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心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度心术- 第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世民一眼便识破了皇甫希仁的奸计,他耐心对唐高祖说:
    “廉吏身正无邪,遭人诬陷是常有的事。陛下若轻信小人的谗言,大错便铸成了。此时陛下应斩杀皇甫希仁,以绝小人之望,皇甫无逸感念圣恩,报国之心更会殷切。”
    唐高祖于是下令将皇甫希仁斩于顺天门,又对群臣诏告说:
    “朕依靠忠臣治国,岂会囡小人一言而令忠臣寒心?皇甫无逸刚正勤勉,朕对之信赖无二。”
    唐高祖又命人将此事告谕皇甫无逸知晓,对他多加称赞,皂甫无逸感动非常,涕汨不止说:
    “有明君至此,臣何其幸也!纵有万死,臣敢不效命?”
    唐高祖的举动也让其他大臣暗生敬佩,他们拼死效力,再无人发一句怨言。
    【原文】
    治吏治心,明主不弃背己之人也。
    【译文】
    管理官吏要研究他们的内心,明智的君主不会抛弃曾背叛自己的人。
    【释评】
    人都是有私心的,官场上的人更是如此。如果当权者不了解人的这一本性,一味求全责备,斤斤计较,那么就无人为他所用了。背叛自己其实并不是太大的罪恶,可怕的是他不知悔改,屡屡背叛。只要不是天生的反骨,明智的当权者若能敞开心胸,容忍别人的一次不忠,他的美名和收益远过于杀之泄愤。
    【事典】被重用的李蜻
    李靖身材魁伟,相貌英俊,颇有学识。他不甘做一个书生,常常对人说:
    “人活一世,当立功沙场,博取功名,岂能做一个咬文嚼字的儒生呢?”
    李靖转而研究兵法,用心刻苫,他的舅舅韩擒虎和他谈论之下,对他极表欣赏。
    隋朝末年,李靖在山西任马邑丞,是一郡的副长官。他见李渊暗中招兵买马,扩大声势,心中不禁为朝廷担忧。一日,他愁眉不展,他的亲信多方劝他未果,不料李靖悄声说:
    “国家将乱,我身为朝廷之官,忧心如焚,该当如何处之?”
    他的亲信不解笑之,随口道:
    “大人何出此言?”
    李靖叹息说:
    “唐公李渊面上尽忠,依我看来却是心怀异志,欲行不轨。他手握重兵,占据太原,一旦发难,祸不可测啊。”
    他的亲信摇头不信,却道:
    “事绝不至此,大人忧虑太过了。唐公待大人不薄,万一此事为真,大人将如何面对呢?”
    李靖脸上—紧,遂道:
    “食君之禄,自该为君分优。唐公纵是对我再好,我又怎敢忘却君恩呢?”
    李渊攻打突厥时,李靖更看出了李渊的野心,他感到事情紧急,于是就离开马邑,打算到江都去向隋炀帝告密。他走到长安之时,因道路堵塞停留下来。李渊攻下长安后,李靖被生擒活捉,李渊气极败坏地对他说:
    “我并没有亏待你,而你却不知好歹,欲要坏我大事,你真是该死啊。”
    李靖并不慌乱,他大声说:
    “我之所为,只是为臣的本分罢了,又有何罪昵?”
    李渊气上加气,传命杀他,李靖却不求饶,只高声道:
    “你举兵造反,其意旨在除暴平乱,成就大业,如今你却为了一点私仇枉杀义士,我还有何话可说呢?”
    李世民在旁见李靖不俗,暗中动容,于是上前埘李渊说:
    “眼下用人之时,自该广收壮士,不计前仇。李靖原本隋臣,若无忠义之心,也不会冒死行叛。父亲不妨收留于他,为我军建功。”
    李渊犹豫不定,李世民又说:
    “李靖足智多谋,善于用兵,实为不可多得之良将。父亲志在夺取隋之天下,岂能意气用事?时人皆为隋臣,难道父亲都要将他们弃而不用,一举杀光吗?”
