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人的国粹教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吓人的国粹教育- 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劳娜夫人急得团团打转,可是她却不拆她儿子的信,这是一种什么情操?她不是摆个架势“以示”给她丈夫看的,更不会想到我们中国人在研究她和崇拜她,而是她所受的教育和深入内心的民主生活的教养,使她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非那么做不可。柏杨先生如果是她,我也会如此,而她如果是柏杨先生,她也会一脑筋:“君教臣死,臣不敢不死;父叫子亡,子不敢不亡。”
  中国的官场,提起来教人既咬牙又伤心,然而,凭天地良心说,官场似乎还算好的,真正严重的,是在民间。盖官场至少还有所惧,虽不惧小民,却惧更大的官。夫官场之中,有上台就有下台,天下没有用氢氧焰把屁股焊到台上永不下来的官。政府好像公共汽车,在尊车之上,虽然拉屎的拉屎,撒尿的撒尿,吹胡子的吹胡子,瞪眼睛的瞪眼睛,但总有熬到鸣金收兵的一天。可是新上来的接棒朋友,不但遵古炮制,而且拉的屎更臭,撒的尿更骚,胡子吹得更硬,眼睛瞪得更凶,有的还掏出皮管把汽油喝到肚子里,有的还硬往轮胎上凿窟窿,这辆公共汽车恐怕再也好不了。呜呼,有人指责当官的骄傲,可是他还没有当官哩,已经够蛮啦。有人指责当官的不够容忍,可是批评他几句,他就说人家思想有问题。有人指责政府不民主,可是在他自己那个小圈圈里,却是横眉怒目的阎王老爷。有人拉开嗓门反对特权,可是他反对只是因为他没有特权,等他有了特权,立刻笑逐颜开,到处夸口有人买他的账。官场固烂,民间更烂。在中国人家庭里,找不到孙世亚、孙世乐,更找不到劳娜夫人。找到的只是像柏杨先生这种嘴里明白,心里胡涂,写起来或训起人来头头是道,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的变形虫。
  孙观汉先生劝我们不必立志做大事,要立志做小事,这是一个崭新的观念,我们最好能从不花钱就买到手的活榜样那里,学学不拆别人的信,学学考试时不作弊,学学不借用别人的车票,也不借给别人车票,学学不往前排空座位上抢,学学不随地吐痰,学学露出笑脸,学学说“对不起”、“谢谢”、“有什么效劳”,学学上公共汽车不乱挤,学学不闯红灯,学学在公共厕所拉屎时拉到茅坑里,撒尿撒到尿罐里,学学用善意揣测别人,不要只在窝里斗。这些都是小事,即令全学会啦也救不了国救不了民,但这是一个基础,等这些学会了之后,再学学活榜样办事彻底的精神,再学学活榜样随时随地赞扬别人的精神,再学学不但为自己着想,同时也为别人着想的精神,再学学……好啦,这已经够面目一新啦。
  练把式练到今天为止,要说“后会有期”矣。写稿喂肚固然性命交关,但猛撞酱缸,老头皮也很重要。前不言乎,有上台就有下台,总不能写个天长地久无尽期吧,恭祝政躬康泰,国运兴隆(这只是照抄“国宴”上的话,唬你一唬,对不起)。
  

儿童乐园
柏杨先生隔壁住着一家穷苦的三轮车夫。昨天晚上,他的大孩子参加台北区省市立中等学堂初中联考回来,眼睛里含满泪水,跑进家门后不久,就传出一阵清脆的木棒的敲打声,孩子放声大哭,一个中年女人气呼呼地骂曰:“什么儿童乐园?你要死啦,我们连饭都吃不饱,你还埋怨为啥不去儿童乐园,你要你爸爸死!”孩子泣曰:“不是呀,是联考呀……”下边听不清楚,盖柏杨先生一向瞧不起穷苦人家,故懒得听他们胡闹个啥也。
