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将卫立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虎将卫立煌- 第3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下午4时40分,战斗结束,歼灭日军1600余人,俘获60余人,缴获弹药给养无数。清扫战场时,陈铁站在山头上嘶哑着嗓子大声叫着:“弟兄们,要把汽车的轮子摘下来,到总指部报功。”

  一个旅长跑过来:“报告师长,车上的物资怎么办?”

  陈铁挥着手说:“搬走,统统搬走。”

  “东西这么多,根本搬不完!”

  “搬不完就烧掉!”

  这时候,一个通讯兵跑过来说:“师长,卫副长官请你听电话。”

  陈铁跑到电话旁,已是上气不接下气,他拿起电话说:“钧座,我是陈铁,请训示。”

  “这种打法感觉如何?”

  陈铁笑了,他说:“这种打法好啊,钧座英明,这种仗打着过瘾,我军伤亡少,歼敌多,缴获甚众。”

  卫立煌说:“打扫完战场,立即转移!”

  陈铁漫不经心地说:“钧座,慌什么,我们是打了胜仗,又不是退却!”

  卫立煌说:“这是命令,立即转移,到西山太宰村集结待命!”

  见卫立煌如此严厉,陈铁不敢掉以轻心,只好说:“是,职下遵命!”

  据一位被俘的日本人讲,这300辆汽车的车队,叫小西车队,在日本这是最好的车队。

  不出卫立煌所料,日军在东坞岭惨败之后,日酋在晋城调集两个师团的兵力在沁水、垣曲一带扫荡,先是在沁水寻找八路军主力作战,什么也没找到。接着来到辛庄村,把村子烧成一片焦土。由于卫立煌部队的群众工作做得好,这里坚壁清野。敌人见不到人,找不到粮食,连一口干净的水也喝不上,过了不久,只好又退回晋城。。 最好的txt下载网

(6)将军也有恋情
待日军退去,卫立煌又带着他的总部由西山的太宰村回到辛庄村。一天下午他正在工作团的办公室和团员们谈心,一个副官走进来说:“报告长官,司令部有你的长途。”

  卫立煌看了一下刘毓珩说:“告诉总机,让他们把长途接到这里来。”

  片刻的工夫,桌上的电话响了,卫立煌拿起电话说:“我是卫立煌,请问您是哪一位?”

  电话里传出一阵女人的笑声:“……俊如,难道你听不出我的声音?”

  “哦——是韵珩,你现在在哪里,我这里一直没有你的消息……”

  工作团的女团员挤眉弄眼,窃窃私语:“一定是卫夫人来的电话,你看长官的神情就不一样嘛。”

  朱韵珩在电话里说:“为了支持你抗日,我率全家入川,现在到了观音堂,再有半天的工夫就可以到潼关了。”

  “好,好,明天我就动身,到潼关去看你们。”

  卫立煌放下电话,那些工作团的女演员们便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问着:“长官,韵珩大姐漂亮吗?”

  卫立煌顺口答着:“漂亮!”

  “韵珩大姐贤惠吗?”

  “贤惠!”

  这时候的卫立煌已无心回答别人的问话,别人问什么,他就说什么,他的脸色红红的,

  一股幸福的暖流冲击着心脏,一件件往事,又闪现在他的眼前……

  1927年,镇江。

  龙潭战役刚刚结束,卫立煌的第14师营地充满着大捷后的喜悦。这是深秋的季节,秋风送爽,天高云淡,卫立煌心情很轻松,他和几个幕僚在营房内散着步。大门处传来一阵争吵声惊动了他。在营门口,一位女子带着几个人被卫兵拦在大门外,那个女子高叫着:“我要见你们卫师长,为什么不去传禀?”

  卫立煌走近大门对卫兵说:“让他们进来。”

  朱韵珩一行进了门,仍是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她显然不认识卫立煌。她对卫立煌说:“你们师长在哪里?我要找你们卫师长。”

  卫宣煌客气地说:“我就是卫立煌,请到办公室叙话。”

  办公室里,卫立煌让座让茶,寒暄已毕,卫立煌彬彬有礼地说:“不知诸位找我有什么事?”

