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菊花醉- 第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茶博士笑眯了眼睛,点头哈腰地跟在后面:“公子爷,您慢慢地走起,再来唦。”
  胡英到了楼梯口,突然想起什么,回头问茶博士:“小二,那两个小鬼为啥子不见了?”
  茶博士一愣。他以为这位爷早已把这茬给忘记了,谁知重又提起,心里便暗自庆幸方才没有把他们放走,就忙不迭地回道:“在在在,他们都在里面。我是看您几位爷商量要紧事哩,没敢打搅。要不,我把他们给您领出来,让您再赏他们几个大嘴巴子?”
  胡英手一摆:“么子大嘴巴,我是怕他们饿坏喽。你去把那菜热一下,让他们吃了。还有,给他们盛上白米饭,管饱。”
  茶博士怔了一下,赶紧回应:“是是是,我啷个就去办。这两个小崽子,可是遇上大贵人吔。”
  胡英见他转去,又喊住了他:“哎呀,还有一件事,忘了问你。”
  茶博士回身说:“公子爷,还有啥子事体么?”
  胡英沉思了一下,低声问:“你方才说我们商量要紧事体,你是不是听到了啥子?”
  茶博士闻言脸色一变,急忙摆手:“我啥子都没得听见。啥子都不知道。你们是爷,商量啥子事体我咋敢偷听嘛。我向天发誓,我啥子都没得听见。要是有半句假话,让我到洞庭湖里喂王八。”
  胡英见他急赤白脸地辩解,就笑着:“我就是随便一问。我们师徒相见,聊几句家常么,也冇得啥子秘密,就是听了,也不打紧。”
  茶博士随声附和:“就是,就是。也冇得啥子秘密嘛。不过,我确实冇得偷听呦。”
  胡英不再理会,慢慢地踱下楼来。
  不料,刚下楼梯,顶头就看见进来了两个人。那两人正向另一位茶博士打听:请问有一位道士打扮的客人在哪副茶座?
  胡英倒吸了一口凉气,急忙躲避了。
  四
  祝寿的日子越来越近,胡世倌的心里又喜又忧。
  喜的是如今儿女满堂,家业兴旺。忧的是两个儿子七月就离京南返,眼看八月中秋,却还没得音信。这一阵子外边谣传长毛军打到了长江边上,连南京都占据了。胡英儿和他的哥哥一路南来,却是必须从南京经过,那些长毛军要“替天行道”,专杀富人,见了“天泉”茶庄的船还不抢了?弄不好连人也给杀了呢。湘北湘西一带日惊夜恐,传说长毛军要杀过来了。一些土匪地痞乘机作乱,商号被抢,茶船遭劫,都是不好的消息。
  为了自保,各县都办起了团练。胡世倌以安化茶商第一把交椅的身份,自然被推举为团总。安福酱园的老板吴仁义为副团总。胡世倌带头捐出了五千两银子,加上其他团练头目的捐款,从四乡八镇纠集了一些无业的游民,破了产的茶农,想发迹的无赖,竟有一两千人众。每日里,吃饱了熏腊肉,喝足了松针茶,就在县城南门外的河滩空地上,走步伐,摆阵势,肩扛红缨枪,手持大刀片,喊杀声直传出三五里地去。别管这帮大爷们能不能上阵杀敌,这股子气势,先就壮了全县有钱人家的胆量,感到兜里的银子总算没有白掏。
  依胡世倌的主意,兵荒马乱的,这祝寿的事情,就不要搞了。可是,几个女儿女婿说啥子也不愿意,非要做起,而且要做大了。胡世倌拗不过,只好随他们折腾操持去了。
  自己到底日思夜想,不得安稳,便每日里踱到码头去查望一番,然后走到河滩里看团丁们操练。
  胡世倌前后一共生了八个女儿,除了老三、老五和老七三个女儿得病夭折之外,其余五个女儿三个已经嫁人。老大胡湘琬嫁给了益阳人彭金麟,茶商出身,现在也正闹啥子团练。湘琬去年就娶了儿媳妇,今年把孙子都抱上了。老二湘瑛,嫁到了常德,女婿王冠银是清军绿营的管带。
