也能窥到他的画风画意:“恣意纵横扫,峰峦次第成。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岩石喷泉窄,山根到水平。禅房时一展,兼称苦空情。”荆浩还留下过山水画理论《笔法记》,提出了气、韵、思、景、笔、墨的所谓绘景“六要”,对更早时期南齐谢赫的“六法论”有所进一步阐发。
  荆浩的绘画特色,第一叫做“有笔有墨,水晕墨章”,他曾经总结道:“吴道子画山水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吾当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第二叫做“大山大水,开图千里”,荆浩之前的山水画,很少见到表现雄伟壮阔的大山大水及全景式布局,到了他这里,眼界和力道都到位了。放眼广阔,空间雄大,危峰突兀,重岩叠嶂,林泉掩映,生机杂陈,山水之象,气势相生,一创“开图千里”之壮美格局。据说荆浩擅长描摹秋冬之景,肃穆而充满张力,寥廓而细节丰富,震撼视觉感觉神经,而又耐人细细品味。荆浩的作品在历代著录中可见不少,目前却只有一幅《匡庐图》尚存,其他均已失传。至于被世界各地收藏并传为荆浩所作的几幅作品,其真伪都存有争议。其实,所谓争议,亦是艺术作品富涵魅力的证明之一。
  荆关荆关,谈荆亦应谈关。关仝其人,大约生活在907至960年间,长安人,五代后梁画家。他早年绘画,废寝忘食地学习荆浩,并用学来的笔法技巧表现自己眼中所见之风景,所以他的山水画颇能表现关陕一带雄伟的山川面貌。古来之真正好学者,学而出新,关仝的画从一开始就师荆浩而思变,极力想突破之,努力总有回报,终于显露出关氏独有之风格,被称之为“关家山水”。
  关仝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的画风朴素真挚,形象鲜明突出,概写简括动人,“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关仝也喜欢画秋山、寒林、村居、野渡、幽人逸士、渔村山驿等的生活风景,能使观者如身临其境,“悠然如在灞桥风雪中,三峡闻猿时”。宋人论述关仝山水“坐突危峰,下瞰穷谷,卓尔峭拔者,仝能一笔而成”,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画史经常把他与荆浩并称为“荆关”,北宋人还将他与晚些的李成、范宽并列称为北方山水“三家鼎峙”。有意思的是,据说关仝不善画人物,或者说感觉自己画的人物对不起高超山水,所以他画中人物,经常请另一位画家胡翼代为绘制。
  三
  说过了荆关,再说董巨。董源,五代南唐画家,江西锺陵(今江西进贤)人,大约生于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年),卒于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南唐中主李璟时任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关于南唐的疆域,主要在今天的江苏、安徽、鄂东、江西一带,这里社会相对稳定,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中主李璟、后主李煜都是闻名后世的大文人、大艺术家,对绘画都十分重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