  然而,今天在报上看了初中部联合招生的试题,不禁对昨天那个挨打的孩子,明白他是为啥挨打了矣,盖他因为穷苦之故,从来没有去过儿童乐园,而考试题上偏偏多得是儿童乐园。
  随便举几个选择题,录在下面,以开读者眼界:
  一、儿童乐园的兴建,可以:(一)提倡正当娱乐,(二)增加政府收入,(三)开辟读书地点。(柏杨先生以为,应再加上:(四)供考试委员出题。)
  二、儿童乐园附设有:(一)茶座及玩具店,(二)餐厅及食品店,(三)玩具木偶店。(应再加上:(四)考试委员游览招待处。)
  三、儿童乐园是:(一)面临大海,(二)四面环水,(三)背山面水。(应再加上:(四)被隔在门外的都是穷孩子。)
  四、儿童乐园内有:(一)直升飞机,(二)小型汽车,(三)电车。(应再加上:(四)到处是有钱的儿童。)
  五、儿童乐园的河畔,可以:(一)洗澡,(二)钓鱼,(三)游泳。(应再加上:(四)穷孩子自杀。)
  六、儿童乐园内充满着:(一)幽雅的琴声,(二)雄壮的军乐声,(三)欢乐的笑声。(应再加上:(四)贫苦儿童的哭泣声。)
  七、大人们到了儿童乐园也像年轻了十岁,因为:(一)有天真活泼的儿童,(二)优美的风景,(三)各种商店。(此题出得绝妙,妙到阿比西尼亚去啦。)
  八、儿童乐园的建筑,依照总统指示,应该:(一)在风景区,(二)以人口比例来建筑,(三)根据商业情况。(你看,学问多大。)
  悲夫,一个孩子如果穷得不能堂堂皇皇,大逛特逛儿童乐园,以研究该园建设的意义和功用,则考不上中学,自不足惜。他妈妈把他打死,似乎也算为国除去一害,免得满街都是穷孩子,惹人恶心。而考试委员对儿童乐园这般有兴趣,如有人编台北考政史,不可不大书特书。
  现在,事实的发展是,如欲考上初中,必须先逛儿童乐园。当我听见隔壁那穷孩子的哭声的时候,不禁为那些有钱有闲的父母,以及儿童乐园的老板高兴。
  

新十八摸
柏杨先生故乡有一个民间歌曲,曰《十八摸》,在穷苦的劳力阶层,非常流行。夏天黄昏,常有一大群庄稼汉,围着一个卖唱的妇人或女孩子,听她娇滴滴地唱《十八摸》,一旦唱到“一摸摸到姐儿的──”,观众立刻爆出震天而带着猥亵意味的大笑,笑她“摸”得甚为过瘾也。
  前天遇到两位当教书匠的朋友,一个在大学堂误人子弟,一个在中学堂俨然师表。谈起今年(一九六○)新生入学考试各种奇妙答案,不禁发出贩夫走卒听姐儿《十八摸》时那种大笑,盖笑的是那些考生们“摸”得也甚为过瘾。
  他们告曰:地理试卷中,有“山海关在何省”一题,答在山东者有之,答在山西者有之,答在广东者亦有之,真是越摸越远。历史试卷中,问明末流寇猖獗,以何人为最着?答黄巢、安禄山者有之,答张邦昌、完颜兀朮者有之,答洪秀全、李秀成者有之,幸好没有人答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中文试卷中,有“说鸦片之害”一题,一考生答曰:“乌鸦能害五谷,何况一片也哉!”这真是不摸则已,一摸就十万八千里,大哉,摸也。记得抗战前某学堂考试时,中文题目为“拿破仑论”,一考生论曰:“夫大丈夫拿整轮尚运用自如,何惧一破轮乎?”教习在他的卷上批曰:“君可拿起该破轮,滚滚归矣。”
  考试在中国有一千年之久的历史,乱摸一通的英明事迹,足可以写两火车。不过,考取考不取,似乎不见得和他摸的程度有关,而是和看卷子的人如何摸有关。清王朝某年在贵州举办考试,有两位苗族秀才来考,均属保障名额,一个人在试卷上只写了“且夫”两个字,主考官不能不取,乃批曰:“且夫两字,有作文之势。”但第二个秀才却缴了白卷,原来他根本一字不识,主考官又批啦,曰:“老成持重,不肯轻着一笔。”