    李渊被一语点醒,遂马上将李靖释放,还赐他三卫之官。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李靖受命从四川沿江东下进攻萧铣。走到峡州时,李靖大军为萧铣军队所阻,相持难进。唐高祖急于求成,于是怪罪李靖行动迟缓,贻误军机,下诏命令峡州都督许绍将他斩首。
    许绍深知李靖的才能,他不忍杀他,连忙上书为李靖求情说:
    “李靖乃大才之人,行事必有非常之举。他一时有失,终非无用,陛下应多加慰勉,方能令其有所施展,不废其人。臣冒死为李靖做保,不需多时,李靖定能为陛下立下奇功。”
    李渊见书思量多时,后终于答应了许绍所请,他自慰说:
    “朕诚心待那李靖,宽恕有加,他若知思知义,量他也该有所回报了。”
    不久,夔州为叛军攻占,唐军大败,形势危急之下,李靖率领八百多名士兵,夜袭叛军大营,竞将叛军一举击溃,还俘虏了五千人之多。消息传来,唐高祖连叹奇迹,他高兴地对众臣说:
    “李靖先前叛我,又有过失,朕深察其人,心不为奸,故而恕之。他今日立下如此奇功,可知朕用人无失了。”
    群臣称贺,唐高祖更为兴奋,他又特意下诏对李靖说:
    “你为国建功,过去的事朕早己忘记了。你尽可用心杀敌,朕一定会让你过上富贵的生活。”
    李靖见诏,始终悬着的心这才放下。唐高祖屡屡提升他的官职,李靖的战功也日见卓著,非他人可比。
    【原文】
    知人知欲,智者善使败德之人焉。
    【译文】
    识别人要了解他的欲望,有智慧的人善于驱使德行有亏的人。
    【释评】
    品德不好的人在封建官场大有人在,要想把他们彻底清除是难以做到的事。这一点当权者心知肚明,他们尽力做的只是如何让他们为已致命罢了。德行有亏自然欲望多多,在此谤使他们,当权者就可以驱使他们干任何事了。这些人只要满足了他们的欲望,是无不敢为的,做为当权者整人弄权的工具,他们往往是最合适的人选。
    【事典】武则天的私心
    武则天在夺权的道路上,不择手段,惟计个人私利。她对唐高宗李治不加重用的没有品行的人,反是另眼相看,收为亲信。
    李义府虽有文才,但为人奸诈,邪巧多方,长孙无忌看透了他的本性,曾多次对唐高宗进谏说:
    “有才无德之人,最能制造祸端,臣见李义府貌似忠厚,实乃奸诈,陛下对此人不可不防。”
    唐高宗本想重用李义府,有了长孙无忌的提醒,便渐渐疏远他了。长孙无忌遂找了一个借口,将他贬为壁州司马。
    诏书还没有颁下之时,李义府闻讯十分惊恐,他问计于王德俭,接着按其主意给唐高宗上书,建议册立武则天为后。李治感念其情,遂复其原职,武则天知晓此事,大喜过望,她对自己的心腹说:
    “李义府如此知趣,此人当可大用了,我是不会亏待他的。”
    武则天的心腹深知李义府的为人,便不屑说;
    “李义府如此行事,并非真心为娘娘效忠。他这个人有才无德,善于见风使舵,娘娘定要提防他才好,怎可重用他呢?”
    武则天闻言即笑,慢声说:
    “他不如此,我又怎会从中得利?这样的人若巧加利用,自会死心塌地地为我卖力,我是求之不得啊。”
    武则天当上皇后,立即提升李义府的官职,让他官拜中书侍郎,封广平县男。李义府贪欲得逞,从此为武则天处处卖命,成了她的得力干将。
    礼部尚书许敬宗乃名门之后,是隋朝大臣给事中许善心之子。但他居官不正,贪赃徇私,德行败坏,为正义之士所不齿。许敬宗暗中向武则天投效,武则天却十分欢喜,她对许敬宗说:
    “你遭人非议,岂是你之过耶?都是那些大臣嫉恨你的才学罢了。我一向相信你的品行无失,自会向皇上荐举力言。”
    许敬宗感恩戴德,发誓为武则天效忠。武则天的身边人又提醒她说:
    “无德之人,向来没有信义,娘娘不要轻信他了。他素招人怨,娘娘重用此人也无益于大事。”
    武则天仍是充满自信,她得意说:
    “邪才一旦制服,其用就了无顾忌,用他来对付那些所谓忠贞之士,不是最好的利器吗?他为名为利,我正好用名利来役使他,有了这个束缚,还怕他不俯首听命?”
