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歌-盗墓成吉思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破阵歌-盗墓成吉思汗- 第3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传打法的时候,有那么一丁点类似的味道。

  这种东西在武术修行中叫做喂劲,师父出手,徒弟接招,一下着在徒弟身上。说实在话,当时被打得很痛,被摔得晕头转向,几乎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摔出去的,直到师父动一下我就恨不得往后缩,但是打完了,回去一琢磨,只要基本功到家了,用法和劲道的走势,就全到了自己身上,这段时间,武功提高得最快,信心也是最足的。

  下面呢?该是自己修行了,从此开始,功夫会不断的长进,但是相对来说,会比从前出现更多自己没办法解决的问题,师父,仍然是指路的明灯。

  学习武术的人,在这个时候,该学些医术。学武的人,学习接骨、针灸等医术,是有相当优势的,而且是一箭双雕。

  几年前,因为争强好胜,与前辈相斗,无意间被打断右臂尺骨,中医院给我治了半年,我的右手还是不能完全发劲。后来遇到师父,以武当山特有的疗伤药,加以伸筋拔骨,和在跟我拆招的时候,趁我不注意将错开的骨头扭复回原位,结果骨伤三天就完全平复,直到现在,我的右臂骨骼,比从前更坚硬。

  学习医术,是了解人体的重要途径,摸骨头摸得熟了,要擒拿,随手出去就是对的,而且,只有功夫到一定的程度,力道才能在人的大小骨骼中收发自如,光是大力量,那病人可遭殃了。针灸,是了解人体血脉、筋络的重要途径,学得了这两手,功夫长进的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没有医学的武学,是不完全的。

  无怪乎在从前的武林中,徒弟被打伤了,师父没办法给徒弟治疗,是比打败了更丢脸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从此知道了武术的功用,是可以好好为人们造福的,人的心性也会变得更加和蔼善良与严谨。

  前面说过武学要从功夫之外寻找,学习武术,本来就是一个契机。见证历史,是一件大事,会改变人的一生,根据所学功夫的历史发展路线,去找书看吧,一路看下来,真能把那些古籍吃得透的话,不敢说大学者,至少,也是个“知道份子”,这在中国五大内家拳中体现得最为突出。得到武术的真髓,再加上历史给我们思想与行为上的借鉴,不亦快哉。

  武术修行的基本意义,说到这个地方,已是表露无疑,完善人格,造福世间而已。

  中间加入这么一章,是不想人们有恍然若失的感觉,虽然武术给予人们最重要的东西不一定是那锻炼方法,但是不弄出点实质性的东西,实在是有点对不起观众。

  中国的拳法大门派三百六,小门派赛牛毛,很难找个头绪开始,只能说说自己的武艺研习经历,仅供参考。

  小时候学习拳击,掌握了最简单最基本的拳法技能,虽然说是简单,但是很有用。曾经与人群战,对方人多,但是来的人多了,笨汉也多,不似高手能看自己的拳路,能看自己的预兆等等。一招练熟了,练得功力凶了,与一群人相斗的时候重复用上个十几遍也没人看得穿。所以拳击的技法,在习惯与人交战的前提下,是非常好用的。

  拳击虽然是国外的格斗术,也讲松活。我看在国内,许多拳击爱好者打沙包以拳重为荣,这可错得大了。应该是要用腰胯将手臂送出去,撞击在沙包上,不重,但是力量透得很深。而且象拳击中的白狼拳、羚羊拳、袋鼠拳、蝴蝶步等,就格斗技术而言,也是比较有意思的招式了。

  之后是空手道,据说空手道的最高境界讲究一击必杀,但是在日本武道史上,有接近过这个境界的,却没有真正达到的,但是这个境界在中国的武术家中达到的有不少,我能数出差不多二十个。医生曾经说过我能长一米八,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我练习空手道中的金刚呼吸法太早了,把肌肉骨骼练实了,害我只长到了一米七多点儿,不过练习空手道,让我从一个儿童,蜕变成为一个有些稳重的少年,当时每天除了热身、练习品势(套路)、基本招式、金刚呼吸法和实战比赛,我还每天加打一千拳木桩。

  再后来值得说的是摔跤还有现在修炼的武当功夫。

  我曾经跟随天津一位王姓的摔跤高手学习,记忆最深刻的是大冬天时,几个人轮流穿褡裢(摔跤时特制的跤衣,用十来层棉布订成),前一个汗津津的下了跤场,刚脱下来,后面一个就披着冷冰冰的褡裢接上。那一披上浑身就打冷战,摔都不行,冻得难受,非摔到热了不可。冬天总是很寂寥的,大家一起练习的时候,感觉得到血液的沸腾。一个人练习的时候,最难的是要耐得住寂寞。

  总记得《霸王别姬》里说的:“人,要自各儿成全自各儿。”

  摔跤在现代,已经变成了几乎是最文明的格斗比赛,我们在练习的时候,王老师会不停的在旁边重复,说:“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其实这为蒙古和清皇朝打天下的斗技,杀伤力自然不小,康熙在位的时候,还曾经御赐一位摔跤手名号,很霸道,叫做“永不粘尘”,而几十年前,还是那“穿上褡裢,摔死无论”的时代。

  练习摔跤,有很多功法,现在练得最多的一个是蹲着走,练腿力,一个是拧千斤棒。

  拧千斤棒是外家沉劲十分典型的练法,就是用一根比茶杯口略细一点的圆棍子,中间穿个孔,用根绳子穿过,再吊上几块砖头,然后就拧棒子,把砖头绞上来,再慢慢放下去。砖头没多少份量,但是绞上个几回合,就知道何为“千斤”了,那一种累,不是意志坚定就可以坚持的,能绞多少圈,是功力决定的。