  这一类的主考,和这一类的十八摸,历史上斑斑可考。今年各学堂招生,很多年轻小子,明明是汉人,却一下子变成苗族,便是逼着主考官非摸一下不可。于是也有父母于一夜间暴卒者焉,也有忽然成了阿比西尼亚“华侨”者焉,父母本来死于花柳病的,也变成被日本人干掉的焉。其态虽异,其十八摸则一也。
  柏杨先生有诗曰:“有考皆有摸,无摸不成考。考则由他考,摸则大家摸。试看摸人者,也被别人摸。”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升学是第一大关
天正炎热,转眼间就是暑假,男孩女孩,有的初中毕业焉,有的高中毕业焉,表面上欢欢喜喜,人人高兴,但骨子里却都有一层阴影,心里也都有一块疙瘩。盖没有毕业之前,每天天亮,大家背着书包,拿着便当,或带车票,或骑单车,一蹦一跳,上学去也。一旦毕业,天虽大亮,街上车声人声,以及别的孩子上学声,闹成一片,而自己往哪里去乎耶?会顿然感到前途茫茫。功课差劲的,自问升学无份,不用提啦。便是功课棒的,一想起来考试的连闯三关,一半靠本领,一半靠运气,也会腾云驾雾,精神恍惚。而家长们更是跟着发忧发愁,提心吊胆。一位朋友从台中来信说,他的孩子这一学期高中毕业,功课甚好,考大学没有问题,但不知考啥科系才宜?另外一位住在台北的朋友,见面就愁眉苦脸,盖他的大儿子今年也高中毕业,而小儿子今年也初中毕业矣。他曰:“我总得帮忙为两个孩子找个出路呀,不然的话,从下个月起,家里就得养两个无业游民,不但麻烦大,像服兵役啦,像闹情绪啦,甚至可能成了太保太妹,万一这样的一年一年拖下去,是何了局乎哉?”
  我想这问题的严重性不是今天才有,自从一九○○年代清王朝末年,有了洋学堂以来,毛病就一天比一天发达,成为学堂教育的副产品。尤其中国人当初把学生当做士大夫的那种误解,使得洋学堂孤立在象牙之塔里,琼楼玉宇,与凡尘无关,教习和学生也统统成了不食烟火味的特殊阶级。故一直到一九三○年代,我们家乡,还把“毕业生”叫做“毕业松”,最初不过指那些高等小学堂的毕业生而言,后来水准渐渐提高,也指高中学堂毕业生,大学堂毕业生矣。该“松”字精彩绝伦,他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真是天不收,地不留,见官加三级,谁都不敢惹。学生威望达最高潮的时候,房东租房子都不敢租给他,法官老爷对肇事的学生都不敢判罪,一旦判了学生的罪,全体学生就倾巢而至。呜呼,他们有成年人的破坏能力,却没有成年人的社会责任,真是一群地头蛇。而在教室里就更伟大啦,上谈天文,下谈地理,治国治民,易如反掌,不要说国王都看不到眼里,便是皇帝又算老几?可是一旦毕业,对着镜子一瞧,只不过仍然一个年轻小伙,办法不多乎也,像是《十二金钗》所说的:“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回首前尘,好不伤感。
  所以,学生升学固是一大关,毕业也是一大关,往往这两大关紧密相连,怎么样才能过得去乎?用现代话来说,那就是如何升学,如何就业乎?报上书上,以及大官致训词时,有关的言论多矣,没有一篇不可以作为参考,柏杨先生也想插上一脚,惟不知对不对家长朋友和青年朋友的胃口也。
  提起来升学,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完,即以高中升大学而论,你说考哪一科系好?有些人说,不管它哪一科系,先考上再说,不合适时再转,这跟一位如花似玉的小姐曰:“管他是啥男人,先嫁了再说,不合适时再离。”同样的严重。与其心如火烧,急吼吼地嫁给王八蛋,不如稍安勿躁,缓个一年两年,找一个高级一点的丈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