  老四湘芸,为人懦弱命苦,十七岁嫁给了沅陵的茶商莫有大,未到一年丈夫就死了。婆家嫌她克男人,倒贴了一笔银子把她打发回了娘家。胡世倌无奈,总不能养个老女儿在家,就托人把湘芸改嫁给了洞庭湖的渔户谢舜尧。日子虽过得紧巴巴的,但谢舜尧为人诚实仗义,对湘芸也不嫌弃,夫妻恩爱。
  老六湘莲,今年二十五了,死活不愿嫁人,已经成了胡世倌的心病,却又无奈。湘莲性子火爆,遇火星就着的主儿,家里谁也不敢惹她。针线女红、琴棋书画一概不爱,单单就喜欢个常德丝弦。安化离常德一百多里地,湘莲经常跑去听戏,未出嫁的大姑娘,就住在客栈里,也不怕别人笑话。自家的茶庄就在客栈旁边,她也不去光顾一下。至于二姐湘瑛家,那是连门也不愿登的,她看不上她的二姐夫。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菊花醉》第一章(8)
老八湘沅,今年二十岁,文雅贤静,足不出户,爱读书,能诗画。尤其是女红,那一手湘绣,是出神入化,被胡英带到北京送礼,连琉璃厂的铺子都闻名要货。胡英总是劝她随自己到北京或天津去,说那儿有洋人,特喜欢中国的这些土玩艺,要是八姐开个厂子,准定赚钱。湘沅听了,也不答话,只是一笑。湘沅也已经订了亲,是邵阳首富文家的三公子,前年中了举人,单等明年春闱进京会试,若得个三甲之内,就要与他完婚了。
  安化县城规模不大,纵横不过三五条小街,都是青石板铺路。街道两边,多的是一些茶庄铺面。也有不少酒楼客栈,主要是供南来北往的茶商住宿方便。胡家的产业,占据了县城的整整一条街道。街道的名称,都是用“天泉”而命名的。
  胡家的住宅,在县城的南门内,临水而建,是一座六进六出的大宅院,足有一二百间房屋。前三进是外房,青石砌基,青砖到顶,粉墙青瓦,屋顶上面斗拱飞檐,全是木头合榫铆就,不用一根铁钉。五开间的门面,一溜四根红松原木立柱,柱石是从洞庭东山专门开采的,其状如鼓。门楣上方,一块花梨木的牌匾上三个泥金大字:
  安定堂。
  匾额为安化同乡、时任两江总督的陶澍所题。
  旁边的两根圆柱上,黑底金字写着一副楹联:
  鸟革翚飞期巩固
  竹苞松茂壮观瞻
  楹联的字,却是左宗棠所书。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二十一岁中举,随后就再也不中。他从小喜欢作对联,在醴陵的渌江书院教书时,陶澍回乡省亲路过此处。知县请左宗棠在陶澍下榻的公馆做了几副门联,其中的一副是:
  春殿语从容,十载家山,印心石在
  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
  上联讲的是陶澍进京觐见道光皇帝时,问起他家里有一块印心石,就题写了“印心石屋”一块匾额赐与陶澍的事情。下联是写三湘子弟都盼望他归来,无非是巴结奉承的意思,却引起了陶澍的赏识。
  鸦片战争那年,左宗棠正在安化陶澍的家里教其儿子读书。胡世倌慕名把儿子嘉宝与嘉良送到乡下陶澍的老家,陪同读书。当时新宅落成,就请左宗棠题写了几副楹联。
  安定是胡氏的堂号,始祖为帝舜的裔孙胡公满。周武王灭商纣王后,胡公满被封于陈国,即今日河南淮阳。胡公满同时也成为陈姓的始祖。胡氏的郡望属安定郡,西汉元鼎三年所设,郡治在高平,就是眼下甘肃省宁夏府的固原县一带。
  胡世倌很重视家谱的修订,对祖宗有着迷恋般的崇拜。他经常对儿女说:“人不可无源,树不能无根。无源则人无信,无根则树枯死。你们一定要记住自己的根在哪里,从哪里来,如何延续的。你们记下了么?”儿女们齐声回答:“记下了。”胡世倌就满意地捋着胡须,一人奖赏十个麻钱。不过每当此时,胡嘉宝总是默然无语。