  功力与力量不一样,力量,搬石挑担的死力,而功力则是长期对功夫的修炼而累积得来的特殊功劲。所以,武术界总说:“见过以小胜大的,没见过以弱胜强的。”在武术中,只要是真正光明正大的交手,那就得看双方的修行程度,没有半点侥幸可言。

  本事只一尺,多进一寸也难。

  中国式摔跤的招数,界内人都说是“大绊子三十六,小绊子赛牛毛。”大致意思是说,经典的摔法式子有三十六,那么根据各人的自身性格与经验由这些经典摔法中引申出来的无数招式。

  所以说,世界上没有经典的功夫,每一门功夫产生后,那都是一个母体,只会成全出经典的人。功夫,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很公平的。

  蒙古跤重力量,中国跤重跤感且讲究功力。功力,磨出来的,跤感,要看各自的灵性。摔跤的时候,用手抢抓对手的衣领(摔跤中称为大领),还有袖口(摔跤中称小袖)与腰带等,叫做抢把。抓到后就得凭各自的跤感与技术和功力将对方摔倒。

  这东西,不光练身子,更练心机。这心机可以探求对手下一步的动作,以求得尽量借力打力,所以两个人摔跤,功力相当的话,那么心机深的那一个,往往气定神闲,还没把心机练好的那个人,往往气喘吁吁。

  说到借力打力,所有人都会想起一门拳法,这门拳法实在是太有名了,那就是太极拳。

  太极分门别类的很多种,不少人问我练的拿一门太极,我总是斥到:“太极就是太极,什么这门那门的。”

  真正的太极,不是人们看到的阴阳鱼,而是一个空空如也的圈,无边无极,无始无终,阴阳鱼的那叫阴阳图。

  太极无懈可击的拳理,自道中来。《道德经》有云:“名可名,非常名。”一个事物只要被强行冠上一个名字,那么这个事物就不再是永恒的了。

  所谓的陈式太极,孙式太极等,这前面冠上的姓氏,只能代表创拳始祖的姓氏,而绝对不是代表子孙后代的姓氏!

  太极,本不属于任何人,没有任何固定的理论。但是却偏偏有人爱问各个太极流派的差别,可笑也。如果这姓氏前坠,是这各个流派的创拳祖师的口中出来的,那么我想,他们在创出自己的风格后,一定有很多人日夜不停的问他们:“你这是哪一门拳?”不胜其烦之后,他们只好哈哈大笑道:“此乃孙(或陈或吴或马……)式太极!”一句玩笑话,就晃点了急功近利的后人,他日我若有成,胡乱来一段,说不定也会被后人冠上个某某式的说法。

  不走过十万八千里路,真经到了手也读不懂。学习太极,除了必须抛开那些污染了太极的三毒与愚昧外,也得放开怀抱,接纳各种好的武术。要知道,万物也套不出太极圈,我们所有的见识,能组成一个太极,但是并不是我们盯着太极图看,就能看出天下万物的。

  最后一个饼吃不饱,哪朝哪代的宗师,都不止是钻在自己一门的拳眼儿里。我的师父,他吃的最后一个饼是太极,成就出他现在这种传说中才有的功夫。我曾经问师父,我什么时候才能学习你的太极?师父说用不着学,让我把形意练好,再练练八卦转掌,太极就差不多自己出来了。在这期间扎根基的功夫,师父让我把无极桩功、教门弹腿、劈挂掌、易筋经、洗髓经合练,把全身的劲道都改了,把身体变成了适合练内家拳的身体,才让我开始练习形意,后来形意有点样子了,也会偶尔让我转转八卦,直到有一天,师父一招手,说:“看你这几天有点按捺不住了,来,我跟你玩玩。”于是乎,我被师父随手丢来甩去的打了一顿,师父告诉我,他用的是太极,很奇怪,之后我不断回忆师父打我时侯的场面,手上一琢磨,就真的能用了。

  功夫是钱,赚钱难,要学会花可容易了。

  上面说得粗,没仔细,要论太极,我自己是连武当太极十三式都没学完,因为我老是记不住套路,后来我的太师父让我除了站桩,就单练云手一式,一练就是几个月,后来双手虽然没有肌肉,与同辈人推手或者动手,手往上一搁,或打或化或较,都跟一根石柱一样,让对手莫之能御,难以撼动。现在回想起来,这技击时的妙用,以及对许多事情相对的淡泊,也还多拜那几个月所赐。

  当拳法的功力在身体上的每一寸的肌肤,每一段血脉中开始生存并之后,人的心,也会随之而改变,前面我说过,拳法在什么样的心态中成长,那么拳法就会变成什么样,而拳法变成什么样,内心也就一定会变成什么,甚至,相貌也有可能随之改变。要知道,改了心,就是改了命数。

  内家拳练的东西,一是脑子,二是筋络,三是练气(确切的说,该是“炁”,念qi),肌肉也会练到,但是前面三样练好了后,肌肉会变得非常适宜于武术与格斗,很柔软,很松活。

  练脑子最考师父的功夫,师父说:“来,玩玩吧”,那都是动真格儿的,如果老练推手,教了打法也用不成,那是脑子里容易疲软,临阵对敌时有功力也难以重创对手。而麻烦的是师父能出手如风的打发徒弟的全力进攻,还要完全不伤徒弟,这功力至少要高出徒弟五成以上。

  这些还是练脑子的初级。练武不需要杀心,也不能疲塌,临阵时要的,是一种中庸的专注。心意六合拳中有“心毒”之说,就是指此而言。这种专注,是做任何事情都必须的,练习武术最容易拥有。做别的事情不专注,那做不好,也就是做不好而已,武术中不专注,伤痛则会扎扎实实的在自己身上立刻体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