    于是武则天多次向唐高宗荐举许敬宗,又屡屡为许敬宗遮掩丑事,她还故作气愤地对唐高宗说:
    “自古忠臣难当,多遭毁谤,许敬宗忠于陛下,不徇私情,难怪朝臣每每诋毁他了。陛下若是听信馋言,正是中了奸臣的诡计,妾实难置之不理。”
    有了李义府、许敬宗这左膀右臂,武则天行私有助,势力不断地扩大,为她日后登上皇位增添了胜算。
    御心第二
    本卷精要
    比惩罚更有力的是仁慈。
    上智御心,下智御力。
    先谋后事者昌,先事后谋者亡。
    【原文】
    民所求者,生也;君所畏者,乱也。
    【译文】
    百姓所追求的,是生存,君主所畏惧的,是叛乱。
    【释评】
    不清楚百姓的内心所求,要想治好天下、统治万民是不可能的。历朝历代,百姓的愿望并不高,他们不过求取可怜的生存而已,为此他们总是隐忍了太多的苦难。封建君主向来恐惧百姓造反,他们所推崇的御民术多在阴谋手段上下工夫,其实远离了御民的大道。只要让百姓不失活路,他们所害怕的事就不会发生了。
    【事典】苏威的规劝
    苏威是隋文帝杨坚时的重臣,深受杨坚厚爱。他多次向杨坚上奏建议减轻赋税和徭役,曾痛陈道:
    “百姓的生活十分贫苦,朝廷的赋税和徭役又十分繁重,长此以往,百姓势必会因没有了活路而铤而走险。陛下无日不为安定天下向忧虑,理当从此事入手,消除祸乱的根本。除此之外,纵有千般妙计又有何用昵?”
    杨坚听从了他的建言,还对群臣感叹说:
    “苏威言深意切,一语中的,这才是御民的妙法啊。”
    苏威为人正直,并不因隋文帝的器重而巧言媚上。一次,他见宫中用白银做帐子的钩,就马上对杨坚进言说:
    “上有所好,下必效之。陛下以银为钩,大可不必,陛下富有四海,用不着以此来宣示奢华。”
    杨坚眉头一皱,怪道:
    “身为帝王,自与他人有别。朕依例如此,有何不可?”
    苏威不为所惧,仍道:
    “节俭乃是人之美德,帝王更应为百姓作则。陛下英武睿智,若失于此等小节,臣以为不值啊。”
    杨坚于是改变了宫中的陈设,把原来的装饰物全部除掉。
    隋炀帝杨广即位后,提升苏威为上大将军。杨广喜爱奢华,好大喜功,苏威几次进谏无效后,颇为忧虑,他对家人说:
    “先皇让民生息,天下方会如此安定富裕,如今皇上不知珍惜,恐有大乱将生了。”
    一日,苏威听闻炀帝要征发徭役,修筑长城,他马上进见杨广,力劝不可。杨广不胜其烦,斥责道:
    “朕之所为,全为国家安定,江山永固,造福万民,你横加指责,难道这个道理也不懂吗?”
    苏威暗中苦笑,说道:
    “百姓为一国之本,他们若不生叛乱,江山自然无恙。似陛下此举民不安生,徒增怨恨,一旦失控,纵长城万里又何能阻挡?臣深为陛下担忧。”
    杨广声声冷笑,全不听劝。
    杨玄感反叛时,苏威借机又对隋炀帝苦劝说:
    “杨玄感并不可怕,他不过巧借民怨罢了。如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