  进了大门,穿过前三进院落,后三进才是主房。后院与前院有一道游廊和月亮门相通,里面有一座面积不大的园林。荷花池,菊花圃,假山太湖石,游廊飞云阁。此处园子开始是胡世倌会见朋友的地方,后来成了女儿们的乐园,再后来就是胡嘉宝与胡英读书以及与文朋诗友聚会的佳所。胡世倌反而不常来了。后院朝东的一面,另开有一道大门,平日关闭,只是来了重要客人和官员才打开。
  这两天,前来送礼祝寿的茶行朋友络绎不绝。就连岳阳和长沙的一些官员,也因与胡世倌以及女婿们的交情,派人专程前来贺寿。天泉茶庄一年缴纳的厘金,就占安化全县财政收入的一大半,所以安化县知县鲍余年早早地就亲自来到胡家大院,见了胡世倌就问:“世公,祝寿之事,还有什么差池?你只管说来,我命礼房户房的书办们明日前来府上听差。”
  鲍余年是直隶南皮县人,道光二十年的进士,来安化已经八年,与胡世倌是莫逆之交。
  胡世倌把他让到客房坐下,命人献上茶来,说道:“老朽的贱辰,怎敢劳动老父母的大驾?更不用说官家的差役了。我若是使用了他们,岂不乱了朝廷的法度?这个罪名,老朽是万万担当不起的呦。”
  鲍余年摆摆手:“世公何必过谦?什么法度?六月份长毛军就打进了湖南,眼下已经兵临长沙,绿营兵是望风披靡,整个湖南都乱了套啦。张抚台手中无兵,曾国藩以私人名义写信,下令要各府县把团练抓紧,随时都要调用。您为咱县的团练捐钱最多,又身为团总,功不可量,使几个衙役算得了么子?”
  胡世倌听他说得凶险,心里“怦怦”直跳,急忙问:“那长沙要是不保,咱湘西北这一带也守不住喽?”
  鲍余年皱起了眉头:“长沙有曾大人的团练兵勇,再加上左季高到巡抚衙门当了师爷,暂且可保无事。只是听说岳州一带,已经有长毛军自武昌南下,有一些土匪贼人也要趁机起事。卧榻之忧,不可不防呀。不过您的寿宴,该怎么办还怎么办,不要因长毛贼捣乱而搅扰了。”
  鲍余年告辞了出来,沿城巡视了一圈之后,命三班六房的衙役,自南门外的码头到四门内的街道,都张灯结彩,挂满寿字灯笼。此时恰又赶上中秋佳节,这座著名的茶叶之城便笼罩在一片喜庆之中。
   txt小说上传分享

《菊花醉》第一章(9)

  安化县既是连接省城长沙和湘西的驿路要冲,又是湘茶的主要产地之一。《中国名茶录》里面,就有“安化松针”的一席之地。
  从洞庭湖蜿蜒直下,经益阳向西而流的一条大河,名叫资水。资水在安化境内与另一条著名的河流——沅江并行向南,一入贵州清水江,一入广西南岭,滋润着湘西大地崇山峻岭中的千万亩茶园。
  胡英祖上在明末为避战乱而迁移湘西时,初来是在安化县的江南坪落户。江南坪以供应西北市场的紧压茶集散地而闻名。湖南所有运往西北的紧压茶叶在江南坪集中后,装船沿资水经益阳出临资口,再沿湘江下驶至武昌,上岸后经河南辗转运到西安、咸阳,用牲口驮运到陕西泾阳,压成砖茶,而后经兰州转运新疆以及中亚。
  江南坪离湖南名胜——桃花源不足百里,山清水秀,气候湿润,是茶叶生长的理想之地。胡英的曾祖靠贩卖紧压茶发了家,生意越做越大。尽管后来胡家把分号开到了京、津、湖广等地,但紧压茶仍然是“天泉”茶庄的一宗大生意。惟独让胡英遗憾的就是,他至今未能出嘉峪关到新疆去一趟。小时候随左先生读书时,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优美苍凉的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