  一位老人指着朱韵珩介绍说:“这是我们崇实女子学校的校长朱韵珩女士,有事和卫师长交涉。”

  朱韵珩站起来,迫不及待地说:“你们的士兵住在我们学校,扰乱学生上课,损坏学校家具,这不行,你若不管,我一定要向上级反映。”

  卫立煌见状,吃了一惊,他在心里说,好厉害的女人。卫立煌表面上仍然微笑着说:“士兵越规,是我约束不严,我立即命令他们撤离贵校。至于损坏的家具,我让军需官过去交涉,一定照价赔偿。另外我准备在后天上午到贵校亲自赔礼道歉,不知诸位还有什么意见?”

  办公室里沉默着,朱韵珩又站起来说:“卫师长是否知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话?”

  卫立煌一味陪着笑脸说:“知道,知道,我还知道国民革命军的宗旨是爱民。”

  听了这话,朱韵珩脸上露出了笑意。

  镇江,崇实女子学校。

  这所学校是美国人办的教会学校,学校的房舍、教学设备是当时一流的,学校的礼堂正在开会,欢迎第9军副军长、第14师长卫立煌的到来。这一天的朱韵珩换了一个人似的,她仪态端庄,清秀素雅,谈吐不凡。朱韵珩站在讲台上,操着一口南京京语向卫立煌将军致辞,朴素秀丽的朱韵珩一走上讲台,便吸引了卫立煌,她口齿玲俐,语言亲切,卫立煌带头鼓掌致意。

  接着,卫立煌走上讲台致答谢辞,军人的步伐,军人的礼节,一走上台便博得热烈的掌声。卫立煌首先向校方致以歉意.接着讲孙中山的三*义,讲国民革命军同军阀的斗争。由于崇实女子学校大多数教师都是外国人,所以朱韵珩也站在卫立煌的身边,卫立煌讲一段,朱韵珩便翻译成英语,这使卫立煌的讲话更富有光彩,引起台下阵阵掌声。灯光下卫立煌一身戎装,庄重健壮,朱韵珩眉清目秀,活泼可爱,不少人投来异样的目光,并窃窃私语。

  会后,是文艺节目,朱韵珩忙得不可开交,一会领唱,一会指挥,很少有陪卫立煌说话的机会。卫立煌聚精会神地把目光投向舞台,舞台上正在演着长袖舞的节目。悠扬的音乐像欢快的流水响起来,音乐声中,7位少女身着古时的服装,梳着高高的发髻飘然而至,像天上的云那样轻,像空中的风那么快。尤其是领舞的那个红装女子,她的脚步是那么轻快敏捷,她的线条是那么优美动人。一双眸子似两池秋水,亭亭玉立的身子,活像一枝刚出水的箭杆荷花,那么嫩,那么美,让人心醉。

  朱韵珩来到卫立煌身边坐下,见卫立煌仍然痴呆呆地向台上看着,她问:“卫师长看什么呢?”

  卫立煌回过头无不赞叹着说:“刚才穿红衣服的那个女学生跳得真好!”

  朱韵珩开朗地笑着,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说:“难道你没有 看出,那个人就是我?”

  卫立煌定睛看去,眼前的朱韵珩容光焕发,神采飞扬。像晨露里怒放的一朵鲜花。他微微闭上眼,不敢再看下去,他真的没有想到,朱韵珩竟然如此的美,和前天见到的她判若两人。

  归途中,朱韵珩为卫立煌送行,月光下,他们徜徉过爱情的激流,风轻轻,语轻轻,一丝甜甜涟漪在两人心中荡起。

(7)喜结良缘
卫立煌与朱韵珩的爱情虽无多大的波折,却是涟漪不断。二人由于出身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也常常有说不到一起的时候。

  卫立煌是军人出身,受的是儒家思想的教育,封建的一套多一些。在婚姻问题上,他讲的是老一套。他想回老家结婚,拜父母,拜长辈,入洞房。朱韵珩是虔诚的教徒,又在美国上过学,她讲的是洋习惯:想在教堂结婚。这个问题二人争论了很久,一直僵持不下。

  一天,二个在河边散步,传令兵送来一份电报。卫立煌打开一看,是蒋介石发来的。要卫到陆军大学将官班学习。再有六天就要报到了。若是按老一套结婚,时间太仓促,只好同意了朱韵珩的办法。

  1927年12月24日,上海。

  这是圣诞节的前一天,在一座基督教的教堂里,一片节日的气氛,人们身穿节日的盛装,唱着赞歌——《哈里洛亚》。一对新婚夫妇站在台前,新郎一身戎装,昂首挺胸,一副威严的样子。新娘着一身雪白的婚纱,显得更加妩媚多姿。

  牧师走过来对卫立煌说:“你愿意娶朱韵珩小姐为妻吗?”

  卫立煌虔诚地说:“愿意。”

  “你会见异思迁吗?”

  卫立煌举着右手说:“我敢对你们的上帝发誓。”

  牧师走近朱韵珩问:“你愿意嫁给卫立煌将军为妻吗?”

  朱韵珩羞涩地说:“愿意。”

  “你会中途变心吗?”

  朱韵珩坚定地说;“我敢对《圣经》发誓。”

  牧师面对耶稣像念念有词,然后转身面对大众说:“让我们为新婚夫妇祝福!”

  教堂里又响起《哈里洛亚》的歌声。人群中让开一条通道.卫立煌拥着朱韵珩向大门外走去。

  教堂外面,停着一辆结婚用的彩车,在人们的簇拥下,新郎新娘跨入轿车。二人向送行的人挥手致意,小车徐徐开动。

  这辆彩车在上海的大街上穿行,进入上海车站,在一列客车旁停下来。他们刚刚下车,几个崇实女子学校的学生涌来,给朱韵珩献上一束鲜花。一个女学生问:“校长是到北平度蜜月吗?”

  朱韵珩笑着说:“不,卫将军要到陆军大学读书,我的任务是到那儿监视他。”说完她又笑了。

  学生们哭了,他们拉着校长的手说:“校长,那要去多长时间?”

  朱韵珩说:“也就是三年,我回来后,还要到到学校来,你们等我啊。”

  学生们哭得更痛了,他们就是不肯放行。

  这个说:“不行,校长,这样我们会想你的。”

  那个说:“我们只要你这个校长,不要别人。”

  见学生闹得不可开交,朱韵珩只好说:“开句玩笑,你们可当真了。卫将军这么大个人,还用我监视吗?况且,人家能听我的吗?”

  一个学生问:“这么说过一段时间,校长就回来了?”

  朱韵珩答应着:“你们等着,一个月以后,我就回来。”

  学生们笑了,他们与校长依依惜别。

  列车徐徐开动,校长和学生相互挥手致意。

  列车上,卫立煌开着玩笑:“你是个教徒,如何说谎话?”

  朱韵珩打了卫一下,无声地笑着。

  在陆大学习期间,朱韵珩并没有闲着。当时卫立煌将日本作为假想敌,认真研究对日军作战。朱精通英文,她将外国杂志上凡是研究日军动态的文章,全部译成中文,供卫参考,这对卫的学习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最好的txt下载网

(8)久别胜新婚
一辆小汽车驶入潼关卫戍司令部的大门,几个人迎了上来。卫立煌刚刚下车,便看见站在院子里的朱韵珩,她依然是那样端庄、年轻。朱韵珩的身边是孩子们,她向远处一指说:“你们看那是谁?”

  孩子们叫着爸爸,向卫立煌跑去,他们有的抱着卫立煌的腿,有的拉着卫立煌的衣服,使之迈不开脚步。卫立煌和朱韵珩远远地望着,目光中有辛酸,有快慰,也有渴望和等待。等二人靠近,卫立煌竞不顾一切扑上去,把妻子紧紧地抱在怀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